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30 06:45:24
出自宋代李之儀的《謝池春·殘寒銷盡》
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後。花徑斂餘紅,風沼萦新皺。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正佳時,仍晚晝。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頻移帶眼,空隻恁、厭厭瘦。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爲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譯文及注釋譯文冬日的殘寒散盡,小雨過去,已到了清明之後。花間的小徑聚斂着殘餘的落紅,微風吹過池沼萦繞起新的波绉,小燕子在庭院門窗間穿飛,飄飛的柳絮沾上了衣襟兩袖。正是一年中最美妙的時候,夜晚連着白晝。令人感到滋味深厚,真個是濃似醇酒。頻繁地移動腰帶的空眼,隻是那麽白白眼看着病恹恹地消瘦,不見她卻又相思,見了她卻還是分離,相思依舊。爲此要問與其頻頻相見,何如永遠親密厮守?天公無情天不老,人有情卻落得孤獨無偶,這份相思别恨誰理解,姑且将它交托庭前的楊柳。
注釋謝池春:詞牌名。清明:清明節,舊曆二十四節氣之一。花徑:花叢間的小徑。風沼:風中的池沼。新皺:指池沼水面皺起的新的波紋。仍:連續。著人:讓人感覺。頻移帶眼:皮帶老是移孔,形容日漸消瘦。恁:這樣,如此。厭厭:同“恹恹”,精神不振的樣子 。分付:交托。
鑒賞這首《謝池春》用通俗淺近的語
語言,寫離别相思之苦,其中可以看出柳永“市民詞”的影響。
開頭三句,點出節令,中間隔過四句之後,又說“正佳時,仍晚晝”,繼續點出黃昏時分。這樣,所謂“正佳時”的“佳”字,才算有着落,有根據。可見章法針腳之綿密。上片寫景,以“花徑斂餘紅”等四個五言句子爲主體的。這四句,筆鋒觸及了構成春天景物的衆多方面,又各用一個非常恰當的動詞把它們緊密相聯,點得活生,有聲有色,有動有靜。“飛絮沾襟袖”一句裏,已經暗示了“人”的存,爲過片處的“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作一鋪叙。著人,是“讓人感覺到”的意思:“滋味”究竟是什麽,卻不能說得具體,隻好用酒來比喻,而且又用“濃”來形容,用“真個”來強調,以誘讀者盡量用自己的感受和經驗去理解那種“滋味”,從而把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變得可以體會、可以感悟。
過片後的四個五言句,是這首詞抒情部分的核心内容了。這四句寫得深,寫得細,它把“不見”和“相見”、“相見”和“相守”逐對比較。冠以“爲問”二字,表明這還隻是一種認識,一種追求,隻能祈之于天、謀之于人,可是“天不老,人未偶”,仍然不得解決。“天不老”,本于李賀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反過來說,天不老也就是天無情,不
肯幫忙,于是“人未偶”,目前還處于離别相思的境地,實沒有辦法,隻好“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分付,有交托之義。将相思别恨交付庭前垂柳,則留下了各式各樣的思索的餘地,正所謂含蓄而隽永。
作者簡介李之儀(1038~222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雲縣)人。哲宗元祐初爲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内香藥庫,禦史石豫參劾他曾爲蘇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甯初提舉河東常平。後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後遇赦複官,晚年蔔居當塗。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出自宋代李之仪的《谢池春·残寒销尽》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译文及注释译文冬日的残寒散尽,小雨过去,已到了清明之后。花间的小径聚敛着残余的落红,微风吹过池沼萦绕起新的波绉,小燕子在庭院门窗间穿飞,飘飞的柳絮沾上了衣襟两袖。正是一年中最美妙的时候,夜晚连着白昼。令人感到滋味深厚,真个是浓似醇酒。频繁地移动腰带的空眼,只是那么白白眼看着病恹恹地消瘦,不见她却又相思,见了她却还是分离,相思依旧。为此要问与其频频相见,何如永远亲密厮守?天公无情天不老,人有情却落得孤独无偶,这份相思别恨谁理解,姑且将它交托庭前的杨柳。
注释谢池春:词牌名。清明:清明节,旧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花径:花丛间的小径。风沼:风中的池沼。新皱:指池沼水面皱起的新的波纹。仍:连续。著人:让人感觉。频移带眼:皮带老是移孔,形容日渐消瘦。恁:这样,如此。厌厌:同“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 。分付:交托。
鉴赏这首《谢池春》用通俗浅近的语
开头三句,点出节令,中间隔过四句之后,又说“正佳时,仍晚昼”,继续点出黄昏时分。这样,所谓“正佳时”的“佳”字,才算有着落,有根据。可见章法针脚之绵密。上片写景,以“花径敛余红”等四个五言句子为主体的。这四句,笔锋触及了构成春天景物的众多方面,又各用一个非常恰当的动词把它们紧密相联,点得活生,有声有色,有动有静。“飞絮沾襟袖”一句里,已经暗示了“人”的存,为过片处的“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作一铺叙。著人,是“让人感觉到”的意思:“滋味”究竟是什么,却不能说得具体,只好用酒来比喻,而且又用“浓”来形容,用“真个”来强调,以诱读者尽量用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理解那种“滋味”,从而把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可以体会、可以感悟。
过片后的四个五言句,是这首词抒情部分的核心内容了。这四句写得深,写得细,它把“不见”和“相见”、“相见”和“相守”逐对比较。冠以“为问”二字,表明这还只是一种认识,一种追求,只能祈之于天、谋之于人,可是“天不老,人未偶”,仍然不得解决。“天不老”,本于李贺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反过来说,天不老也就是天无情,不
肯帮忙,于是“人未偶”,目前还处于离别相思的境地,实没有办法,只好“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分付,有交托之义。将相思别恨交付庭前垂柳,则留下了各式各样的思索的余地,正所谓含蓄而隽永。
作者简介李之仪(1038~222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