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4 01:09:45
出自唐代司空圖的《詩品二十四則·含蓄》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難,已不堪憂。是有真宰,與之沈浮。如渌滿酒,花時返秋。悠悠空塵,忽忽海漚。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賞析唐代是中國詩歌文化發展的巅峰,不論是從詩人規模還是作品質量上,再沒有哪個時期能望其項背。這一時期,詩歌理論發展也達到了一個巅峰,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這部着重探讨詩歌美學問題的理論著作也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名篇。
《含蓄》一則是《二十四詩品》的第十一品,是全書最具文采的篇章之一,向來爲人所稱道。既名曰“含蓄”,下筆就不能太露骨,提出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作詩也好,行文也罷,神韻首先是擺在第一位的,就是要讓讀者品出“韻外之緻”和“味外之旨”來。緊接着,爲具體闡述這種思想,作者首先舉了個例子,“語不涉難,已不堪憂”:在措辭上沒有苦大仇深的句子,但蘊含在字間的憂患就足以讓人唏噓不已,以文已盡而意有餘,回味無窮爲上。
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基礎上的遞進,主要是想說明含蓄所要達到的境界,“是有真宰,與之沈浮”。所謂的“真宰”語出《莊子?齊物論》,即指萬物運行的内在規律,在此則是指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含蓄不是一成不變
變的,要根據作品的“沈浮”而“與之”,須得自然。如酒之溢出于器,雖已積滿,而仍不休;抑如花之将綻,遇有秋寒之氣,則必放慢其速,含而不露。這兩個比喻,不僅切合命題,而且給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說這則很有文采。
文到第三段而境界始大,空中之塵、海中之漚,無窮無盡,而詩人隻要取其九牛之一毛,也就理解他們的特質了。進而以一馭萬,籠天地于形内,挫萬物于筆端。而末句之“萬取一收”與首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一綱領性判斷相照應,這也正是一種含蓄的筆法。
作者簡介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聖,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随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鹹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複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爲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爲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沈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赏析唐代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的巅峰,不论是从诗人规模还是作品质量上,再没有哪个时期能望其项背。这一时期,诗歌理论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着重探讨诗歌美学问题的理论著作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含蓄》一则是《二十四诗品》的第十一品,是全书最具文采的篇章之一,向来为人所称道。既名曰“含蓄”,下笔就不能太露骨,提出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作诗也好,行文也罢,神韵首先是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要让读者品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来。紧接着,为具体阐述这种思想,作者首先举了个例子,“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在措辞上没有苦大仇深的句子,但蕴含在字间的忧患就足以让人唏嘘不已,以文已尽而意有余,回味无穷为上。
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基础上的递进,主要是想说明含蓄所要达到的境界,“是有真宰,与之沈浮”。所谓的“真宰”语出《庄子?齐物论》,即指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在此则是指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含蓄不是一成不变
变的,要根据作品的“沈浮”而“与之”,须得自然。如酒之溢出于器,虽已积满,而仍不休;抑如花之将绽,遇有秋寒之气,则必放慢其速,含而不露。这两个比喻,不仅切合命题,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说这则很有文采。
文到第三段而境界始大,空中之尘、海中之沤,无穷无尽,而诗人只要取其九牛之一毛,也就理解他们的特质了。进而以一驭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而末句之“万取一收”与首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一纲领性判断相照应,这也正是一种含蓄的笔法。
作者简介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