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4 01:24:28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過回塘萬竹悲。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豈到白頭長知爾,嵩陽松雪有心期。譯文及注釋譯文秋露像細微的雪粒灑下前池,陣陣西風吹過回塘,萬竹蕭飒生悲。瓢忽無定的人生啊,本來就多悲歡聚散;但那池上的紅荷花,爲什麽也零落紛披?我杳遠難憑的歸夢,隻有孤燈才能見證;我空虛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難道到了白頭之年還是如此?我早與嵩山南面的松雪兩心相期。
注釋崇讓宅:李商隐嶽父王茂元在東都洛陽崇讓坊的邸宅。微霰(xiàn):微細的雪粒。月:一作“風”。回塘:回曲的水池。浮世:即浮生,指人間,人世。舊時認爲人世間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稱。紅蕖:紅荷花。蕖,芙蕖。唐李白《越中秋懷》詩:“一爲滄波客,十見紅蕖秋。”離披:零落分散的樣子。悠揚:起伏不定;飄忽。歸夢:歸鄉之夢。濩(huò)落:原謂廓落。引申謂淪落失意。白頭:猶白發。形容年老。隻爾:隻是這樣。嵩陽:嵩山之南。嵩山在河南登封,距離洛陽才百裏。松雪:象征隐士的氣節和品格。心期:心神交往,兩相期許。
賞析親朋會飲,本爲樂事。但此詩所寫,卻不是冥飲之樂,而是由此引發
發的詩人的幽恨悲情。
此詩的前半寫初秋崇讓宅的景象。清池前橫,修竹環繞,地方可謂清幽已極。但詩中用“風”、“露”點染,立刻使之帶上濃重的悲切氣氛。露凝如霰,說明露重天寒。下面接着再用風加重描寫。詩人把主觀的強烈感情賦予客觀事物,所以見得風搖翠竹,飒飒作響,也像在悲泣一般。開頭兩句,是用環境的凄清,襯托詩人心境的凄楚。下面兩句,則是借環境景物,抒發人生的感歎。“浮世”,此處謂世事不定、生命短暫。“聚散”雖兼含兩義,重點是在“散”(别離)上。從詩的後半看,這裏主要是對妻子而言,同時也兼指筵上之人,因爲筵終席散,大家又當别去,它與下聯的“燈”、“酒”,關合詩題“宴”字。詩人此前,先是給人作幕僚,以後在朝廷作小官,繼而在縣裏爲吏,後來又作幕僚,颠沛流離,東西奔波,常與妻子分離。第三句的感歎,正是詩人坎坷經曆的沉痛總結。第四句上承首句的“風”,意謂:“人生固然常多分離,池中的紅荷,爲什麽也被風吹得零落缤紛呢?”不用直叙而用反問,可以加強感歎痛惜的語氣;對紅荷的痛惜,正是對人生難得團聚的痛惜。這一聯“浮世”對“紅蕖”,“本來”對“何事”,對仗比較自由,何焯說它是“變體”,紀昀也說“三四對法活似江
西派不經意詩”(《李義山詩集輯評》),可以說是李商隐對律詩的一個發展。
上面四句是即景生情,融情入景,下面四句則是直接發抒感慨。第五句上承第三句的“聚散”,寫對妻子的深切思念。“悠揚”形容“歸夢”的悠長。“歸夢”又和“燈”聯系起來,意味深長。夢自然使人聯想到夜,夜又使人聯想到燈。讀這句詩,使人仿佛看到一盞孤燈伴着詩人朦胧入夢的景象,幽微的燈光,好像在向人訴說詩人夢中與妻子相會的情景,比起直叙夢中思念來,意境更美,更富詩意。第六句上承第三句的“浮世”,是說因爲失意無聊,隻好以酒澆愁。句中用一“知”字,使酒帶上人情,似乎也在爲詩人的坎坷遭遇痛惜不平。兩句中“惟”和“獨”,都起着一種強調、渲染的作用,表現出詩人的冷落、孤寂之感。失意之悲,别離之痛,郁結在詩人胸中,終于宣洩出來:“難道直到白頭都隻是這樣下去嗎?歸隐嵩山之南的蒼松白雪之中,才是我的夙願啊!”中嶽嵩山,是古代著名的學道隐居之地。“松雪”喻高潔的品性和節操。詩人于無可奈何之中想到歸隐山林,這隻是仕途坎坷、壯懷未成的幽憤而已。
“情深”(錢良擇評語),是此詩的特色。詩人将“比”“興”這兩種手法揉合在一起,用環境景物,烘托渲染自己的
思想感情。風露塘竹之悲,觸動加深了人之悲切;紅荷的離披,也象征着人的别離;客中苦酒,像在悲歎一樣;寒夜孤燈,仿佛也在凄惋幽思;即使是嵩山的松雪,好像也在召喚着詩人歸去,總之,沒有一物不解人意,不含着深情。因情見景,情由景發,情景交融,融爲一體,讀之撼動人心。
創作背景此詩當作于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張采田《玉溪生年譜會箋》均定爲會昌元年七月作,大緻可信。此時詩人仕途受挫,暫住嶽父王茂元(時任忠武軍節度使、陳許觀察使)家,妻子仍在京城長安。
作者簡介李商隐,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荥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骈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恻,優美動人,廣爲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隐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争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
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译文及注释译文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注释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邸宅。微霰(xiàn):微细的雪粒。月:一作“风”。回塘:回曲的水池。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红蕖:红荷花。蕖,芙蕖。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悠扬:起伏不定;飘忽。归梦:归乡之梦。濩(huò)落:原谓廓落。引申谓沦落失意。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只尔:只是这样。嵩阳:嵩山之南。嵩山在河南登封,距离洛阳才百里。松雪:象征隐士的气节和品格。心期:心神交往,两相期许。
赏析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冥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
发的诗人的幽恨悲情。
此诗的前半写初秋崇让宅的景象。清池前横,修竹环绕,地方可谓清幽已极。但诗中用“风”、“露”点染,立刻使之带上浓重的悲切气氛。露凝如霰,说明露重天寒。下面接着再用风加重描写。诗人把主观的强烈感情赋予客观事物,所以见得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开头两句,是用环境的凄清,衬托诗人心境的凄楚。下面两句,则是借环境景物,抒发人生的感叹。“浮世”,此处谓世事不定、生命短暂。“聚散”虽兼含两义,重点是在“散”(别离)上。从诗的后半看,这里主要是对妻子而言,同时也兼指筵上之人,因为筵终席散,大家又当别去,它与下联的“灯”、“酒”,关合诗题“宴”字。诗人此前,先是给人作幕僚,以后在朝廷作小官,继而在县里为吏,后来又作幕僚,颠沛流离,东西奔波,常与妻子分离。第三句的感叹,正是诗人坎坷经历的沉痛总结。第四句上承首句的“风”,意谓:“人生固然常多分离,池中的红荷,为什么也被风吹得零落缤纷呢?”不用直叙而用反问,可以加强感叹痛惜的语气;对红荷的痛惜,正是对人生难得团聚的痛惜。这一联“浮世”对“红蕖”,“本来”对“何事”,对仗比较自由,何焯说它是“变体”,纪昀也说“三四对法活似江
西派不经意诗”(《李义山诗集辑评》),可以说是李商隐对律诗的一个发展。
上面四句是即景生情,融情入景,下面四句则是直接发抒感慨。第五句上承第三句的“聚散”,写对妻子的深切思念。“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归梦”又和“灯”联系起来,意味深长。梦自然使人联想到夜,夜又使人联想到灯。读这句诗,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幽微的灯光,好像在向人诉说诗人梦中与妻子相会的情景,比起直叙梦中思念来,意境更美,更富诗意。第六句上承第三句的“浮世”,是说因为失意无聊,只好以酒浇愁。句中用一“知”字,使酒带上人情,似乎也在为诗人的坎坷遭遇痛惜不平。两句中“惟”和“独”,都起着一种强调、渲染的作用,表现出诗人的冷落、孤寂之感。失意之悲,别离之痛,郁结在诗人胸中,终于宣泄出来:“难道直到白头都只是这样下去吗?归隐嵩山之南的苍松白雪之中,才是我的夙愿啊!”中岳嵩山,是古代著名的学道隐居之地。“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诗人于无可奈何之中想到归隐山林,这只是仕途坎坷、壮怀未成的幽愤而已。
“情深”(钱良择评语),是此诗的特色。诗人将“比”“兴”这两种手法揉合在一起,用环境景物,烘托渲染自己的
思想感情。风露塘竹之悲,触动加深了人之悲切;红荷的离披,也象征着人的别离;客中苦酒,像在悲叹一样;寒夜孤灯,仿佛也在凄惋幽思;即使是嵩山的松雪,好像也在召唤着诗人归去,总之,没有一物不解人意,不含着深情。因情见景,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融为一体,读之撼动人心。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均定为会昌元年七月作,大致可信。此时诗人仕途受挫,暂住岳父王茂元(时任忠武军节度使、陈许观察使)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
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
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