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6 11:14:43

出自宋代吳淵的《念奴嬌·我來牛渚》

我來牛渚,聊登眺、客裏襟懷如豁。誰著危亭當此處,占斷古今愁絕。江勢鲸奔,山形虎踞,天險非人設。向來舟艦,曾掃百萬胡羯。追念照水然犀,男兒當似此,英碓豪傑。歲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鑷。雲暗江天,煙昏淮地,是斷魂時節。欄幹捶碎,酒狂忠憤俱發。譯文及注釋

譯文我客遊牛渚山,登高遠眺,頓覺心胸開闊。高高的然犀亭聳立于此,占盡古往今來多少登臨之士的愁悶。采石矶畔的江水如巨鲸般奔騰翻滾,岸上的山岩如猛虎盤距,地勢險要,實爲阻擊敵人的一道天然屏障。當年正是在這裏,我軍戰艦将來犯的金兵徹底擊潰,大獲全勝。當年的名将溫峤平定了蘇峻叛亂,屢立戰功,曾在牛渚矶燃犀照水。今天的好男兒,就應該像他那樣,才能算得上是英雄豪傑。時光匆匆流逝,轉眼問鬓發已經斑白,朝朝鑷又生。今日倚欄凝伫,但見江上雲籠霧鎖,一片昏暗,令人哀傷至極。我借酒澆愁,醉後不覺将欄幹捶碎,滿腔忠憤于此得以盡情宣洩。

注釋牛渚(zhǔ):在今安徽馬鞍山市長江東岸,下臨長江,突出江中處爲采石矶,風光绮麗,形勢險峻,自古爲兵家必争之地。聊:姑且。著:矗立。此處指建造。 危亭:與下文的照水然(同“燃”)犀,是同一典故,後人常用

用“燃犀”來形容洞察奸邪。胡羯(jié):指金兵。星星:形容頭發花白稀落。 鑷:拔除。斷魂:形容極其哀傷。

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愛國之情的詞篇。

  登高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常見主題,登高遠眺可使人,胸懷豁然開朗。如果所登之處是曆史上著名的古迹,所生感慨就更爲深廣。此詞即是。在著名的争戰之地牛渚山,作者登臨山頂高高的然犀亭,縱覽長江天險,不禁心胸霍然敞開。一個“豁”字,極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目遊萬裏,神馳今古,内心開朗暢快的情狀,直貫以下七句。牛渚山在今安徽當塗縣西北,下臨長江,其山腳突入江中處,名采石矶,爲長江最狹長之處,形勢險要,自古爲南北戰争必争之地。據其意記載,後漢孫策渡江攻劉繇,晉王渾取吳,梁候景渡江入建康,隋濟江破陳,宋曹彬渡江取南唐,都是從牛渚山采石矶處攻進的。作者登臨懷古,往事千端,紛紛湧上心頭,不禁問道:是誰在此山頂高處蓋了然犀亭,獨自占有這一古往今來使人慷慨愁絕之地!

  實際上,作者的真正用意并不是要追尋“著危亭”的是誰,而是要以此向人們提問:“占斷”這一古今愁絕之地、主宰祖國山川絕勝的人究竟是誰。是誰?詞中沒有回答,但下面“曾掃百萬胡羯”、“英雄豪傑”卻是巧妙的不答之答。“江勢

鲸奔”形容江面有如巨鲸奔騰。采石矶一帶江面狹窄,長江順勢而下,水勢洶湧湍急,有“一風微吹萬舟阻”之說,足見這一帶風浪之險惡,以“鲸奔”設喻,極貼切。

  “山形虎踞”,形容山勢雄偉險要。以上“江勢”三句謂江山形勝乃是天然險峻,非人力所爲。“向來舟艦,曾掃百萬胡羯。”作者登臨牛渚危亭,面對山川險要的形勢,曆史上在此地發生的戰事一一湧上心頭,但最念念不忘的也許就是“采石矶大捷”。宋紹興三十一年,宋虞允文在采石矶與金主完顔亮率領的四十萬大軍進行殊死戰鬥,大獲全勝。完顔亮後被部将所殺。這一戰極大增強了南宋軍民的信心,并成爲文人念念不忘的快事。作者親臨此處,遙想當年激戰的壯烈場面,怎能不生成滿腔英雄豪情!

  由登眺危亭——然犀亭,也令人憶起曆史上有名的燃犀照水故事。傳說點燃犀牛角可以洞見怪物。據《晉書。溫峤傳》載:“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峤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後來燃犀往往用以形容洞察奸邪。溫峤初在北方爲劉琨謀主,抵抗劉聰、石勒;南下,又與瘐亮等籌劃攻滅王敦,讨伐蘇峻、祖約叛亂。所以作者将他看作抵禦外患、平定内亂的英雄豪傑。“追念”三句是說

男兒應當象溫峤那樣有眼光、有謀略的英雄豪傑。可是歲月無情,壯志未酬,自己已經兩鬓斑白,難以有所作爲了。所以嶽飛不禁忠告世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但主觀上有立切之志,客觀環境卻不允許,所以仍不免老大無成,壯志難酬。更爲可歎的是,現實中又缺乏溫峤式的英雄來抗擊外患,革新内政。“雲暗江天,煙昏淮地,是斷魂時節。”三句是景語更是情語,喻指邊境形勢險惡與國家政局衰敗,兼以表達作者對深重國難的隐憂之情。報國無門,滿腔憂憤無處發洩,借灑澆愁不能自已,最後凝鑄成一個将欄幹捶碎、忠憤發狂的愛國者形象。結韻具有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

  詞作者是南宋一位頗有材略的人,《宋史》本傳說他“才具優長,而嚴酷累之”。他曾官至兵部尚書、參知政事,在任鎮江知府、江西安撫使等地官方時,赈濟流民,重視戰備,他在詞中抒發的忠憤之情,乃是南宋壯志難酬的有識之士蓄之已久的愛國激情。

  這首詞激昂悲憤。上片寫登眺牛渚危亭,覽景動情,因景抒懷,撫念昔日抗金的英雄業績,壯懷激烈。下片換頭仍從登眺着筆,由然犀觸景生情,激發英雄豪志,繼而歎惜流年,英雄失志,将一腔忠憤化爲詩酒怒狂,酣暢淋漓地表達了南宋一代愛國志士共有的“報國欲死

無戰場”(《陸遊》隴頭水《詩句》的英雄憾恨。

  全詞描寫的是古戰場牛渚山的險景,抒發的是作者的一腔愛國豪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十分自然。另外所用兩個典故“掃百萬胡羯”和“照水然犀”也是了無痕迹,與全詞之情景融爲一體。詞中流露出的深沉的曆史感和現實感,以及豪邁悲壯的鮮明風格極具感染力。

創作背景

  作者登臨古代戰地牛渚山,見山川形勢險要,想到此次勝利對人們的鼓舞,心胸大爲舒暢。但轉念自己年紀已老,又缺少像溫峤那樣的人物來扭轉當時憂患重重的政局,緻使前方形勢依然險惡,不禁悲憤交集,遂作此詞。

作者簡介

吳淵(1190—1257年)字道父,號退庵。吳柔勝第三子,宣州甯國(今屬安徽)人。約生于宋光宗紹熙初,卒于理宗寶祐五年,年約六十八歲左右。嘉定七年中進士,調建德主簿。丞相史彌遠在館中留他,将授以開化尉,他謝道:“甫得一官,何敢躁進。”彌遠就不再強他。累官兵部尚書,進端明殿學士,江東安撫使、拜資政殿大學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撫使,予祠。又力戰有功。拜參知政事,未幾,卒。淵著有《退庵集》、《退庵詞》奏議及易解,《宋史本傳》傳于世。

出自宋代吴渊的《念奴娇·我来牛渚》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译文注释

译文我客游牛渚山,登高远眺,顿觉心胸开阔。高高的然犀亭耸立于此,占尽古往今来多少登临之士的愁闷。采石矶畔的江水如巨鲸般奔腾翻滚,岸上的山岩如猛虎盘距,地势险要,实为阻击敌人的一道天然屏障。当年正是在这里,我军战舰将来犯的金兵彻底击溃,大获全胜。当年的名将温峤平定了苏峻叛乱,屡立战功,曾在牛渚矶燃犀照水。今天的好男儿,就应该像他那样,才能算得上是英雄豪杰。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问鬓发已经斑白,朝朝镊又生。今日倚栏凝伫,但见江上云笼雾锁,一片昏暗,令人哀伤至极。我借酒浇愁,醉后不觉将栏干捶碎,满腔忠愤于此得以尽情宣泄。

注释牛渚(zhǔ):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下临长江,突出江中处为采石矶,风光绮丽,形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聊:姑且。著:矗立。此处指建造。 危亭:与下文的照水然(同“燃”)犀,是同一典故,后人常用

用“燃犀”来形容洞察奸邪。胡羯(jié):指金兵。星星:形容头发花白稀落。 镊:拔除。断魂:形容极其哀伤。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词篇。

  登高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常见主题,登高远眺可使人,胸怀豁然开朗。如果所登之处是历史上著名的古迹,所生感慨就更为深广。此词即是。在著名的争战之地牛渚山,作者登临山顶高高的然犀亭,纵览长江天险,不禁心胸霍然敞开。一个“豁”字,极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目游万里,神驰今古,内心开朗畅快的情状,直贯以下七句。牛渚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下临长江,其山脚突入江中处,名采石矶,为长江最狭长之处,形势险要,自古为南北战争必争之地。据其意记载,后汉孙策渡江攻刘繇,晋王浑取吴,梁候景渡江入建康,隋济江破陈,宋曹彬渡江取南唐,都是从牛渚山采石矶处攻进的。作者登临怀古,往事千端,纷纷涌上心头,不禁问道:是谁在此山顶高处盖了然犀亭,独自占有这一古往今来使人慷慨愁绝之地!

  实际上,作者的真正用意并不是追寻“著危亭”的是谁,而是要以此向人们提问:“占断”这一古今愁绝之地、主宰祖国山川绝胜的人究竟是谁。是谁?词中没有回答,但下面“曾扫百万胡羯”、“英雄豪杰”却是巧妙的不答之答。“江势

鲸奔”形容江面有如巨鲸奔腾。采石矶一带江面狭窄,长江顺势而下,水势汹涌湍急,有“一风微吹万舟阻”之说,足见这一带风浪之险恶,以“鲸奔”设喻,极贴切。

  “山形虎踞”,形容山势雄伟险要。以上“江势”三句谓江山形胜乃是天然险峻,非人力所为。“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作者登临牛渚危亭,面对山川险要的形势,历史上在此地发生的战事一一涌上心头,但最念念不忘的也许就是“采石矶大捷”。宋绍兴三十一年,宋虞允文在采石矶与金主完颜亮率领的四十万大军进行殊死战斗,大获全胜。完颜亮后被部将所杀。这一战极大增强了南宋军民的信心,并成为文人念念不忘的快事。作者亲临此处,遥想当年激战的壮烈场面,怎能不生成满腔英雄豪情!

  由登眺危亭——然犀亭,也令人忆起历史上有名的燃犀照水故事。传说点燃犀牛角可以洞见怪物。据《晋书。温峤传》载:“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后来燃犀往往用以形容洞察奸邪。温峤初在北方为刘琨谋主,抵抗刘聪、石勒;南下,又与瘐亮等筹划攻灭王敦,讨伐苏峻、祖约叛乱。所以作者将他看作抵御外患、平定内乱的英雄豪杰。“追念”三句是说

男儿应当象温峤那样有眼光、有谋略的英雄豪杰。可是岁月无情,壮志未酬,自己已经两鬓斑白,难以有所作为了。所以岳飞不禁忠告世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主观上有立切之志,客观环境却不允许,所以仍不免老大无成,壮志难酬。更为可叹的是,现实中又缺乏温峤式的英雄来抗击外患,革新内政。“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三句是景语更是情语,喻指边境形势险恶与国家政局衰败,兼以表达作者对深重国难的隐忧之情。报国无门,满腔忧愤无处发泄,借洒浇愁不能自已,最后凝铸成一个将栏干捶碎、忠愤发狂的爱国者形象。结韵具有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

  词作者是南宋一位颇有材略的人,《宋史》本传说他“才具优长,而严酷累之”。他曾官至兵部尚书、参知政事,在任镇江知府、江西安抚使等地官方时,赈济流民,重视战备,他在词中抒发的忠愤之情,乃是南宋壮志难酬的有识之士蓄之已久的爱国激情

  这首词激昂悲愤。上片写登眺牛渚危亭,览景动情,因景抒怀,抚念昔日抗金的英雄业绩,壮怀激烈。下片换头仍从登眺着笔,由然犀触景生情,激发英雄豪志,继而叹惜流年,英雄失志,将一腔忠愤化为诗酒怒狂,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南宋一代爱国志士共有的“报国欲死

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诗句》的英雄憾恨。

  全词描写的是古战场牛渚山的险景,抒发的是作者的一腔爱国豪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十分自然。另外所用两个典故“扫百万胡羯”和“照水然犀”也是了无痕迹,与全词之情景融为一体。词中流露出的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以及豪迈悲壮的鲜明风格极具感染力。

创作背景

  作者登临古代战地牛渚山,见山川形势险要,想到此次胜利对人们的鼓舞,心胸大为舒畅。但转念自己年纪已老,又缺少像温峤那样的人物来扭转当时忧患重重的政局,致使前方形势依然险恶,不禁悲愤交集,遂作此词。

作者简介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08349.html

上一篇: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朝来白鸟背人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