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2 18:58:01

出自先秦的《狼跋》

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公孫碩膚,赤舄幾幾。狼疐其尾,載跋其胡。公孫碩膚,德音不瑕?譯文及注釋

譯文老狼前行踩下巴,後退又踩長尾巴。公孫挺着大肚囊,腳穿紅鞋穩步踏。老狼後退踩尾巴,前行又踩肥下巴。公孫挺着大肚囊,品德聲望美無瑕。

注釋跋(bá):踐,踩。胡:老狼頸項下的垂肉。朱熹《詩集傳》:“胡,颔下懸肉也。”載(zài):則,且。疐(zhì):同“踬”,跌倒。一說腳踩。公孫:國君的子孫。碩膚:大腹便便貌。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碩膚者,心廣體胖之象。”赤舄(xì):赤色鞋,貴族所穿。幾幾:鮮明。《毛傳》:“幾幾,絢貌。”朱熹《詩集傳》又以爲是“安重貌”。德音:好名聲。朱熹《詩集傳》:“德音,猶令聞也。”不瑕:無瑕疵,無過錯。瑕:疵病,過失。或謂瑕借爲“嘉”,不瑕即“不嘉”。

鑒賞

  關于這首詩的主旨,長期以來即有美刺兩種觀點相對立。舊說是“贊美”,現代研究者則多判爲是對貴族“醜态”的“諷刺”。持美詩說者或徑取前人成說,不予發揮;持刺詩說者大都以“狼固非喻聖人之物”爲據;或言狼喻管蔡小人之流,曲意彌縫,二者均未對《豳風·狼跋》一詩之比興特點作深入體察。主贊美者,着眼在“赤舄幾幾”“德音不

不瑕”,這隻能是頌贊;但“狼跋其胡,載疐其尾”的比喻,卻分明帶着揶揄的口吻,與“贊美”并不協調。主諷刺者,着眼在喻比公孫的“狼”,既兇殘、又狼狽,若非諷刺,不會以此爲喻。此詩以狼之進退形容公孫之态,亦非必含有憎惡、挖苦之意。聞一多指出,《豳風·狼跋》“對于公孫,是取着一種善意的調弄的态度”。還有一種觀點,把“狼跋其胡”解釋爲天狼星停滞在尾宿,認爲這是一首諷刺的山歌,諷刺公孫貴族不懂、不關心天象的變化而隻關心自己的鞋子。

  此詩二章,入筆均從老狼進退的可笑之态寫起。但體味詩意,卻須先得注意那位“公孫”的體态。詩中一再點示“公孫碩膚”。“膚”即“胪”,腹前肥者之謂;“碩胪”,則更胖大累贅了。一位肥碩的公孫,而穿着色彩鮮明的彎翹“赤舄”走路,那樣子一定是非常可笑的。“舄”是一種皮質、絲飾、底中襯有木頭的屦,形狀與翹首的草鞋相仿。據聞一多考證,周人的衣、冠、裳(下衣)、履,在顔色搭配上有一定規矩。公孫既蹬“赤舄”,則其帶以上的衣、冠必爲玄青,帶以下的韠、裳則爲橙紅,還有耳旁的“瑱”、腰間的“佩”,多爲玉白。正如聞一多所描摹的,給公孫“想像上一套強烈的顔色……再加上些光怪陸離的副件(按:即瑱、佩

之類)的裝飾物,然後想像裹着這套‘行頭’的一具豐腴的軀體,搬着過重的累贅的肚子,一步一步搖過來了”(《匡齋尺牍》)——這便是詩中那位貴族“公孫”的雅态,令人見了會忍俊不禁,而生發一種調侃、揶揄的喻比欲望。

  然後再體味“狼跋其胡,載疐其尾”的比喻,便會忽如搔着癢處,而爲此喻之維妙維肖絕倒了。古人大抵常與校獵、禦射中的獵物打交道,對于肥壯老狼的奔突之态早就熟稔。所以《易林·震之恒》即有對此形态的絕妙描摹:“老狼白獹(即“胪”),長尾大胡,前颠從踬,岐人悅喜”。此詩對公孫的體态,即取了這樣一隻腹白肥大、“前颠從踬”的老狼作喻比物。聞一多對此二句亦有精彩的闡發:“一隻肥大的狼,走起路來,身子作跳板(seesaw)狀,前後更叠的一起一伏,往前傾時,前腳差點踩着頸下垂着的胡,往後坐時,後腳又像要踏上拖地的尾巴——這樣形容一個胖子走路時,笨重,艱難,身體搖動得厲害,而進展并未爲之加速的一副模樣,可謂得其神似了。”(《匡齋尺牍》)

  本來,這樣的調笑,對于公孫來說,也确有頗爲不恭之嫌的。但此詩的分寸把握得也好,一邊大笑着比劃老狼前颠後踬的體态爲喻,一邊即又收起笑容補上一句:“您那德性倒也沒什麽不好!”“德音不瑕

”句的跳出,由此化解了老狼之喻的揶揄份量,使之向着“開玩笑”的一端傾斜,而不至于被誤解爲譏刺。所以其所造成的整首詩的氛圍,便帶上了一種特有的幽默感。

創作背景

  從《毛詩序》到清代學者,大多認定這首詩所說的“公孫”即“周公”。詩以“狼”之“進退有難”,喻周公攝政。朱熹《詩集傳》認爲此詩贊美周公攝政,雖遭四方流言、幼主緻疑,卻處變不驚,王業終成,而又功成還政,聖德無瑕。

出自先秦的《狼跋》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译文注释

译文老狼前行踩下巴,后退又踩长尾巴。公孙挺着大肚囊,脚穿红鞋稳步踏。老狼后退踩尾巴,前行又踩肥下巴。公孙挺着大肚囊,品德声望美无瑕。

注释跋(bá):践,踩。胡:老狼颈项下的垂肉。朱熹诗集传》:“胡,颔下悬肉也。”载(zài):则,且。疐(zhì):同“踬”,跌倒。一说脚踩。公孙:国君的子孙。硕肤:大腹便便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硕肤者,心广体胖之象。”赤舄(xì):赤色鞋,贵族所穿。几几:鲜明。《毛传》:“几几,绚貌。”朱熹《诗集传》又以为是“安重貌”。德音:好名声。朱熹《诗集传》:“德音,犹令闻也。”不瑕:无瑕疵,无过错。瑕:疵病,过失。或谓瑕借为“嘉”,不瑕即“不嘉”。

鉴赏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长期以来即有美刺两种观点相对立。旧说是“赞美”,现代研究者则多判为是对贵族“丑态”的“讽刺”。持美诗说者或径取前人成说,不予发挥;持刺诗说者大都以“狼固非喻圣人之物”为据;或言狼喻管蔡小人之流,曲意弥缝,二者均未对《豳风·狼跋》一诗之比兴特点作深入体察。主赞美者,着眼在“赤舄几几”“德音不

不瑕”,这只能是颂赞;但“狼跋其胡,载疐其尾”的比喻,却分明带着揶揄的口吻,与“赞美”并不协调。主讽刺者,着眼在喻比公孙的“狼”,既凶残、又狼狈,若非讽刺,不会以此为喻。此诗以狼之进退形容公孙之态,亦非必含有憎恶、挖苦之意。闻一多指出,《豳风·狼跋》“对于公孙,是取着一种善意的调弄的态度”。还有一种观点,把“狼跋其胡”解释为天狼星停滞在尾宿,认为这是一首讽刺的山歌,讽刺公孙贵族不懂、不关心天象变化而只关心自己的鞋子。

  此诗二章,入笔均从老狼进退的可笑之态写起。但体味诗意,却须先得注意那位“公孙”的体态。诗中一再点示“公孙硕肤”。“肤”即“胪”,腹前肥者之谓;“硕胪”,则更胖大累赘了。一位肥硕的公孙,而穿着色彩鲜明的弯翘“赤舄”走路,那样子一定是非常可笑的。“舄”是一种皮质、丝饰、底中衬有木头的屦,形状与翘首的草鞋相仿。据闻一多考证,周人的衣、冠、裳(下衣)、履,在颜色搭配上有一定规矩。公孙既蹬“赤舄”,则其带以上的衣、冠必为玄青,带以下的韠、裳则为橙红,还有耳旁的“瑱”、腰间的“佩”,多为玉白。正如闻一多所描摹的,给公孙“想像上一套强烈的颜色……再加上些光怪陆离的副件(按:即瑱、佩

之类)的装饰物,然后想像裹着这套‘行头’的一具丰腴的躯体,搬着过重的累赘的肚子,一步一步摇过来了”(《匡斋尺牍》)——这便是诗中那位贵族“公孙”的雅态,令人见了会忍俊不禁,而生发一种调侃、揶揄的喻比欲望

  然后再体味“狼跋其胡,载疐其尾”的比喻,便会忽如搔着痒处,而为此喻之维妙维肖绝倒了。古人大抵常与校猎、御射中的猎物打交道,对于肥壮老狼的奔突之态早就熟稔。所以《易林·震之恒》即有对此形态的绝妙描摹:“老狼白獹(即“胪”),长尾大胡,前颠从踬,岐人悦喜”。此诗对公孙的体态,即取了这样一只腹白肥大、“前颠从踬”的老狼作喻比物。闻一多对此二句亦有精彩的阐发:“一只肥大的狼,走起路来,身子作跳板(seesaw)状,前后更迭的一起一伏,往前倾时,前脚差点踩着颈下垂着的胡,往后坐时,后脚又像要踏上拖地的尾巴——这样形容一个胖子走路时,笨重,艰难,身体摇动得厉害,而进展并未为之加速的一副模样,可谓得其神似了。”(《匡斋尺牍》)

  本来,这样的调笑,对于公孙来说,也确有颇为不恭之嫌的。但此诗的分寸把握得也好,一边大笑着比划老狼前颠后踬的体态为喻,一边即又收起笑容补上一句:“您那德性倒也没什么不好!”“德音不瑕

”句的跳出,由此化解了老狼之喻的揶揄份量,使之向着“开玩笑”的一端倾斜,而不至于误解为讥刺。所以其所造成的整首诗的氛围,便带上了一种特有的幽默感。

创作背景

  从《毛诗序》到清代学者,大多认定这首诗所说的“公孙”即“周公”。诗以“狼”之“进退有难”,喻周公摄政。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赞美周公摄政,虽遭四方流言、幼主致疑,却处变不惊,王业终成,而又功成还政,圣德无瑕。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11825.html

上一篇:翩翩飞鸟,息我庭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庆人间七夕佳令。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的《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赏析  “年年才到花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唐代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

    •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

    • 帘中女儿惜春莫,愁绪满怀无处诉。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

    • 西风月落城乌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天仙子·渌水亭秋夜》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蹙损金波碎。好天良夜酒盈尊,心自醉,愁难睡。西风月落城乌起。译文及注释译文池塘水波清澈,金色月亮倒映

    •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文心雕龙·夸饰》解释:夸张而有分寸,修饰而不捏造。

    •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先秦的《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雍雍在宫,肃

    •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繁钦的《定情诗》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

    •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唐代李贺的《黄家洞》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闲驱竹马

    •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唐代李白的《秋夕旅怀》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