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彼柏舟,在彼河侧。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4 18:38:42
出自先秦的《國風·鄘風·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隻!不諒人隻!泛彼柏舟,在彼河側。髧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隻!不諒人隻!
譯文及注釋譯文柏木小船在漂蕩,漂泊蕩漾河中央。垂發齊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對象。至死不會變心腸。我的天啊我的娘,爲何對我不體諒?柏木小船在漂蕩,漂泊蕩漾河岸旁。垂發齊眉少年郎,是我傾慕的對象。至死不會變主張。我的天啊我的娘,爲何對我不體諒?
注釋鄘(yōng):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汲縣北。泛:浮行。這裏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樣子。中河:河中。髧(dàn):頭發下垂狀。兩髦(máo):男子未行冠禮前,頭發齊眉,分向兩邊狀。維:乃,是。儀:配偶。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沒有其他。矢,通“誓”,發誓。靡它,無他心。隻:語助詞。諒:相信。特:配偶。慝(tè):通“忒”,變更,差錯,變動。也指邪惡,惡念,引申爲變心。
鑒賞此詩的主人公可能是一個待嫁的姑娘,她選中的對象是一個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姑娘的選擇未能得到母親的同意,所以她滿腔怨恨,發誓要和母親對抗到底。
開篇以柏舟泛流起興,寫女主人公爲自己的婚姻戀愛受阻而苦惱,就好比那在河
河中飄蕩的柏木小舟一樣。她早已自己相中了一個翩翩少年,他的發型很好看,透出活潑靈動的精神勁兒。這就是女主人公的心上人,她非他不嫁,至死不渝。可是她的母親千般阻撓萬般阻攔,死活不同意這門親事。母女的意見不統一,愛情就發生了危機。女兒要麽放棄己見,要麽作堅決的抗争。看來詩中女主人公是持後一種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堅決到這種程度,母親也就難辦了。但要爲娘的改變主意,也不是那麽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維護愛情,一面從内心發出沉重的歎息:娘呀天啊,爲什麽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這一聲歎息,使得詩的内容變得沉甸甸的。
古代男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這種敢愛敢恨的女子自己找婆家的事情,真是有違傳統習俗的,當父母的當然不會同意。可能也不一定是父母要展示權威,多半是他們憑自己的生活經驗在爲兒女把關,以确保日後生活美滿。但是代溝的存在,使兩代人的擇偶觀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異和沖突。這原也正常。問題的關鍵是,母女二人的矛盾不可調和,因此才有了“之死矢靡他”的決絕抗争。
這首詩反映了先秦時代漢族民間婚戀的現實狀況:一方面,人們在政令許可的範圍内仍享有一定的性愛自由,原始婚俗亦有傳承;另一方面普
遍的情況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齊風·南山》),禮教已通過婚俗和輿論幹預生活。所以詩中女子既自行擇歡,卻又受到母親的制約。而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詩中也就表現了青年男女爲了争取婚戀自由而産生的反抗意識,這是一個很新很有價值的信息。
創作背景舊說多将這首詩與《邶風·柏舟》混爲一談,認爲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爲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節,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作此詩(《毛詩序》);或認爲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詩(《三家詩》)。
出自先秦的《国风·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译文及注释译文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注释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泛:浮行。这里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样子。中河:河中。髧(dàn):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维:乃,是。仪:配偶。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没有其他。矢,通“誓”,发誓。靡它,无他心。只:语助词。谅:相信。特:配偶。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鉴赏此诗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开篇以柏舟泛流起兴,写女主人公为自己的婚姻恋爱受阻而苦恼,就好比那在河
河中飘荡的柏木小舟一样。她早已自己相中了一个翩翩少年,他的发型很好看,透出活泼灵动的精神劲儿。这就是女主人公的心上人,她非他不嫁,至死不渝。可是她的母亲千般阻挠万般阻拦,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母女的意见不统一,爱情就发生了危机。女儿要么放弃己见,要么作坚决的抗争。看来诗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坚决到这种程度,母亲也就难办了。但要为娘的改变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一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古代男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这种敢爱敢恨的女子自己找婆家的事情,真是有违传统习俗的,当父母的当然不会同意。可能也不一定是父母要展示权威,多半是他们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为儿女把关,以确保日后生活美满。但是代沟的存在,使两代人的择偶观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和冲突。这原也正常。问题的关键是,母女二人的矛盾不可调和,因此才有了“之死矢靡他”的决绝抗争。
这首诗反映了先秦时代汉族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
遍的情况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齐风·南山》),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诗中也就表现了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而产生的反抗意识,这是一个很新很有价值的信息。
创作背景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柏舟》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泛彼柏舟,在彼河侧。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