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羞涩却回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4 02:17:14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鈎。倚闌無緒不能愁。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譯文及注釋譯文黃昏時分,夕陽依依,暮掩小樓,朱簾斜斜垂挂在軟金鈎上。依靠着欄杆,看那殘陽斜晖,心中難掩愁緒。那位盈盈動人的女子騎馬而過,她略施薄妝,淺描眉黛,卻也别有一番妩媚風流。她見到有陌生人就臉生紅暈,神情羞澀卻又回頭顧盼。
注釋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爲正體,另有四種變體。全詞分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此調音節明快,爲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⑵斜控:斜斜地垂挂。控,下垂、彎曲貌。闌(lán):同“欄”,欄杆。無緒:指沒有心情,百無聊賴。盈盈:謂儀态美好。此處代指儀态美好之人。盈,與“赢”同,容貌之意。薄妝淺黛(dài):指妝容淡雅。淺黛:謂眉畫的淺淡。風流:指動人的風韻。
鑒賞該篇采用叙事的手法,正所謂“詞宜抒情,或直發胸臆,或假以興象,而叙事者少見”。所以顯得更爲奇妙。
上片情語出之于景語,寫女子意興闌珊之貌。首句點明時間是黃昏
昏,正是夕陽西下時分,朱簾斜斜地垂挂在軟軟的金鈎上,一副頗無心情的懶散樣子。“倚闌無緒不能愁”是說這位女子倚靠着闌杆,心緒無聊,而又不能控制心中的憂愁。此三句以簡潔省淨之筆墨描摹了一幅傍晚時分深閨女子倚欄懷遠圖,爲下阕騎馬出遊做好鋪墊。
下片亦刻畫了一個小的場景,但同時描繪了一個細節,活靈活現地勾畫出這位閨中女子懷春又羞怯的形象。“有個盈盈騎馬過”一句,清新可喜,與李清照“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有異曲同工之妙。特别是“盈盈”一詞,形容女子,有說不出的熨帖生動。“薄妝淺黛亦風流”一句則凸現了她的風情萬種,“薄”、“淺”形容她的容貌,“亦”字說她稍加打扮就很漂亮。末句言,“見人羞澀卻回頭”。這隻是少女一個極細微的,幾乎叫人難以察覺的動作,詞人卻捕捉到了,輕輕一筆,就活靈活現地勾畫出閨中女子懷春又嬌羞的複雜心情。可以說騎馬少女薄妝淺黛羞澀回頭的神态,把原本顯得低沉的夕陽、小樓、斜挂的朱簾、軟垂的金鈎及無聊的心緒襯托爲一幅情景交融、極具美感的畫卷,讀來口角生香,有意猶未盡之感。
創作背景這首詞作于康熙年間;時詞人正處于懵懂愛情的階段。詞人多愁善感,内心充滿哀怨。一個淡妝美人,騎馬從人前盈盈
而過,引發了詞人朦胧的愛慕之情。詞人有感而發,作下此詞。
作者簡介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曆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拟古決絕詞》——“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衆多代表作之一。
译文黄昏时分,夕阳依依,暮掩小楼,朱帘斜斜垂挂在软金钩上。依靠着栏杆,看那残阳斜晖,心中难掩愁绪。那位盈盈动人的女子骑马而过,她略施薄妆,浅描眉黛,却也别有一番妩媚风流。她见到有陌生人就脸生红晕,神情羞涩却又回头顾盼。
注释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⑵斜控:斜斜地垂挂。控,下垂、弯曲貌。阑(lán):同“栏”,栏杆。无绪:指没有心情,百无聊赖。盈盈:谓仪态美好。此处代指仪态美好之人。盈,与“赢”同,容貌之意。薄妆浅黛(dài):指妆容淡雅。浅黛:谓眉画的浅淡。风流:指动人的风韵。
鉴赏该篇采用叙事的手法,正所谓“词宜抒情,或直发胸臆,或假以兴象,而叙事者少见”。所以显得更为奇妙。
上片情语出之于景语,写女子意兴阑珊之貌。首句点明时间是黄昏
昏,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朱帘斜斜地垂挂在软软的金钩上,一副颇无心情的懒散样子。“倚阑无绪不能愁”是说这位女子倚靠着阑杆,心绪无聊,而又不能控制心中的忧愁。此三句以简洁省净之笔墨描摹了一幅傍晚时分深闺女子倚栏怀远图,为下阕骑马出游做好铺垫。
下片亦刻画了一个小的场景,但同时描绘了一个细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这位闺中女子怀春又羞怯的形象。“有个盈盈骑马过”一句,清新可喜,与李清照“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盈盈”一词,形容女子,有说不出的熨帖生动。“薄妆浅黛亦风流”一句则凸现了她的风情万种,“薄”、“浅”形容她的容貌,“亦”字说她稍加打扮就很漂亮。末句言,“见人羞涩却回头”。这只是少女一个极细微的,几乎叫人难以察觉的动作,词人却捕捉到了,轻轻一笔,就活灵活现地勾画出闺中女子怀春又娇羞的复杂心情。可以说骑马少女薄妆浅黛羞涩回头的神态,把原本显得低沉的夕阳、小楼、斜挂的朱帘、软垂的金钩及无聊的心绪衬托为一幅情景交融、极具美感的画卷,读来口角生香,有意犹未尽之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康熙年间;时词人正处于懵懂爱情的阶段。词人多愁善感,内心充满哀怨。一个淡妆美人,骑马从人前盈盈
而过,引发了词人朦胧的爱慕之情。词人有感而发,作下此词。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见人羞涩却回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