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1 23:05:03
出自唐代李白的《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洞庭潇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驚濤洶湧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随風落天邊。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巅。西峰峥嵘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此中冥昧失晝夜,隐幾寂聽無鳴蟬。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曆落青雲士。訟庭無事羅衆賓,杳然如在丹青裏。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譯文及注釋譯文畫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極之天,如羅浮之山與南海相連。此畫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筆驅趕着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滿堂的空靈蒼翠如可掃,赤城的霞氣和蒼梧的岚煙,仿佛可從畫中飄浮而出。洞庭潇湘的美景意境深遠,我之情意随着三江七澤之水而回返往複。那洶湧的波濤要流向何處?而江海上孤舟一去而無歸日。船上的征帆不動亦不旋,好像随風漂落至天邊。我心搖目斷,逸興難盡。不知何時此舟才可到海中三仙山?西峰山勢峥嵘,瀑布噴射,山下巨石橫斜,溪流蜿蜒曲折,水聲潺潺。東崖岩層疊
疊嶂,雲遮霧障,林深樹密,草木繁盛。在此深山之中,歲月不知,晝夜難分。我憑幾獨坐,靜聽寂然,靜得連一聲蟬鳴也聽不到。在長松之下,有仙人數位,對坐不語,南昌仙人梅福也似列坐其中。趙炎夫子如南昌仙尉,正當妙年華品,爲磊落青雲之士。庭中訟息,政簡無事,與衆賓客在堂中宴坐,杳然如畫中之神仙。此乃五色圖畫,并不足珍;還是真山真水最好,可以遠離世塵,端居全身。有朝一日我功成之後,将拂衣而去,而武陵的桃花在含笑等着我。
注釋1.趙炎,李白友人。少府,縣尉之别稱。粉圖,即在粉牆上所繪之圖。2.峨眉句:峨眉,山名。也作峨嵋。在四川峨眉縣西南。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西極:西方極遠之處。屈原《離騷》:朝發轫于天津兮,夕餘至乎西極。此句言畫中之山像峨眉山那樣雄偉高峻。3.羅浮句:羅浮,山名。在廣東增城、博羅、河源等縣間。長達二百餘裏,峰巒四百餘座,爲粵中名山。南溟,即南海。此句言畫中之山如羅浮山那樣橫亘至海。4.名公句:名公,指著名的畫家。繹思,推究思考。繹,蠶抽絲。此句言畫家作畫時,精心構思。公,一作“工”。5.驅山句:這裏用的是拟人手法,把畫山畫水,說成把山驅趕到畫面中,讓海水走入畫面中。走,這裏是使動用法,即使山走。6.赤城句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縣。蒼梧,山名,即湖南甯遠境内的九疑山。此句言畫中山嶽雲蒸霞蔚,煙霧缭繞。7.洞庭句:洞庭,即洞庭湖。潇湘,指湖南湘江。缈綿,悠遠隐約。此句言畫中江、湖望去悠遠隐約。8.三江句:三江七澤,概指江河湖澤。“回沿,謂水流上下回旋。逆流而上曰洄,順流而下曰沿。全句意謂畫面中的水流上下回旋。9.征帆句:言畫面中的舟船停滞不前,好像失去回家的時間。迷,喪失。10.心搖目斷:謂因欣賞畫面而心情激動,因凝神而看不見畫面。11.三山,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萊、瀛洲、方丈。12.橫石句:爲亂石橫卧,流水急促,波浪起伏。13.合沓,重疊。14.芊綿,草木茂密繁盛。15.冥昧,本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态,這裏指陰暗。16.隐幾,伏在幾案上。17.羽客,指神仙或方士。18.南昌仙,西漢時南昌尉梅福。《水經注》:漢成帝時,九江梅福爲南昌尉,後一旦舍妻子去九江,傳雲得仙。這裏借以美稱畫主人當塗尉趙炎。19.妙年句:妙年,青春年少。曆落,灑脫不拘。青雲士,本喻指位高名顯的人,這裏稱譽趙炎仕途順暢。年,一作“齡”。20.杳然,昏暗;深遠。21.若待二句:謂趙炎如果在仕途上功成名遂後再去隐居,那就失去隐逸的意義。武陵桃花,指陶淵明所描繪的桃花源境界。詩文中借指隐居之處。
鑒賞李白題
畫詩不多,此篇彌足珍貴。此詩通過對一幅山水壁畫的傳神描叙,再現了畫工創造的奇迹,再現了觀畫者複雜的情感活動。他完全沉入畫的藝術境界中去,感受深切,并通過一枝驚風雨、泣鬼神的詩筆予以抒發,震蕩讀者心靈。
從“峨眉高出西極天”到“三江七澤情洄沿”是詩的第一段,從整體着眼,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偉壯觀、森羅萬象的巨型山水圖,贊歎畫家妙奪天工的本領。這裏的“繹思”或可相當于今日所謂的“藝術聯想”。“搜盡奇峰打草稿”,藝術地再現生活,這就需要“繹思”的本領,揮動如椽巨筆,于是達到“驅山走海置眼前”的效果。這一段,對形象思維是一個絕妙的說明。峨眉的奇高、羅浮的靈秀、赤城的霞氣、蒼梧(九嶷)的雲煙、南溟的浩瀚、潇湘洞庭的渺綿、三江七澤的纡回。幾乎把天下山水之精華荟萃于一壁,這是十分壯觀,非常有氣魄的。當然,這決不是一個山水的大雜燴,而是經過匠心經營的山水再造。這似乎也是李白自己山水詩創作的寫照和經驗之談。
這裏詩人用的是“廣角鏡頭”,展示了全幅山水的大的印象。之後,開始搖鏡頭、調整焦距,随着讀者的眼光朝畫面推進,聚于一點:“驚濤洶湧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随風落天邊。”這一葉“孤
舟”,在整個畫面中真是渺小了,但它畢竟是人事啊,因此引起詩人無微不至的關心:在這洶湧的波濤中,它想往哪兒去呢?何時才回去呢?這是無法回答的問題。“征帆”兩句寫畫船極妙。畫中之船本來是“不動亦不旋”的,但詩人感到它的不動不旋,并非因爲它是畫船,而是因爲它放任自由、聽風浪擺布的緣故,是能動而不動的。蘇東坡寫畫船是“孤山久與船低昂”(《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從不動見動,令人稱妙;李白此處寫畫船則從不動見能動,别是一種妙處。以下緊接一問:這樣信船放流,可幾時能達到那遙遠的目的地──海上“三山”呢?那孤舟中坐的仿佛成了詩人自己,航行的意圖也就是“五嶽尋仙不辭遠”的意圖。“心搖目斷興難盡”寫出詩人對畫的神往和激動。這時,畫與真,物與我完全溶合爲一了。
鏡頭再次推遠,讀者的眼界又開廓起來:“西峰峥嵘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這是對山水圖景具體的描述,展示出畫面的一些主要的細部,從“西峰”到“東崖”,景緻多姿善變。西邊,是參天奇峰夾雜着飛瀑流泉,山下石塊隆起,綠水萦回,泛着漣漪,景色清峻;東邊則山崖重疊,雲樹蒼茫,氣勢磅礴,由于崖嶂遮蔽天日,顯得比較幽深。“此中冥昧
失晝夜,隐幾寂聽無鳴蟬。”一蟬不鳴,更顯出空山的寂寥。但詩人感到,“無鳴蟬”并不因爲這隻是一幅畫的原因;“隐幾(憑着幾案)寂聽”,多麽出神地寫出山水如真,引人遐想的情狀。這一神來之筆,寫無聲疑有聲,與前“孤舟不動”二句異曲同工。以上是第二段,對畫面作具體描述。
以下由景寫到人,再寫到作者的觀感作結,是詩的末段。“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這裏簡直令人連寫畫寫實都不辨了。大約畫中的松樹下默坐着幾個仙人,詩人說,那怕是西漢時成仙的南昌尉梅福吧。然而緊接筆鋒一掉,直指畫主趙炎爲“南昌仙人”:“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曆落青雲士。訟庭無事羅衆賓,杳然如在丹青裏。”趙炎爲當塗少府(縣尉的别稱,管理一縣的軍事、治安),說他“訟庭無事”,謂其在任政清刑簡,有谀美主人之意,但這不關宏旨。值得注意的倒是,趙炎與畫中人合二而一了。沈德潛批點道:“真景如畫”,這其實又是“畫景如真”所産生的效果。全詩到此止,一直給人似畫非畫、似真非真的感覺。最後,詩人從幻境中清醒過來,重新站到畫外,産生出複雜的思想感情:“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他感到遺憾,這畢竟是畫,在現實中
很難有這樣的好去處。但詩人認爲有。于是,他想名山尋仙去。而且要趁早,如果等到像魯仲連、張子房那樣功成身退(天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再就桃源歸隐,是太晚了,不免會受到“武陵桃花”的奚落。這幾句話對于李白,實在反常,因爲他一向推崇魯仲連一類人物,以功成身退爲最高理想。這種自我否定,實在是憤疾之詞。詩作于長安放還之後,安史之亂以前,帶有那一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這樣從畫境聯系到現實,固然賦予詩歌更深一層的思想内容,同時,這種思想感受的産生,卻又正顯示了這幅山水畫巨大的藝術感染力量,并以優美藝術境界映照出現實的污濁,從而引起人們對理想的追求。
這首題畫詩與作者的山水詩一樣,表現大自然美的宏偉壯闊一面;從動的角度、從遠近不同角度寫來,視野開闊,氣勢磅礴;同時賦山水以詩人個性。其藝術手法對後來詩歌有較大影響。蘇轼的《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等詩,就可以看作是繼承此詩某些手法而有所發展的。
創作背景此詩作于天寶十四載(755年)作者遊當塗時。當塗,唐屬江南東道宣州,今爲安徽馬鞍山市屬縣。趙炎,即趙四,天寶中爲當塗縣尉,與李白過從甚密,李白詩中有《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寄當塗趙少府炎》等詩,均是贈趙炎之作。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的《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译文及注释译文画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极之天,如罗浮之山与南海相连。此画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笔驱赶着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满堂的空灵苍翠如可扫,赤城的霞气和苍梧的岚烟,仿佛可从画中飘浮而出。洞庭潇湘的美景意境深远,我之情意随着三江七泽之水而回返往复。那汹涌的波涛要流向何处?而江海上孤舟一去而无归日。船上的征帆不动亦不旋,好像随风漂落至天边。我心摇目断,逸兴难尽。不知何时此舟才可到海中三仙山?西峰山势峥嵘,瀑布喷射,山下巨石横斜,溪流蜿蜒曲折,水声潺潺。东崖岩层叠
叠嶂,云遮雾障,林深树密,草木繁盛。在此深山之中,岁月不知,昼夜难分。我凭几独坐,静听寂然,静得连一声蝉鸣也听不到。在长松之下,有仙人数位,对坐不语,南昌仙人梅福也似列坐其中。赵炎夫子如南昌仙尉,正当妙年华品,为磊落青云之士。庭中讼息,政简无事,与众宾客在堂中宴坐,杳然如画中之神仙。此乃五色图画,并不足珍;还是真山真水最好,可以远离世尘,端居全身。有朝一日我功成之后,将拂衣而去,而武陵的桃花在含笑等着我。
注释1.赵炎,李白友人。少府,县尉之别称。粉图,即在粉墙上所绘之图。2.峨眉句:峨眉,山名。也作峨嵋。在四川峨眉县西南。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西极:西方极远之处。屈原《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此句言画中之山像峨眉山那样雄伟高峻。3.罗浮句: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长达二百余里,峰峦四百余座,为粤中名山。南溟,即南海。此句言画中之山如罗浮山那样横亘至海。4.名公句:名公,指著名的画家。绎思,推究思考。绎,蚕抽丝。此句言画家作画时,精心构思。公,一作“工”。5.驱山句:这里用的是拟人手法,把画山画水,说成把山驱赶到画面中,让海水走入画面中。走,这里是使动用法,即使山走。6.赤城句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县。苍梧,山名,即湖南宁远境内的九疑山。此句言画中山岳云蒸霞蔚,烟雾缭绕。7.洞庭句:洞庭,即洞庭湖。潇湘,指湖南湘江。缈绵,悠远隐约。此句言画中江、湖望去悠远隐约。8.三江句:三江七泽,概指江河湖泽。“回沿,谓水流上下回旋。逆流而上曰洄,顺流而下曰沿。全句意谓画面中的水流上下回旋。9.征帆句:言画面中的舟船停滞不前,好像失去回家的时间。迷,丧失。10.心摇目断:谓因欣赏画面而心情激动,因凝神而看不见画面。11.三山,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洲、方丈。12.横石句:为乱石横卧,流水急促,波浪起伏。13.合沓,重叠。14.芊绵,草木茂密繁盛。15.冥昧,本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这里指阴暗。16.隐几,伏在几案上。17.羽客,指神仙或方士。18.南昌仙,西汉时南昌尉梅福。《水经注》:汉成帝时,九江梅福为南昌尉,后一旦舍妻子去九江,传云得仙。这里借以美称画主人当涂尉赵炎。19.妙年句:妙年,青春年少。历落,洒脱不拘。青云士,本喻指位高名显的人,这里称誉赵炎仕途顺畅。年,一作“龄”。20.杳然,昏暗;深远。21.若待二句:谓赵炎如果在仕途上功成名遂后再去隐居,那就失去隐逸的意义。武陵桃花,指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境界。诗文中借指隐居之处。
鉴赏李白题
画诗不多,此篇弥足珍贵。此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再现了画工创造的奇迹,再现了观画者复杂的情感活动。他完全沉入画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深切,并通过一枝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笔予以抒发,震荡读者心灵。
从“峨眉高出西极天”到“三江七泽情洄沿”是诗的第一段,从整体着眼,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伟壮观、森罗万象的巨型山水图,赞叹画家妙夺天工的本领。这里的“绎思”或可相当于今日所谓的“艺术联想”。“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地再现生活,这就需要“绎思”的本领,挥动如椽巨笔,于是达到“驱山走海置眼前”的效果。这一段,对形象思维是一个绝妙的说明。峨眉的奇高、罗浮的灵秀、赤城的霞气、苍梧(九嶷)的云烟、南溟的浩瀚、潇湘洞庭的渺绵、三江七泽的纡回。几乎把天下山水之精华荟萃于一壁,这是十分壮观,非常有气魄的。当然,这决不是一个山水的大杂烩,而是经过匠心经营的山水再造。这似乎也是李白自己山水诗创作的写照和经验之谈。
这里诗人用的是“广角镜头”,展示了全幅山水的大的印象。之后,开始摇镜头、调整焦距,随着读者的眼光朝画面推进,聚于一点:“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这一叶“孤
舟”,在整个画面中真是渺小了,但它毕竟是人事啊,因此引起诗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在这汹涌的波涛中,它想往哪儿去呢?何时才回去呢?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征帆”两句写画船极妙。画中之船本来是“不动亦不旋”的,但诗人感到它的不动不旋,并非因为它是画船,而是因为它放任自由、听风浪摆布的缘故,是能动而不动的。苏东坡写画船是“孤山久与船低昂”(《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从不动见动,令人称妙;李白此处写画船则从不动见能动,别是一种妙处。以下紧接一问:这样信船放流,可几时能达到那遥远的目的地──海上“三山”呢?那孤舟中坐的仿佛成了诗人自己,航行的意图也就是“五岳寻仙不辞远”的意图。“心摇目断兴难尽”写出诗人对画的神往和激动。这时,画与真,物与我完全溶合为一了。
镜头再次推远,读者的眼界又开廓起来:“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这是对山水图景具体的描述,展示出画面的一些主要的细部,从“西峰”到“东崖”,景致多姿善变。西边,是参天奇峰夹杂着飞瀑流泉,山下石块隆起,绿水萦回,泛着涟漪,景色清峻;东边则山崖重叠,云树苍茫,气势磅礴,由于崖嶂遮蔽天日,显得比较幽深。“此中冥昧
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一蝉不鸣,更显出空山的寂寥。但诗人感到,“无鸣蝉”并不因为这只是一幅画的原因;“隐几(凭着几案)寂听”,多么出神地写出山水如真,引人遐想的情状。这一神来之笔,写无声疑有声,与前“孤舟不动”二句异曲同工。以上是第二段,对画面作具体描述。
以下由景写到人,再写到作者的观感作结,是诗的末段。“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这里简直令人连写画写实都不辨了。大约画中的松树下默坐着几个仙人,诗人说,那怕是西汉时成仙的南昌尉梅福吧。然而紧接笔锋一掉,直指画主赵炎为“南昌仙人”:“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赵炎为当涂少府(县尉的别称,管理一县的军事、治安),说他“讼庭无事”,谓其在任政清刑简,有谀美主人之意,但这不关宏旨。值得注意的倒是,赵炎与画中人合二而一了。沈德潜批点道:“真景如画”,这其实又是“画景如真”所产生的效果。全诗到此止,一直给人似画非画、似真非真的感觉。最后,诗人从幻境中清醒过来,重新站到画外,产生出复杂的思想感情:“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他感到遗憾,这毕竟是画,在现实中
很难有这样的好去处。但诗人认为有。于是,他想名山寻仙去。而且要趁早,如果等到像鲁仲连、张子房那样功成身退(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再就桃源归隐,是太晚了,不免会受到“武陵桃花”的奚落。这几句话对于李白,实在反常,因为他一向推崇鲁仲连一类人物,以功成身退为最高理想。这种自我否定,实在是愤疾之词。诗作于长安放还之后,安史之乱以前,带有那一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这样从画境联系到现实,固然赋予诗歌更深一层的思想内容,同时,这种思想感受的产生,却又正显示了这幅山水画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并以优美艺术境界映照出现实的污浊,从而引起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题画诗与作者的山水诗一样,表现大自然美的宏伟壮阔一面;从动的角度、从远近不同角度写来,视野开阔,气势磅礴;同时赋山水以诗人个性。其艺术手法对后来诗歌有较大影响。苏轼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等诗,就可以看作是继承此诗某些手法而有所发展的。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作者游当涂时。当涂,唐属江南东道宣州,今为安徽马鞍山市属县。赵炎,即赵四,天宝中为当涂县尉,与李白过从甚密,李白诗中有《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寄当涂赵少府炎》等诗,均是赠赵炎之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