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8 08:14:47
出自唐代李白的《秋日煉藥院鑷白發贈元六兄林宗》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綠,拂雪淩雲端。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鸾。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長籲望青雲,鑷白坐相看。秋顔入曉鏡,壯發凋危冠。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歎。樂毅方适趙,蘇秦初說韓。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譯文及注釋譯文一葉落木,可識歲秋,一瓶水結冰,即知天寒。桂枝一日一日綻綠,枝條高拂淩雲端。少年壯心豪邁,矯翼欲攀鴻雁,青雲直上。我倆交往有三十年了吧,榮辱一體,悲喜同歡。望青雲而長籲,相坐看鑷白發。銅鏡裏已是衰老的秋顔,曾經黑油油的壯發凋落在高冠之下。窮困時和管仲一樣與鮑生一起做生意,饑餓時從漂母處乞讨她一餐飯。時來雲轉之時位極天人,胸中有道,何需吟歎不已?我就像樂毅剛剛到趙國,蘇秦剛剛去遊說韓國一樣。卷舒自如固然在我自己,爲什麽時光要摧殘我的青春?
注釋①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淮南子·說山》言“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首二句由此變化而成,其意謂已有先見之明。②桂枝,即“桂林一枝”,語出《晉書·卻诜傳》:“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诜日:‘卿自以爲何如?’诜對日:‘臣舉賢良對策,爲天下第一
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後世因以“桂林一枝”或“桂枝”喻人才之秀出者。上句喻丹丘德才之美,下句喻丹丘即将入朝。天寶二年所作《漢東紫陽先生碑銘》中有雲:“天寶初,威儀元丹丘,道門龍鳳”。可知丹丘聞诏之時,并随即有入朝之行,詳後。③弱齡,即少年。二句謂己:少年時即與丹丘相交,如凡禽之攀鴻鸾。④投分,即締交。榮枯,偏義複詞,此處偏用榮義。二句意謂:相交有年,欲與共榮。⑤鑷白,即鑷白發。何遜《與崔錄事别兼叙攜手》詩雲:“脈脈留南浦,悠悠返上京。欲鑷星星鬓,因君示友生。”可知此舉乃示意丹丘,己亦有“返上京”之意。⑥二句謂己已非盛顔,言下有不堪蹉跎之意。⑦鮑生,即鮑叔牙。《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日:‘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财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爲貪,知我貧也。”’漂母,用韓信事,信嘗從漂母乞食。二句言已此期境遇有類管仲與韓信微賤之時。⑧時,指風雲感會之時。極天人,此謂顯貴之入。道,此指己之素志。豈吟歎,不用感傷。二句自我慰勉之辭。⑨樂毅,戰國時燕将;蘇秦,戰國時策士。方适趙、初說韓,皆言功業雖未有成,而用世之心方盛。⑩卷舒,猶言或進或退,或仕或隐,固在我本人意願如何,何必空自摧殘二句
亦自我慰勉之辭。
賞析“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意指已有先見之明。“桂枝日已綠,拂雪淩雲端”,”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鸾”意指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即可報效祖國,施展才華。前四句主要是寫詩人借描繪“木落”“瓶冰”“桂枝”“拂雪”等景物來表達自己雄大的智略,以及坦蕩無畏懼的氣魄,想報效祖國,幹一番事業。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意指李白與元丹丘相識很早,他二十多歲在四川家鄉的時候,就與元丹丘相識。李白五十多歲時有一首詩《秋日煉藥院鑷白發贈元六兄林宗》,詩中說“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說明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裏,他們一直都是非常親密要好的朋友。李白與元丹丘曾一起漫遊四川、湖北安陸、襄陽、河南嵩山、石門山,從李白與元丹丘來往的書信詩文内容來看,這位元丹丘顯然是一位隐居山林遊仙的職業道士。
“長籲望青雲,鑷白坐相看”,”秋顔入曉鏡,壯發凋危冠”,籲歎歲月不饒人,人已漸漸年老,蘊念有不堪蹉跎之意。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李白用此詩形容自己與元丹丘之間的交情猶如管鮑之交,由于此時李白的境遇有類管仲微賤之時,故在這首詩中有“窮與鮑生賈”之語。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歎”,有感歎自身懷
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悲壯情感。雖有自我慰勉之意,但仍對未來仕途充滿着希望。
“樂毅方适趙,蘇秦初說韓”,借用典故,訴說功業雖然還沒有成功,但報效國家施展才華的雄心猶在。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面對現實的殘酷,有自我慰勉之意。
此詩意寓出詩人既有熱血滿腔的愛國豪情又有壯志未酬的苦悶。雖然歲月蹉跎,功業無成,加上仕途颠簸、官運不濟,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但是詩人仍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創作背景此詩作于天寶九載。煉藥院,郁賢皓《李白叢考》疑在石門山(今河南葉縣西南)。元林宗,即元丹丘,李白好友。李白寫此詩時已五十歲,歲月蹉跎,功業無成,但仍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作者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的《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译文及注释译文一叶落木,可识岁秋,一瓶水结冰,即知天寒。桂枝一日一日绽绿,枝条高拂凌云端。少年壮心豪迈,矫翼欲攀鸿雁,青云直上。我俩交往有三十年了吧,荣辱一体,悲喜同欢。望青云而长吁,相坐看镊白发。铜镜里已是衰老的秋颜,曾经黑油油的壮发凋落在高冠之下。穷困时和管仲一样与鲍生一起做生意,饥饿时从漂母处乞讨她一餐饭。时来云转之时位极天人,胸中有道,何需吟叹不已?我就像乐毅刚刚到赵国,苏秦刚刚去游说韩国一样。卷舒自如固然在我自己,为什么时光要摧残我的青春?
注释①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淮南子·说山》言“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首二句由此变化而成,其意谓已有先见之明。②桂枝,即“桂林一枝”,语出《晋书·却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日:‘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日:‘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
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世因以“桂林一枝”或“桂枝”喻人才之秀出者。上句喻丹丘德才之美,下句喻丹丘即将入朝。天宝二年所作《汉东紫阳先生碑铭》中有云:“天宝初,威仪元丹丘,道门龙凤”。可知丹丘闻诏之时,并随即有入朝之行,详后。③弱龄,即少年。二句谓己:少年时即与丹丘相交,如凡禽之攀鸿鸾。④投分,即缔交。荣枯,偏义复词,此处偏用荣义。二句意谓:相交有年,欲与共荣。⑤镊白,即镊白发。何逊《与崔录事别兼叙携手》诗云:“脉脉留南浦,悠悠返上京。欲镊星星鬓,因君示友生。”可知此举乃示意丹丘,己亦有“返上京”之意。⑥二句谓己已非盛颜,言下有不堪蹉跎之意。⑦鲍生,即鲍叔牙。《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日:‘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漂母,用韩信事,信尝从漂母乞食。二句言已此期境遇有类管仲与韩信微贱之时。⑧时,指风云感会之时。极天人,此谓显贵之入。道,此指己之素志。岂吟叹,不用感伤。二句自我慰勉之辞。⑨乐毅,战国时燕将;苏秦,战国时策士。方适赵、初说韩,皆言功业虽未有成,而用世之心方盛。⑩卷舒,犹言或进或退,或仕或隐,固在我本人意愿如何,何必空自摧残二句
亦自我慰勉之辞。
赏析“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意指已有先见之明。“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意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即可报效祖国,施展才华。前四句主要是写诗人借描绘“木落”“瓶冰”“桂枝”“拂雪”等景物来表达自己雄大的智略,以及坦荡无畏惧的气魄,想报效祖国,干一番事业。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意指李白与元丹丘相识很早,他二十多岁在四川家乡的时候,就与元丹丘相识。李白五十多岁时有一首诗《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诗中说“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说明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都是非常亲密要好的朋友。李白与元丹丘曾一起漫游四川、湖北安陆、襄阳、河南嵩山、石门山,从李白与元丹丘来往的书信诗文内容来看,这位元丹丘显然是一位隐居山林游仙的职业道士。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吁叹岁月不饶人,人已渐渐年老,蕴念有不堪蹉跎之意。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李白用此诗形容自己与元丹丘之间的交情犹如管鲍之交,由于此时李白的境遇有类管仲微贱之时,故在这首诗中有“穷与鲍生贾”之语。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有感叹自身怀
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悲壮情感。虽有自我慰勉之意,但仍对未来仕途充满着希望。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借用典故,诉说功业虽然还没有成功,但报效国家施展才华的雄心犹在。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面对现实的残酷,有自我慰勉之意。
此诗意寓出诗人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虽然岁月蹉跎,功业无成,加上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但是诗人仍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天宝九载。炼药院,郁贤皓《李白丛考》疑在石门山(今河南叶县西南)。元林宗,即元丹丘,李白好友。李白写此诗时已五十岁,岁月蹉跎,功业无成,但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