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02 12:51:30
出自先秦的《小雅·巧言》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無罪無辜,亂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無罪。昊天大幠,予慎無辜。
亂之初生,僭始既涵。亂之又生,君子信讒。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君子如祉,亂庶遄已。
君子屢盟,亂是用長。君子信盜,亂是用暴。盜言孔甘,亂是用餤。匪其止共,維王之邛。
奕奕寝廟,君子作之。秩秩大猷,聖人莫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躍躍毚兔,遇犬獲之。
荏染柔木,君子樹之。往來行言,心焉數之。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顔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無拳無勇,職爲亂階。既微且尰,爾勇伊何?爲猶将多,爾居徒幾何?
譯文及注釋譯文高高遠遠那蒼天,如同人之父與母。沒有罪也沒有過,竟遇大禍難免除。蒼天已經大發威,但我确實沒錯處。蒼天不察太疏忽,但我确實是無辜。禍亂當初剛生時,讒言已經受寬容。禍亂再次發生時,君子居然也聽從。君子聞讒如怒責,禍亂速止不嚴重;君子如能任賢明,禍亂難成早已終。君子屢次立新盟,禍亂因此便增長。君子相信那盜賊,禍亂因此勢暴狂。盜賊讒人話甜蜜,禍亂因此得滋養。讒人哪能盡職守,隻能爲王釀災殃。巍然宮室與宗廟,君子将它來建起。典章制度有條理,聖人将它來訂立。他人有心想讒毀,我能揣測能料及。
。蹦跳竄行那狡兔,遇上獵狗被擊斃。嬌柔袅娜好樹木,君子自己所栽培。往來流傳那謠言,心中辨别識真僞。誇誇其談說大話,口中吐出力不費。巧言動聽如鼓簧,厚顔無恥行爲卑。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邊。沒有武力與勇氣,隻爲禍亂造機緣。腿上生瘡腳浮腫,你的勇氣哪裏見?詭計總有那麽多,你的同夥剩幾員?
注釋昊天:老天,蒼天。且(jū):語尾助詞。幠(hū):大。威:暴虐、威怒。慎:确實。泰幠(hū):太糊塗。泰,通太;幠,怠慢,疏忽。僭(jiàn):通”谮”,讒言。涵:容納。怒:怒責讒人。庶:幾乎。遄沮:迅速終止。祉(zhǐ):福,此指任用賢人以緻福。盟:與讒人結盟。盜:盜賊,借指讒人。暴:厲害,嚴重。孔甘:很好聽,很甜。餤(tán):原意爲進食,引伸爲增多。止共:盡職盡責。止,做到。共,通“恭”,忠于職責。邛(qióng):病。奕奕:高大貌。寝:宮室。廟:宗廟。秩秩大猷(yóu):多而有條理的典章制度。莫:制定。他人有心:讒人有心破壞。躍(tì)躍:跳躍的樣子。毚(chán):狡猾。荏(rěn)染:柔弱貌。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謂“柔即善也,非泛言柔弱之木”。行言:流言,謠言。蛇(yí)蛇碩言:誇誇其談的大話。蛇蛇,“訑訑”之假借;訑,欺。巧
言如簧:說話像奏樂一樣好聽。簧,笙類樂器的簧片。麋(méi):通“湄”,水邊。拳:勇。職:主要。亂階:逐漸引出禍亂的一連串事件。階,階梯,此爲比喻義。微:通“癓”,小腿生瘡。尰(zhǒng):借爲“瘇”,腳腫。猶:通“猷”,指詭計。居:語助詞。徒:黨徒。
鑒賞此詩主題在于憂讒憂謗,同時揭露了讒言惑國的卑鄙行徑。作者應是飽受讒言之苦,全詩寫得情感異常激憤,通篇直抒胸臆,毫無遮攔。起調便是令人痛徹心肺的呼喊:“悠悠昊天,曰父母且。無罪無辜,亂如此幠。”随即又是蒼白而帶有絕望的申辯:“昊天已威,予慎無罪!昊天泰幠,予慎無辜!”情急憤急之下,作者竟無法用實情加以洗刷,隻是面對蒼天,反覆地空喊,這正是蒙受奇冤而又無處伸雪者的典型表現。
二、三兩章,情感稍緩,作者痛定思痛後對讒言所起,亂之所生進行了深刻的反省與揭露。在作者看來,進讒者固然可怕、可惡,但讒言亂政的根源不在進讒者而在信讒者,因爲讒言總要通過信讒者起作用。讒言如同鴉片,人人皆知其毒性,但它又總能給人帶來眼前的虛幻的快感。因此,如果不防患于未然,一旦沾染,便漸漸使人産生依賴感,最終爲其所害,到時悔之晚矣。作者在第四章中的描述實際上說明了一個道理:
天子的獨特處境、地位使其天生地缺乏這種免疫力。故與其說刺小人,毋甯說在刺君子。可謂深刻至極。此二章句句如刀,刀刀見血,将“君子信讒”的過程及結局解剖得絲絲入扣,筋骨畢現。“盜言孔甘,亂是用餤”是送給後世當政者的一付清醒劑。蓋因聽讒者比之進讒者責任更大,故先刺之。可見憤激的情感并未使作者喪失理智。
四、五兩章,形同漫畫,又活畫出進讒者陰險、虛僞的醜陋面目。他們總是爲一己之利,而置社稷、民衆于不顧,處心積慮,暗使陰謀,欲置賢良之士于死地而後快。但險惡的内心表現出來的卻是花言巧語、卑瑣溫順,在天子面前,或“蛇蛇碩言”,或“巧言如簧”。作者的描繪入木三分,揭下了進讒者那張賴以立身的畫皮,令人有“顔之厚矣”終不敵筆鋒之利矣的快感。
末章具體指明進讒者爲何人。因指刺對象的明晰而使詩人的情感再次走向劇烈,以至于按捺不住,直咒其“既微且尰”,可見作者對進讒者的恨之入骨。那“居河之麋”的交待,使讀者極易聯想起躲在水邊“含沙射影”的鬼蜮。然而,無論小人如何猖獗,就如上章所言“躍躍毚兔”,最終會“遇犬獲之”。因爲小人的鼠目寸光,使他們在獲得個人利益的同時,往往也将自己送上了絕路。從這個角度看,作者不僅深
刻地揭露了進讒者的醜惡,也清醒地看到了進讒者的可恥下場。
此詩雖是從個人遭讒人手,但并未落入狹窄的個人恩怨之争,而是上升到讒言誤國、讒言惑政的高度加以批判,因此,不僅感情充沛,而且帶有了普遍的曆史意義與價值,這正是此詩能引起後人共鳴的關鍵之處。
創作背景此詩是一個受到讒言傷害抑郁不得志的官吏爲諷刺統治者聽信讒言而導緻國家混亂而作的。《毛詩序》雲:“《巧言》,刺幽王也。大夫傷于讒,故作是詩也。”
出自先秦的《小雅·巧言》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孔甘,乱是用餤。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秩秩大猷,圣人莫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译文及注释译文高高远远那苍天,如同人之父与母。没有罪也没有过,竟遇大祸难免除。苍天已经大发威,但我确实没错处。苍天不察太疏忽,但我确实是无辜。祸乱当初刚生时,谗言已经受宽容。祸乱再次发生时,君子居然也听从。君子闻谗如怒责,祸乱速止不严重;君子如能任贤明,祸乱难成早已终。君子屡次立新盟,祸乱因此便增长。君子相信那盗贼,祸乱因此势暴狂。盗贼谗人话甜蜜,祸乱因此得滋养。谗人哪能尽职守,只能为王酿灾殃。巍然宫室与宗庙,君子将它来建起。典章制度有条理,圣人将它来订立。他人有心想谗毁,我能揣测能料及。
。蹦跳窜行那狡兔,遇上猎狗被击毙。娇柔袅娜好树木,君子自己所栽培。往来流传那谣言,心中辨别识真伪。夸夸其谈说大话,口中吐出力不费。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边。没有武力与勇气,只为祸乱造机缘。腿上生疮脚浮肿,你的勇气哪里见?诡计总有那么多,你的同伙剩几员?
注释昊天:老天,苍天。且(jū):语尾助词。幠(hū):大。威:暴虐、威怒。慎:确实。泰幠(hū):太糊涂。泰,通太;幠,怠慢,疏忽。僭(jiàn):通”谮”,谗言。涵:容纳。怒:怒责谗人。庶:几乎。遄沮:迅速终止。祉(zhǐ):福,此指任用贤人以致福。盟:与谗人结盟。盗:盗贼,借指谗人。暴:厉害,严重。孔甘:很好听,很甜。餤(tán):原意为进食,引伸为增多。止共:尽职尽责。止,做到。共,通“恭”,忠于职责。邛(qióng):病。奕奕:高大貌。寝:宫室。庙:宗庙。秩秩大猷(yóu):多而有条理的典章制度。莫:制定。他人有心:谗人有心破坏。跃(tì)跃:跳跃的样子。毚(chán):狡猾。荏(rěn)染:柔弱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柔即善也,非泛言柔弱之木”。行言:流言,谣言。蛇(yí)蛇硕言:夸夸其谈的大话。蛇蛇,“訑訑”之假借;訑,欺。巧
言如簧:说话像奏乐一样好听。簧,笙类乐器的簧片。麋(méi):通“湄”,水边。拳:勇。职:主要。乱阶:逐渐引出祸乱的一连串事件。阶,阶梯,此为比喻义。微:通“癓”,小腿生疮。尰(zhǒng):借为“瘇”,脚肿。犹:通“猷”,指诡计。居:语助词。徒:党徒。
鉴赏此诗主题在于忧谗忧谤,同时揭露了谗言惑国的卑鄙行径。作者应是饱受谗言之苦,全诗写得情感异常激愤,通篇直抒胸臆,毫无遮拦。起调便是令人痛彻心肺的呼喊:“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随即又是苍白而带有绝望的申辩:“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幠,予慎无辜!”情急愤急之下,作者竟无法用实情加以洗刷,只是面对苍天,反覆地空喊,这正是蒙受奇冤而又无处伸雪者的典型表现。
二、三两章,情感稍缓,作者痛定思痛后对谗言所起,乱之所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揭露。在作者看来,进谗者固然可怕、可恶,但谗言乱政的根源不在进谗者而在信谗者,因为谗言总要通过信谗者起作用。谗言如同鸦片,人人皆知其毒性,但它又总能给人带来眼前的虚幻的快感。因此,如果不防患于未然,一旦沾染,便渐渐使人产生依赖感,最终为其所害,到时悔之晚矣。作者在第四章中的描述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道理:
天子的独特处境、地位使其天生地缺乏这种免疫力。故与其说刺小人,毋宁说在刺君子。可谓深刻至极。此二章句句如刀,刀刀见血,将“君子信谗”的过程及结局解剖得丝丝入扣,筋骨毕现。“盗言孔甘,乱是用餤”是送给后世当政者的一付清醒剂。盖因听谗者比之进谗者责任更大,故先刺之。可见愤激的情感并未使作者丧失理智。
四、五两章,形同漫画,又活画出进谗者阴险、虚伪的丑陋面目。他们总是为一己之利,而置社稷、民众于不顾,处心积虑,暗使阴谋,欲置贤良之士于死地而后快。但险恶的内心表现出来的却是花言巧语、卑琐温顺,在天子面前,或“蛇蛇硕言”,或“巧言如簧”。作者的描绘入木三分,揭下了进谗者那张赖以立身的画皮,令人有“颜之厚矣”终不敌笔锋之利矣的快感。
末章具体指明进谗者为何人。因指刺对象的明晰而使诗人的情感再次走向剧烈,以至于按捺不住,直咒其“既微且尰”,可见作者对进谗者的恨之入骨。那“居河之麋”的交待,使读者极易联想起躲在水边“含沙射影”的鬼蜮。然而,无论小人如何猖獗,就如上章所言“跃跃毚兔”,最终会“遇犬获之”。因为小人的鼠目寸光,使他们在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往往也将自己送上了绝路。从这个角度看,作者不仅深
刻地揭露了进谗者的丑恶,也清醒地看到了进谗者的可耻下场。
此诗虽是从个人遭谗人手,但并未落入狭窄的个人恩怨之争,而是上升到谗言误国、谗言惑政的高度加以批判,因此,不仅感情充沛,而且带有了普遍的历史意义与价值,这正是此诗能引起后人共鸣的关键之处。
创作背景此诗是一个受到谗言伤害抑郁不得志的官吏为讽刺统治者听信谗言而导致国家混乱而作的。《毛诗序》云:“《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