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1 23:48:09
出自魏晉曹植的《送應氏二首》
其一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側足無行徑,荒疇不複田。遊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中野何蕭條,千裏無人煙。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其二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願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親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陽。中饋豈獨薄?賓飲不盡觞。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山川阻且遠,别促會日長。願爲比翼鳥,施翮起高翔。
譯文及注釋其一譯文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遠遠望見洛陽四周群山。洛陽城顯得多麽的寂寞,昔日的宮室全都被燒焚。随處可見的是殘垣斷壁,荊棘高高仿佛上與天齊。再也尋不見舊時的老人,看到的盡是些小夥少年。踏足地面覓不出條路徑,荒蕪了的土地誰來耕田!遊子已經多年沒有歸來,再也認不得交錯的陌阡。原野是何等的蕭條,千裏地見不到人煙。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傷心哽咽竟無片語隻言。
其二譯文太平的盛世百年難見,歡樂的聚會不可常逢天地之悠悠無窮無盡,人生之壽命短如晨霜願我的好友諸事順利,平安抵達邺城的北方親密的友人聚首相送,設宴餞行在名都洛陽難道是酒宴不夠豐盛?是賓客觥酬不夠歡暢情誼越深則離别越苦,
,怎能不使我心愧難當?此去的山川既阻且長,離别時匆匆會面更難我多希望化成比翼鳥,與你們展翅一同飛翔
其一注釋①北邙:山名,在洛陽東北。阪(bǎn),同“坂”,山坡。②宮室句: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遷都長安,把洛陽的宗廟宮室全部焚毀。③頓:塌壞。擗(pǐ“匹”音):分裂。④參天,上高至天。荊棘參天,形容十分荒涼。⑤耆(qí):六十歲以上的人。耆老,猶言德高之老年人。⑥疇:田畝。田:動詞,耕種。⑦念我句:這句是代久不歸的遊子(即應氏)設詞,應氏曾居家于洛陽。平常居,一作“平生親”。
其二注釋清時:太平之時,黃河變清,叫清時。嘉會:歡會。終極:窮盡。嬿婉:歡樂。我友:指應氏。之:去,往。朔方:北方,指邺之冀州。親昵:朋友。河陽:孟津渡,在河南省孟縣南。中饋:酒食。這句說:難道是預備的酒食不夠嗎?是因爲在此離别之際,飲一千杯酒都還覺得不夠罷了。愛至句:猶言朋友之間情誼越深,離别時的悲苦就越深。别促句:離别的時間過得很快,再見面卻遙遙無期。翮(hé):鳥翎的莖,代指鳥的翅膀。施翮:展翅。
賞析其一賞析 此詩作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應氏指應場、應璩兄弟。應場爲"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時年二十歲,被封爲平原侯,
應場被任爲平原侯庶子。同年七月,曹植随其父曹操西征馬超,途經洛陽。當時應場也在軍中。之後不久,應場受命爲五官将文學,行将北上,曹植設宴送别應氏,寫了兩苗詩。這苕寫洛陽遭董卓之亂後的殘破景象。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二旬,寫信步登上北亡嚣山,洛陽周圍的群山便會曆曆在目。北邙即亡墨山,在洛陽城北,是曹植送應場的必經之路。"登"和"望"提挈全詩。隻有登上北亡山,才能遙望洛陽四周的群山。這二旬,既交待了詩人綜觀洛陽的立足點,又爲下面描寫洛陽的荒涼景象,選取了适宜的角度。這樣寫,合乎事理,使人感到詩中所呈現的景物自然、真切。
接着,詩人寫遠望中的洛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派蕭條、凄涼的景象:"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往日洛陽繁榮、昌盛的景象不見了,眼前隻是一座被焚燒後的寂寞荒城。讀到這裏,讀者會很自然地聯想到當年董卓焚燒洛陽時的情景。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爲了逃避關東各州郡聯軍的讨伐,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臨行前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裏内,室屋蕩盡,無複雞犬 (《資治通鑒》卷五十九)。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這裏,詩人用"何寂寞"引起下文,爲後面具體描繪洛陽的殘破景象作了必要的鋪墊。
被焚燒後的洛陽是何等景象呢
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頓擗,倒塌崩裂。這兩句的意思是,廢的殘破不堪的牆壁都斷裂了,叢生的荊棘高接雲天。這是一幅衰敗荒蕪的景象。寥寥數語,勾畫出一幅傷心慘目的大動亂後的社會畫圖,爲上兩句所反映的事實作了形象的說明和補充。遠望中的洛陽是這樣,那麽洛陽人又是一種什麽樣子呢?詩中寫道: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舊,這裏指原先的。耆老,年老、年邁的老人。睹,看見新,指後出生的。詩人眼含熱淚,在向讀者沉痛地訴說洛陽城中所見到的情景:往日那些年邁的老人都先後死去了,見到的盡是一些不相識的後生少年。可見,社會動亂給人民帶來多麽沉重的災難。
接着,詩人又繼續爲我們描繪:色郊外所見到的情景:"側足無行徑,荒疇不複田。"田園無人耕種,雜草叢生,路徑無法辨識,隻好撥開草叢側身前進,足見其荒蕪的嚴重程度。詩人于此。
攝取生動、具體的圓回,刿毀八似地荔到出仕叢中少一性叫情狀,使人感到自然、真實、可信。"遊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旬中的遊子指應氏。應氏曾在洛陽居住過。董卓亂起,應場漂泊在外,一直沒有回過洛陽,所以說"久不歸"。戰亂使家鄉一片荒涼,他又怎能辨識家鄉田間的小道呢?
以上幾句,詩人寫遙望中所見及
在洛陽所見的情景,在點上進行了必要的渲染,極形象地說明了戰亂給社會和人民所帶來的沉重災難。然而,詩人沒有就此止筆,而是把視線從點上向面上擴展開來,從洛陽移到整個遼闊的平原:"中原何蕭條,千裏無人煙。"這兩句,在全詩中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作者采用一種感歎的旬式,用一個"何蕭條"的感歎,和"元人煙的概括,把千裏平原一片荒涼的寂寞情景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從而使詩的意境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念我平常親,氣結不能言"二句,是詩人代應場而言。面對災難深重的現實,對于人民的苦難和人生的漂泊不定,應場想到即将離開洛陽,"平常親"再也不能相親了,郁積在胸中的憂愁湧上心頭,竟使他達到"不能言"的程度,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憎惡戰亂,同情人民的思想情懷。
詩人作這首詩時,距董卓禍亂發生已有二十年之久,而社會景象仍如此荒殘,可見當時禍亂給人民所造成危害的程度。詩中從城市的破壞、田園的荒廢、人民的死亡,詳盡地描繪出戰亂之後洛陽和中原廣大地區殘破蕭條的景象,反映了"千裏無人煙"凄涼、悲楚的社會現實,是那個時代社會動亂所造成的嚴重後果的形象反映。它可以和曆史相印證,也可以和曹操的《籬裏行》、王粲《七哀詩》其一、蔡琰《悲憤詩》相印證。
這首詩
在寫作技巧上也有許多獨到之處。首先,它是一首送别詩,但詩人突破一般送别詩寫作的框框,不是從寫送行入手,而是别開生面地描寫洛陽衰敗殘破的景象,而這種殘破不堪的景象又同特定的社會背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詩歌在反映現實生活的深度和廣吏上都超出了一般送:日詩的範圍。其次,詩人在藝術構思上也獨具匠心。開頭兩旬,總領全詩。詩人登山遠望,先從洛陽山下筆,然後再寫殘破的洛陽、蕭條荒涼的原野。最後,抒發遊子的離鄉别土之情。這樣,總述與分寫相問,由近及遠地展開。層次分明,前後照應,結構緊湊,渾然一體。第三,詩歌的語言也很準确、形象、生動。比如:"登"、"望"、"何寂寞"、"盡燒焚"、"皆頓擗"、"上參天"、"側足刀、"無人煙"等等。寫洛陽的殘破,詩人用"盡燒焚"來形容、渲染。"盡"字用得恰到好處。一個"盡"字,既寫出了董卓之亂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又交代了"何寂寞"的原因。又如:"側足無行徑"旬中的"側足"二字,也用得極妙。詩人把在草叢中步履艱難的情狀,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出來,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總之,這茜‘詩無論是在思想内容,還是在藝術形式方面,都代表了曹植前期詩作的一定水平。它是建安詩歌中爲數不多的直接反映漢末動亂現實的優秀詩篇之一。
其二賞析 這首詩着重抒
寫惜别之情。關于這首詩,清人陳祚明在《采菽堂古詩選》中曾評論說: "此詩用意宛轉,曲曲入情,以人命之不常,惜别離之難遣,臨歧凄楚,行者又非壯遊,相愛雖深,愧難援手,留連片晷,但怨不歡,因作強辭自解,妄意會日之長。"這些,比較正确地概括了詩歌的含意,爲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意提供了借鑒。
詩人從清時難得、嘉會不常寫起,引起人生短促的感慨,再寫歡送宴會,最後以比翼鳥展翅高翔作結,表現了朋友間離别之情和對友人的慰勉。
"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清時,指政治清明的時世。屢得,多得。嘉會,指美好的朋友聚集的盛會。政治清明的時世難以多得,美好的盛會不能經常。兩聯對偶句,既有比喻嘉會象政治清明的時世難得那樣不能經常,又含有前因後果的關系。正是由于戰亂沒有平息,社會不安定,國家沒有統一,清明的時世沒有到來,所以,朋友間的聚會自然就不能經常。詩人流露出對當時國家政治時世的不滿和對朋友的聚會的珍惜之情。本詩寫送别,先從當時的時勢下筆,爲後面叙寫惜别之情定下了思想基調,給人以高屋建瓴之感,足見詩人運筆之巧妙。
"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兩句,是說天地無窮無盡,沒有終極的時候,而人的壽命卻象早晨的霜露般短暫。讀到這裏,使
我們聯想起曹操在《短歌行》中的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刀同是感歎人生之短暫,曹操從酒宴和歌舞場面說升去,慨義人生明翹召币,半華剀同趔,出丌扁口、似吟低唱,過渡到"求賢若渴"的高昂情緒,洋溢着積極進取的精神。而曹植卻從天地沒有極限寫起,引發出人的壽命象晨霜般短促,蘊含勸慰朋友應珍惜難得的聚會之意。"無終極"和"若朝霜"兩相對照,明寫人生之短暫 ,實指對朋友間相聚的珍惜,進一步說明上二句中的"嘉會不可常",暗示詩人壯志未酬的憂傷。
接着,詩人寫對應氏兄弟的美好祝願:"願得展燎婉,我友之朔方。"展,申也。嫌婉,安樂而和順。朔方,北方,此當指邺城而言。應場曾作爲曹植的屬僚,同曹植一起,随曹操西正馬超,路過洛陽,不久,應場受命轉爲五官将文學,不得不離開曹植北上,投奔留守于邺城的五官中郎将曹丕。應場在《侍衛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詩》中曾以"朝雁"自喻,說:"問子遊何鄉,戢翼飛徘徊往春翔二土,今冬客南淮。"當指這次"之朔方"。曹植在送行之際,表達了自己對朋友的美好祝願:祝願朋友諸事如意,平安順利到達北方。
以下,詩人轉入對送别宴會的具體描寫。"親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陽",爲了歡送應氏,親朋們聚集起來,在河的北岸設酒宴就
是理所當然的事了。古稱"水北爲陽,水南爲陰。""中饋豈獨薄?賓飲不盡觞",中饋,古代多由婦女主持饋食之事,叫主中饋。談,進食給長者。這裏捐餞行的酒宴。薄,不豐盛。觞,酒杯。盡觞,幹杯。難道是酒宴不豐盛?客人們爲何飲得不那麽歡暢。這裏,詩人沒有直接叙寫朋友間的離别之倩,而是通過詢問客人們飲酒不歡暢的原因,暗喻離别時的憂傷,表達了詩人對應氏及朋友們的依依惜别之情。
"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二句,詩人跳出對筵宴的具體描述,向轉與朋及涸目馴期翌。删厭厶州‘硼屈‘蚋‘因而期望也就深厚,而詩人又無能爲力,無法滿足應氏的殷切期望,所以内心感到很慚愧。詩中,蘊含着歉疚、深沉的感情,這種憂郁的感情,可能與其兄曹丕此時被漢獻帝任命爲五宮中郎将及副丞櫃事有關。
接着,詩人繼續叙寫對朋友的依戀之情:"山川阻且遠,别促會曰長。"山川險阻而路途遙遠,别離的時間已很短促,再次相會的日子将會很長。這二句,一是言其怼朋友即将離别的依戀;二是說明聚會難得,應該珍惜,何不開懷暢飲。它和"中饋豈獨薄,賓飲不盡觞二句相照應,是對"不盡觞"的賓客的勸酒辭"。
最後兩句:"願爲比翼鳥,施翮起高翔。"比翼鳥,是指翅膀并在一起飛翔的兩隻鳥,古人常以此比喻男女
間純真的愛情。此處比喻朋友闾的情誼。施翮(禾),展翅。這二句,是在上二句基礎上的合理的想象和發揮。既然朋友聚會很難,而且相會的日子叉很久遠,那麽盆:麽辦?詩人展開理想的翅膀,進行了大膽、合理的想象:願化作比翼鳥,和朋友們展翅高翔。這裏,詩人沒有抒寫離愁别緒,而是滿含激情,願與朋友們比翼雙飛,表現了詩人對未來的美好希望,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至深。
《送應氏》第二首在寫作上有自己的特色。它主要的特色就是全鬣緊緊圍繞一個"情"字。詩人寫送别的筵宴,先不寫其場面和盛況,而是從當時的時勢着筆,造成一種聚會難得、機不可失的氣氛,領起全篇。接着,正面描寫對應氏兄弟的祝願和歡送。這裏,雖然交代了歡送筵宴,但仍未具體描寫,隻是用"中饋豈獨薄"來反襯,最後以比翼鳥比喻。全詩虛寫聚會,實寫歡送惜别之情,虛實相生,用意宛轉,曲曲入情。此外,對偶句的運用也純熟自然,恰到好處。比如,"清時難屢得,爲會刁:可常"和"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等旬式,對偶工整、朋審慎,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創作背景這組詩作于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植時年二十歲。應氏指應瑒、應璩兄弟,二人并爲曹植的好友。曹植作此詩時離董卓作亂已曆二十餘年,因爲不斷的軍閥混戰,
。昔日繁華的京都已經殘破不堪,面對荒涼蕭條景色,又想到馬上要與友人各奔一方。于是他寫下了《送應氏二首》。
作者簡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爲陳王,去世後谥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将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爲“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的評價。王士祯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轼三人耳。
出自魏晋曹植的《送应氏二首》
其一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其二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译文及注释其一译文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荆棘高高仿佛上与天齐。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年。踏足地面觅不出条路径,荒芜了的土地谁来耕田!游子已经多年没有归来,再也认不得交错的陌阡。原野是何等的萧条,千里地见不到人烟。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伤心哽咽竟无片语只言。
其二译文太平的盛世百年难见,欢乐的聚会不可常逢天地之悠悠无穷无尽,人生之寿命短如晨霜愿我的好友诸事顺利,平安抵达邺城的北方亲密的友人聚首相送,设宴饯行在名都洛阳难道是酒宴不够丰盛?是宾客觥酬不够欢畅情谊越深则离别越苦,
,怎能不使我心愧难当?此去的山川既阻且长,离别时匆匆会面更难我多希望化成比翼鸟,与你们展翅一同飞翔
其一注释①北邙:山名,在洛阳东北。阪(bǎn),同“坂”,山坡。②宫室句: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把洛阳的宗庙宫室全部焚毁。③顿:塌坏。擗(pǐ“匹”音):分裂。④参天,上高至天。荆棘参天,形容十分荒凉。⑤耆(qí):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犹言德高之老年人。⑥畴:田亩。田:动词,耕种。⑦念我句:这句是代久不归的游子(即应氏)设词,应氏曾居家于洛阳。平常居,一作“平生亲”。
其二注释清时:太平之时,黄河变清,叫清时。嘉会:欢会。终极:穷尽。嬿婉:欢乐。我友:指应氏。之:去,往。朔方:北方,指邺之冀州。亲昵:朋友。河阳:孟津渡,在河南省孟县南。中馈:酒食。这句说:难道是预备的酒食不够吗?是因为在此离别之际,饮一千杯酒都还觉得不够罢了。爱至句:犹言朋友之间情谊越深,离别时的悲苦就越深。别促句:离别的时间过得很快,再见面却遥遥无期。翮(hé):鸟翎的茎,代指鸟的翅膀。施翮:展翅。
赏析其一赏析 此诗作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应氏指应场、应璩兄弟。应场为"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时年二十岁,被封为平原侯,
应场被任为平原侯庶子。同年七月,曹植随其父曹操西征马超,途经洛阳。当时应场也在军中。之后不久,应场受命为五官将文学,行将北上,曹植设宴送别应氏,写了两苗诗。这苕写洛阳遭董卓之乱后的残破景象。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二旬,写信步登上北亡嚣山,洛阳周围的群山便会历历在目。北邙即亡墨山,在洛阳城北,是曹植送应场的必经之路。"登"和"望"提挈全诗。只有登上北亡山,才能遥望洛阳四周的群山。这二旬,既交待了诗人综观洛阳的立足点,又为下面描写洛阳的荒凉景象,选取了适宜的角度。这样写,合乎事理,使人感到诗中所呈现的景物自然、真切。
接着,诗人写远望中的洛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萧条、凄凉的景象:"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往日洛阳繁荣、昌盛的景象不见了,眼前只是一座被焚烧后的寂寞荒城。读到这里,读者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当年董卓焚烧洛阳时的情景。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为了逃避关东各州郡联军的讨伐,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临行前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 (《资治通鉴》卷五十九)。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这里,诗人用"何寂寞"引起下文,为后面具体描绘洛阳的残破景象作了必要的铺垫。
被焚烧后的洛阳是何等景象呢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顿擗,倒塌崩裂。这两句的意思是,废的残破不堪的墙壁都断裂了,丛生的荆棘高接云天。这是一幅衰败荒芜的景象。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伤心惨目的大动乱后的社会画图,为上两句所反映的事实作了形象的说明和补充。远望中的洛阳是这样,那么洛阳人又是一种什么样子呢?诗中写道: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旧,这里指原先的。耆老,年老、年迈的老人。睹,看见新,指后出生的。诗人眼含热泪,在向读者沉痛地诉说洛阳城中所见到的情景:往日那些年迈的老人都先后死去了,见到的尽是一些不相识的后生少年。可见,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多么沉重的灾难。
接着,诗人又继续为我们描绘:色郊外所见到的情景:"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田园无人耕种,杂草丛生,路径无法辨识,只好拨开草丛侧身前进,足见其荒芜的严重程度。诗人于此。
摄取生动、具体的圆回,刿毁八似地荔到出仕丛中少一性叫情状,使人感到自然、真实、可信。"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旬中的游子指应氏。应氏曾在洛阳居住过。董卓乱起,应场漂泊在外,一直没有回过洛阳,所以说"久不归"。战乱使家乡一片荒凉,他又怎能辨识家乡田间的小道呢?
以上几句,诗人写遥望中所见及
在洛阳所见的情景,在点上进行了必要的渲染,极形象地说明了战乱给社会和人民所带来的沉重灾难。然而,诗人没有就此止笔,而是把视线从点上向面上扩展开来,从洛阳移到整个辽阔的平原:"中原何萧条,千里无人烟。"这两句,在全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作者采用一种感叹的旬式,用一个"何萧条"的感叹,和"元人烟的概括,把千里平原一片荒凉的寂寞情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从而使诗的意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念我平常亲,气结不能言"二句,是诗人代应场而言。面对灾难深重的现实,对于人民的苦难和人生的漂泊不定,应场想到即将离开洛阳,"平常亲"再也不能相亲了,郁积在胸中的忧愁涌上心头,竟使他达到"不能言"的程度,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憎恶战乱,同情人民的思想情怀。
诗人作这首诗时,距董卓祸乱发生已有二十年之久,而社会景象仍如此荒残,可见当时祸乱给人民所造成危害的程度。诗中从城市的破坏、田园的荒废、人民的死亡,详尽地描绘出战乱之后洛阳和中原广大地区残破萧条的景象,反映了"千里无人烟"凄凉、悲楚的社会现实,是那个时代社会动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形象反映。它可以和历史相印证,也可以和曹操的《篱里行》、王粲《七哀诗》其一、蔡琰《悲愤诗》相印证。
这首诗
在写作技巧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首先,它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突破一般送别诗写作的框框,不是从写送行入手,而是别开生面地描写洛阳衰败残破的景象,而这种残破不堪的景象又同特定的社会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诗歌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吏上都超出了一般送:日诗的范围。其次,诗人在艺术构思上也独具匠心。开头两旬,总领全诗。诗人登山远望,先从洛阳山下笔,然后再写残破的洛阳、萧条荒凉的原野。最后,抒发游子的离乡别土之情。这样,总述与分写相问,由近及远地展开。层次分明,前后照应,结构紧凑,浑然一体。第三,诗歌的语言也很准确、形象、生动。比如:"登"、"望"、"何寂寞"、"尽烧焚"、"皆顿擗"、"上参天"、"侧足刀、"无人烟"等等。写洛阳的残破,诗人用"尽烧焚"来形容、渲染。"尽"字用得恰到好处。一个"尽"字,既写出了董卓之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又交代了"何寂寞"的原因。又如:"侧足无行径"旬中的"侧足"二字,也用得极妙。诗人把在草丛中步履艰难的情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总之,这茜‘诗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方面,都代表了曹植前期诗作的一定水平。它是建安诗歌中为数不多的直接反映汉末动乱现实的优秀诗篇之一。
其二赏析 这首诗着重抒
写惜别之情。关于这首诗,清人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曾评论说: "此诗用意宛转,曲曲入情,以人命之不常,惜别离之难遣,临歧凄楚,行者又非壮游,相爱虽深,愧难援手,留连片晷,但怨不欢,因作强辞自解,妄意会日之长。"这些,比较正确地概括了诗歌的含意,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提供了借鉴。
诗人从清时难得、嘉会不常写起,引起人生短促的感慨,再写欢送宴会,最后以比翼鸟展翅高翔作结,表现了朋友间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慰勉。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清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世。屡得,多得。嘉会,指美好的朋友聚集的盛会。政治清明的时世难以多得,美好的盛会不能经常。两联对偶句,既有比喻嘉会象政治清明的时世难得那样不能经常,又含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正是由于战乱没有平息,社会不安定,国家没有统一,清明的时世没有到来,所以,朋友间的聚会自然就不能经常。诗人流露出对当时国家政治时世的不满和对朋友的聚会的珍惜之情。本诗写送别,先从当时的时势下笔,为后面叙写惜别之情定下了思想基调,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足见诗人运笔之巧妙。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两句,是说天地无穷无尽,没有终极的时候,而人的寿命却象早晨的霜露般短暂。读到这里,使
我们联想起曹操在《短歌行》中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刀同是感叹人生之短暂,曹操从酒宴和歌舞场面说升去,慨义人生明翘召币,半华剀同趔,出丌扁口、似吟低唱,过渡到"求贤若渴"的高昂情绪,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而曹植却从天地没有极限写起,引发出人的寿命象晨霜般短促,蕴含劝慰朋友应珍惜难得的聚会之意。"无终极"和"若朝霜"两相对照,明写人生之短暂 ,实指对朋友间相聚的珍惜,进一步说明上二句中的"嘉会不可常",暗示诗人壮志未酬的忧伤。
接着,诗人写对应氏兄弟的美好祝愿:"愿得展燎婉,我友之朔方。"展,申也。嫌婉,安乐而和顺。朔方,北方,此当指邺城而言。应场曾作为曹植的属僚,同曹植一起,随曹操西正马超,路过洛阳,不久,应场受命转为五官将文学,不得不离开曹植北上,投奔留守于邺城的五官中郎将曹丕。应场在《侍卫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中曾以"朝雁"自喻,说:"问子游何乡,戢翼飞徘徊往春翔二土,今冬客南淮。"当指这次"之朔方"。曹植在送行之际,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美好祝愿:祝愿朋友诸事如意,平安顺利到达北方。
以下,诗人转入对送别宴会的具体描写。"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为了欢送应氏,亲朋们聚集起来,在河的北岸设酒宴就
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古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中馈,古代多由妇女主持馈食之事,叫主中馈。谈,进食给长者。这里捐饯行的酒宴。薄,不丰盛。觞,酒杯。尽觞,干杯。难道是酒宴不丰盛?客人们为何饮得不那么欢畅。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叙写朋友间的离别之倩,而是通过询问客人们饮酒不欢畅的原因,暗喻离别时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应氏及朋友们的依依惜别之情。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二句,诗人跳出对筵宴的具体描述,向转与朋及涸目驯期翌。删厌厶州‘硼屈‘蚋‘因而期望也就深厚,而诗人又无能为力,无法满足应氏的殷切期望,所以内心感到很惭愧。诗中,蕴含着歉疚、深沉的感情,这种忧郁的感情,可能与其兄曹丕此时被汉献帝任命为五宫中郎将及副丞柜事有关。
接着,诗人继续叙写对朋友的依恋之情:"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曰长。"山川险阻而路途遥远,别离的时间已很短促,再次相会的日子将会很长。这二句,一是言其怼朋友即将离别的依恋;二是说明聚会难得,应该珍惜,何不开怀畅饮。它和"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二句相照应,是对"不尽觞"的宾客的劝酒辞"。
最后两句:"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比翼鸟,是指翅膀并在一起飞翔的两只鸟,古人常以此比喻男女
间纯真的爱情。此处比喻朋友闾的情谊。施翮(禾),展翅。这二句,是在上二句基础上的合理的想象和发挥。既然朋友聚会很难,而且相会的日子叉很久远,那么盆:么办?诗人展开理想的翅膀,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愿化作比翼鸟,和朋友们展翅高翔。这里,诗人没有抒写离愁别绪,而是满含激情,愿与朋友们比翼双飞,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送应氏》第二首在写作上有自己的特色。它主要的特色就是全鬣紧紧围绕一个"情"字。诗人写送别的筵宴,先不写其场面和盛况,而是从当时的时势着笔,造成一种聚会难得、机不可失的气氛,领起全篇。接着,正面描写对应氏兄弟的祝愿和欢送。这里,虽然交代了欢送筵宴,但仍未具体描写,只是用"中馈岂独薄"来反衬,最后以比翼鸟比喻。全诗虚写聚会,实写欢送惜别之情,虚实相生,用意宛转,曲曲入情。此外,对偶句的运用也纯熟自然,恰到好处。比如,"清时难屡得,为会刁:可常"和"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等旬式,对偶工整、朋审慎,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植时年二十岁。应氏指应瑒、应璩兄弟,二人并为曹植的好友。曹植作此诗时离董卓作乱已历二十余年,因为不断的军阀混战,
。昔日繁华的京都已经残破不堪,面对荒凉萧条景色,又想到马上要与友人各奔一方。于是他写下了《送应氏二首》。
作者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