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1 09:15:46
出自唐代崔颢的《雁門胡人歌》
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将代馬獵秋田。山頭野火寒多燒,雨裏孤峰濕作煙。聞道遼西無鬥戰,時時醉向酒家眠。
譯文及注釋譯文雁門郡東接古代燕國,郡内高山峻嶺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邊境附近。你看,一個胡人解開獵鷹腳上的繩索,讓它飛出去追捕鳥雀,自己則騎着當地産的駿馬馳騁在遼闊的秋原上,四處遊獵。時值深秋,胡人多放火燒山,一處處山頭上的野火在寒冷的天氣裏靜靜地燃燒着;有時秋雨綿綿,雨點打在山上,濺起濕濕的煙霧,籠罩着山頭。看到山頭的煙火,胡人誤作是狼煙而緊張起來,但接着聽說遼西并沒有戰事,馬上又安定下來,時時買酒取樂,經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
注釋雁門:雁門郡。漢朝時期代州爲雁門郡。胡人:古代對北方與西域少數民族的泛稱。代郡:雁門郡。燕:古代燕國,在今河北東北部和遼甯西部,地處東方,故稱“東接燕”。解放:解開束縛的繩子,放飛之。将:駕禦。代馬:指古代漠北産的駿馬。獵秋田:狩獵于秋天的田野。雨:一本作“霧”。遼西:州郡名。大緻在今河北東北、遼甯西部一帶。遼:一本作“關”。鬥戰:戰鬥、戰争。
鑒賞這首邊塞詩反映的是邊塞胡人的生活。通過這首詩,
,可以看出作者的民族觀,他并沒有因爲戰争而把胡人與漢人對立起來,他相信少數民族絕大多數也是愛好和平的,他們也是戰争的受害者,同樣渴望過一種安甯的生活。
首聯“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交代了雁門郡的地理環境和當地胡人的分布。颔聯生動地描寫了雁門胡人日常的狩獵生活:“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将代馬獵秋田。”這兩句中“胡鷹”“塞鳥”“代馬”三個意象,都是在動物前冠以一個又邊塞特征的修飾詞,突出其地域特點,很有邊地特色。從胡人的放鷹捕鳥、騎馬遊獵的生活描寫中,讀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氣息,令人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了一幅“天蒼蒼,野茫茫”的秋獵畫面。頸聯生動地刻畫了邊地的自然景象:“山頭野火寒多燒,雨裏孤峰濕作煙。”這兩句描繪了“野火燒山”和“雨濕孤峰”兩幅畫面,意象或濃或淡,或遼闊生動或靜谧蒼茫,而且富于季節和地域特征。兩句中“寒”與“火”、“濕”與“煙”相反相成,互相烘托,趣在其中。另外,山頭野火和煙霧頗似戰争中的烽火,這對于飽受戰争之苦的人們來說,很容易聯想到戰争,行文上自然地引起下文。尾聯“聞道遼西無鬥戰,時時醉向酒家眠”兩句寫飽受戰争蹂躏的人們渴望和平,并在和平的環
境中盡情享受生活的情景。
這首詩獨具匠心,别開生面,生動形象地描摹了胡人的生活狀态,有聲有色地寫出了邊地少數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邁的精神面貌。秋日出獵、山頭野燒的代北景色及胡人在和平時期從容醉酒的風習,極其新穎别緻。詩中先寫胡人的日常生活,然後寫了一個小插曲,即誤将野火雨霧當作烽煙而最終釋然。在詩人筆下,胡人與漢人一樣,同樣厭惡戰争并同樣富有人情味,因此賦予了此詩以凝重的反戰主題。
作者簡介崔颢 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爲司勳員外郎。最爲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爲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的贊歎。《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出自唐代崔颢的《雁门胡人歌》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译文及注释译文雁门郡东接古代燕国,郡内高山峻岭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边境附近。你看,一个胡人解开猎鹰脚上的绳索,让它飞出去追捕鸟雀,自己则骑着当地产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秋原上,四处游猎。时值深秋,胡人多放火烧山,一处处山头上的野火在寒冷的天气里静静地燃烧着;有时秋雨绵绵,雨点打在山上,溅起湿湿的烟雾,笼罩着山头。看到山头的烟火,胡人误作是狼烟而紧张起来,但接着听说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
注释雁门:雁门郡。汉朝时期代州为雁门郡。胡人:古代对北方与西域少数民族的泛称。代郡:雁门郡。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地处东方,故称“东接燕”。解放:解开束缚的绳子,放飞之。将:驾御。代马:指古代漠北产的骏马。猎秋田:狩猎于秋天的田野。雨:一本作“雾”。辽西:州郡名。大致在今河北东北、辽宁西部一带。辽:一本作“关”。斗战:战斗、战争。
鉴赏,可以看出作者的民族观,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他相信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是爱好和平的,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样渴望过一种安宁的生活。
首联“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交代了雁门郡的地理环境和当地胡人的分布。颔联生动地描写了雁门胡人日常的狩猎生活:“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这两句中“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都是在动物前冠以一个又边塞特征的修饰词,突出其地域特点,很有边地特色。从胡人的放鹰捕鸟、骑马游猎的生活描写中,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了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的秋猎画面。颈联生动地刻画了边地的自然景象:“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这两句描绘了“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两幅画面,意象或浓或淡,或辽阔生动或静谧苍茫,而且富于季节和地域特征。两句中“寒”与“火”、“湿”与“烟”相反相成,互相烘托,趣在其中。另外,山头野火和烟雾颇似战争中的烽火,这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战争,行文上自然地引起下文。尾联“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两句写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渴望和平,并在和平的环
境中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
这首诗独具匠心,别开生面,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胡人的生活状态,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秋日出猎、山头野烧的代北景色及胡人在和平时期从容醉酒的风习,极其新颖别致。诗中先写胡人的日常生活,然后写了一个小插曲,即误将野火雨雾当作烽烟而最终释然。在诗人笔下,胡人与汉人一样,同样厌恶战争并同样富有人情味,因此赋予了此诗以凝重的反战主题。
作者简介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