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5 21:13:58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譯文及注釋譯文曆經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當年的舞榭歌台還在,英雄人物卻随着歲月的流逝早已不複存在。斜陽照着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回想當年,他領軍北伐、收複失地的時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劉裕的兒子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卻反而讓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機揮師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我回到南方已經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記得揚州一帶烽火連天的戰亂場景。怎麽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焘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裏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着社日,隻把他當作一位神祇來供奉,而不知道這裏曾是一個皇帝的行宮。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韻譯江山如畫、曆經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東吳英雄孫權在此的定都處。昔日的舞榭歌台、顯赫人物,都被風吹雨打化爲土。斜陽照着草和
和樹,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們說,武帝劉裕曾在這個地方住。想當年,他騎戰馬披鐵甲,刀槍空中舞,氣吞萬裏如猛虎。宋文帝草率用兵學黩(dú)武,效法漢将伐匈奴,沒能夠封山紀功狼居胥,卻要倉皇向南逃,時時回頭向北顧。我登上山亭望江北,還記得四十三年前的舊事一幕幕:烽火連天鏖(áo)戰苦,揚州一帶遭荼(tú)毒。往事怎忍再回顧?拓跋焘(tào)祠堂香火盛,烏鴉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誰能派人來探問:廉頗将軍雖年老,還能吃飯嗎?
注釋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蘇鎮江。因臨京岘山、長江口而得名。孫仲謀:三國時的吳王孫權,字仲謀,曾建都京口。孫權(182年——252年),字仲謀。東吳大帝,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幼年跟随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公元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爲江東之主。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 劉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輿,小名寄奴,漢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蘇徐州市),後來遷居到京口(江蘇鎮江市),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中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想當年”三句:劉裕曾兩次領兵北伐,收複洛陽、長安等地。元嘉:劉裕子劉義隆
年號。草草:輕率。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遠征匈奴,殲敵七萬餘,封狼居胥山而還。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赢得:剩得,落得。烽火揚州路:指當年揚州路上,到處是金兵南侵的戰火烽煙。“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南歸,到寫該詞時正好爲四十三年。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擊劉宋,兩個月的時間裏,兵鋒南下,五路遠征軍分道并進,從黃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長江北岸。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神鴉:指在廟裏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祀時的鼓聲。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将。
賞析辛棄疾調任鎮江知府以後,登臨北固亭,感歎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于是寫下了這篇傳唱千古之作。這首詞用典精當,有懷古、憂世、抒志的多重主題。江山千古,欲覓當年英雄而不得,起調不凡。開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見而聯想到兩位著名曆史人物——孫權和劉裕,對他們的英雄業績表示向往。接下來諷刺當朝用事者韓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劉義隆一樣草率,欲揮師北伐,令人憂慮。老之将至而朝廷不會再用自己,不禁仰天歎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寫北方已非宋朝國土的感慨,最爲
沉痛。
詞的上片懷念孫權、劉裕。孫權割據東南,擊退曹軍;劉裕金戈鐵馬,戰功赫赫,收複失地。不僅表達了 對曆史人物的贊揚,也表達了對主戰派的期望和對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諷刺和譴責。
下片引用南朝劉義隆草率北伐,招緻大敗的曆史事實,忠告韓侂胄要吸取曆史教訓,不要魯莽從事,接着用四十三年來抗金形勢的變化,表示詞人收複中原的決心不變,結尾三句,借廉頗自比,表示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願望和對宋室不能進用人才的慨歎。
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着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楊慎在《詞品》中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爲第一。”這種評價是中肯的。
賞析二詞以“京口北固亭懷古”爲題。京口是三國時吳大帝孫權設置的重鎮,并一度爲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生長的地方。面對錦繡江山,緬懷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棄疾這樣的志士登臨應有之情,題中應有之意,詞正是從這裏着筆的。
上片懷古抒情。第一第二句中,“千古”,是時代感,照應題目“懷古”;“江山”是現實感,照應題目“京口北固亭”。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腦子裏一一閃過千百年來曾經
在這片土地上叱咤風雲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國時吳國的皇帝孫權,他有着統一中原的雄圖大略,在遷都建業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先在京口建“京城”,作爲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來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軍隊,保衛了國家。可是如今,像孫權這樣的英雄已無處尋覓的了。詩人起筆便抒發其江山依舊,英雄不再、後繼無人的感慨。而後的“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在上句的基礎上推進一層,非但再也找不到孫權這樣的英雄人物,連他當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輝功業的遺物,也都被“雨打風吹去”,杳無蹤迹了。下三句寫眼前景,詞人聯想起與京口有關的第二個曆史人物劉裕。寫孫權,先想到他的功業再尋覓他的遺迹;寫劉裕,則由他的遺迹再聯想起他的功業。然後在最後三句回憶劉裕的功業。劉裕以京口爲基地,削平了内亂,取代了東晉政權。他曾兩度揮戈北伐,先後滅掉南燕、後秦,收複洛陽、長安,幾乎可以克複中原,作者想到劉裕的功勳,非常欽佩,最後三句,表達了詞人無限景仰的感情。英雄人物留給後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是劉裕這樣的英雄,他的曆史遺迹,如今也是同樣地找不到了,隻有那“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詞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還比較軒豁呈露,在
下片裏,作者通過典故所揭示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現實,尖銳地提出一個曆史教訓。史稱南朝宋文帝劉義隆“自踐位以來,有恢複河南之志”。他曾三次北伐,都沒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最後一次,失敗得更慘。用兵之前,他聽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陳北伐之策,非常激動,說:“聞玄谟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有封狼居胥意”謂有北伐必勝的信心。當時分據在北中國的北魏,并非無隙可乘;南北軍事實力的對比,北方也并不占優勢。倘能妥爲籌劃,慮而後動,是能打勝仗,收複部分失地的。無如宋文帝急于事功,輕啓兵端。結果不僅沒有得到預期的勝利,反而招緻北魏拓跋焘大舉南侵,弄得國勢一蹶而不振了。這一曆史事實,對當時現實所提供的曆史鑒戒,是發人深省的。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現實,尖銳地提醒南宋統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己的曆史教訓。
從“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開始,詞由懷古轉入傷今,聯系自己,聯系當今的抗金形勢,抒發感慨。作者回憶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反抗異族統治的鬥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自己也在戰火彌漫的揚州以北地區參加抗金鬥争。後來渡淮南歸,原想憑借國力,恢複中原,不期
南宋朝廷昏聩無能,使他英雄無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壯志依然難酬。辛棄疾追思往事,不勝身世之感。
下三句中的“回首”應接上句,由回憶往昔轉入寫眼前實景。這裏值得探讨的是,佛狸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當作神來供奉,辛棄疾看到這個情景,不忍回首當年的“烽火揚州路”。辛棄疾是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顔亮。四十三年前,完顔亮發兵南侵,曾以揚州作爲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駐紮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嚴督金兵搶渡長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顔亮的影子。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與“四十三年,烽火揚州路”形成鮮明的對比,當年淪陷區的人民與異族統治者進行不屈不撓的鬥争,烽煙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風平浪靜,淪陷區的人民已經安于異族的統治,竟至于對異族君主頂禮膜拜,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實際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實。以此正告南宋統治者,收複失土,刻不容緩,如果繼續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最後作者以廉頗自比,這個典用得很貼切,内蘊非常豐富,一是表白決心,和廉頗當年服事趙國一樣,自己對朝廷忠心耿耿,隻要起用,當仁不讓,奮勇争先,随時奔赴疆場,抗金殺敵。二
是顯示能力,自己雖然年老,但仍然和當年廉頗一樣,老當益壯,勇武不減當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帥;三是抒寫憂慮。廉頗曾爲趙國立下赫赫戰功,可爲奸人所害,落得離鄉背井,雖願爲國效勞,卻是報國無門,詞人以廉頗自況,憂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轍,朝廷棄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無法施展,壯志不能實現。辛棄疾的憂慮不是空穴來風,果然韓侂胄一夥人不能采納他的意見,對他疑忌不滿,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當”爲名免去了他的官職。辛棄疾渴盼爲恢複大業出力的願望又一次落空。
在這首詞中用典雖多,然而這些典故卻用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它們所起的作用,在語言藝術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寫所就這首詞而論,用典多并小是辛棄疾的缺點,而這首詞正體現了他在語言藝術上的特殊成就。
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着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
創作背景《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于宋甯宗開禧元年(1205年) ,辛棄疾六十六歲。當時韓侂胄執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閑置已久的辛棄疾于前一年被起用爲浙東安撫使。辛棄疾的意見沒有引起南宋當權者的重視。一次他來到京口北固亭,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首詞中佳作。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號稼軒,漢族,曆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爲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複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隐江西帶湖。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及注释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韵译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斜阳照着草和
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宋文帝草率用兵学黩(dú)武,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顾。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áo)战苦,扬州一带遭荼(tú)毒。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tào)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
注释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元嘉:刘裕子刘义隆
年号。草草:轻率。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赢得:剩得,落得。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赏析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
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赏析二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上片怀古抒情。第一第二句中,“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脑子里一一闪过千百年来曾经
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在迁都建业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先在京口建“京城”,作为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可是如今,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的了。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而后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上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他当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下三句写眼前景,词人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写孙权,先想到他的功业再寻觅他的遗迹;写刘裕,则由他的遗迹再联想起他的功业。然后在最后三句回忆刘裕的功业。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作者想到刘裕的功勋,非常钦佩,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是刘裕这样的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只有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在
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有封狼居胥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当时分据在北中国的北魏,并非无隙可乘;南北军事实力的对比,北方也并不占优势。倘能妥为筹划,虑而后动,是能打胜仗,收复部分失地的。无如宋文帝急于事功,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国势一蹶而不振了。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己的历史教训。
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词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作者回忆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自己也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期
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壮志依然难酬。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下三句中的“回首”应接上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这里值得探讨的是,佛狸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辛弃疾看到这个情景,不忍回首当年的“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是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颜亮。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最后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
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辛弃疾的忧虑不是空穴来风,果然韩侂胄一伙人不能采纳他的意见,对他疑忌不满,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辛弃疾渴盼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小是辛弃疾的缺点,而这首词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创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中佳作。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