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8 15:40:29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空山梵呗靜,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歲晚憶曾遊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絕頂茅庵裏,老衲正孤吟。雲中錫,溪頭釣,澗邊琴。此生著幾兩屐,誰識卧遊心?準拟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譯文及注釋譯文空山梵呗,水月洞天,這世外幽靜的山林,不惹一絲世俗的塵埃。還記得那夕陽西下時,疏林上一抹微雲的情景。在懸崖絕頂之上的茅草屋中,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行走在雲山之中,垂釣于溪頭之上,彈琴于澗水邊,真是快活無比。隐居山中,四處雲遊,一生又能穿破幾雙鞋子,而我賞畫神遊、的心情又有誰能理解?往日誤入仕途,貪圖富貴,如今悔恨,想要歸隐山林,但是這一願望要到何日才能實現呢?隻希冀從這畫中找尋。
注釋梵呗:指寺廟中誦經之聲。猶記二句:謂還記得那夕陽西下時,疏林上一抹微雲的情景。 界疏林,連接着稀疏的樹林。雲中錫二句:謂行走在雲山之中,垂釣于溪頭之上,彈琴于澗水邊,非常快活。 錫,即錫飛,僧人行走。此生二句:占隐居山中,四處雲遊,一生又能穿破幾雙鞋子呢?此時我賞畫神遊之情又有誰理解呢? 幾兩屐,幾雙鞋子(指木屐,木底有齒的鞋子
子,古人遊山多用之)。《世說新語·方正篇》:“祖士少好财,阮遙集好屐,并恒自經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财物;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歎曰:‘未知一生當着幾量屐!’神色閑暢。于是勝負始分。” 卧遊,觀賞山水畫以代遊覽。準拟三句:謂往日入仕,貪圖富貴是錯誤的,真想歸隐山中,但是這一願望何日可以實現呢!準拟,打算、希望。 槐安,即槐安夢、南柯夢故事。事見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故事說有淳于棼者,飲酒古槐樹下,醉入夢,見一城樓題大槐安國。槐安國王招其爲驸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盡榮華富貴。醒後見槐下有一大蟻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夢中的槐安國與南柯郡。後以此典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等。 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棄官。布襪青鞋:本指平民百姓之裝束,此處借指棄官隐居,語出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青鞋布襪從此始。”
作者簡介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曆平淡。
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拟古決絕詞》——“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衆多代表作之一。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译文及注释译文空山梵呗,水月洞天,这世外幽静的山林,不惹一丝世俗的尘埃。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在悬崖绝顶之上的茅草屋中,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钓于溪头之上,弹琴于涧水边,真是快活无比。隐居山中,四处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而我赏画神游、的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往日误入仕途,贪图富贵,如今悔恨,想要归隐山林,但是这一愿望要到何日才能实现呢?只希冀从这画中找寻。
注释梵呗:指寺庙中诵经之声。犹记二句:谓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 界疏林,连接着稀疏的树林。云中锡二句:谓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钓于溪头之上,弹琴于涧水边,非常快活。 锡,即锡飞,僧人行走。此生二句:占隐居山中,四处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呢?此时我赏画神游之情又有谁理解呢? 几两屐,几双鞋子(指木屐,木底有齿的鞋子
子,古人游山多用之)。《世说新语·方正篇》:“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卧游,观赏山水画以代游览。准拟三句:谓往日入仕,贪图富贵是错误的,真想归隐山中,但是这一愿望何日可以实现呢!准拟,打算、希望。 槐安,即槐安梦、南柯梦故事。事见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故事说有淳于棼者,饮酒古槐树下,醉入梦,见一城楼题大槐安国。槐安国王招其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槐安国与南柯郡。后以此典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等。 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弃官。布袜青鞋:本指平民百姓之装束,此处借指弃官隐居,语出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青鞋布袜从此始。”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