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8 06:27:58
出自宋代周邦彥的《少年遊·朝雲漠漠散輕絲》
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 而今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當時,小橋沖雨,幽恨兩人知。譯文及注釋譯文一個狹窄的小樓上,漠漠朝雲,輕輕細雨,雖然是春天,但春意并不濃。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相會。雲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連燕子都因爲拖着一身濕毛,飛得十分吃力。兩人在如此凄風冷雨的艱難情況下相會,又因爲某種緣故不得不分離。小樓連接着閣樓,那是兩人約會的處所。但是兩人都是冒着春雨,踏着滿街泥濘相别離的,他們抱恨而别。門外的花柳如泣如啼,雙飛的燕子艱難的飛行。現在風和日麗,金屋藏嬌;桃花在春風中明豔美麗,搖曳多姿,他們現在在這美好的春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再像以前那樣經曆凄風苦雨。回憶起來,那時的小橋沖雨,反倒有别一番滋味。眼前這無憂的無慮生活在一起反倒不如當時那種緊張、凄苦、抱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來的意味深長。
注釋①漠漠:迷蒙廣遠的樣子。輕絲:細雨。②柳泣花啼:細雨綿綿不斷,雨水流下柳花,猶如哭泣落淚。③九街泥重:街巷泥濘不堪。九街:九陌、九衢,指京師街巷。④燕飛遲:燕子羽翼被雨水打濕了,飛行艱難
難。⑤金屋:華麗的屋子 ⑥沖雨:冒雨。⑦幽恨:藏在心底的愁怨。
鑒賞北宋初期的詞是《花間》與《尊前》的繼續。《花間》、《尊前》式的小令,至晏幾道已臻絕詣。柳永、張先在傳統的小令之外,又創造了許多長詞慢調。柳永新歌,風靡海内,連名滿天下的蘇轼也甚是羨慕“柳七郎風味”(《與鮮于子駿書》)。但其美中不足之處,乃未能輸景于情,情景交融,使得萬象皆活,緻使其所選情景均并列單頁畫幅。究其緣故,蓋因情景二者之間無“事”可以聯系。這是柳詞創作的一大缺陷。周邦彥“集大成”,其關鍵處就在于,能在抒情寫景之際,滲入一個第三因素,即述事。因此,周詞創作便補救了柳詞之不足。讀這首小令,必須首先明确這一點。
這首令詞寫兩個故事,中間隻用“而今麗日明金屋”一句話中“而今”二字聯系起來,使前後兩個故事─亦即兩種境界形成鮮明對照,進而重溫第一個故事,産生無窮韻味。
上片所寫乍看好像是記眼前之事,實則完全是追憶過去,追憶以前的戀愛故事。“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這是當時的活動環境:在一個逼仄的小樓上,漠漠朝雲,輕輕細雨,雖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并不濃豔,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相會。“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
遲。”三句說雲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連燕子都因爲拖着一身濕毛,飛得十分吃力。這是門外所見景色。“泣”與“啼”,使客觀物景染上主觀情感色彩,“遲”,也是一種主觀設想。門外
所見這般景色,對門内主人公之會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此時,故事尚未說完。故事的要點還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說出來,那就是:兩人在如此難堪的情況下會晤,又因爲某種緣故,不得不分離。“小樓沖雨,幽恨兩人知。”“小樓”應接“樓閣”,那是兩人會晤的處所,“雨”照應上片的“泣”、“啼”、“重”、“遲”,點明當時,兩人就是沖着春雨,踏着滿街泥濘相别離的,而且點明,因爲懷恨而别,在他們眼中,門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雙飛的燕子也才那麽艱難地飛行。這是第一個故事。
下片由“而今”二字轉說當前,這是第二個故事,說他們現在已正式同居:金屋藏嬌。但這個故事隻用十個字來記述:“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這十個字,既正面說眼前的故事,謂風和日麗,桃花明豔,他們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中生活在一起;同時,這十個字,又兼作比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聯想以前,并進行一番比較。“不似當時”,這是比較的結果,指出眼前無憂無慮在一起反倒不如
當時那種緊張、凄苦、懷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來得意味深長。
弄清楚前後兩個故事的關系,了解其曲折的過程,對于詞作所創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體感受。這首詞用筆很經濟,但所造景象卻耐人深思。仿佛山水畫中的人物:一頂箬笠底下兩撇胡子,就算一個漁翁;在藝術的想象力上未受訓練的,是看不出所以然的。這是周邦彥藝術創造的成功之處。
創作背景此詞作于公元1093年(元祐八年)周邦彥流寓荊州時。公元1087年(元祐二年)周邦彥被調出京城,貶爲廬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然後流寓荊州約三年。公元1093年(元祐八年)春天,又被任命爲溧水(今屬江蘇)知縣。這幾年是周邦彥思想與創作的重要轉折期。
作者簡介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曆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羁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叙。爲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爲“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译文及注释译文一个狭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春天,但春意并不浓。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两人在如此凄风冷雨的艰难情况下相会,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小楼连接着阁楼,那是两人约会的处所。但是两人都是冒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他们抱恨而别。门外的花柳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艰难的飞行。现在风和日丽,金屋藏娇;桃花在春风中明艳美丽,摇曳多姿,他们现在在这美好的春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历凄风苦雨。回忆起来,那时的小桥冲雨,反倒有别一番滋味。眼前这无忧的无虑生活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抱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的意味深长。
注释①漠漠:迷蒙广远的样子。轻丝:细雨。②柳泣花啼:细雨绵绵不断,雨水流下柳花,犹如哭泣落泪。③九街泥重:街巷泥泞不堪。九街:九陌、九衢,指京师街巷。④燕飞迟:燕子羽翼被雨水打湿了,飞行艰难
难。⑤金屋:华丽的屋子 ⑥冲雨:冒雨。⑦幽恨:藏在心底的愁怨。
鉴赏北宋初期的词是《花间》与《尊前》的继续。《花间》、《尊前》式的小令,至晏几道已臻绝诣。柳永、张先在传统的小令之外,又创造了许多长词慢调。柳永新歌,风靡海内,连名满天下的苏轼也甚是羡慕“柳七郎风味”(《与鲜于子骏书》)。但其美中不足之处,乃未能输景于情,情景交融,使得万象皆活,致使其所选情景均并列单页画幅。究其缘故,盖因情景二者之间无“事”可以联系。这是柳词创作的一大缺陷。周邦彦“集大成”,其关键处就在于,能在抒情写景之际,渗入一个第三因素,即述事。因此,周词创作便补救了柳词之不足。读这首小令,必须首先明确这一点。
这首令词写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话中“而今”二字联系起来,使前后两个故事─亦即两种境界形成鲜明对照,进而重温第一个故事,产生无穷韵味。
上片所写乍看好像是记眼前之事,实则完全是追忆过去,追忆以前的恋爱故事。“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这是当时的活动环境:在一个逼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并不浓艳,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
迟。”三句说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这是门外所见景色。“泣”与“啼”,使客观物景染上主观情感色彩,“迟”,也是一种主观设想。门外
所见这般景色,对门内主人公之会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此时,故事尚未说完。故事的要点还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说出来,那就是:两人在如此难堪的情况下会晤,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小楼”应接“楼阁”,那是两人会晤的处所,“雨”照应上片的“泣”、“啼”、“重”、“迟”,点明当时,两人就是冲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而且点明,因为怀恨而别,在他们眼中,门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也才那么艰难地飞行。这是第一个故事。
下片由“而今”二字转说当前,这是第二个故事,说他们现在已正式同居:金屋藏娇。但这个故事只用十个字来记述:“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这十个字,既正面说眼前的故事,谓风和日丽,桃花明艳,他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在一起;同时,这十个字,又兼作比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联想以前,并进行一番比较。“不似当时”,这是比较的结果,指出眼前无忧无虑在一起反倒不如
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怀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得意味深长。
弄清楚前后两个故事的关系,了解其曲折的过程,对于词作所创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体感受。这首词用笔很经济,但所造景象却耐人深思。仿佛山水画中的人物:一顶箬笠底下两撇胡子,就算一个渔翁;在艺术的想象力上未受训练的,是看不出所以然的。这是周邦彦艺术创造的成功之处。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公元1093年(元祐八年)周邦彦流寓荆州时。公元1087年(元祐二年)周邦彦被调出京城,贬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然后流寓荆州约三年。公元1093年(元祐八年)春天,又被任命为溧水(今属江苏)知县。这几年是周邦彦思想与创作的重要转折期。
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