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8 14:50:42
出自唐代皇甫松的《采蓮子·菡萏香蓮十頃陂》
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注釋此詞也見于北宋張耒詞集中。菡萏(hàndàn 翰淡):荷花。《詩經·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華也。”陂(bēi杯):水池。《說文解字》“陂”字下段玉裁注曰:“陂得訓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故曰‘叔度汪汪,若千頃陂’,即謂千頃池也。”這裏“十頃陂”即言“十頃池”。舉棹:此處“舉棹”與下面的“舉棹”、“年少”,均無實際意思,是采蓮歌中的“和聲”,如今人唱號子時“嘿嗬”、“喲嗬”之類。劉永濟先生在《唐五代兩宋詞簡析》中指出:“此二首中之‘舉棹’、‘年少’,皆和聲也。采蓮時,女伴甚多,一人唱‘菡萏香蓮十頃陂’一句,餘人齊唱‘舉棹’和之。”鴨兒:船家所喂養的小鴨。評析這首詞寫出了采蓮女子的活潑嬉戲情态。
首寫荷花滿塘,香聞十裏的背景以及采蓮女子貪玩而忘了采蓮的情景。後二句是一個特寫鏡頭,也是“貪戲”的進一步形象寫照,歡笑之聲可聞,活潑之狀可見。湯顯祖評道:“人情中語,體貼工緻,不減睹面見之。
反映江南采蓮優美風俗的第一首詩,是漢樂府《漢南可采蓮》。
。後來梁武帝制《采蓮曲》,梁、陳、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輕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這組《采蓮子》,則是清水出芙蓉,充滿健康活潑的生活氣息。 《采蓮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帶有和聲。此組歌詞,若去掉和聲,則無異七言絕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蓮的情景,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聲在内則不同,展現的是采蓮衆少女一唱衆和的情景,這是其第二境界。此詞和聲既傳,則應欣賞其作爲有和聲之歌詞而不是無和聲之絕句的全幅境界。 兩詞的主角爲同一位少女,兩詞回環映照,實不可分。先看前一首。“菡萏香連十頃破(舉棹)。”菡萏即荷花。采蓮是采蓮蓬,但此時不妨還有遲開的荷花,如此則意境更美,荷花與紅裙少女相映成趣。陂是池沼,即荷塘。香連二字,以荷花的清香把回塘十頃連了起來,并把采蓮女曲曲引入荷塘深處,這樣寫法,有空靈之妙。句尾和聲“舉棹”,與現境相關,分明唱出衆少女打槳蕩舟的情景。誦之則仿佛一女歌聲方餘音袅袅,衆少女已齊聲相和。“小姑貪戲采蓮遲(年少)。”小姑是歌中人,其實不妨就是唱歌的少女,如此則有戲劇性,意味更妙。小姑平時藏深閨,今日入荷塘,林立的荷葉似乎隔開了人世的拘束,清清的水波更蕩開了她的
心扉。小姑不禁貪玩戲水,流連忘返。“晚來弄水船頭濕(舉掉)”。“晚來”承上句“采蓮遲”,“弄水”點上句“貪戲”。小姑弄水,大概是赤着雙腳打水吧,到了興頭上,采蓮船也給澆得水濕淋淋。可是她的嬌憨之态還不止于此呢。“更脫紅裙裹鴨兒(年少)。”小姑的無拘無束,憨态可掬,活脫脫就在眼前。句尾和聲一起,伴随着衆少女的一片笑聲,那不消悅了。
作者簡介皇甫松,字子奇,自號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皇甫松《醉鄉日月》3卷。其詞今存20餘首,見于《花間集》、《唐五代詞》。事迹見《曆代詩馀》。 今有王國維輯《檀栾子詞》一卷。
出自唐代皇甫松的《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注释此词也见于北宋张耒词集中。菡萏(hàndàn 翰淡):荷花。《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华也。”陂(bēi杯):水池。《说文解字》“陂”字下段玉裁注曰:“陂得训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故曰‘叔度汪汪,若千顷陂’,即谓千顷池也。”这里“十顷陂”即言“十顷池”。举棹:此处“举棹”与下面的“举棹”、“年少”,均无实际意思,是采莲歌中的“和声”,如今人唱号子时“嘿嗬”、“哟嗬”之类。刘永济先生在《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指出:“此二首中之‘举棹’、‘年少’,皆和声也。采莲时,女伴甚多,一人唱‘菡萏香莲十顷陂’一句,余人齐唱‘举棹’和之。”鸭儿:船家所喂养的小鸭。评析这首词写出了采莲女子的活泼嬉戏情态。
首写荷花满塘,香闻十里的背景以及采莲女子贪玩而忘了采莲的情景。后二句是一个特写镜头,也是“贪戏”的进一步形象写照,欢笑之声可闻,活泼之状可见。汤显祖评道:“人情中语,体贴工致,不减睹面见之。
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汉南可采莲》。
。后来梁武帝制《采莲曲》,梁、陈、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轻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则是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 《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此组歌词,若去掉和声,则无异七言绝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景,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声在内则不同,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这是其第二境界。此词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作为有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 两词的主角为同一位少女,两词回环映照,实不可分。先看前一首。“菡萏香连十顷破(举棹)。”菡萏即荷花。采莲是采莲蓬,但此时不妨还有迟开的荷花,如此则意境更美,荷花与红裙少女相映成趣。陂是池沼,即荷塘。香连二字,以荷花的清香把回塘十顷连了起来,并把采莲女曲曲引入荷塘深处,这样写法,有空灵之妙。句尾和声“举棹”,与现境相关,分明唱出众少女打桨荡舟的情景。诵之则仿佛一女歌声方余音袅袅,众少女已齐声相和。“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小姑是歌中人,其实不妨就是唱歌的少女,如此则有戏剧性,意味更妙。小姑平时藏深闺,今日入荷塘,林立的荷叶似乎隔开了人世的拘束,清清的水波更荡开了她的
心扉。小姑不禁贪玩戏水,流连忘返。“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掉)”。“晚来”承上句“采莲迟”,“弄水”点上句“贪戏”。小姑弄水,大概是赤着双脚打水吧,到了兴头上,采莲船也给浇得水湿淋淋。可是她的娇憨之态还不止于此呢。“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小姑的无拘无束,憨态可掬,活脱脱就在眼前。句尾和声一起,伴随着众少女的一片笑声,那不消悦了。
作者简介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