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04 12:50:54
出自元代薩都剌的《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雲樯橹,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辇路,芳草年年發。落日無人松徑裏,鬼火高低明滅。歌舞尊前,繁華鏡裏,暗換青青發。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譯文及注釋譯文站在高高的石頭城上,放眼望去,蒼天的盡頭與吳、楚兩國連接在一起,一片空曠。昔日六朝勝地的繁華,如今已蕩然無存,隻有江河青山依舊。遙想當年,戰火紛飛,硝煙不斷,生靈塗炭,白骨遍野如雪。多少英雄豪傑都已經随着時間的長河席卷而去,隻有浩瀚的長江依然奔騰不息,滾滾東流。孤寂的行宮内院,東風吹過,昔日皇帝車架經常碾壓的道路,早已是年年歲歲芳草萋萋。每當日落天黑的時候,松樹林裏空寂冷落,隻見幽幽的冥火時隐時現。可在當年有多少如花似玉的歌妓舞女在這裏青絲變成了白發,送走了一世的青春年華。如今淮河上明月依舊,六朝的繁華卻早已消逝,給人留下的隻有無限的傷感。
注釋⑴念奴嬌:詞牌名,因全詞共一百字,又稱百字令。⑵石頭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涼山。昔爲六朝都城。⑶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放眼望去,天邊連着吳楚,天地相接
接,一片空曠。吳楚,今江、浙一帶地區。⑷六朝形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地形優越壯美。⑸蔽日旌(jīng)旗,連雲樯橹,白骨紛如雪:這三句話寫戰争的激烈場面。旌旗,泛指旗幟。樯橹,桅杆和劃船工具,這裏代指船隻。⑹江:長江。⑺避暑離宮:在離宮避暑。離宮,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宮室。⑻東風辇(niǎn)路,芳草年年發:東風吹到皇帝車架走的路,每年都長出青草。辇路,宮殿樓閣間的通道。⑼落日無人松徑冷,鬼火高低明滅:日落以後,松樹林裏沒有人,隻見鬼火時隐時現。松徑,松林間的小路。明滅,忽隐忽現,時隐時現。⑽尊(zūn):同“樽”,酒杯。⑾繁華:鮮花盛開,喻青春美麗。⑿暗換青青發:烏黑的頭發變灰變白。⒀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這句話用劉禹錫《石頭城》“淮水城頭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說明淮河上明月依舊,六朝的繁華卻早已消逝。秦淮,流過石頭城的秦淮河。
賞析這首詞步宋代蘇轼《赤壁懷古》詞韻而作,是一首登臨懷古詞。主要描寫石頭城的荒涼殘敗,借助對“六朝形勝”及其曆史遺迹的吟詠,抒發了作者吊古傷懷的情感。同時指出,是由于戰争,才破壞了石頭城昔日的繁華。全詞撫今追昔,格調蒼涼,以一組富有悲劇意味的景象,寫出
風雲易逝,青山常在的感慨。
上片主要寫白日登眺時的所見。
開頭三句爲總寫。“石頭城上”點登臨地點,人手擒題,落筆不凡。“天低”,寫眺望之遙遠;“吳楚”,寫地域的遼闊,前邊着一“望”字,說明石頭城雖是六朝故都,但“六代繁華”已空無所有。這三句欲抑先揚,自然地過渡到六代繁華衰歇的叙寫上去。
“指點”二句,承“眼空無物”進一步描寫“六代繁華”的衰歇。諸葛亮說:“鍾阜龍皤,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見伏朝事迹》)這兩句則說,昔日的“六朝形勝”已不複見。這樣寫,既見出了六朝繁華的衰歇,又進一步落實在“眼空無物”的“空”字上,運筆細密。
“蔽日”五句,由今而昔,由實而虛,轉入對六朝南北割據的描寫。回首往事,六朝以來的統治者們,不論是梁陳還是宋元,爲争取天下,他們都以長江爲界,互相攻伐,不知有多少士兵化爲白骨,也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消磨”了寶貴的青春。這五句,既反映了曆代統治者互相攻伐的殘酷,又揭示出“六代繁華”衰歇的原因,生動深刻,令人回味不已。
下片主要是月夜抒懷。
前五句複由昔而今,從王室衰落、宮廷荒蕪方面更進一步描寫“六代繁華”的衰歇。這五句是說,舊日帝王們避暑的離宮已寂然無人,
“辇路”上年複一年長滿了荒草,入夜後松徑裏便空無一人,“鬼火高低明滅”。作者抓住了幾個生活片斷,生動地反映出六朝宮殿已變成一片廢墟和殘破不堪的景象,字裏行間,浸透着“黍離”之感。
後五句抒發吊古傷懷之情。雖然自己生活在“歌舞尊前”,但功業未就,青春在不知不覺之間逝去,頭發變白。回首千古往事,隻有對着秦淮明月,暗暗“傷心”而已。
創作背景元文宗至順三年(1332),詞人任江南諸道行禦史台掾史,移居金陵。在金陵各地遊玩時,見古迹依稀,往事萦懷,詩情時湧,留下了不少有關金陵的詩、詞,本篇隻是其中的一首。
作者簡介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爲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台禦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台侍禦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曆,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卧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爲主,詩詞内容,以遊山玩水、歸隐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爲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台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出自元代萨都剌的《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译文及注释译文站在高高的石头城上,放眼望去,苍天的尽头与吴、楚两国连接在一起,一片空旷。昔日六朝胜地的繁华,如今已荡然无存,只有江河青山依旧。遥想当年,战火纷飞,硝烟不断,生灵涂炭,白骨遍野如雪。多少英雄豪杰都已经随着时间的长河席卷而去,只有浩瀚的长江依然奔腾不息,滚滚东流。孤寂的行宫内院,东风吹过,昔日皇帝车架经常碾压的道路,早已是年年岁岁芳草萋萋。每当日落天黑的时候,松树林里空寂冷落,只见幽幽的冥火时隐时现。可在当年有多少如花似玉的歌妓舞女在这里青丝变成了白发,送走了一世的青春年华。如今淮河上明月依旧,六朝的繁华却早已消逝,给人留下的只有无限的伤感。
注释⑴念奴娇:词牌名,因全词共一百字,又称百字令。⑵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⑶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放眼望去,天边连着吴楚,天地相接
接,一片空旷。吴楚,今江、浙一带地区。⑷六朝形胜: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地形优越壮美。⑸蔽日旌(jīng)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这三句话写战争的激烈场面。旌旗,泛指旗帜。樯橹,桅杆和划船工具,这里代指船只。⑹江:长江。⑺避暑离宫:在离宫避暑。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⑻东风辇(niǎn)路,芳草年年发:东风吹到皇帝车架走的路,每年都长出青草。辇路,宫殿楼阁间的通道。⑼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日落以后,松树林里没有人,只见鬼火时隐时现。松径,松林间的小路。明灭,忽隐忽现,时隐时现。⑽尊(zūn):同“樽”,酒杯。⑾繁华:鲜花盛开,喻青春美丽。⑿暗换青青发:乌黑的头发变灰变白。⒀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这句话用刘禹锡《石头城》“淮水城头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说明淮河上明月依旧,六朝的繁华却早已消逝。秦淮,流过石头城的秦淮河。
赏析这首词步宋代苏轼《赤壁怀古》词韵而作,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借助对“六朝形胜”及其历史遗迹的吟咏,抒发了作者吊古伤怀的情感。同时指出,是由于战争,才破坏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全词抚今追昔,格调苍凉,以一组富有悲剧意味的景象,写出
风云易逝,青山常在的感慨。
上片主要写白日登眺时的所见。
开头三句为总写。“石头城上”点登临地点,人手擒题,落笔不凡。“天低”,写眺望之遥远;“吴楚”,写地域的辽阔,前边着一“望”字,说明石头城虽是六朝故都,但“六代繁华”已空无所有。这三句欲抑先扬,自然地过渡到六代繁华衰歇的叙写上去。
“指点”二句,承“眼空无物”进一步描写“六代繁华”的衰歇。诸葛亮说:“钟阜龙皤,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见伏朝事迹》)这两句则说,昔日的“六朝形胜”已不复见。这样写,既见出了六朝繁华的衰歇,又进一步落实在“眼空无物”的“空”字上,运笔细密。
“蔽日”五句,由今而昔,由实而虚,转入对六朝南北割据的描写。回首往事,六朝以来的统治者们,不论是梁陈还是宋元,为争取天下,他们都以长江为界,互相攻伐,不知有多少士兵化为白骨,也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消磨”了宝贵的青春。这五句,既反映了历代统治者互相攻伐的残酷,又揭示出“六代繁华”衰歇的原因,生动深刻,令人回味不已。
下片主要是月夜抒怀。
前五句复由昔而今,从王室衰落、宫廷荒芜方面更进一步描写“六代繁华”的衰歇。这五句是说,旧日帝王们避暑的离宫已寂然无人,
“辇路”上年复一年长满了荒草,入夜后松径里便空无一人,“鬼火高低明灭”。作者抓住了几个生活片断,生动地反映出六朝宫殿已变成一片废墟和残破不堪的景象,字里行间,浸透着“黍离”之感。
后五句抒发吊古伤怀之情。虽然自己生活在“歌舞尊前”,但功业未就,青春在不知不觉之间逝去,头发变白。回首千古往事,只有对着秦淮明月,暗暗“伤心”而已。
创作背景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词人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在金陵各地游玩时,见古迹依稀,往事萦怀,诗情时涌,留下了不少有关金陵的诗、词,本篇只是其中的一首。
作者简介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