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1 09:07:07
出自唐代劉長卿的《碧澗别墅喜皇甫侍禦相訪》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不爲憐同病,何人到白雲。譯文及注釋譯文荒涼的村落,映照着淡淡的夕陽,紛飛的落葉,在腳下亂成一片。空蕩蕩的古道上再沒有别的行人。冷清清的山腳下,唯一見到的就是你熟悉的身影。前些時候下了一場大雨,把那座簡陋的小橋給沖垮了,溪澗的水暴漲起來,不少田畝都遭淹沒。哎,要不是顧惜深厚的知己情誼,在這種時候,誰還會跑到這白雲出沒的山野來啊。
注釋①碧澗(jiàn)别墅:詩人所居别墅,在長安城東灞陵。②皇甫(fǔ)侍禦:即皇甫曾,宮殿中侍禦史,詩人好友。③返照:夕陽的餘輝。④憐同病:同病相憐,詩中用以表明與友人志同道合的心迹。
賞析“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起首二句竭力渲染深秋時節的蕭瑟氣氛:在荒僻的山村,一抹夕陽斜照着,樹上的秋葉紛紛墜落,境界荒涼。詩人此時年逾花甲,也已到了人生的黃昏,生命的秋天。他一生坎坷,因不畏權貴,晚景凄涼,所以面對晚秋夕陽,心頭自是感慨萬端。秋色衰飒,落葉紛亂,是他心境不能平靜的寫照。首聯描繪荒村返照、落葉紛紛和蕭條景象,烘托了颔聯友人來訪的溫暖和可貴。
正值内心思
思緒繁雜時,“古道無行客,寒山獨見君”,他望見平日無人影迹的綿遠古道上,自己的友人竟然孤身來訪。“古道”與“寒山”極力渲染自己居處幽僻,人迹罕至,也言門前冷落,無人造訪。詩人相識雖多,如今遭逢不幸,被誣貶谪,又居處山野,古道難行,惟有皇甫侍禦卻不避秋寒,甘冒風霜,攀山越嶺來訪,一個“獨”字,足顯出二個相知相念的深摯情誼,顯出詩人内心激蕩着喜悅之情。淡筆寫來,上下二句對比,更顯示人事寂寥中友情的可貴。
第三聯“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以野橋上承荒村,古道,又點出友人來訪時的氣候特征:一場秋雨之後,山野小橋被大水沖斷,山澗中溪水暴漲,溢向岸邊田地。而友人卻不顧山路泥濘而來,引出下邊“不爲憐同病,何人到白雲”。詩人與皇甫侍禦乃是志氣相投,同病相憐。盡管詩人幽居白雲深處,與世隔絕,友人依然與他心息相通。語感既有欣喜,又有感慨。喜的是友人來訪,知己重逢,同時又爲二人同病相憐的意遇噓唏慨歎。
全詩表現了對友人過訪的驚喜。一個“喜”字說明,好友皇甫侍禦來訪的深情在劉長卿的心頭蕩漾,湧起了無限的感激之情。詩人精于造境,詩中先寫荒寒、凄寂的晚景以此表現來客之希,再寫路途之難以見來客之情真。然詩中于
衰敗落景描寫中,也寫出了自己的栖隐中失意的心境與避世心态,詩人寫友人獨能于此中尋找自己。他仿拂已能從中體會主人這一心緒,這則突出了他們之間共同旨趣,詩人以審美的态度将這一同病相憐的心理表現極有詩意。從藝術上說,含蓄蘊藉,不着痕迹,含感激與感慨之情于言外,是這首詩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詩中所繪景物荒寂凄冷,但情味恬淡,意境幽清。
創作背景唐代宗大曆十三年(778年),詩人遭誣陷,貶官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馬,曾在碧溪塢築“碧澗别墅”。好友侍禦來訪,兩人在碧澗别墅傾訴衷腸。詩人不免悲喜交集,感慨萬端,寫下這首詩。
作者簡介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爲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禦史,後爲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随州刺史,世稱劉随州。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译文及注释译文荒凉的村落,映照着淡淡的夕阳,纷飞的落叶,在脚下乱成一片。空荡荡的古道上再没有别的行人。冷清清的山脚下,唯一见到的就是你熟悉的身影。前些时候下了一场大雨,把那座简陋的小桥给冲垮了,溪涧的水暴涨起来,不少田亩都遭淹没。哎,要不是顾惜深厚的知己情谊,在这种时候,谁还会跑到这白云出没的山野来啊。
注释①碧涧(jiàn)别墅:诗人所居别墅,在长安城东灞陵。②皇甫(fǔ)侍御:即皇甫曾,宫殿中侍御史,诗人好友。③返照:夕阳的余辉。④怜同病:同病相怜,诗中用以表明与友人志同道合的心迹。
赏析“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起首二句竭力渲染深秋时节的萧瑟气氛:在荒僻的山村,一抹夕阳斜照着,树上的秋叶纷纷坠落,境界荒凉。诗人此时年逾花甲,也已到了人生的黄昏,生命的秋天。他一生坎坷,因不畏权贵,晚景凄凉,所以面对晚秋夕阳,心头自是感慨万端。秋色衰飒,落叶纷乱,是他心境不能平静的写照。首联描绘荒村返照、落叶纷纷和萧条景象,烘托了颔联友人来访的温暖和可贵。
正值内心思
思绪繁杂时,“古道无行客,寒山独见君”,他望见平日无人影迹的绵远古道上,自己的友人竟然孤身来访。“古道”与“寒山”极力渲染自己居处幽僻,人迹罕至,也言门前冷落,无人造访。诗人相识虽多,如今遭逢不幸,被诬贬谪,又居处山野,古道难行,惟有皇甫侍御却不避秋寒,甘冒风霜,攀山越岭来访,一个“独”字,足显出二个相知相念的深挚情谊,显出诗人内心激荡着喜悦之情。淡笔写来,上下二句对比,更显示人事寂寥中友情的可贵。
第三联“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以野桥上承荒村,古道,又点出友人来访时的气候特征:一场秋雨之后,山野小桥被大水冲断,山涧中溪水暴涨,溢向岸边田地。而友人却不顾山路泥泞而来,引出下边“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诗人与皇甫侍御乃是志气相投,同病相怜。尽管诗人幽居白云深处,与世隔绝,友人依然与他心息相通。语感既有欣喜,又有感慨。喜的是友人来访,知己重逢,同时又为二人同病相怜的意遇嘘唏慨叹。
全诗表现了对友人过访的惊喜。一个“喜”字说明,好友皇甫侍御来访的深情在刘长卿的心头荡漾,涌起了无限的感激之情。诗人精于造境,诗中先写荒寒、凄寂的晚景以此表现来客之希,再写路途之难以见来客之情真。然诗中于
衰败落景描写中,也写出了自己的栖隐中失意的心境与避世心态,诗人写友人独能于此中寻找自己。他仿拂已能从中体会主人这一心绪,这则突出了他们之间共同旨趣,诗人以审美的态度将这一同病相怜的心理表现极有诗意。从艺术上说,含蓄蕴藉,不着痕迹,含感激与感慨之情于言外,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诗中所绘景物荒寂凄冷,但情味恬淡,意境幽清。
创作背景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诗人遭诬陷,贬官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曾在碧溪坞筑“碧涧别墅”。好友侍御来访,两人在碧涧别墅倾诉衷肠。诗人不免悲喜交集,感慨万端,写下这首诗。
作者简介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