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5-06 20:51:48
出自宋代李昌齡的《太上感應篇》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随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又有三台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竈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兇,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随之。衆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爲能,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僞,攻讦宗親。剛強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當,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财,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淩孤逼寡,棄法受賂。以直爲曲,以曲爲直。入輕爲重,見殺加怒。知過不改,知善不爲。自罪引他,壅塞方術。讪謗賢聖,侵淩道德。射飛逐走,發蟄驚栖,填穴覆巢,傷胎破卵。願人有失,毀人成功。危人自安,減人自益。以惡易好,以私廢公。竊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醜,讦人之私。耗人貨财,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爲非,逞志作威,辱人求勝。敗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驕,苟免無恥,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挫人所長,護己所短。乘威迫脅,縱暴殺傷。無故剪裁,非禮烹宰。散棄五谷,勞擾衆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寶。決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亂規模,以敗人功,損人器物,以窮人用。見他榮貴,願他流貶。見他富有,願他破散。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負他貨财,原他身死。幹求不遂,便生咒恨。見他失便,便說他過。
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埋蠱厭人,用藥殺樹。恚怒師傅,抵觸父兄。強取強求,好侵好奪。擄掠緻富,巧詐求遷。賞罰不平,逸樂過節。苛虐其下,恐吓於他。怨天尤人,呵風罵雨。鬥合争訟,妄逐朋黨。用妻妾語,違父母
訓。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貪冒於财,欺罔其上。造作惡語,讒毀平人。毀人稱直,罵神稱正,棄順效逆,背親向疏。
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鑒猥事。施與後悔,假借不還。分外營求,力上施設。淫欲過度,心毒貌慈。穢食餒人,左道惑衆。短尺狹度,輕秤小升。以僞雜真,采取奸利。壓良爲賤,謾蓦愚人,貪婪無厭,咒詛求直。嗜酒悖亂,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誇,常行妒忌。
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輕慢先靈,違逆上命。作爲無益,懷挾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愛。越井越竈,跳食跳人。損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臘歌舞,朔旦號怒。
對北涕唾及溺,對竈吟詠及哭。又以竈火燒香,穢柴作食。夜起裸露,八節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視日月,春月燎獵,對北惡罵。無故殺龜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又諸橫取人财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直。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
取非羲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饑,鸩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爲,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爲,
而兇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爲福也。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現實意義《太上感應篇》作爲一部道教經典,它所闡揚的入世行善以求長生乃至成仙的理論,使積善成仙這一修持法門得以流行推廣,從而便利民衆修道。該典籍含攝了儒、道兩家的主流思想,最大限度地擴充社會的行善群體,促進了人間善業的發展。《太上感應篇》作爲一本道德行爲手冊,加之其對“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的提倡,更是對當今創和諧社會的實踐與完成有積極明确的指導作用。
《太上感應篇》,又稱《感應篇》,它成書于我國北宋末年,其作者李昌齡。它是一部篇幅很短的道教典籍,全文僅1274個字。該道經由道教基本理念、封建倫理道德規範、善惡報應說這三大素材結合而成,是三教合流較爲成熟的産物。《太上感應篇》因其知名度倍受古今中外衆多學者的評注,然而他們多爲考究該經的形成淵源或文本特征。
一、推廣積善法門便利民衆修道縱觀宋以前的修仙法門大緻有以下情形:先秦時期主要以“養神”、“服氣”、“煉氣”、“餌藥”、“祀禱”方法求
“羽化而登仙”。至秦始皇及漢武帝,人們既貴長生不死藥,亦重壇場禱祀。其後《太平經》主要推介守一存神法門。東漢張陵五鬥米道重視符箓咒語。東晉《上清經》則重存守人身三丹田之三一,及存守腦部九宮之“雄一”、“雌一”。先秦至唐,人們多重視外丹,即以礦物、植物等爲材料,煉化成上、中、下三種藥物(多以黃白爲大藥),欲借外在藥物來改變自身體質,去除肉質凡胎而達長生、成仙。但因服食外丹有較大副作用,唐末人們改而修煉内丹。内丹即用導引吐納、避谷食氣等方法,以人身上、中、下丹田爲鼎爐,煉化後天的精、氣、神,使其轉與先天的元精、元氣、元神合爲一體,以求長生、升仙。
《太上感應篇》當然也談長生求仙,然絕口不提修煉、服食、導引、符箓,而隻言:“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雖然早在《太平經》就認爲,天地之間,壽最爲善,積德行善乃長壽升天的要道。也盡管積善成仙說是先由西晉葛洪《抱樸子内篇》提出進而被《太上感應篇》所吸收的,但積善成仙的修道法門卻是随着《太上感應篇》的問世與流行,才逐漸受人們重視并踐行的。宋代以降,
在凡俗生活中成仙了道變成一種普遍的社會取向,行善積德也演變成爲一種必須的宗教實踐,與其它修持方式相得益彰。如明清時期的道教修煉以行善積德爲外功,認爲隻有多積外功,才能最終使内丹修煉有所成就。再如清末民初出現于四川西部的飛鸾教,其修持方法也是以靜坐煉丹,徹悟至道爲内功,而以力行善事、廣積陰功爲外功。或許是因爲《太上感應篇》出現之前的積善成仙說猶如一縷輕煙般若隐若現,而其之後該修煉法門便如熊熊烈火般一覽無餘,方才有學者将今日道教的行善法門歸始于《太上感應篇》,而無視《太平經》抑或《抱樸子内篇》。确切地說,《太上感應篇》對積善成仙的修道法門起到推廣的作用,而并非其首創。該經對積善成仙法門的發揚與推廣,一定程度上使道教的長生修仙術不再專屬于貴族,也使修道之人可以擺脫以往服食煉養、齋醮科儀的繁缛禮節,爲廣大普通民衆開啓了相對便利的修道方式。
二、融彙儒道思想廣促人間善業《太上感應篇》含有儒道兩家思想。第一,道之求長生、成仙,齊物畏神的思想。如經中提到道教的司功過之神:三台北鬥神靈、三屍神、竈神,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世人的表現,記錄人們的罪過,以讓天曹依此對惡者進行處罰。第二,儒之倫理道德規
範。占有該經最大篇幅的衆善諸惡之說,共列出26條善行和170條惡行,多以儒家“三綱”、“五常”之義理爲判斷标準,如稱“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衿孤恤寡,敬老懷幼”、“不彰人短,不炫己長”等爲善舉,而判“陰賊良善,暗侮君親”、“虛誣詐僞,攻讦宗親”、“輕蔑天民、擾亂國政”等爲惡行。俞樾評價該書說:“此篇雖道家之書,實不悖乎儒家之旨”。第三,道家三緘其口,三善、三惡、古之慎言之說。因而《太上感應篇》所言“吉人語善、視善、行善”、“兇人語惡、視惡、行惡”等。衆善諸惡中的“縱暴殺傷”、“口是心非”、“造作惡語,讒毀平人”、“貪婪無厭”、“每好矜誇,常行妒忌”等,也多來自儒道。
《太上感應篇》不僅隻簡單地兼容了儒道思想,更是“突出了傳統宗法性宗教的宗教思想——天道承負。大大縮小了宗教界限,得以勸化更多不同社會背景的群體行善積德。再之,《太上感應篇》流傳之廣,從帝王将相到漁樵耕牧,各階級各階層幾乎都有它的信奉者。當時許多世代書香人家,盡管門口貼着“僧道無緣”的标語,但在他們的案頭大都放着教導子孫的教育範本,如《太上感應篇》與《文昌孝經》等。其次,《太上感應篇》流傳之久,從北宋真宗開始,賜錢刊刻,大顯于世,
曆代受到推崇。半個世紀以前,佛家重印了《太上感應篇》,印光法師還親自作序褒揚。而在七八年前,福建省佛教協會佛教教育基金委員會又将其加以大量影印。一千多年來,這種善思想的傳播也漸漸形成了以慈善爲榮的社會風氣。回顧中國古代慈善事業,在官辦慈善事業鼎盛的宋元時期,私人慈善活動開始零星出現,如範仲俺的“義田”、劉宰的“粥局”、朱熹的社倉等。至明清時期,社會慈善事業處于巅峰狀态,諸如育嬰社、普濟堂、同善會、清節堂等大量的民間慈善團體組織也開始湧現。素有“古今第一善書”之稱的《太上感應篇》,憑其持久而廣泛的影響力,對人間善業的興起、發展、普及自當功勞不小吧。
三、倡導除惡行善助創和諧社會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面對發展過程中的種種矛盾,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及時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黨的十七大則再次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然而創和諧社會的實踐已達數年之久了,社會各個領域的諸多不和諧現象仍屢見不鮮,如奢靡浪費、家庭糾紛、盜竊搶劫、巧取豪奪、貪贓枉法、毀壞生态等等。因此如何更爲有效地構建和諧社會成爲當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重要課題。胡錦濤總書記曾對和諧社會這一概念作
過全面闡述: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從該闡述中,我們可推知和諧社會主要包括兩個内涵:人與人關系的和諧、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所以若能促使這些關系趨于和諧,即是在創和諧社會了,而《太上感應篇》裏所竭力提倡的行善去惡思想對此有導向作用。
《太上感應篇》首先宣勸了26個善舉,如:“不履邪徑,不欺暗室”、“忠孝友悌,正人化己”、“濟人之急,救人之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昆蟲草木,猶不可傷”、“積功累德,慈心于物”等等,實則教導我們樹立善信念,并以慈善之心爲人處世。倘若人人之心皆慈,人間之舉皆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還有什麽理由不和諧呢?“行善積德”當屬化解一切不和諧因素的良方。接着《太上感應篇》所竭力主張去除的170個惡行涉及世人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有關個人品行、家庭、經濟、政治和對自然界的态度等,林林總總,面面俱到。該作者認爲,在個人品行方面的惡行有:“以惡爲能,忍作殘害”、“知過不改,知善不爲”、“讪謗聖賢,侵淩道德”、“耗人貨材,離人骨肉”、“乘危迫脅,縱暴殺傷
”、“鬥合争訟”、“貪冒于财,欺罔其上”等等;在家庭方面的惡行主要有:“抵觸父兄”、“用妻妾語,違父母訓”、“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室,不敬其夫”、“無行于妻子,失禮于舅姑”等等;經商的惡行有:“短尺狹度,輕稱小升;以僞雜真,采取奸利”等等。爲官的惡行有:“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财,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淩孤逼寡,棄法受賂”、“妄逐朋黨”等等;對待自然所犯的惡行如:“用藥殺樹”、“诃風罵雨”、“無故殺龜打蛇”等等。世人但凡自省,在這物欲橫流、錢權至上的社會裏,此中有多少惡行是我們司空見慣并且習以爲常了的 呢?諸惡不除,和諧社會永遠隻可能存在我們口頭上,或在來世的彼岸裏。所以,在當今邪惡已經累行的社會時期,“懲惡除惡”必然該是創和諧的一大手段。隻要人人力除身上的種種惡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則将逐漸趨于和諧。若每個人都積極響應“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和諧社會離我們還會遠嗎?
綜上所述,《太上感應篇》雖生于中古,但對當時及現今廣大民衆修道成仙,對人間善業的發展,對當今和諧社會的創建都有不匪的現實意義,是一部極具生命活力的不老道典。
作者簡介李昌齡(937—1008)北宋宋州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字天錫。太平興國進士。累官知廣州,不能清廉自守,代還,建議舶貨不宜全部官買官賣,部分劣貨當聽商舶自賣。淳化三年(992),爲禦史中丞。至道二年(996),進參知政事。坐與王繼恩交結,罷政,貶官。後知梓州、河陽府等。
出自宋代李昌龄的《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贤圣,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原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於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
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於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後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馁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无行於妻子,失礼於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取非羲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
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後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现实意义《太上感应篇》作为一部道教经典,它所阐扬的入世行善以求长生乃至成仙的理论,使积善成仙这一修持法门得以流行推广,从而便利民众修道。该典籍含摄了儒、道两家的主流思想,最大限度地扩充社会的行善群体,促进了人间善业的发展。《太上感应篇》作为一本道德行为手册,加之其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提倡,更是对当今创和谐社会的实践与完成有积极明确的指导作用。
《太上感应篇》,又称《感应篇》,它成书于我国北宋末年,其作者李昌龄。它是一部篇幅很短的道教典籍,全文仅1274个字。该道经由道教基本理念、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善恶报应说这三大素材结合而成,是三教合流较为成熟的产物。《太上感应篇》因其知名度倍受古今中外众多学者的评注,然而他们多为考究该经的形成渊源或文本特征。
一、推广积善法门便利民众修道纵观宋以前的修仙法门大致有以下情形:先秦时期主要以“养神”、“服气”、“炼气”、“饵药”、“祀祷”方法求
“羽化而登仙”。至秦始皇及汉武帝,人们既贵长生不死药,亦重坛场祷祀。其后《太平经》主要推介守一存神法门。东汉张陵五斗米道重视符箓咒语。东晋《上清经》则重存守人身三丹田之三一,及存守脑部九宫之“雄一”、“雌一”。先秦至唐,人们多重视外丹,即以矿物、植物等为材料,炼化成上、中、下三种药物(多以黄白为大药),欲借外在药物来改变自身体质,去除肉质凡胎而达长生、成仙。但因服食外丹有较大副作用,唐末人们改而修炼内丹。内丹即用导引吐纳、避谷食气等方法,以人身上、中、下丹田为鼎炉,炼化后天的精、气、神,使其转与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合为一体,以求长生、升仙。
《太上感应篇》当然也谈长生求仙,然绝口不提修炼、服食、导引、符箓,而只言:“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虽然早在《太平经》就认为,天地之间,寿最为善,积德行善乃长寿升天的要道。也尽管积善成仙说是先由西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提出进而被《太上感应篇》所吸收的,但积善成仙的修道法门却是随着《太上感应篇》的问世与流行,才逐渐受人们重视并践行的。宋代以降,
在凡俗生活中成仙了道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取向,行善积德也演变成为一种必须的宗教实践,与其它修持方式相得益彰。如明清时期的道教修炼以行善积德为外功,认为只有多积外功,才能最终使内丹修炼有所成就。再如清末民初出现于四川西部的飞鸾教,其修持方法也是以静坐炼丹,彻悟至道为内功,而以力行善事、广积阴功为外功。或许是因为《太上感应篇》出现之前的积善成仙说犹如一缕轻烟般若隐若现,而其之后该修炼法门便如熊熊烈火般一览无余,方才有学者将今日道教的行善法门归始于《太上感应篇》,而无视《太平经》抑或《抱朴子内篇》。确切地说,《太上感应篇》对积善成仙的修道法门起到推广的作用,而并非其首创。该经对积善成仙法门的发扬与推广,一定程度上使道教的长生修仙术不再专属于贵族,也使修道之人可以摆脱以往服食炼养、斋醮科仪的繁缛礼节,为广大普通民众开启了相对便利的修道方式。
二、融汇儒道思想广促人间善业《太上感应篇》含有儒道两家思想。第一,道之求长生、成仙,齐物畏神的思想。如经中提到道教的司功过之神:三台北斗神灵、三尸神、灶神,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人的表现,记录人们的罪过,以让天曹依此对恶者进行处罚。第二,儒之伦理道德规
范。占有该经最大篇幅的众善诸恶之说,共列出26条善行和170条恶行,多以儒家“三纲”、“五常”之义理为判断标准,如称“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衿孤恤寡,敬老怀幼”、“不彰人短,不炫己长”等为善举,而判“阴贼良善,暗侮君亲”、“虚诬诈伪,攻讦宗亲”、“轻蔑天民、扰乱国政”等为恶行。俞樾评价该书说:“此篇虽道家之书,实不悖乎儒家之旨”。第三,道家三缄其口,三善、三恶、古之慎言之说。因而《太上感应篇》所言“吉人语善、视善、行善”、“凶人语恶、视恶、行恶”等。众善诸恶中的“纵暴杀伤”、“口是心非”、“造作恶语,谗毁平人”、“贪婪无厌”、“每好矜夸,常行妒忌”等,也多来自儒道。
《太上感应篇》不仅只简单地兼容了儒道思想,更是“突出了传统宗法性宗教的宗教思想——天道承负。大大缩小了宗教界限,得以劝化更多不同社会背景的群体行善积德。再之,《太上感应篇》流传之广,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牧,各阶级各阶层几乎都有它的信奉者。当时许多世代书香人家,尽管门口贴着“僧道无缘”的标语,但在他们的案头大都放着教导子孙的教育范本,如《太上感应篇》与《文昌孝经》等。其次,《太上感应篇》流传之久,从北宋真宗开始,赐钱刊刻,大显于世,
历代受到推崇。半个世纪以前,佛家重印了《太上感应篇》,印光法师还亲自作序褒扬。而在七八年前,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又将其加以大量影印。一千多年来,这种善思想的传播也渐渐形成了以慈善为荣的社会风气。回顾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在官办慈善事业鼎盛的宋元时期,私人慈善活动开始零星出现,如范仲俺的“义田”、刘宰的“粥局”、朱熹的社仓等。至明清时期,社会慈善事业处于巅峰状态,诸如育婴社、普济堂、同善会、清节堂等大量的民间慈善团体组织也开始涌现。素有“古今第一善书”之称的《太上感应篇》,凭其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对人间善业的兴起、发展、普及自当功劳不小吧。
三、倡导除恶行善助创和谐社会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及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则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然而创和谐社会的实践已达数年之久了,社会各个领域的诸多不和谐现象仍屡见不鲜,如奢靡浪费、家庭纠纷、盗窃抢劫、巧取豪夺、贪赃枉法、毁坏生态等等。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曾对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作
过全面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该阐述中,我们可推知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两个内涵: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所以若能促使这些关系趋于和谐,即是在创和谐社会了,而《太上感应篇》里所竭力提倡的行善去恶思想对此有导向作用。
《太上感应篇》首先宣劝了26个善举,如:“不履邪径,不欺暗室”、“忠孝友悌,正人化己”、“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积功累德,慈心于物”等等,实则教导我们树立善信念,并以慈善之心为人处世。倘若人人之心皆慈,人间之举皆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有什么理由不和谐呢?“行善积德”当属化解一切不和谐因素的良方。接着《太上感应篇》所竭力主张去除的170个恶行涉及世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有关个人品行、家庭、经济、政治和对自然界的态度等,林林总总,面面俱到。该作者认为,在个人品行方面的恶行有:“以恶为能,忍作残害”、“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讪谤圣贤,侵凌道德”、“耗人货材,离人骨肉”、“乘危迫胁,纵暴杀伤
”、“斗合争讼”、“贪冒于财,欺罔其上”等等;在家庭方面的恶行主要有:“抵触父兄”、“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等等;经商的恶行有:“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等等。为官的恶行有:“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妄逐朋党”等等;对待自然所犯的恶行如:“用药杀树”、“诃风骂雨”、“无故杀龟打蛇”等等。世人但凡自省,在这物欲横流、钱权至上的社会里,此中有多少恶行是我们司空见惯并且习以为常了的 呢?诸恶不除,和谐社会永远只可能存在我们口头上,或在来世的彼岸里。所以,在当今邪恶已经累行的社会时期,“惩恶除恶”必然该是创和谐的一大手段。只要人人力除身上的种种恶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将逐渐趋于和谐。若每个人都积极响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和谐社会离我们还会远吗?
综上所述,《太上感应篇》虽生于中古,但对当时及现今广大民众修道成仙,对人间善业的发展,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都有不匪的现实意义,是一部极具生命活力的不老道典。
作者简介李昌龄(937—1008)北宋宋州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字天锡。太平兴国进士。累官知广州,不能清廉自守,代还,建议舶货不宜全部官买官卖,部分劣货当听商舶自卖。淳化三年(992),为御史中丞。至道二年(996),进参知政事。坐与王继恩交结,罢政,贬官。后知梓州、河阳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