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
发布时间:2021-09-20 07:02:50
登樂遊原 -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注解】:
1、意不适:心情不舒暢。
2、古原:即樂遊原,是長安附近的名勝,在今陝西省長安以南八百裏的地方。
【韻譯】:
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
駕車登上樂遊原,心想把煩惱遣散。
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
隻是将近黃昏,美好時光終究短暫。
【評析】: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即景抒情的詩。首二句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後二句寫登上古原觸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種享受和滿足。“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二句,素來人們多解爲“晚景雖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認爲:“隻是”二句,“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着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這種看法,雖有新意,卻不合詩人的身世,也不合詩人當時的情緒。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
玉谿詩人,另有一首七言絕句,寫道是:“萬樹鳴蟬隔斷虹,樂遊原上有西風,羲和自趁虞泉〔淵〕宿,不放斜陽更向東!”那也是登上古原,觸景萦懷,抒寫情志之作。看來,樂遊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時來賞之地。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谿意緒不佳,難以排遣,他就又決意遊觀消散,命駕驅車,前往樂遊原而去。
樂遊原之名,我們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絕唱《憶秦娥》深深印在我們的“詩的攝相”寶庫中,那就是:“……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阙。”玉谿恰恰也說是“樂遊原上有西風”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樂遊原,創建于漢宣帝時,本是一處廟苑,—應稱“樂遊苑”才是,隻因地勢軒敞,人們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處長安的東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覽。
自古詩人詞客,善感多思,而每當登高望遠,送目臨風,更易引動無窮的思緒:家國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錯綜交織,所怅萬千,殆難名狀。陳子昂一經登上幽州古台,便發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歎,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羅列,那真是如同陸士衡所說“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谿,又何莫不然。可是,這次他驅車登古原,卻不是爲了去尋求感慨,而是爲了排遣他此際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懷。知此前提,則可知“夕陽”兩句乃是他出遊而得到的滿足,至少是一種慰藉—這就和曆來的縱目感懷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說的是:你看,這無邊無際、燦爛輝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黃金世界的斜陽,才是真的偉大的美,而這種美,是以将近黃昏這一時刻尤爲令人驚歎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詩也有此境界。或者,東坡的“閑庭曲檻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蕩春!”庶乎有神似之處吧?
可惜,玉谿此詩卻久被前人誤解,他們把“隻是”解成了後世的“隻不過”、“但是”之義,以爲玉谿是感傷哀歎,好景無多,是一種“沒落消極的心境的反映”,雲雲。殊不知,古代“隻是”,原無此義,它本來寫作“祗是”,意即“止是”、“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舉,單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錦瑟》篇中寫道:“此情可待(義即何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其意正謂:就是(正是)在那當時之下,已然是怅惘難名了。有将這個“隻是當時”解爲“即使是在當時”的,此乃成爲假設語詞了,而“隻是”是從無此義的,恐難相混。
細味“萬樹鳴蟬隔斷虹”,既有斷虹見于碧樹鳴蟬之外,則當是雨霁新晴的景色。玉谿固曾有言曰:“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大約此二語乃玉谿一生心境之寫照,故屢于登高懷遠之際,情見乎詞。那另一次在樂遊原上感而賦詩,指羲和日禦而表達了感逝波,惜景光,綠鬓不居,朱顔難再之情—這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着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若将這種情懷意緒,隻簡單地理解爲是他一味嗟老傷窮、殘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獲玉谿之詩心句意乎。毫厘易失,而賞析難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願共探讨,以期近是。
(周汝昌)【作品評述】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适,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向晚意不适,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注解】:
1、意不适:心情不舒暢。
2、古原:即樂遊原,是長安附近的名勝,在今陝西省長安以南八百裏的地方。
【韻譯】:
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
駕車登上樂遊原,心想把煩惱遣散。
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
隻是将近黃昏,美好時光終究短暫。
【評析】: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即景抒情的詩。首二句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後二句寫登上古原觸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種享受和滿足。“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二句,素來人們多解爲“晚景雖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認爲:“隻是”二句,“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着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這種看法,雖有新意,卻不合詩人的身世,也不合詩人當時的情緒。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
玉谿詩人,另有一首七言絕句,寫道是:“萬樹鳴蟬隔斷虹,樂遊原上有西風,羲和自趁虞泉〔淵〕宿,不放斜陽更向東!”那也是登上古原,觸景萦懷,抒寫情志之作。看來,樂遊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時來賞之地。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谿意緒不佳,難以排遣,他就又決意遊觀消散,命駕驅車,前往樂遊原而去。
樂遊原之名,我們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絕唱《憶秦娥》深深印在我們的“詩的攝相”寶庫中,那就是:“……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阙。”玉谿恰恰也說是“樂遊原上有西風”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樂遊原,創建于漢宣帝時,本是一處廟苑,—應稱“樂遊苑”才是,隻因地勢軒敞,人們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處長安的東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覽。
自古詩人詞客,善感多思,而每當登高望遠,送目臨風,更易引動無窮的思緒:家國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錯綜交織,所怅萬千,殆難名狀。陳子昂一經登上幽州古台,便發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歎,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羅列,那真是如同陸士衡所說“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谿,又何莫不然。可是,這次他驅車登古原,卻不是爲了去尋求感慨,而是爲了排遣他此際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懷。知此前提,則可知“夕陽”兩句乃是他出遊而得到的滿足,至少是一種慰藉—這就和曆來的縱目感懷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說的是:你看,這無邊無際、燦爛輝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黃金世界的斜陽,才是真的偉大的美,而這種美,是以将近黃昏這一時刻尤爲令人驚歎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詩也有此境界。或者,東坡的“閑庭曲檻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蕩春!”庶乎有神似之處吧?
可惜,玉谿此詩卻久被前人誤解,他們把“隻是”解成了後世的“隻不過”、“但是”之義,以爲玉谿是感傷哀歎,好景無多,是一種“沒落消極的心境的反映”,雲雲。殊不知,古代“隻是”,原無此義,它本來寫作“祗是”,意即“止是”、“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舉,單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錦瑟》篇中寫道:“此情可待(義即何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其意正謂:就是(正是)在那當時之下,已然是怅惘難名了。有将這個“隻是當時”解爲“即使是在當時”的,此乃成爲假設語詞了,而“隻是”是從無此義的,恐難相混。
細味“萬樹鳴蟬隔斷虹”,既有斷虹見于碧樹鳴蟬之外,則當是雨霁新晴的景色。玉谿固曾有言曰:“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大約此二語乃玉谿一生心境之寫照,故屢于登高懷遠之際,情見乎詞。那另一次在樂遊原上感而賦詩,指羲和日禦而表達了感逝波,惜景光,綠鬓不居,朱顔難再之情—這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着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若将這種情懷意緒,隻簡單地理解爲是他一味嗟老傷窮、殘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獲玉谿之詩心句意乎。毫厘易失,而賞析難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願共探讨,以期近是。
(周汝昌)【作品評述】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适,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登乐游原 -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解】:
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韵译】: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
玉谿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谿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玉谿恰恰也说是“乐游原上有西风”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谿,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或者,东坡的“闲庭曲槛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荡春!”庶乎有神似之处吧?
可惜,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细味“万树鸣蝉隔断虹”,既有断虹见于碧树鸣蝉之外,则当是雨霁新晴的景色。玉谿固曾有言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大约此二语乃玉谿一生心境之写照,故屡于登高怀远之际,情见乎词。那另一次在乐游原上感而赋诗,指羲和日御而表达了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情—这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获玉谿之诗心句意乎。毫厘易失,而赏析难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愿共探讨,以期近是。
(周汝昌)【作品评述】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解】:
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韵译】: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
玉谿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谿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玉谿恰恰也说是“乐游原上有西风”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谿,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或者,东坡的“闲庭曲槛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荡春!”庶乎有神似之处吧?
可惜,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细味“万树鸣蝉隔断虹”,既有断虹见于碧树鸣蝉之外,则当是雨霁新晴的景色。玉谿固曾有言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大约此二语乃玉谿一生心境之写照,故屡于登高怀远之际,情见乎词。那另一次在乐游原上感而赋诗,指羲和日御而表达了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情—这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获玉谿之诗心句意乎。毫厘易失,而赏析难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愿共探讨,以期近是。
(周汝昌)【作品评述】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登乐游原》
上一篇: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下一篇:《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