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馀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1-11-20 15:24:41
終南望餘雪 -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注解】:
1、終南:山名,在陝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後的陽光。
【韻譯】:
終南山的北面,山色多麽秀美;
峰頂上的積雪,似乎浮在雲端。
雨雪晴後,樹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漸生,城中覺得更冷更寒。
【評析】:
??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是作者在長安的應試詩。詩寫遙望積雪,頓覺雪
霁之後,暮寒驟增;景色雖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凍。詠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
朗,樸實俏麗。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簡析】:
通過山與陽光的向背表現了各處不同的景象,又聯想到山頭的積雪消融後,叢林明亮,低處的城中反會增寒,使詩達到全新的境界。
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規定,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隻寫了這四句就交卷。有人問他爲什麽,他說:“意思已經完滿了。”這真是無話即短,不必畫蛇添足。
題意是望終南馀雪。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山北叫“陰”);而且,惟其“陰”,才有“馀雪”。“陰”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贊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雲端”,就是“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内容。這個“浮”字下得多生動!自然,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這是說:終南山的陰嶺高出雲端,積雪未化。雲,總是流動的;而高出雲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不正給人以“浮”的感覺嗎?讀者也許要說:“這裏并沒有提到陽光呀!”是的,這裏是沒有提,但下句卻作了補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塗上的色彩。
“明”字當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馀雪的情景。終南山距長安城南約六十華裏,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陰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籠罩終南山的蒙蒙霧霭;隻有在雨雪初晴之時,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賈島的《望(終南)山》詩裏是這樣寫的:“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霾一似掃,浩翠瀉國門。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久雨新晴,終南山翠色欲流,長安百萬家,家家門前張開一面新嶄嶄的屏風,多好看!唐時如此,現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所以,如果寫從長安城中望終南馀雪而不用一個“霁”字,卻說望見終南陰嶺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觀真實了。
祖詠不僅用了“霁”,而且選擇的是夕陽西下之時的“霁”。怎見得?他說“林表明霁色”,而不說山腳、山腰或林下“明霁色”,這是很費推敲的。“林表”承“終南陰嶺”而來,自然在終南高處。隻有終南高處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銜半邊日,落日的馀光平射過來,染紅了林表,不用說也照亮了浮在雲端的積雪。而結句的“暮”字,也已經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寫“望”中所見;末一句,寫“望”中所感。俗諺有雲:“下雪不冷消雪冷”;又雲:“日暮天寒”。一場雪後,隻有終南陰嶺尚馀積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熱,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時,又比白天寒;望終南馀雪,寒光閃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終南馀雪的題目,寫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覺,意思的确完滿了;何必死守清規戎律,再湊幾句呢?
王士稹在《漁洋詩話》卷上裏,把這首詩和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并列,稱爲詠雪的“最佳”作,不算過譽。
(霍松林)【作品評述】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注解】:
1、終南:山名,在陝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後的陽光。
【韻譯】:
終南山的北面,山色多麽秀美;
峰頂上的積雪,似乎浮在雲端。
雨雪晴後,樹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漸生,城中覺得更冷更寒。
【評析】:
??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是作者在長安的應試詩。詩寫遙望積雪,頓覺雪
霁之後,暮寒驟增;景色雖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凍。詠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
朗,樸實俏麗。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簡析】:
通過山與陽光的向背表現了各處不同的景象,又聯想到山頭的積雪消融後,叢林明亮,低處的城中反會增寒,使詩達到全新的境界。
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規定,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隻寫了這四句就交卷。有人問他爲什麽,他說:“意思已經完滿了。”這真是無話即短,不必畫蛇添足。
題意是望終南馀雪。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山北叫“陰”);而且,惟其“陰”,才有“馀雪”。“陰”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贊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雲端”,就是“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内容。這個“浮”字下得多生動!自然,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這是說:終南山的陰嶺高出雲端,積雪未化。雲,總是流動的;而高出雲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不正給人以“浮”的感覺嗎?讀者也許要說:“這裏并沒有提到陽光呀!”是的,這裏是沒有提,但下句卻作了補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塗上的色彩。
“明”字當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馀雪的情景。終南山距長安城南約六十華裏,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陰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籠罩終南山的蒙蒙霧霭;隻有在雨雪初晴之時,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賈島的《望(終南)山》詩裏是這樣寫的:“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霾一似掃,浩翠瀉國門。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久雨新晴,終南山翠色欲流,長安百萬家,家家門前張開一面新嶄嶄的屏風,多好看!唐時如此,現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所以,如果寫從長安城中望終南馀雪而不用一個“霁”字,卻說望見終南陰嶺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觀真實了。
祖詠不僅用了“霁”,而且選擇的是夕陽西下之時的“霁”。怎見得?他說“林表明霁色”,而不說山腳、山腰或林下“明霁色”,這是很費推敲的。“林表”承“終南陰嶺”而來,自然在終南高處。隻有終南高處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銜半邊日,落日的馀光平射過來,染紅了林表,不用說也照亮了浮在雲端的積雪。而結句的“暮”字,也已經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寫“望”中所見;末一句,寫“望”中所感。俗諺有雲:“下雪不冷消雪冷”;又雲:“日暮天寒”。一場雪後,隻有終南陰嶺尚馀積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熱,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時,又比白天寒;望終南馀雪,寒光閃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終南馀雪的題目,寫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覺,意思的确完滿了;何必死守清規戎律,再湊幾句呢?
王士稹在《漁洋詩話》卷上裏,把這首詩和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并列,稱爲詠雪的“最佳”作,不算過譽。
(霍松林)【作品評述】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以上就是終南望馀雪原文、翻譯及賞析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终南望余雪 -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后的阳光。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
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
朗,朴实俏丽。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霍松林)【作品评述】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后的阳光。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
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
朗,朴实俏丽。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霍松林)【作品评述】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以上就是终南望馀雪原文、翻译及赏析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终南望馀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上一篇:汉江临眺原文、翻译及赏析
下一篇:《淮上喜会梁川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