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发布时间:2021-11-20 19:14:46
石頭城 -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注釋】:
這是一首詠石頭城的七言絕句。石頭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 。南京的江山形勝 ,素有“虎踞龍盤”之稱,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夢死,追歡逐樂,詩家稱之爲“金粉六朝 ”。但由于荒淫誤國,這一個一個朝代皆滅亡得極快,“悲恨相續”。這“虎踞龍盤”的六朝豪華之都 ,也就荒涼下來了 。劉禹錫于唐敬宗寶曆二年(826 )罷歸洛陽 ,路過金陵 ,見昔日豪華勝地 ,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萬分,于是寫下了這首懷古詩篇。
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 。“山圍故國周遭在 ”,首句寫山。“山圍故國”,“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牆,所以說“ 山圍故國”。周遭,環繞的意思。這句說:圍繞在石頭城四周的山依然如舊。“潮打空城寂寞回”,這句寫水。“潮打空城”,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石牆,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迹,所以說“潮打空城”。這句意思是說:潮水拍打着“空城”,雖有巨響,卻顯得分外凄涼,便又寂寞地退去了。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悲涼,感慨極深。後兩句寫月照空城 。“淮水東邊舊時月”,“舊時月 ”,詩人特意标明“舊時”,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遊樂場所 ,這裏曾經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 ,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 舊時月”即是見證 。然而曾幾何時 ,富貴風流,轉眼成空 。如今隻有那“ 舊時月”仍然從秦淮河東邊升起,來照着這座“空城”,在夜深的時候,“還過女牆來 ”,依戀不舍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一個“還”字,意味深長。但這首詩并不隻是發思古之幽情,詩人感慨深沉,實寓有“引古惜興亡”之意。詩人在朝廷昏暗、權貴荒淫 、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寫下這首懷古之作,慨歎六朝之興亡,顯然是寓有引古鑒今的現實意義的。
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抒情 。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牆等荒涼景色,寫景之中,深寓着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歎,悲涼之氣籠罩全詩,讀之怆然。詩人的好友白居易對這首詩曾歎賞不已,當讀到“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時,不禁贊歎道:“吾知後之詩人不複措詞矣。”可見其感動之深和評價之高。不過,後來的詩人并不因此而擱筆,詠金陵的詩詞還是層出不窮,隻是很少能達到劉禹錫這首詩的水平罷了。
-----------------------------------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這些朝代,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的史實中包含極深的曆史教訓,所以金陵懷古後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專題。在國運衰微之際,更成爲關心政治的詩人常取的題材。若論寫得早又寫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劉禹錫的《金陵五題》。《石頭城》就是這組詩的第一首。
詩一開始,就置讀者于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圍繞着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圍繞着它。這裏,曾經是戰國時代楚國的金陵城,三國時孫權改名爲石頭城,并在此修築宮殿。經過六代豪奢,至唐初廢棄,二百年來久已成爲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覺到它的荒涼,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帶着寒心的歎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頭城的舊日繁華已空無所有。對着這冷落荒涼的景象,詩人不禁要問:爲何一點痕迹不曾留下?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隻見那當年從秦淮河東邊升起的明月,如今仍舊多情地從城垛(“女牆”)後面升起,照見這久已殘破的古城。月标“舊時”,也就是“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尋味。秦淮河曾經是六朝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遊樂場,曾經是徹夜笙歌、春風吹送、歡樂無時或已的地方,“舊時月”是它的見證。然而繁華易逝,而今月下隻剩一片凄涼了。末句的“還”字,意味着月雖還來,然而有許多東西已經一去不返了。
李白《蘇台覽古》有句雲:“隻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裏人。”謂蘇台已廢,繁華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處在“隻今惟有”四字。劉禹錫此詩也寫江月,卻并無“隻今惟有”的限制詞的強調,也無對懷古内容的明點。一切都被包含在“舊時月”、“還過”的含蓄語言之中,溶鑄在具體意象之中。而詩境更渾厚、深遠。
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隻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着詩人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
白居易讀了《石頭城》一詩,贊美道:“我知後之詩人無複措詞矣。”後來有些金陵懷古詩詞受它的影響,化用它的意境詞語,恰也成爲名篇。如元薩都刺的《念奴嬌》中“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彥的《西河》詞,更是以通篇化用《石頭城》、《烏衣巷》詩意爲能事了。
(周嘯天)【作品評述】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注釋】:
這是一首詠石頭城的七言絕句。石頭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 。南京的江山形勝 ,素有“虎踞龍盤”之稱,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夢死,追歡逐樂,詩家稱之爲“金粉六朝 ”。但由于荒淫誤國,這一個一個朝代皆滅亡得極快,“悲恨相續”。這“虎踞龍盤”的六朝豪華之都 ,也就荒涼下來了 。劉禹錫于唐敬宗寶曆二年(826 )罷歸洛陽 ,路過金陵 ,見昔日豪華勝地 ,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萬分,于是寫下了這首懷古詩篇。
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 。“山圍故國周遭在 ”,首句寫山。“山圍故國”,“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牆,所以說“ 山圍故國”。周遭,環繞的意思。這句說:圍繞在石頭城四周的山依然如舊。“潮打空城寂寞回”,這句寫水。“潮打空城”,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石牆,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迹,所以說“潮打空城”。這句意思是說:潮水拍打着“空城”,雖有巨響,卻顯得分外凄涼,便又寂寞地退去了。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悲涼,感慨極深。後兩句寫月照空城 。“淮水東邊舊時月”,“舊時月 ”,詩人特意标明“舊時”,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遊樂場所 ,這裏曾經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 ,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 舊時月”即是見證 。然而曾幾何時 ,富貴風流,轉眼成空 。如今隻有那“ 舊時月”仍然從秦淮河東邊升起,來照着這座“空城”,在夜深的時候,“還過女牆來 ”,依戀不舍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一個“還”字,意味深長。但這首詩并不隻是發思古之幽情,詩人感慨深沉,實寓有“引古惜興亡”之意。詩人在朝廷昏暗、權貴荒淫 、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寫下這首懷古之作,慨歎六朝之興亡,顯然是寓有引古鑒今的現實意義的。
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抒情 。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牆等荒涼景色,寫景之中,深寓着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歎,悲涼之氣籠罩全詩,讀之怆然。詩人的好友白居易對這首詩曾歎賞不已,當讀到“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時,不禁贊歎道:“吾知後之詩人不複措詞矣。”可見其感動之深和評價之高。不過,後來的詩人并不因此而擱筆,詠金陵的詩詞還是層出不窮,隻是很少能達到劉禹錫這首詩的水平罷了。
-----------------------------------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這些朝代,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的史實中包含極深的曆史教訓,所以金陵懷古後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專題。在國運衰微之際,更成爲關心政治的詩人常取的題材。若論寫得早又寫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劉禹錫的《金陵五題》。《石頭城》就是這組詩的第一首。
詩一開始,就置讀者于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圍繞着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圍繞着它。這裏,曾經是戰國時代楚國的金陵城,三國時孫權改名爲石頭城,并在此修築宮殿。經過六代豪奢,至唐初廢棄,二百年來久已成爲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覺到它的荒涼,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帶着寒心的歎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頭城的舊日繁華已空無所有。對着這冷落荒涼的景象,詩人不禁要問:爲何一點痕迹不曾留下?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隻見那當年從秦淮河東邊升起的明月,如今仍舊多情地從城垛(“女牆”)後面升起,照見這久已殘破的古城。月标“舊時”,也就是“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尋味。秦淮河曾經是六朝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遊樂場,曾經是徹夜笙歌、春風吹送、歡樂無時或已的地方,“舊時月”是它的見證。然而繁華易逝,而今月下隻剩一片凄涼了。末句的“還”字,意味着月雖還來,然而有許多東西已經一去不返了。
李白《蘇台覽古》有句雲:“隻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裏人。”謂蘇台已廢,繁華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處在“隻今惟有”四字。劉禹錫此詩也寫江月,卻并無“隻今惟有”的限制詞的強調,也無對懷古内容的明點。一切都被包含在“舊時月”、“還過”的含蓄語言之中,溶鑄在具體意象之中。而詩境更渾厚、深遠。
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隻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着詩人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
白居易讀了《石頭城》一詩,贊美道:“我知後之詩人無複措詞矣。”後來有些金陵懷古詩詞受它的影響,化用它的意境詞語,恰也成爲名篇。如元薩都刺的《念奴嬌》中“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彥的《西河》詞,更是以通篇化用《石頭城》、《烏衣巷》詩意爲能事了。
(周嘯天)【作品評述】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以上就是劉禹錫石頭城賞析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石头城 -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注释】:
这是一首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 。南京的江山形胜 ,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梦死,追欢逐乐,诗家称之为“金粉六朝 ”。但由于荒淫误国,这一个一个朝代皆灭亡得极快,“悲恨相续”。这“虎踞龙盘”的六朝豪华之都 ,也就荒凉下来了 。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罢归洛阳 ,路过金陵 ,见昔日豪华胜地 ,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篇。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 。“山围故国周遭在 ”,首句写山。“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 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思。这句说: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句意思是说:潮水拍打着“空城”,虽有巨响,却显得分外凄凉,便又寂寞地退去了。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后两句写月照空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 ”,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 ,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 ,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 旧时月”即是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 ,富贵风流,转眼成空 。如今只有那“ 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 ”,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一个“还”字,意味深长。但这首诗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诗人感慨深沉,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诗人在朝廷昏暗、权贵荒淫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慨叹六朝之兴亡,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的。
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 。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读之怆然。诗人的好友白居易对这首诗曾叹赏不已,当读到“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时,不禁赞叹道:“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可见其感动之深和评价之高。不过,后来的诗人并不因此而搁笔,咏金陵的诗词还是层出不穷,只是很少能达到刘禹锡这首诗的水平罢了。
-----------------------------------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若论写得早又写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就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寻味。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曾经是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或已的地方,“旧时月”是它的见证。然而繁华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凉了。末句的“还”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有许多东西已经一去不返了。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谓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今惟有”四字。刘禹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只今惟有”的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一切都被包含在“旧时月”、“还过”的含蓄语言之中,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白居易读了《石头城》一诗,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后来有些金陵怀古诗词受它的影响,化用它的意境词语,恰也成为名篇。如元萨都刺的《念奴娇》中“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彦的《西河》词,更是以通篇化用《石头城》、《乌衣巷》诗意为能事了。
(周啸天)【作品评述】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注释】:
这是一首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 。南京的江山形胜 ,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梦死,追欢逐乐,诗家称之为“金粉六朝 ”。但由于荒淫误国,这一个一个朝代皆灭亡得极快,“悲恨相续”。这“虎踞龙盘”的六朝豪华之都 ,也就荒凉下来了 。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罢归洛阳 ,路过金陵 ,见昔日豪华胜地 ,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篇。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 。“山围故国周遭在 ”,首句写山。“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 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思。这句说: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句意思是说:潮水拍打着“空城”,虽有巨响,却显得分外凄凉,便又寂寞地退去了。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后两句写月照空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 ”,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 ,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 ,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 旧时月”即是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 ,富贵风流,转眼成空 。如今只有那“ 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 ”,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一个“还”字,意味深长。但这首诗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诗人感慨深沉,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诗人在朝廷昏暗、权贵荒淫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慨叹六朝之兴亡,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的。
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 。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读之怆然。诗人的好友白居易对这首诗曾叹赏不已,当读到“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时,不禁赞叹道:“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可见其感动之深和评价之高。不过,后来的诗人并不因此而搁笔,咏金陵的诗词还是层出不穷,只是很少能达到刘禹锡这首诗的水平罢了。
-----------------------------------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若论写得早又写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就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寻味。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曾经是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或已的地方,“旧时月”是它的见证。然而繁华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凉了。末句的“还”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有许多东西已经一去不返了。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谓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今惟有”四字。刘禹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只今惟有”的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一切都被包含在“旧时月”、“还过”的含蓄语言之中,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白居易读了《石头城》一诗,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后来有些金陵怀古诗词受它的影响,化用它的意境词语,恰也成为名篇。如元萨都刺的《念奴娇》中“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彦的《西河》词,更是以通篇化用《石头城》、《乌衣巷》诗意为能事了。
(周啸天)【作品评述】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上一篇:忆江上吴处士阅读答案
下一篇:《富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