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放言五首 并序》

发布时间:2021-11-25 07:05:11

放言五首 并序 - 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
而體律,意古而詞新。予每詠之,甚覺有味,
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雲:“
濟水至清河自濁,周公大聖接輿狂。”斯句近
之矣。予出佐浔陽,未屆所任,舟中多暇,江
上獨吟,因綴五篇,以續其意耳。

朝真暮僞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甯子解佯愚?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


世途倚伏都無定,塵網牽纏卒未休。
禍福回還車轉毂,榮枯反覆手藏鈎。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
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赢須待局終頭。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真玉燒三日不熱。豫章木生七年而後知。]
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複誰知?


誰家第宅成還破?何處親賓哭複歌?
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北邙未省留閑地,東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貧賤誇富貴,共成枯骨兩如何。

泰山不要欺毫末,顔子無心羨老彭。
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爲榮。
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
生去死來都是幻,幻人哀樂系何情? 當初:一作當時。

白居易七律《放言五首》,是一組政治抒情詩。詩前有序:“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七句詩五首,韻高而體律,意古而詞新。……予出佐浔陽,未屆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獨吟,因綴五篇,以續其意耳。”據序文可知,這是憲宗元和十年(815)詩人被貶赴江州途中所作。當年六月,詩人因上疏急請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遭當權者忌恨,被貶爲江州司馬。詩題“放言”,就是無所顧忌,暢所欲言。組詩就社會人生的真僞、禍福、貴賤、貧富、生死諸問題縱抒己見,宣洩了對當時朝政的不滿和對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此詩爲第一首,放言政治上的辨僞──略同于近世所謂識别兩面派的問題。

  “朝真暮僞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僞的事。首聯單刀直入地發問:早晨還裝得俨乎其然,到晚上卻揭穿了是假的,古往今來,什麽樣的怪事沒出現過?可有誰預先識破呢?開頭兩句以反問的句式概括指出:作僞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甯子解佯愚。”颔聯兩句都是用典。臧生,即春秋時的臧武仲,當時人稱他爲聖人,孔子卻一針見血地斥之爲憑實力要挾君主的奸詐之徒。甯子,即甯武子,孔子十分稱道他在亂世中大智若愚的韬晦本領。臧生奸而詐聖,甯子智而佯愚,性質不同,作爲則一。然而可悲的是,世人隻愛臧武仲式的假聖人,哪曉得世間還有甯武子那樣的高賢?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頸聯兩句都是比喻。草叢間的螢蟲,雖有光亮,可它終究不是火;荷葉上的露水,雖呈球狀,難道那就是珍珠嗎?然而它們偏能以閃光、晶瑩的外觀炫人,人們又往往爲假象所蒙蔽。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尾聯緊承頸聯螢火露珠之喻,明示辨僞之法。燔柴,語出《禮記·祭法》:“燔柴于泰壇。”這裏用作名詞,意爲大火。照乘,明珠。兩句是說:倘不取燔柴大火照乘明珠來作比較,又何從判定草螢非火,荷露非珠呢?諺雲:“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詩人提出對比是辨僞的重要方法。當然,如果昏暗到連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茫然不識,比照也就失掉了依據。所以,最後詩人乃有“不取”、“可憐”的感歎。

  這首詩,通篇議論說理,卻不使人感到乏味。詩人借助形象,運用比喻,闡明哲理,把抽象的議論,表現爲具體的藝術形象了。而且八句四聯之中,五次出現反問句,似疑實斷,以問爲答,不僅具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且充滿咄咄怪事的感歎。從頭至尾,“何人”、“底事”、“但愛”、“可知”、“終非”、“豈是”、“不取”、“何殊”,連珠式的運用疑問、反诘、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能篇跳蕩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給人以骨鲠在喉、一吐爲快的感覺。聯系詩人直言取禍的冤案,讀者自會領悟到辨僞之說并非泛泛而發的宏論,而是對當時黑暗政治的針砭,是爲抒發内心憂憤而做的《離騷》式的呐喊。

  (趙慶培)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爲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閑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過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貶爲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官通州司馬,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也寫下五首《放言》詩奉和。

  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曆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隻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詩人表示象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僞。這是用詩的形式對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在表現手法上,雖以議論爲詩,但行文卻極爲曲折,富有情味。

  “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

  這個方法是什麽呢?“不用鑽龜與祝蓍”。先說不是什麽、不是什麽;是什麽,卻不徑直說出。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

  詩的第三、四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僞優劣隻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這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确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确的判斷。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曆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王莽在未代漢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漢書》本傳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但曆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僞,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複誰知?”是一篇的關鍵句。“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僞。真僞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爲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僞,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爲明确,出語卻纡徐委婉。從正面、反面叙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張燕瑾)【作品評述放言五首 并序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
而體律,意古而詞新。予每詠之,甚覺有味,
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雲:“
濟水至清河自濁,周公大聖接輿狂。”斯句近
之矣。予出佐浔陽,未屆所任,舟中多暇,江
上獨吟,因綴五篇,以續其意耳。

朝真暮僞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甯子解佯愚?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


世途倚伏都無定,塵網牽纏卒未休。
禍福回還車轉毂,榮枯反覆手藏鈎。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
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赢須待局終頭。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真玉燒三日不熱。豫章木生七年而後知。]
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複誰知?


誰家第宅成還破?何處親賓哭複歌?
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北邙未省留閑地,東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貧賤誇富貴,共成枯骨兩如何。

泰山不要欺毫末,顔子無心羨老彭。
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爲榮。
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
生去死來都是幻,幻人哀樂系何情?
放言五首 并序 - 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时,有《放言》长句诗五首,韵高
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
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
济水至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斯句近
之矣。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
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谁家第宅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贫贱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当初:一作当时。

白居易七律《放言五首》,是一组政治抒情诗。诗前有序:“元九在江陵时有《放言》七句诗五首,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据序文可知,这是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当年六月,诗人因上疏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组诗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宣泄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和对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此诗为第一首,放言政治上的辨伪──略同于近世所谓识别两面派的问题。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伪的事。首联单刀直入地发问:早晨还装得俨乎其然,到晚上却揭穿了是假的,古往今来,什么样的怪事没出现过?可有谁预先识破呢?开头两句以反问的句式概括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颔联两句都是用典。臧生,即春秋时的臧武仲,当时人称他为圣人,孔子却一针见血地斥之为凭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宁子,即宁武子,孔子十分称道他在乱世中大智若愚的韬晦本领。臧生奸而诈圣,宁子智而佯愚,性质不同,作为则一。然而可悲的是,世人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哪晓得世间还有宁武子那样的高贤?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颈联两句都是比喻。草丛间的萤虫,虽有光亮,可它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呈球状,难道那就是珍珠吗?然而它们偏能以闪光、晶莹的外观炫人,人们又往往为假象所蒙蔽。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之喻,明示辨伪之法。燔柴,语出《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这里用作名词,意为大火。照乘,明珠。两句是说:倘不取燔柴大火照乘明珠来作比较,又何从判定草萤非火,荷露非珠呢?谚云:“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诗人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当然,如果昏暗到连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茫然不识,比照也就失掉了依据。所以,最后诗人乃有“不取”、“可怜”的感叹。

  这首诗,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使人感到乏味。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了。而且八句四联之中,五次出现反问句,似疑实断,以问为答,不仅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且充满咄咄怪事的感叹。从头至尾,“何人”、“底事”、“但爱”、“可知”、“终非”、“岂是”、“不取”、“何殊”,连珠式的运用疑问、反诘、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能篇跳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给人以骨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联系诗人直言取祸的冤案,读者自会领悟到辨伪之说并非泛泛而发的宏论,而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的针砭,是为抒发内心忧愤而做的《离骚》式的呐喊。

  (赵庆培)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象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诗,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

  “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是什么、不是什么;是什么,却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

  诗的第三、四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这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代汉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本传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是一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纡徐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张燕瑾)【作品评述放言五首 并序
元九在江陵时,有《放言》长句诗五首,韵高
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
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
济水至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斯句近
之矣。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
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谁家第宅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贫贱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放言五首 并序》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47043.html

上一篇:《古风 其十九》

下一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