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包头景色的作文
发布时间:2021-12-20 12:51:16
大家好,我重新回答這個問題。
舊回答放在了個人文章裏,寫的又亂又瑣碎,還望海涵:。
五鬥散人:關于“包頭這座城市怎麽樣?”的舊回答----------------------------------------。
花園城市從位置上來說,包頭是個依山傍水的城市。
相比呼市和伊盟,包頭的市中心離黃河更近。再加上流經城市的幾條小河流,幾個濱河的濕地,加上城市的人工湖(石拐礦區也許還可以造出來一個湖……),能緩和一點西北幹燥的空氣,城市也多了一點靈動的感覺。
呼市有個南湖吧……但是近郊好像隻有這麽一個了。
(在這裏沒發鄧家營子後面那片未開發的濕地,奈何我不在家,網上也找不到圖)。
同時,作爲内蒙古城市,哪怕遠離草原,也不能沒有草。
賽罕塔拉公園和奧體公園。雖然比不上草原的遼闊,但是匿于市區中心,也是一道“大隐于市”的風景。裏面每天少不了鍛煉身體的人,對于跑步和騎行愛好者,包頭是個好的選擇(PS:印象裏,南京玄武湖公園不能騎車吧,了解的老鐵麻煩告知下)。
想說一點山,但是内蒙的山土少樹也少,似乎隻有岩畫算作特色了。
“大格局,小眼光”包頭的城市規劃格局很好,但是也僅僅是格局方面。城區之間的間距很大,而且鐵路線以南,尤其是西南方向留下了足夠的拓展空間。也保證了城市的發展上限。
離舊城(東河)10公裏有餘的新城(青山昆區),離舊市委7公裏遠的火車站——在建國初期是超前的設計,也是送給城市未來最好的禮物。
但是仔細推敲,城市中很多細節是有問題的。
我們先推想:因爲城市規劃分散,人不夠密集,所以公交不是很好的出行方式。又沒有地鐵,人們自然熱衷于開車出行。馬路占據車流量,商廈既要車流量又要停車位(開着車的時候,誰願意再額外步行一公裏去逛街?)目前包頭的商圈必須要有足夠的馬路保證車流量(甚至深入到商圈内部),還要保證足夠的停車位。但是沒人在乎這些,隻在乎建商廈,結果困住了想購物的人,也困住了商圈的發展。看看包百對面的商廈,我都不記得上次逛去是哪一年。
直接結果就是:一個個“商圈”過于擁堵,停車位永遠緊缺。萬達、包百(烏蘭道一段)、花苑、娜琳,經常一天一堵,一堵一天。而且這幾個地段的商圈根本不算成型,規劃一團糟,沒有發揮一個商圈應有的價值……簡直是令人窒息的操作。沼潭附近正在建一個高層商廈,現在在打地基。很不幸,目測下一個擁堵區域就是它了。
但是,這裏還有一個問題:由于擁堵,沒人願意去花時間逛太多商店。商圈很難完全開發。位置不好的商廈店鋪生意并不好。比如包百那個叫做“東方明珠”的“商廈”,現在是蘇甯吧,但是蘇甯西邊的小店誰會去逛呢?那個位置以前是老市公安局,裏面有一個帶涼亭的小花園。其實留下花園,其餘位置安排成停車位,甚至未來設計成地鐵口,其實還是十分完美的。規劃專家留下的一手好牌,竟然被達成稀巴爛。
(那房地産商爲他夢想中的大廈起了這個山寨名字,甚至打了可以搭起十八層高樓的地基,最後隻蓋了三層吧。個赤佬)。
還有東河。舊城區的發展本身和新城區不同:好比一個做加法,一個做減法。不明白這一前提,很難讓東河發展起來。要不是北梁改造,真的很難想象還要耽誤東河多少年。
而且地鐵的規劃太局促了,南京地鐵能把城市連城一片,但是包頭的規劃沒達到這種水平。
移民城市包頭的移民應該從清朝的晉商算起,但是大規模的移民是建國之後。49年6w人口,62年人口100w,移民數量可見一斑。而且其中很多人并非來自内蒙——方言分布便是最好的證明(圖取自貼吧)。
這張圖也很好的體現了包頭話岌岌可危的處境移民城市的包容性好,願意接納異鄉人。籍貫是周邊城市的、山西的、京津的河北的東三省的人占了絕大部分。比如我本人,家中四個老人都不是本地出生。我的許多同學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我還有一個滿漢蒙回“混血”的同學,也許隻有包頭這種環境才會生出這樣的人吧。
同時移民城市有很強的叛逆精神。比如說包頭人很接受海鮮,包頭的海鮮店也很多。菜市場裏賣茭白、兒菜的攤位也很多。
我家甚至還做放胡蘿蔔的糊塌子,放西紅柿的炸醬面……感覺會被北京同學打,所以大學四年沒說。
宜居城市夏天日均13~27°C,一般情況下不用開空調。冬天-13~-1°C,但是有暖氣。
比南方幹燥,甚至比京津幹燥。所以遊客有必要多喝水适應幾天。夏天中午洗衣服,午休之後就能幹了;冬天開地暖會感覺幹燥,無比幹燥,幹燥突破天際,幹燥沖出宇宙……嗓子很可能不舒服。
據說有一種特有的蒿草,引起許多人鼻炎?。
年降水量不夠高,冬天下雪不是很多。
房價是呼包鄂裏最低的,住房空置率似乎也是(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是基本實錘了)。
生活節奏慢,有許多适合鍛煉的地方。
教育資源比較平均,沒有超級中學,這使得初高中的排名在自治區不是很顯眼,但是實力并不差。高校實力有待增強。
夏天八點都沒天黑,但是隻有跳廣場舞的大媽,在外面瘋玩在high的年輕人太少。難得有漫長的傍晚,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了,商業價值還有待開發。同時美食小吃還是少了一點(在此羨慕天津和武漢)。
商圈沒成型(前面說到了),高校質量一般。再加上城市主要靠工廠和科技企業發展的,服務業水平不高,更不用說互聯網和金融了。許多北漂都是被這幾個産業吸引的,在這一點上,目前包頭是真的不如呼市(作爲互聯網人,我始終認爲有辦法在三線城市發展互聯網産業……奈何全華北都像失了智一樣)。
總的來說,包頭是座宜居的三線小城,尤其适合養生養老。
人才,過去和未來講到移民時候,總是要多啰嗦幾句。
包頭的街上,常見的大多是來自周邊地區、來自東三省(尤其是遼甯)、來自山東河北的移民後代,但是今天我想講一個人數不多的群體。
那就是來及京津、上海等地的移民。
這些人很特别。他們有的是因爲身份原因來到這裏,有的是留下來的知青團體。
而且其中大多人都不是等閑之輩。
就我知道的來講。消息來源都是身邊的人。爲了不打擾他們的生活,具體内容省略。
教育行業有祖籍北京的老師,似乎在八十年代更普遍。而且有知識分子背景。我聽說過最神的是,九中以前一個李姓英語老師,是李鴻章的曾孫(害怕)。
資本家背景的北京籍、上海籍人士。據說他們的思維和眼界依然強過晚輩們。
還有一個群體,就是援建的工程師了。這個群體的數量不少,而且籍貫更多樣化。在當時的計劃經濟大環境下,不可能創造出像深圳一樣的奇迹。
但是對于一座三線城市,這一切都是人爲的饋贈。
對比其他西北城市,他們的故事讓我願意去相信“制天命而用之”。
去年開始,二線城市開始瘋狂搶人才。
武漢搞了一個“百萬校友回漢”工程,請來雷軍做帶頭人;同時衆多二線城市争奪人才。送戶口的,給補貼的,買房優惠的……不一而全。不管其目的如何(雖然我看來都是房産去庫存),這一些列優惠很大地影響了三線城市人才回流。拼不過優惠,留不住青年,簡直是災難。三線城市經濟會受之影響,進一步不景氣,已經成爲了他們必須要面對的尴尬事實。
但是還有改變的機會。
----------------------------。
(2020.2.13)今天看到一個很好的回答,作爲上述内容的補充放在這裏:。
包頭這座城市的發展前景如何?。
-----------------------------。
如果想要改變,就必須認清幾個事實:。
0。包頭經濟的新引擎是“人”(敲黑板劃重點)。
當然我指的不隻是人才,還有人口紅利。這是過大的城市結構和分散的市區決定的。一塊一塊的新城區蓋了起來,但是需要有人去新區工作居住消費。如果有人去九原萬達看一看,中午晚上依然是空蕩蕩的——這能叫什麽新區呢?都快能唱空城計了。
想要建新區,有住處可不夠。最好是有寫字樓,能提供給許多人工作機會。
有工位,有工作,有點小錢,還有一點空閑時間——這是許多都市青年的生活寫照。然而這種生活卻離包頭太遠。呼市綠地領海雖然是公寓樓,改造出來的辦公室難免使用不便,但是好歹是個有點模樣的辦公區。包頭沒有這樣的區域,所以必須正視這種差距,甚至要比呼市做得更好。那裏爲什麽能讓包頭的孩子們付着上千的房租依然不肯回家(哪怕三裏屯不好點外賣,哪怕上地西二旗太擠)。
最幸運的是,許多人都忘記了:對于年輕一代,長江以北的城市隻有北京好找工作。這也就意味着許多城市的“人才政策”本身并不能解決年輕人真正的需要。一旦有一個城市能夠解決萬千北漂心頭的痛處,就能夠得到多的可怕的紅利,甚至還可以帶來良性循環根本停不下來。(得到紅利的同時,很容易引發新舊移民的矛盾,尤其是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矛盾。這就要看城市科普宣傳的能力了)。
1。雖然傳統的國企工廠的包頭的驕傲,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單純的工業(制造業尤甚)必然要面對“企業升級”的挑戰。車還是車,鐵還是鐵,但是工業世界裏的遊戲規則都已經變化了。堅持老路是會失敗的。
企業要想勝出,十分有必要趁早了解和适應新科技,新方法。
“未來制造業依靠的是數據,是服務業。服務業發展好的地方,新制造才會發展起來……未來10-15年,傳統制造業面臨的痛苦将會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
——馬雲(2018.9.17,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同樣的,對于營銷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大關鍵。16年3月虎嗅有一條新聞,瑪莎拉蒂在天貓旗艦店用18秒賣出100輛SUV。這是标榜“高端”、“新銳”的特斯拉沒做到的,同時更是許許多多4S店營銷模式做都不敢做的夢。
鋼材産的再多,總不能永遠自滿于制造不怕沖撞的護欄吧?。
“全世界年銷量大于100萬并且零部件大于1萬個的産品隻有一個:汽車,所以被稱爲工業之王”。
——王興2018.10.1,王興的飯否引用黃即網友@OrganeCLK一句話:。
新能源智能汽車集汽車、芯片、能源三大産業終端産品于一身,我覺得特别重要我一個門外漢想一想,也能明白:圍繞着車的改變,相關的有電子産業、能源産業、車載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程序、甚至工業設計……涉及行業本身很寬泛。福特這類傳統車企近期的疲軟,已經足夠表明舊企業的狼狽。汽車世界的新入場券可能即将到來。
這些我懂得少,不敢再胡亂說下去了。
2。市場經濟下的職業(尤其是第三産業)比國有企業更加有活力,更加吸引現在的年輕人,而且也能解決許多人的工作問題(這與過去我們習慣的生活方式大有不同)。
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注重體驗,更加富有娛樂色彩。對于我們,“一眼望到退休”的生活讓人難以接受;相反,我們需要更多的娛樂、資訊、音樂和各種吃喝。還有新媒體和表情包。
包頭需要和熱鬧的互聯網世界接軌,需要更多的知乎、豆瓣和即刻用戶。對于這座活力不足,留不住人才的城市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樣有娛樂色彩的是旅遊業。就這一點我和排名第一的答主@滄海一笑持不同意見。單純依靠風景和建築不能撐起現代旅遊業,好比傳統名菜不能阻擋髒髒包、芝士雞排這樣的食品大行其道。商業上面,還是有一些值得操作的門道,比如這些年的民宿經濟,比如南戴河那座“最孤獨的圖書館”(當然能不能玩得轉是另一碼事)。
3。過去來自京津滬的人才是安排給包頭的,現在這種思路行不通。要想從競争中脫穎而出,必須用各種方式吸引年輕的人才群體,甚至要靠着自己的高校創造足夠的人才。這一點至關重要。本地高校必須作出變通,不要把眼光局限于萬年不變的課本。讓課程和一些新興的、高效益的行業接軌。培養能力更強,更加熟悉對口工作的畢業生。甚至說,爲了讓學生和工作更好地對接,有必要把高校和寫字樓挨的盡可能的近,便于學生趁早走出象牙塔。
舉個例子,我熟悉的互聯網行業。
因爲沒有更好的例子。哪怕用“秃頂”、“條紋衫”之類的爛梗自嘲一萬次,我們也無法改變互聯網行業不挑出身的事實。不管你從哪裏畢業,過去過得如何,這裏都願意接納你。這是這個行業“包容開放”的證明,也是許多公司沒有挑選餘地的無奈。
産品、運營——根本沒有對口專業,做事的人不少,真正懂行的人又沒幾個。
技術——有對口專業,但是目前的教育還是偏淺。關于知識的太多,關于項目的太少。我期末考試的Java知識點,都不夠培訓班兩天教的内容多;上了培訓班的文科生比我這個“科班出身”的更強。事實就是這麽魔幻。呵呵。
北京互聯網從業人數是417.8萬人。這得益于每年京城龐大的畢業生和北漂數量,也得益于資本能源的集中。但是鑒于上述情況,如果A城市一所高校系統性教授互聯網知識,提前培養學生技能,那麽A城市借助自己“量産”、“廉價”的人才優勢可以搶占一定的互聯網資源。如果碰巧A城市(和周邊城市)土豪多,企業能拿到足夠的融資,互聯網蓬勃發展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同樣的,這些公司的工資也是可觀的。按照上海市統計局的《2016年職工平均工資表》,2016年職工平均工資爲78045元,折合每月6504元。魔都我不敢多說,但是在帝都互聯網行業裏,月薪6500也隻是畢業起步的水平。
如果有機會把這些搬到包頭……你們懂我意思吧?。
人的未來,城市的未來,從來都不是别人安排的,是自己争取到的。
諸君,共勉。
舊回答放在了個人文章裏,寫的又亂又瑣碎,還望海涵:。
五鬥散人:關于“包頭這座城市怎麽樣?”的舊回答----------------------------------------。
花園城市從位置上來說,包頭是個依山傍水的城市。
相比呼市和伊盟,包頭的市中心離黃河更近。再加上流經城市的幾條小河流,幾個濱河的濕地,加上城市的人工湖(石拐礦區也許還可以造出來一個湖……),能緩和一點西北幹燥的空氣,城市也多了一點靈動的感覺。
呼市有個南湖吧……但是近郊好像隻有這麽一個了。
(在這裏沒發鄧家營子後面那片未開發的濕地,奈何我不在家,網上也找不到圖)。
同時,作爲内蒙古城市,哪怕遠離草原,也不能沒有草。
賽罕塔拉公園和奧體公園。雖然比不上草原的遼闊,但是匿于市區中心,也是一道“大隐于市”的風景。裏面每天少不了鍛煉身體的人,對于跑步和騎行愛好者,包頭是個好的選擇(PS:印象裏,南京玄武湖公園不能騎車吧,了解的老鐵麻煩告知下)。
想說一點山,但是内蒙的山土少樹也少,似乎隻有岩畫算作特色了。
“大格局,小眼光”包頭的城市規劃格局很好,但是也僅僅是格局方面。城區之間的間距很大,而且鐵路線以南,尤其是西南方向留下了足夠的拓展空間。也保證了城市的發展上限。
離舊城(東河)10公裏有餘的新城(青山昆區),離舊市委7公裏遠的火車站——在建國初期是超前的設計,也是送給城市未來最好的禮物。
但是仔細推敲,城市中很多細節是有問題的。
我們先推想:因爲城市規劃分散,人不夠密集,所以公交不是很好的出行方式。又沒有地鐵,人們自然熱衷于開車出行。馬路占據車流量,商廈既要車流量又要停車位(開着車的時候,誰願意再額外步行一公裏去逛街?)目前包頭的商圈必須要有足夠的馬路保證車流量(甚至深入到商圈内部),還要保證足夠的停車位。但是沒人在乎這些,隻在乎建商廈,結果困住了想購物的人,也困住了商圈的發展。看看包百對面的商廈,我都不記得上次逛去是哪一年。
直接結果就是:一個個“商圈”過于擁堵,停車位永遠緊缺。萬達、包百(烏蘭道一段)、花苑、娜琳,經常一天一堵,一堵一天。而且這幾個地段的商圈根本不算成型,規劃一團糟,沒有發揮一個商圈應有的價值……簡直是令人窒息的操作。沼潭附近正在建一個高層商廈,現在在打地基。很不幸,目測下一個擁堵區域就是它了。
但是,這裏還有一個問題:由于擁堵,沒人願意去花時間逛太多商店。商圈很難完全開發。位置不好的商廈店鋪生意并不好。比如包百那個叫做“東方明珠”的“商廈”,現在是蘇甯吧,但是蘇甯西邊的小店誰會去逛呢?那個位置以前是老市公安局,裏面有一個帶涼亭的小花園。其實留下花園,其餘位置安排成停車位,甚至未來設計成地鐵口,其實還是十分完美的。規劃專家留下的一手好牌,竟然被達成稀巴爛。
(那房地産商爲他夢想中的大廈起了這個山寨名字,甚至打了可以搭起十八層高樓的地基,最後隻蓋了三層吧。個赤佬)。
還有東河。舊城區的發展本身和新城區不同:好比一個做加法,一個做減法。不明白這一前提,很難讓東河發展起來。要不是北梁改造,真的很難想象還要耽誤東河多少年。
而且地鐵的規劃太局促了,南京地鐵能把城市連城一片,但是包頭的規劃沒達到這種水平。
移民城市包頭的移民應該從清朝的晉商算起,但是大規模的移民是建國之後。49年6w人口,62年人口100w,移民數量可見一斑。而且其中很多人并非來自内蒙——方言分布便是最好的證明(圖取自貼吧)。
這張圖也很好的體現了包頭話岌岌可危的處境移民城市的包容性好,願意接納異鄉人。籍貫是周邊城市的、山西的、京津的河北的東三省的人占了絕大部分。比如我本人,家中四個老人都不是本地出生。我的許多同學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我還有一個滿漢蒙回“混血”的同學,也許隻有包頭這種環境才會生出這樣的人吧。
同時移民城市有很強的叛逆精神。比如說包頭人很接受海鮮,包頭的海鮮店也很多。菜市場裏賣茭白、兒菜的攤位也很多。
我家甚至還做放胡蘿蔔的糊塌子,放西紅柿的炸醬面……感覺會被北京同學打,所以大學四年沒說。
宜居城市夏天日均13~27°C,一般情況下不用開空調。冬天-13~-1°C,但是有暖氣。
比南方幹燥,甚至比京津幹燥。所以遊客有必要多喝水适應幾天。夏天中午洗衣服,午休之後就能幹了;冬天開地暖會感覺幹燥,無比幹燥,幹燥突破天際,幹燥沖出宇宙……嗓子很可能不舒服。
據說有一種特有的蒿草,引起許多人鼻炎?。
年降水量不夠高,冬天下雪不是很多。
房價是呼包鄂裏最低的,住房空置率似乎也是(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是基本實錘了)。
生活節奏慢,有許多适合鍛煉的地方。
教育資源比較平均,沒有超級中學,這使得初高中的排名在自治區不是很顯眼,但是實力并不差。高校實力有待增強。
夏天八點都沒天黑,但是隻有跳廣場舞的大媽,在外面瘋玩在high的年輕人太少。難得有漫長的傍晚,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了,商業價值還有待開發。同時美食小吃還是少了一點(在此羨慕天津和武漢)。
商圈沒成型(前面說到了),高校質量一般。再加上城市主要靠工廠和科技企業發展的,服務業水平不高,更不用說互聯網和金融了。許多北漂都是被這幾個産業吸引的,在這一點上,目前包頭是真的不如呼市(作爲互聯網人,我始終認爲有辦法在三線城市發展互聯網産業……奈何全華北都像失了智一樣)。
總的來說,包頭是座宜居的三線小城,尤其适合養生養老。
人才,過去和未來講到移民時候,總是要多啰嗦幾句。
包頭的街上,常見的大多是來自周邊地區、來自東三省(尤其是遼甯)、來自山東河北的移民後代,但是今天我想講一個人數不多的群體。
那就是來及京津、上海等地的移民。
這些人很特别。他們有的是因爲身份原因來到這裏,有的是留下來的知青團體。
而且其中大多人都不是等閑之輩。
就我知道的來講。消息來源都是身邊的人。爲了不打擾他們的生活,具體内容省略。
教育行業有祖籍北京的老師,似乎在八十年代更普遍。而且有知識分子背景。我聽說過最神的是,九中以前一個李姓英語老師,是李鴻章的曾孫(害怕)。
資本家背景的北京籍、上海籍人士。據說他們的思維和眼界依然強過晚輩們。
還有一個群體,就是援建的工程師了。這個群體的數量不少,而且籍貫更多樣化。在當時的計劃經濟大環境下,不可能創造出像深圳一樣的奇迹。
但是對于一座三線城市,這一切都是人爲的饋贈。
對比其他西北城市,他們的故事讓我願意去相信“制天命而用之”。
去年開始,二線城市開始瘋狂搶人才。
武漢搞了一個“百萬校友回漢”工程,請來雷軍做帶頭人;同時衆多二線城市争奪人才。送戶口的,給補貼的,買房優惠的……不一而全。不管其目的如何(雖然我看來都是房産去庫存),這一些列優惠很大地影響了三線城市人才回流。拼不過優惠,留不住青年,簡直是災難。三線城市經濟會受之影響,進一步不景氣,已經成爲了他們必須要面對的尴尬事實。
但是還有改變的機會。
----------------------------。
(2020.2.13)今天看到一個很好的回答,作爲上述内容的補充放在這裏:。
包頭這座城市的發展前景如何?。
-----------------------------。
如果想要改變,就必須認清幾個事實:。
0。包頭經濟的新引擎是“人”(敲黑板劃重點)。
當然我指的不隻是人才,還有人口紅利。這是過大的城市結構和分散的市區決定的。一塊一塊的新城區蓋了起來,但是需要有人去新區工作居住消費。如果有人去九原萬達看一看,中午晚上依然是空蕩蕩的——這能叫什麽新區呢?都快能唱空城計了。
想要建新區,有住處可不夠。最好是有寫字樓,能提供給許多人工作機會。
有工位,有工作,有點小錢,還有一點空閑時間——這是許多都市青年的生活寫照。然而這種生活卻離包頭太遠。呼市綠地領海雖然是公寓樓,改造出來的辦公室難免使用不便,但是好歹是個有點模樣的辦公區。包頭沒有這樣的區域,所以必須正視這種差距,甚至要比呼市做得更好。那裏爲什麽能讓包頭的孩子們付着上千的房租依然不肯回家(哪怕三裏屯不好點外賣,哪怕上地西二旗太擠)。
最幸運的是,許多人都忘記了:對于年輕一代,長江以北的城市隻有北京好找工作。這也就意味着許多城市的“人才政策”本身并不能解決年輕人真正的需要。一旦有一個城市能夠解決萬千北漂心頭的痛處,就能夠得到多的可怕的紅利,甚至還可以帶來良性循環根本停不下來。(得到紅利的同時,很容易引發新舊移民的矛盾,尤其是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矛盾。這就要看城市科普宣傳的能力了)。
1。雖然傳統的國企工廠的包頭的驕傲,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單純的工業(制造業尤甚)必然要面對“企業升級”的挑戰。車還是車,鐵還是鐵,但是工業世界裏的遊戲規則都已經變化了。堅持老路是會失敗的。
企業要想勝出,十分有必要趁早了解和适應新科技,新方法。
“未來制造業依靠的是數據,是服務業。服務業發展好的地方,新制造才會發展起來……未來10-15年,傳統制造業面臨的痛苦将會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
——馬雲(2018.9.17,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同樣的,對于營銷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大關鍵。16年3月虎嗅有一條新聞,瑪莎拉蒂在天貓旗艦店用18秒賣出100輛SUV。這是标榜“高端”、“新銳”的特斯拉沒做到的,同時更是許許多多4S店營銷模式做都不敢做的夢。
鋼材産的再多,總不能永遠自滿于制造不怕沖撞的護欄吧?。
“全世界年銷量大于100萬并且零部件大于1萬個的産品隻有一個:汽車,所以被稱爲工業之王”。
——王興2018.10.1,王興的飯否引用黃即網友@OrganeCLK一句話:。
新能源智能汽車集汽車、芯片、能源三大産業終端産品于一身,我覺得特别重要我一個門外漢想一想,也能明白:圍繞着車的改變,相關的有電子産業、能源産業、車載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程序、甚至工業設計……涉及行業本身很寬泛。福特這類傳統車企近期的疲軟,已經足夠表明舊企業的狼狽。汽車世界的新入場券可能即将到來。
這些我懂得少,不敢再胡亂說下去了。
2。市場經濟下的職業(尤其是第三産業)比國有企業更加有活力,更加吸引現在的年輕人,而且也能解決許多人的工作問題(這與過去我們習慣的生活方式大有不同)。
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注重體驗,更加富有娛樂色彩。對于我們,“一眼望到退休”的生活讓人難以接受;相反,我們需要更多的娛樂、資訊、音樂和各種吃喝。還有新媒體和表情包。
包頭需要和熱鬧的互聯網世界接軌,需要更多的知乎、豆瓣和即刻用戶。對于這座活力不足,留不住人才的城市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樣有娛樂色彩的是旅遊業。就這一點我和排名第一的答主@滄海一笑持不同意見。單純依靠風景和建築不能撐起現代旅遊業,好比傳統名菜不能阻擋髒髒包、芝士雞排這樣的食品大行其道。商業上面,還是有一些值得操作的門道,比如這些年的民宿經濟,比如南戴河那座“最孤獨的圖書館”(當然能不能玩得轉是另一碼事)。
3。過去來自京津滬的人才是安排給包頭的,現在這種思路行不通。要想從競争中脫穎而出,必須用各種方式吸引年輕的人才群體,甚至要靠着自己的高校創造足夠的人才。這一點至關重要。本地高校必須作出變通,不要把眼光局限于萬年不變的課本。讓課程和一些新興的、高效益的行業接軌。培養能力更強,更加熟悉對口工作的畢業生。甚至說,爲了讓學生和工作更好地對接,有必要把高校和寫字樓挨的盡可能的近,便于學生趁早走出象牙塔。
舉個例子,我熟悉的互聯網行業。
因爲沒有更好的例子。哪怕用“秃頂”、“條紋衫”之類的爛梗自嘲一萬次,我們也無法改變互聯網行業不挑出身的事實。不管你從哪裏畢業,過去過得如何,這裏都願意接納你。這是這個行業“包容開放”的證明,也是許多公司沒有挑選餘地的無奈。
産品、運營——根本沒有對口專業,做事的人不少,真正懂行的人又沒幾個。
技術——有對口專業,但是目前的教育還是偏淺。關于知識的太多,關于項目的太少。我期末考試的Java知識點,都不夠培訓班兩天教的内容多;上了培訓班的文科生比我這個“科班出身”的更強。事實就是這麽魔幻。呵呵。
北京互聯網從業人數是417.8萬人。這得益于每年京城龐大的畢業生和北漂數量,也得益于資本能源的集中。但是鑒于上述情況,如果A城市一所高校系統性教授互聯網知識,提前培養學生技能,那麽A城市借助自己“量産”、“廉價”的人才優勢可以搶占一定的互聯網資源。如果碰巧A城市(和周邊城市)土豪多,企業能拿到足夠的融資,互聯網蓬勃發展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同樣的,這些公司的工資也是可觀的。按照上海市統計局的《2016年職工平均工資表》,2016年職工平均工資爲78045元,折合每月6504元。魔都我不敢多說,但是在帝都互聯網行業裏,月薪6500也隻是畢業起步的水平。
如果有機會把這些搬到包頭……你們懂我意思吧?。
人的未來,城市的未來,從來都不是别人安排的,是自己争取到的。
諸君,共勉。
大家好,我重新回答这个问题。
旧回答放在了个人文章里,写的又乱又琐碎,还望海涵:。
五斗散人:关于“包头这座城市怎么样?”的旧回答----------------------------------------。
花园城市从位置上来说,包头是个依山傍水的城市。
相比呼市和伊盟,包头的市中心离黄河更近。再加上流经城市的几条小河流,几个滨河的湿地,加上城市的人工湖(石拐矿区也许还可以造出来一个湖……),能缓和一点西北干燥的空气,城市也多了一点灵动的感觉。
呼市有个南湖吧……但是近郊好像只有这么一个了。
(在这里没发邓家营子后面那片未开发的湿地,奈何我不在家,网上也找不到图)。
同时,作为内蒙古城市,哪怕远离草原,也不能没有草。
赛罕塔拉公园和奥体公园。虽然比不上草原的辽阔,但是匿于市区中心,也是一道“大隐于市”的风景。里面每天少不了锻炼身体的人,对于跑步和骑行爱好者,包头是个好的选择(PS:印象里,南京玄武湖公园不能骑车吧,了解的老铁麻烦告知下)。
想说一点山,但是内蒙的山土少树也少,似乎只有岩画算作特色了。
“大格局,小眼光”包头的城市规划格局很好,但是也仅仅是格局方面。城区之间的间距很大,而且铁路线以南,尤其是西南方向留下了足够的拓展空间。也保证了城市的发展上限。
离旧城(东河)10公里有余的新城(青山昆区),离旧市委7公里远的火车站——在建国初期是超前的设计,也是送给城市未来最好的礼物。
但是仔细推敲,城市中很多细节是有问题的。
我们先推想:因为城市规划分散,人不够密集,所以公交不是很好的出行方式。又没有地铁,人们自然热衷于开车出行。马路占据车流量,商厦既要车流量又要停车位(开着车的时候,谁愿意再额外步行一公里去逛街?)目前包头的商圈必须要有足够的马路保证车流量(甚至深入到商圈内部),还要保证足够的停车位。但是没人在乎这些,只在乎建商厦,结果困住了想购物的人,也困住了商圈的发展。看看包百对面的商厦,我都不记得上次逛去是哪一年。
直接结果就是:一个个“商圈”过于拥堵,停车位永远紧缺。万达、包百(乌兰道一段)、花苑、娜琳,经常一天一堵,一堵一天。而且这几个地段的商圈根本不算成型,规划一团糟,没有发挥一个商圈应有的价值……简直是令人窒息的操作。沼潭附近正在建一个高层商厦,现在在打地基。很不幸,目测下一个拥堵区域就是它了。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由于拥堵,没人愿意去花时间逛太多商店。商圈很难完全开发。位置不好的商厦店铺生意并不好。比如包百那个叫做“东方明珠”的“商厦”,现在是苏宁吧,但是苏宁西边的小店谁会去逛呢?那个位置以前是老市公安局,里面有一个带凉亭的小花园。其实留下花园,其余位置安排成停车位,甚至未来设计成地铁口,其实还是十分完美的。规划专家留下的一手好牌,竟然被达成稀巴烂。
(那房地产商为他梦想中的大厦起了这个山寨名字,甚至打了可以搭起十八层高楼的地基,最后只盖了三层吧。个赤佬)。
还有东河。旧城区的发展本身和新城区不同:好比一个做加法,一个做减法。不明白这一前提,很难让东河发展起来。要不是北梁改造,真的很难想象还要耽误东河多少年。
而且地铁的规划太局促了,南京地铁能把城市连城一片,但是包头的规划没达到这种水平。
移民城市包头的移民应该从清朝的晋商算起,但是大规模的移民是建国之后。49年6w人口,62年人口100w,移民数量可见一斑。而且其中很多人并非来自内蒙——方言分布便是最好的证明(图取自贴吧)。
这张图也很好的体现了包头话岌岌可危的处境移民城市的包容性好,愿意接纳异乡人。籍贯是周边城市的、山西的、京津的河北的东三省的人占了绝大部分。比如我本人,家中四个老人都不是本地出生。我的许多同学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我还有一个满汉蒙回“混血”的同学,也许只有包头这种环境才会生出这样的人吧。
同时移民城市有很强的叛逆精神。比如说包头人很接受海鲜,包头的海鲜店也很多。菜市场里卖茭白、儿菜的摊位也很多。
我家甚至还做放胡萝卜的糊塌子,放西红柿的炸酱面……感觉会被北京同学打,所以大学四年没说。
宜居城市夏天日均13~27°C,一般情况下不用开空调。冬天-13~-1°C,但是有暖气。
比南方干燥,甚至比京津干燥。所以游客有必要多喝水适应几天。夏天中午洗衣服,午休之后就能干了;冬天开地暖会感觉干燥,无比干燥,干燥突破天际,干燥冲出宇宙……嗓子很可能不舒服。
据说有一种特有的蒿草,引起许多人鼻炎?。
年降水量不够高,冬天下雪不是很多。
房价是呼包鄂里最低的,住房空置率似乎也是(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是基本实锤了)。
生活节奏慢,有许多适合锻炼的地方。
教育资源比较平均,没有超级中学,这使得初高中的排名在自治区不是很显眼,但是实力并不差。高校实力有待增强。
夏天八点都没天黑,但是只有跳广场舞的大妈,在外面疯玩在high的年轻人太少。难得有漫长的傍晚,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了,商业价值还有待开发。同时美食小吃还是少了一点(在此羡慕天津和武汉)。
商圈没成型(前面说到了),高校质量一般。再加上城市主要靠工厂和科技企业发展的,服务业水平不高,更不用说互联网和金融了。许多北漂都是被这几个产业吸引的,在这一点上,目前包头是真的不如呼市(作为互联网人,我始终认为有办法在三线城市发展互联网产业……奈何全华北都像失了智一样)。
总的来说,包头是座宜居的三线小城,尤其适合养生养老。
人才,过去和未来讲到移民时候,总是要多啰嗦几句。
包头的街上,常见的大多是来自周边地区、来自东三省(尤其是辽宁)、来自山东河北的移民后代,但是今天我想讲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
那就是来及京津、上海等地的移民。
这些人很特别。他们有的是因为身份原因来到这里,有的是留下来的知青团体。
而且其中大多人都不是等闲之辈。
就我知道的来讲。消息来源都是身边的人。为了不打扰他们的生活,具体内容省略。
教育行业有祖籍北京的老师,似乎在八十年代更普遍。而且有知识分子背景。我听说过最神的是,九中以前一个李姓英语老师,是李鸿章的曾孙(害怕)。
资本家背景的北京籍、上海籍人士。据说他们的思维和眼界依然强过晚辈们。
还有一个群体,就是援建的工程师了。这个群体的数量不少,而且籍贯更多样化。在当时的计划经济大环境下,不可能创造出像深圳一样的奇迹。
但是对于一座三线城市,这一切都是人为的馈赠。
对比其他西北城市,他们的故事让我愿意去相信“制天命而用之”。
去年开始,二线城市开始疯狂抢人才。
武汉搞了一个“百万校友回汉”工程,请来雷军做带头人;同时众多二线城市争夺人才。送户口的,给补贴的,买房优惠的……不一而全。不管其目的如何(虽然我看来都是房产去库存),这一些列优惠很大地影响了三线城市人才回流。拼不过优惠,留不住青年,简直是灾难。三线城市经济会受之影响,进一步不景气,已经成为了他们必须要面对的尴尬事实。
但是还有改变的机会。
----------------------------。
(2020.2.13)今天看到一个很好的回答,作为上述内容的补充放在这里:。
包头这座城市的发展前景如何?。
-----------------------------。
如果想要改变,就必须认清几个事实:。
0。包头经济的新引擎是“人”(敲黑板划重点)。
当然我指的不只是人才,还有人口红利。这是过大的城市结构和分散的市区决定的。一块一块的新城区盖了起来,但是需要有人去新区工作居住消费。如果有人去九原万达看一看,中午晚上依然是空荡荡的——这能叫什么新区呢?都快能唱空城计了。
想要建新区,有住处可不够。最好是有写字楼,能提供给许多人工作机会。
有工位,有工作,有点小钱,还有一点空闲时间——这是许多都市青年的生活写照。然而这种生活却离包头太远。呼市绿地领海虽然是公寓楼,改造出来的办公室难免使用不便,但是好歹是个有点模样的办公区。包头没有这样的区域,所以必须正视这种差距,甚至要比呼市做得更好。那里为什么能让包头的孩子们付着上千的房租依然不肯回家(哪怕三里屯不好点外卖,哪怕上地西二旗太挤)。
最幸运的是,许多人都忘记了:对于年轻一代,长江以北的城市只有北京好找工作。这也就意味着许多城市的“人才政策”本身并不能解决年轻人真正的需要。一旦有一个城市能够解决万千北漂心头的痛处,就能够得到多的可怕的红利,甚至还可以带来良性循环根本停不下来。(得到红利的同时,很容易引发新旧移民的矛盾,尤其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矛盾。这就要看城市科普宣传的能力了)。
1。虽然传统的国企工厂的包头的骄傲,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单纯的工业(制造业尤甚)必然要面对“企业升级”的挑战。车还是车,铁还是铁,但是工业世界里的游戏规则都已经变化了。坚持老路是会失败的。
企业要想胜出,十分有必要趁早了解和适应新科技,新方法。
“未来制造业依靠的是数据,是服务业。服务业发展好的地方,新制造才会发展起来……未来10-15年,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痛苦将会远远超过今天的想象”。
——马云(2018.9.17,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同样的,对于营销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大关键。16年3月虎嗅有一条新闻,玛莎拉蒂在天猫旗舰店用18秒卖出100辆SUV。这是标榜“高端”、“新锐”的特斯拉没做到的,同时更是许许多多4S店营销模式做都不敢做的梦。
钢材产的再多,总不能永远自满于制造不怕冲撞的护栏吧?。
“全世界年销量大于100万并且零部件大于1万个的产品只有一个:汽车,所以被称为工业之王”。
——王兴2018.10.1,王兴的饭否引用黄即网友@OrganeCLK一句话:。
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汽车、芯片、能源三大产业终端产品于一身,我觉得特别重要我一个门外汉想一想,也能明白:围绕着车的改变,相关的有电子产业、能源产业、车载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程序、甚至工业设计……涉及行业本身很宽泛。福特这类传统车企近期的疲软,已经足够表明旧企业的狼狈。汽车世界的新入场券可能即将到来。
这些我懂得少,不敢再胡乱说下去了。
2。市场经济下的职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国有企业更加有活力,更加吸引现在的年轻人,而且也能解决许多人的工作问题(这与过去我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大有不同)。
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体验,更加富有娱乐色彩。对于我们,“一眼望到退休”的生活让人难以接受;相反,我们需要更多的娱乐、资讯、音乐和各种吃喝。还有新媒体和表情包。
包头需要和热闹的互联网世界接轨,需要更多的知乎、豆瓣和即刻用户。对于这座活力不足,留不住人才的城市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样有娱乐色彩的是旅游业。就这一点我和排名第一的答主@沧海一笑持不同意见。单纯依靠风景和建筑不能撑起现代旅游业,好比传统名菜不能阻挡脏脏包、芝士鸡排这样的食品大行其道。商业上面,还是有一些值得操作的门道,比如这些年的民宿经济,比如南戴河那座“最孤独的图书馆”(当然能不能玩得转是另一码事)。
3。过去来自京津沪的人才是安排给包头的,现在这种思路行不通。要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用各种方式吸引年轻的人才群体,甚至要靠着自己的高校创造足够的人才。这一点至关重要。本地高校必须作出变通,不要把眼光局限于万年不变的课本。让课程和一些新兴的、高效益的行业接轨。培养能力更强,更加熟悉对口工作的毕业生。甚至说,为了让学生和工作更好地对接,有必要把高校和写字楼挨的尽可能的近,便于学生趁早走出象牙塔。
举个例子,我熟悉的互联网行业。
因为没有更好的例子。哪怕用“秃顶”、“条纹衫”之类的烂梗自嘲一万次,我们也无法改变互联网行业不挑出身的事实。不管你从哪里毕业,过去过得如何,这里都愿意接纳你。这是这个行业“包容开放”的证明,也是许多公司没有挑选余地的无奈。
产品、运营——根本没有对口专业,做事的人不少,真正懂行的人又没几个。
技术——有对口专业,但是目前的教育还是偏浅。关于知识的太多,关于项目的太少。我期末考试的Java知识点,都不够培训班两天教的内容多;上了培训班的文科生比我这个“科班出身”的更强。事实就是这么魔幻。呵呵。
北京互联网从业人数是417.8万人。这得益于每年京城庞大的毕业生和北漂数量,也得益于资本能源的集中。但是鉴于上述情况,如果A城市一所高校系统性教授互联网知识,提前培养学生技能,那么A城市借助自己“量产”、“廉价”的人才优势可以抢占一定的互联网资源。如果碰巧A城市(和周边城市)土豪多,企业能拿到足够的融资,互联网蓬勃发展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同样的,这些公司的工资也是可观的。按照上海市统计局的《2016年职工平均工资表》,201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78045元,折合每月6504元。魔都我不敢多说,但是在帝都互联网行业里,月薪6500也只是毕业起步的水平。
如果有机会把这些搬到包头……你们懂我意思吧?。
人的未来,城市的未来,从来都不是别人安排的,是自己争取到的。
诸君,共勉。
旧回答放在了个人文章里,写的又乱又琐碎,还望海涵:。
五斗散人:关于“包头这座城市怎么样?”的旧回答----------------------------------------。
花园城市从位置上来说,包头是个依山傍水的城市。
相比呼市和伊盟,包头的市中心离黄河更近。再加上流经城市的几条小河流,几个滨河的湿地,加上城市的人工湖(石拐矿区也许还可以造出来一个湖……),能缓和一点西北干燥的空气,城市也多了一点灵动的感觉。
呼市有个南湖吧……但是近郊好像只有这么一个了。
(在这里没发邓家营子后面那片未开发的湿地,奈何我不在家,网上也找不到图)。
同时,作为内蒙古城市,哪怕远离草原,也不能没有草。
赛罕塔拉公园和奥体公园。虽然比不上草原的辽阔,但是匿于市区中心,也是一道“大隐于市”的风景。里面每天少不了锻炼身体的人,对于跑步和骑行爱好者,包头是个好的选择(PS:印象里,南京玄武湖公园不能骑车吧,了解的老铁麻烦告知下)。
想说一点山,但是内蒙的山土少树也少,似乎只有岩画算作特色了。
“大格局,小眼光”包头的城市规划格局很好,但是也仅仅是格局方面。城区之间的间距很大,而且铁路线以南,尤其是西南方向留下了足够的拓展空间。也保证了城市的发展上限。
离旧城(东河)10公里有余的新城(青山昆区),离旧市委7公里远的火车站——在建国初期是超前的设计,也是送给城市未来最好的礼物。
但是仔细推敲,城市中很多细节是有问题的。
我们先推想:因为城市规划分散,人不够密集,所以公交不是很好的出行方式。又没有地铁,人们自然热衷于开车出行。马路占据车流量,商厦既要车流量又要停车位(开着车的时候,谁愿意再额外步行一公里去逛街?)目前包头的商圈必须要有足够的马路保证车流量(甚至深入到商圈内部),还要保证足够的停车位。但是没人在乎这些,只在乎建商厦,结果困住了想购物的人,也困住了商圈的发展。看看包百对面的商厦,我都不记得上次逛去是哪一年。
直接结果就是:一个个“商圈”过于拥堵,停车位永远紧缺。万达、包百(乌兰道一段)、花苑、娜琳,经常一天一堵,一堵一天。而且这几个地段的商圈根本不算成型,规划一团糟,没有发挥一个商圈应有的价值……简直是令人窒息的操作。沼潭附近正在建一个高层商厦,现在在打地基。很不幸,目测下一个拥堵区域就是它了。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由于拥堵,没人愿意去花时间逛太多商店。商圈很难完全开发。位置不好的商厦店铺生意并不好。比如包百那个叫做“东方明珠”的“商厦”,现在是苏宁吧,但是苏宁西边的小店谁会去逛呢?那个位置以前是老市公安局,里面有一个带凉亭的小花园。其实留下花园,其余位置安排成停车位,甚至未来设计成地铁口,其实还是十分完美的。规划专家留下的一手好牌,竟然被达成稀巴烂。
(那房地产商为他梦想中的大厦起了这个山寨名字,甚至打了可以搭起十八层高楼的地基,最后只盖了三层吧。个赤佬)。
还有东河。旧城区的发展本身和新城区不同:好比一个做加法,一个做减法。不明白这一前提,很难让东河发展起来。要不是北梁改造,真的很难想象还要耽误东河多少年。
而且地铁的规划太局促了,南京地铁能把城市连城一片,但是包头的规划没达到这种水平。
移民城市包头的移民应该从清朝的晋商算起,但是大规模的移民是建国之后。49年6w人口,62年人口100w,移民数量可见一斑。而且其中很多人并非来自内蒙——方言分布便是最好的证明(图取自贴吧)。
这张图也很好的体现了包头话岌岌可危的处境移民城市的包容性好,愿意接纳异乡人。籍贯是周边城市的、山西的、京津的河北的东三省的人占了绝大部分。比如我本人,家中四个老人都不是本地出生。我的许多同学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我还有一个满汉蒙回“混血”的同学,也许只有包头这种环境才会生出这样的人吧。
同时移民城市有很强的叛逆精神。比如说包头人很接受海鲜,包头的海鲜店也很多。菜市场里卖茭白、儿菜的摊位也很多。
我家甚至还做放胡萝卜的糊塌子,放西红柿的炸酱面……感觉会被北京同学打,所以大学四年没说。
宜居城市夏天日均13~27°C,一般情况下不用开空调。冬天-13~-1°C,但是有暖气。
比南方干燥,甚至比京津干燥。所以游客有必要多喝水适应几天。夏天中午洗衣服,午休之后就能干了;冬天开地暖会感觉干燥,无比干燥,干燥突破天际,干燥冲出宇宙……嗓子很可能不舒服。
据说有一种特有的蒿草,引起许多人鼻炎?。
年降水量不够高,冬天下雪不是很多。
房价是呼包鄂里最低的,住房空置率似乎也是(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是基本实锤了)。
生活节奏慢,有许多适合锻炼的地方。
教育资源比较平均,没有超级中学,这使得初高中的排名在自治区不是很显眼,但是实力并不差。高校实力有待增强。
夏天八点都没天黑,但是只有跳广场舞的大妈,在外面疯玩在high的年轻人太少。难得有漫长的傍晚,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了,商业价值还有待开发。同时美食小吃还是少了一点(在此羡慕天津和武汉)。
商圈没成型(前面说到了),高校质量一般。再加上城市主要靠工厂和科技企业发展的,服务业水平不高,更不用说互联网和金融了。许多北漂都是被这几个产业吸引的,在这一点上,目前包头是真的不如呼市(作为互联网人,我始终认为有办法在三线城市发展互联网产业……奈何全华北都像失了智一样)。
总的来说,包头是座宜居的三线小城,尤其适合养生养老。
人才,过去和未来讲到移民时候,总是要多啰嗦几句。
包头的街上,常见的大多是来自周边地区、来自东三省(尤其是辽宁)、来自山东河北的移民后代,但是今天我想讲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
那就是来及京津、上海等地的移民。
这些人很特别。他们有的是因为身份原因来到这里,有的是留下来的知青团体。
而且其中大多人都不是等闲之辈。
就我知道的来讲。消息来源都是身边的人。为了不打扰他们的生活,具体内容省略。
教育行业有祖籍北京的老师,似乎在八十年代更普遍。而且有知识分子背景。我听说过最神的是,九中以前一个李姓英语老师,是李鸿章的曾孙(害怕)。
资本家背景的北京籍、上海籍人士。据说他们的思维和眼界依然强过晚辈们。
还有一个群体,就是援建的工程师了。这个群体的数量不少,而且籍贯更多样化。在当时的计划经济大环境下,不可能创造出像深圳一样的奇迹。
但是对于一座三线城市,这一切都是人为的馈赠。
对比其他西北城市,他们的故事让我愿意去相信“制天命而用之”。
去年开始,二线城市开始疯狂抢人才。
武汉搞了一个“百万校友回汉”工程,请来雷军做带头人;同时众多二线城市争夺人才。送户口的,给补贴的,买房优惠的……不一而全。不管其目的如何(虽然我看来都是房产去库存),这一些列优惠很大地影响了三线城市人才回流。拼不过优惠,留不住青年,简直是灾难。三线城市经济会受之影响,进一步不景气,已经成为了他们必须要面对的尴尬事实。
但是还有改变的机会。
----------------------------。
(2020.2.13)今天看到一个很好的回答,作为上述内容的补充放在这里:。
包头这座城市的发展前景如何?。
-----------------------------。
如果想要改变,就必须认清几个事实:。
0。包头经济的新引擎是“人”(敲黑板划重点)。
当然我指的不只是人才,还有人口红利。这是过大的城市结构和分散的市区决定的。一块一块的新城区盖了起来,但是需要有人去新区工作居住消费。如果有人去九原万达看一看,中午晚上依然是空荡荡的——这能叫什么新区呢?都快能唱空城计了。
想要建新区,有住处可不够。最好是有写字楼,能提供给许多人工作机会。
有工位,有工作,有点小钱,还有一点空闲时间——这是许多都市青年的生活写照。然而这种生活却离包头太远。呼市绿地领海虽然是公寓楼,改造出来的办公室难免使用不便,但是好歹是个有点模样的办公区。包头没有这样的区域,所以必须正视这种差距,甚至要比呼市做得更好。那里为什么能让包头的孩子们付着上千的房租依然不肯回家(哪怕三里屯不好点外卖,哪怕上地西二旗太挤)。
最幸运的是,许多人都忘记了:对于年轻一代,长江以北的城市只有北京好找工作。这也就意味着许多城市的“人才政策”本身并不能解决年轻人真正的需要。一旦有一个城市能够解决万千北漂心头的痛处,就能够得到多的可怕的红利,甚至还可以带来良性循环根本停不下来。(得到红利的同时,很容易引发新旧移民的矛盾,尤其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矛盾。这就要看城市科普宣传的能力了)。
1。虽然传统的国企工厂的包头的骄傲,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单纯的工业(制造业尤甚)必然要面对“企业升级”的挑战。车还是车,铁还是铁,但是工业世界里的游戏规则都已经变化了。坚持老路是会失败的。
企业要想胜出,十分有必要趁早了解和适应新科技,新方法。
“未来制造业依靠的是数据,是服务业。服务业发展好的地方,新制造才会发展起来……未来10-15年,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痛苦将会远远超过今天的想象”。
——马云(2018.9.17,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同样的,对于营销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大关键。16年3月虎嗅有一条新闻,玛莎拉蒂在天猫旗舰店用18秒卖出100辆SUV。这是标榜“高端”、“新锐”的特斯拉没做到的,同时更是许许多多4S店营销模式做都不敢做的梦。
钢材产的再多,总不能永远自满于制造不怕冲撞的护栏吧?。
“全世界年销量大于100万并且零部件大于1万个的产品只有一个:汽车,所以被称为工业之王”。
——王兴2018.10.1,王兴的饭否引用黄即网友@OrganeCLK一句话:。
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汽车、芯片、能源三大产业终端产品于一身,我觉得特别重要我一个门外汉想一想,也能明白:围绕着车的改变,相关的有电子产业、能源产业、车载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程序、甚至工业设计……涉及行业本身很宽泛。福特这类传统车企近期的疲软,已经足够表明旧企业的狼狈。汽车世界的新入场券可能即将到来。
这些我懂得少,不敢再胡乱说下去了。
2。市场经济下的职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国有企业更加有活力,更加吸引现在的年轻人,而且也能解决许多人的工作问题(这与过去我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大有不同)。
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体验,更加富有娱乐色彩。对于我们,“一眼望到退休”的生活让人难以接受;相反,我们需要更多的娱乐、资讯、音乐和各种吃喝。还有新媒体和表情包。
包头需要和热闹的互联网世界接轨,需要更多的知乎、豆瓣和即刻用户。对于这座活力不足,留不住人才的城市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样有娱乐色彩的是旅游业。就这一点我和排名第一的答主@沧海一笑持不同意见。单纯依靠风景和建筑不能撑起现代旅游业,好比传统名菜不能阻挡脏脏包、芝士鸡排这样的食品大行其道。商业上面,还是有一些值得操作的门道,比如这些年的民宿经济,比如南戴河那座“最孤独的图书馆”(当然能不能玩得转是另一码事)。
3。过去来自京津沪的人才是安排给包头的,现在这种思路行不通。要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用各种方式吸引年轻的人才群体,甚至要靠着自己的高校创造足够的人才。这一点至关重要。本地高校必须作出变通,不要把眼光局限于万年不变的课本。让课程和一些新兴的、高效益的行业接轨。培养能力更强,更加熟悉对口工作的毕业生。甚至说,为了让学生和工作更好地对接,有必要把高校和写字楼挨的尽可能的近,便于学生趁早走出象牙塔。
举个例子,我熟悉的互联网行业。
因为没有更好的例子。哪怕用“秃顶”、“条纹衫”之类的烂梗自嘲一万次,我们也无法改变互联网行业不挑出身的事实。不管你从哪里毕业,过去过得如何,这里都愿意接纳你。这是这个行业“包容开放”的证明,也是许多公司没有挑选余地的无奈。
产品、运营——根本没有对口专业,做事的人不少,真正懂行的人又没几个。
技术——有对口专业,但是目前的教育还是偏浅。关于知识的太多,关于项目的太少。我期末考试的Java知识点,都不够培训班两天教的内容多;上了培训班的文科生比我这个“科班出身”的更强。事实就是这么魔幻。呵呵。
北京互联网从业人数是417.8万人。这得益于每年京城庞大的毕业生和北漂数量,也得益于资本能源的集中。但是鉴于上述情况,如果A城市一所高校系统性教授互联网知识,提前培养学生技能,那么A城市借助自己“量产”、“廉价”的人才优势可以抢占一定的互联网资源。如果碰巧A城市(和周边城市)土豪多,企业能拿到足够的融资,互联网蓬勃发展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同样的,这些公司的工资也是可观的。按照上海市统计局的《2016年职工平均工资表》,201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78045元,折合每月6504元。魔都我不敢多说,但是在帝都互联网行业里,月薪6500也只是毕业起步的水平。
如果有机会把这些搬到包头……你们懂我意思吧?。
人的未来,城市的未来,从来都不是别人安排的,是自己争取到的。
诸君,共勉。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林中的鸟儿在歌唱,梨花开、桃花红,农家田头忙播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农家的孩子多欢畅,小小的书包背肩上,骑着马儿上学堂。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旁的...[全文阅读]
几处东升庹舒婷。日出从不属于奔忙的都市。曾连夜雾霾遮掩了它应有的光辉。我置身于穹顶之下,只是心念远方。曾连夜登上海拔二一千米的牛背山山巅,只为一睹旭日东升...[全文阅读]
描写花园喜爱之情,春夏秋冬和晨午暮夜这样描写,作文不得高分都难!
春夏秋冬和晨午暮夜这样描写,作文不得高分都难!。2016-11-25金坛名思教育。写春夏秋冬和晨午暮夜的作文类型。1.描绘一年四季的景色,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2.描绘...[全文阅读]
对农家乐的描写,《诗经》中的《七月》写的是农家苦还是农家乐?
艺术都是生活的提炼。如果没有切实的体验是写不出打动人心的文字的。但是艺术并不是苦的,艺术是一种享受,精神共鸣,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体验。具体到七月这首诗歌,我想说...[全文阅读]
描写雷雨片段二年级,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6课《雷雨》知识点+图文讲解
电子教材。点击图片,查看大图。▼▼▼▼。知识点。一、生字笔画笔顺。二、会写字及组词。雷léi(雷雨)(雷声)(电闪雷鸣)。乌wū(乌云)(乌黑)(乌龟)。黑hēi(黑色)(黑夜)(黑板)。压yā...[全文阅读]
大家好,我重新回答这个问题。旧回答放在了个人文章里,写的又乱又琐碎,还望海涵:。五斗散人:关于“包头这座城市怎么样?”的旧回答------------------------------------...[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描写包头景色的作文
上一篇:描写蚂蚱的句子怎么写?
下一篇:网友分享走夜路时遇到过的诡异经历
喜欢儿童诗歌就经常来哦!
热门儿童诗歌
精选儿童诗歌
- 没有了
- 走进
- 林林总总
-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 歌唱
- 播种
- 春天的花朵
- 希望
- 快乐
- 想你
- 你是我生命
- 味道
- 永远
- 散文网
- 对望
- 钱塘江大潮景色描写,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描写雨花茶作文,跟茶有关的作文能有哪些立意?
- 关于语描写的句子,关于景物描写,有哪些精美的的句子或段落?
- 描写水文章的结尾,有哪些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题目?
- 描写牛动作词,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作词人,从而给知名歌手写歌?
- 描写穿越声音的句子,想问各位有没有环境描写超级优美的句子?
- 描写新郎的句子,有哪些关于月的诗句以及句子,麻烦分享一下?
- 古人描写水的诗句有哪些?
- 元宵佳节热闹场景描写片段摘抄
- 描写内蒙古草原的诗句
- 描写素菜,文学作品中有哪些精彩绝伦的食物描写?
- 爱读书的人的描写,爱读书的朋友会在别人的书上写私人感想吗?
- 描写吊脚楼的句子,少数民族的智慧结晶—吊脚楼
- 描写感慨的词,有哪些感慨物是人非的诗词?
- 描写森林的神秘,你见过的最令人舒服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