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霖:守得住底线的林语堂
发布时间:2022-04-29 17:45:02
 
 
守得住底線的林語堂
文 | 許紀霖
 
一年前,當楊绛過世之後,圍繞着錢锺書夫婦生前評價,知識界曾經有一場大争論。雖然早已偃旗息鼓,但問題依然沉甸甸地潛伏在心底。最近讀林語堂的作品,又重新浮出水面:從林語堂到錢锺書,皆是以逍遙風流、超脫閑适的道家姿态行走于世,難道他們真的是放棄了家國情懷與天下責任的犬儒嗎?我們如何走入他們的心靈世界,這是一種什麽樣類型的知識分子?這篇小文,暫時放過錢锺書,來說一說林語堂。
 
一
從戰士到名士
 
一般讀者,隻記得寫《吾土吾民》、《生活的藝術》、《蘇東坡傳》的林語堂,那是一個&ldquo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寫宇宙文章&rdquo的優雅紳士,樂樂呵呵,雍然大度。然而,早年的林語堂,也有怒目金剛的時候。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中期到三十年代中期,短短十年間,他經曆了從戰士到名士、從名士到隐士的兩度變化。
 
聰明絕頂的林語堂少年得志,履曆顯赫,聖約翰大學學士、哈佛大學碩士、萊比錫大學博士,年紀輕輕就在清華、北大教書。二十年代京城的大學教授,分爲《現代評論》與《語絲》兩大陣營派,前者胡适是精神領袖,後者以魯迅爲馬首是瞻。按照學術出身,林語堂應該歸入前者,何況當年留學時胡适還傾其私囊資助過他。然而,林語堂畢竟出身于閩南一個小山村的牧師家庭,山野的自然蠻性讓他不同于循規蹈矩的大戶人家孩子,從小調皮搗蛋,精靈古怪。他最喜歡蘇東坡,說&ldquo其可愛處,偏在他的刁皮&rdquo。一個人在陣營對立時的站隊,有時候未必全然取決于思想傾向,更多地是一種精神氣質的選擇,林語堂與胡适、陳西滢在思想上同屬自由主義,但他不喜他們過于濃厚的一本正經的紳士派頭相反地,周氏兄弟身上那種名士氣,反而更讓他感到氣味相投。周作人說過,自己身上有兩個鬼,一個是紳士鬼,另一個是流氓鬼。林語堂與周氏兄弟、錢玄同這些語絲同人一樣,都是&ldquo雙鬼&rdquo纏身,除了紳士氣,還有些流氓氣或匪氣。大凡名士,既是正途出身,體制中人又落拓不羁,反抗主流。亦正亦邪,集兩氣于一身。何時爲正,何時爲邪,要看人生的不同階段和曆史的具體情境。
 
語絲時期的林語堂,以老頑童的資曆,與現代評論派的正人君子們筆戰,嬉笑怒罵,追随魯迅痛打落水狗,抗議政府對女師大學生迫害,還在街頭用竹竿、磚石與警察打仗,很有一種戰士的氣魄。對方罵語絲派是一群&ldquo學匪&rdquo,林語堂索性接過來,以土匪自居,寫了一篇《祝土匪》,諷刺學者雖然講道德、士風,其實最愛的是自己的臉面。&ldquo惟有土匪,既沒有臉孔可講,所以可以比較少作揖讓,少對大人物叩頭。&rdquo太太很爲丈夫擔心,責問他爲什麽不好好教書?要去管閑事罵人?林語堂笑吟吟地回答:&ldquo罵人是保持自身尊嚴,不罵人時才是真正的丢盡了學者的人格。&rdquo
 
北洋時期的北京,雖然政局混亂,但各路軍閥,對讀書人還算客氣,隻要不罵得太痛,聽憑他們去折騰。亂世,是政治的不幸,有時卻是文化的盛世、讀書人的狂歡日。周作人說過:&ldquo文學方面的興衰,總和政治情形的好壞相反背着的&rdquo。國家不統一,沒有強力政府,綱常絮亂,文壇上人各&ldquo言志&rdquo,有思考和說話的自由,文學就有繁榮的春天。相反地,在太平盛世,統治者有精力來管文化,思想定于一尊,文學進入&ldquo載道&rdquo的路子,便進入了蕭條的秋天。果然,等到北洋政權垮台,等來了國民黨的一統天下,讀書人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四·一二大屠殺讓林語堂見到了太多的血,新派的國民黨殺起人來,比老派的北洋軍閥更狠、更無人道,而且是打着革命的旗號。對輿論的鉗制也是清末以來所未見,仿佛一夜回到了雍正乾隆年代。1928年,寓居上海的林語堂将前幾年在北京寫的戰鬥檄文編爲《翦拂集》,在序言中流露出無限的悲哀:&ldquo勇氣是沒有了,但是留戀還有半分。遠客異地的人反要做起剪紙招魂無謂的舉動南下兩年來,反使我感覺北京一切事物及或生或死的舊友的可愛&rdquo。嚴酷的輿論環境,令他不再想作無謂的犧牲,他告訴青年讀者:&ldquo時代既無所用于激烈思想,激烈思想亦将随而消滅。這也是太平人所以感覺沉寂的原因。有人以爲這種沉寂的态度是青年的拓落,這話我不承認,我以爲這隻是青年人增進一點自衛的聰明&rdquo。
 
▲《翦拂集》,林語堂著
 
在政治高壓之下,《語絲》同人分化了。魯迅依然以自己的特立獨行,堅守戰士的姿态。周作人、林語堂、郁達夫則從戰壕裏撤出,躲到一邊變爲了名士。郁達夫說:&ldquo我不是一個戰士,隻不過是一個作家&rdquo。周作人感歎:&ldquo清醒地都看見聽見,又無力高聲大喊,此乃是凡人的悲哀&rdquo。躲在八道灣胡同的知堂老人---其實并不老,隻是心老了---看透了如今的民國,又回到了絕對專制的明代:&ldquo手拿不動竹竿的文人隻好避難到藝術世界裏去,這原是無足怪的&rdquo。林語堂也在上海的租界裏發牢騷:&ldquo讀書人談不得國事,隻好走入樂天主義,以放肆狂悖相效率&rdquo。
 
于是,周作人、林語堂這兩大名士,一北一南,辦了兩份雜志《駱駝草》和《論語》,不再談國事,講閑話,玩古董,&ldquo笑罵由你笑罵,好文章我自爲之&rdquo。以林語堂爲主心骨的《論語》第一次以&ldquo幽默&rdquo爲标榜。他解釋說,孔子的兩部大作,《春秋》可以匡正世道人心,挽既倒于狂瀾,跻國家于太平,讓亂臣賊子發生恐怖。而《論語》,實在是老夫子的幽默之作,&ldquo孔子是一懷才不遇者,懷才不遇而不慷慨悲歌,此乃孔子幽默之最特别處及出發處&rdquo。
 
《論語》時期的林語堂,雖然隐在租界,卻算不上真正的隐士。他有名士的超脫潇灑,更有名士的憤世嫉俗。表面看起來平淡沖和,其實内心是有忿忿不平之氣的。他與周作人都自比明代的名士,但正如周作人所說,&ldquo明朝的名士的文藝誠然是多有隐循的色彩,但根本是反抗的&rdquo。中國的名士,從魏晉的竹林七賢、明末的公安竟陵,到民國的林語堂、周作人,悟透了統治者的殘暴、社會的不講理,他們不滿、憤怒、悲傷,卻有深刻的無力感,不得已打起精神,佯裝成風流倜傥的潇灑,然而,在安全的半徑範圍之内,還是要對看不下去的黑暗諷刺幾句,雖然是以幽默、調侃、正話反說的方式。
 
讀《論語》雜志中的林語堂雜文,頗多這類帶刺骨的幽默。他在談到言論自由時說:人類雖有其語言,卻比禽獸不自由得多。蕭伯納過滬時說,唯一有價值的自由,是受壓迫者喊痛之自由。我們所需要的,正是喊痛的自由,并非說話的自由。不過,如何喊痛,與畜生不同,是需要有些技巧的。林語堂後來在《自傳》中略帶諷刺地總結:
 
我們所得的出版自由太多了,言論自由也太多了,而每當一個人可以開心見誠講真話之時,說話和著作便不能成爲藝術了。這言論自由究有甚好處?那嚴格的取締,逼令我另辟蹊徑以發表思想。我勢不能不發展文筆技巧和權衡事情的輕重,此即讀者們所稱爲&ldquo諷刺文學&rdquo。我寫此項文章的藝術乃在發揮關于時局的理論,剛剛足夠暗示我的思想和别人的意見,但同時卻饒有含蓄,使不至于身受牢獄之災。這樣寫文章無異是馬戲場中所見的在繩子上跳舞,需眼明手快,身心平衡合度。
 
因爲兼任蔡元培英文秘書,同時又符合内心追求自由的信念,林語堂參加了宋慶齡、蔡元培領導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還擔任了重要的宣傳主任一職。國民黨最忌諱社會上有組織,你喊喊要人權也就罷了,一旦形成有國際影響的團體,政府勢必置其死地而後安。暗殺的第一目标是同盟的總幹事楊杏佛。消息傳來,林語堂第一次感受到切身的恐怖。家門口總是有來曆不明的陌生人身影在晃動,林語堂兩個星期沒有出門,也不敢去出席楊杏佛的入殓儀式。魯迅雖然也在傳說中的暗殺名單上,但毅然決然不帶家門鑰匙,去參加了與楊的最後告别。事後他對林語堂的膽怯頗爲不屑,對馮雪峰說:&ldquo連許壽裳都去了,這個時候就看出人來了,林語堂就沒有去。其實,他去送殓又有什麽危險!&rdquo
 
差點濺到灰布長衫的血,讓林語堂感到透心的恐懼。竹林七賢之中,大名士嵇康因孤高被殺。嵇康何罪之有?隻是拒絕與司馬氏政權合作,又被小人誣陷,最後以一曲《廣陵散》告别人間。今日之民國,其殘暴較之魏晉有過之而無不及。屠刀逼迫之下,林語堂決定不再與屠夫糾纏,遠離政治,回歸内心。名士與隐士皆追求自由,但名士對&ldquo外在的自由&rdquo是在乎的,有機會還要諷刺幾句。而隐士全然相忘于江湖,徹底回到&ldquo内心的自由&rdquo。縱然屋外風雨交加,也要在自我中撐起一爿不完美的小天地。
 
▲林語堂故居書桌
 
二
從名士到隐士
 
從創辦《人世間》起,林語堂完成了第二度轉變,從憤世嫉俗的名士蛻變爲追求閑适的隐士。過去的他,身上有兩個鬼與兩種氣質,如今紳士鬼完勝流氓鬼,隐士打敗了叛徒。&ldquo以自我爲中心,以閑适爲格調&rdquo,成爲了林氏小品文的精神标志。如果說在《論語》時期林氏幽默尚帶有一絲諷刺的話,那麽到了《人世間》、《宇宙風》時期,已經少了情緒與火氣,更多地是生活的風月、文化的小擺設,從牙刷、吸煙到養鳥,無所不談,而且談得興緻勃勃,充滿雅趣。他最欣賞的古代隐士是陶淵明,在《生活的藝術》中爲陶氏有一個辯護&ldquo也許有人以爲陶淵明是&lsquo逃避主義者&rsquo,但事實上他絕對不是。他要逃避的僅是政治,而不是生活的本身。&rdquo
 
談到幽默,林語堂認爲有莊子式的和陶淵明式的兩種,莊子是陽性的幽默,憤怒的狂笑,而陶淵明是陰性的幽默,溫和的微笑。&ldquo議論縱橫之幽默,以莊爲最,詩化自然之幽默,以陶爲始&rdquo。林語堂說,中國人隻知道幽默必是諷刺,不知幽默也可閑适的。不過,幽默的變調,讓魯迅對林語堂愈發有了成見。在《語絲》時期,他們原是并肩痛打落水狗的好戰友,到了《論語》時期,魯迅對林語堂&ldquo諷刺的幽默&rdquo尚有理解,但對于後來&ldquo閑适的幽默&rdquo,自然不能贊一詞了。在魯迅看來,寫不痛不癢的打油詩,&ldquo蓋打油亦然須能有打油之心情,而今何如者,重重迫壓,今人已不能喘氣,除呻吟叫號而外,能有他乎?&rdquo戰士内心有狂氣,故對名士的傲世尚能惺惺相惜。然而,戰士最看不得隐士的明哲保身,而且還将之演繹爲一套閑适人生、清談哲學,無疑是誤國誤民、将粗粝的人心磨平,難怪魯迅後來要對林語堂爲首的閑适派文人說狠話、下重手了。
 
面對左翼知識分子的圍攻,林語堂頗爲不服,他反唇相譏:&ldquo清談是孽政生出來的,不是孽政由談生出來的&rdquo。言下之意,正統的道學先生沒有勇氣直面暴政抗議,隻好拿無辜的清談出氣,打虎不敢将貓欺。他既鄙視政府的幫閑文人,也反感激進的左翼作家,将他們視爲充滿方巾氣、道學氣的&ldquo新舊衛道派&rdquo。他諷刺說:&ldquo今天有人雖寫白話,實則在潛意識上中道學之毒甚深。動辄任何小事,必以&lsquo救國&rsquo&lsquo亡國&rsquo挂在頭上,于是用國貨牙刷也是救國,賣香水也是救國,弄得人家一舉一動打一個噴嚏也不得安閑&rdquo。
 
▲林語堂先生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閑适派文人,一南一北,以周作人和林語堂爲代表。雖然都是清談,但有京派與海派之分。北平的閑适派,從周作人到廢名、俞平伯,都是大學教授,而上海的閑适派,林語堂、邵洵美、章克标、郁達夫等人,大都是文人墨客,曹聚仁說:海派必以西裝、洋話、租界作掩護,而京派素以學問作掩護,因此海派不必談學問,而京派非談學問不可。談不談學問,差别很大。大學教授縱然把玩性靈,骨子裏是嚴肅的,有學院的方巾氣,喜歡掉書袋。而文人墨客做幽默文章,尺度就比較大,雖然鮮靈活潑,不免有輕薄、油滑之感。林語堂在上海辦《論語》、《人世間》、《宇宙風》,相信&ldquo爲人生而文學&rdquo的京派教授們對他是頗爲不屑的,沈從文嘲笑說:&ldquo試想想,二十多歲的讀者,活在目前這個國家裏,哪裏還有這種潇灑情趣,哪裏還宜于培養這種情趣?&rdquo朱光潛也批評說:&ldquo我反對這少數人把個人特别趣味加以鼓吹宣傳,使它成爲彌漫一世的風氣。無論是個人的性格或是全民族的文化,最健全的理想是多方面的自由的發展。&rdquo
 
周作人與林語堂同爲閑适派南北領袖,是有微妙差别的。三十年代初,在這兩位的推崇之下,晚明小品文大紅大紫,洛陽紙貴,&ldquo書架上不擺部公安竟陵派的東西,書架好像就沒有面子文章裏不說到公安竟陵,不抄點明人尺牍,文章好像就不夠精彩嘴巴邊不吐出袁中郎金聖歎的名字,不談點小品散文之類,嘴巴好像就無法吐風流。&rdquo林語堂對公安竟陵由衷地贊賞,而周作人是有一定保留的。林語堂推崇清季的随園主人袁枚,周作人卻說:&ldquo我總不大喜歡袁公子的氣味,覺得這有點薄與輕&rdquo。周作人與林語堂,一個是新古典主義,另一個是浪漫主義,同樣是發思古之幽情,周作人是嚴肅的,有書齋中的夫子氣而林語堂是熱烈的,更像一個在世俗中浸潤的文人。周作人散發的是京城老派士大夫醇厚氣息,而林語堂更接近上海灘城市中産階級的新潮趣味。
 
古典也罷,浪漫也罷,這些還都是表相,更重要的是兩個人的精神氣質差異。周作人骨子裏是一個悲觀的虛無主義者,少年時期與魯迅有同樣的心靈創傷,讓他對社會的殘酷和人心的淡漠有深切的感受,雖然在五四時期一度相信人文主義,但生命深處是虛無的。他說過:&ldquo我本來是無信仰的,不過,以前還憑了少年的客氣,有時候要高談闊論地講話,亦無非是自騙自罷了。這幾年來卻有了進步,知道自己的真相,由信仰而歸于懷疑,這是我的&lsquo轉變方向&rsquo了&rdquo。因爲悲觀,周作人憤世嫉俗,閑适隻是表象,内心常有忿忿不平。1936年,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吐露自己的心聲:&ldquo平淡,這是我所最缺少的,雖然也原是我的理想。中國是我的本國,是我歌于斯哭于斯的地方,可見眼見得那麽不成樣子,大事且莫談,隻一出去就看見女人的紮縛的小腳,又如此刻在寫字耳邊就滿足後面人家所收廣播的怪聲的報告與舊戲,真不禁令人怒從心上起也。在這種情形裏平淡的文情那裏會出來,手底下永遠是沒有,隻在心目中尚存在耳。&rdquo周作人在《人世間》創刊號上發表《五十自壽詩》,一時迎來衆多名流的唱和,也招來左翼知識分子的群起而攻之,批評知堂老人&ldquo談狐說鬼&rdquo是&ldquo逃避現實&rdquo,&ldquo背叛五四傳統&rdquo。
 
雖然已經失和、卻依然最深知周作人的魯迅,頗爲不屑激進左翼青年的淺薄,爲他辯護說:周作人雖是對黑暗之力的逃避,但這逃避是不得已的,不是他所甘心的。所以在他的文字中,無論怎樣,還處處可以找到他對黑暗的現實的各種各種的抗議的心情。魯迅還反過來嘲諷那些好向文壇同路人施放冷箭的激進分子,此等攻擊文字,古已有之,&ldquo文人美女,必負亡國之責,近似亦有人覺國之将亡,已在卸責于清流或輿論矣。&rdquo
 
如果說周作人的閑适是抑制了内心的戾氣、以讀書和知性後世修出來的話,那麽,林語堂的性靈則是天然渾成,是他性格中本來的一部分。從小在山野鄉村活蹦亂跳的林語堂,是一個道家式的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這是他的天性使然,無須刻苦修煉。他在《人生的藝術》中說過一段話:
 
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個對人生有一種建于明慧悟性上的達觀者。這種達觀産生寬宏的懷抱,能使人帶着溫和的譏評心理度過一生,丢開功名利祿,樂天知命地過生活。這種達觀也産生了自由意識,放蕩不羁的愛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個人有了這種自由的意識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熱烈地享受快樂的人生。
 
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觀念與思想雖然煥然一新,然而精神人格依然與傳統士人一脈相承,胡适是溫雅而嚴肅的儒者,魯迅是特立獨行的狂人,周作人是憤世嫉俗的名士,而林語堂,雖然年輕的時候與周氏兄弟走得很近,有狂狷一面,但到中年之後,漸入知天樂命的隐者一路。他最欣賞的,都是潇灑飄逸的道家式人物:從先秦的莊子、六朝的陶淵明,到宋代的蘇東坡、晚明的袁宏道、清代的袁枚。他們所處的時代不是天下大亂,就是專制極其嚴酷,世道無常,命運多舛,讀書人不得不循入自然尋求内心的自由,苟全性命于亂世。在不完美的世道裏面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快樂,活出性靈在不自由的血雨腥風中,守住自我的一爿天地,這就是林語堂所繼承的中國道家式隐士的精神傳統。
 
幽默、性靈、閑适,是林語堂在三十年代倡導、把玩的處世哲學。問題是,在一個黑暗的世界裏能有優雅的人生嗎?1932年,朱光潛在《談美》一書的開場白中這樣說:&ldquo我堅信中國社會鬧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壞。我堅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幾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從&lsquo怡情養性&rsquo做起,一定要于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别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乞求。要求人心淨化,先要求人生美化&rdquo。林語堂所身體力行的,不過是美化人生而已,讓平庸的日常生活變得優雅、變得超凡脫俗。在一個黑暗的世道之中,優雅的人生、對心靈自由的追求,何嘗不是一種消極的抵抗?
 
林語堂将自己的書房命名爲&ldquo有不爲齋&rdquo,取意爲孔子的&ldquo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rdquo。他不喜歡豪言壯語式的&ldquo要如何如何&rdquo,更願意以&ldquo不如何如何&rdquo守住爲人的底線。《論語》雜志每期的封面内頁,都印有林氏特有幽默風格的宣言:&ldquo不反革命&rdquo、&ldquo不評論我們看不起的人,但我們所愛護的人要盡量批評&rdquo、&ldquo不破口罵人&rdquo、&ldquo不拿别人的錢、不說他人的話&rdquo、&ldquo不附庸風雅、更不附庸權貴&rdquo、&ldquo不互相标榜、不做痰迷詩、不登香豔詞&rdquo、&ldquo不主張公道,隻談老實的私見&rdquo、&ldquo不戒癖好,并不勸人戒煙&rdquo、&ldquo不說自己的文章不好&rdquo。狂者魯迅曾經諷刺林語堂的&ldquo有不爲齋&rdquo:&ldquo&lsquo有所不爲&rsquo的,是卑鄙龌龊的事乎,抑非卑鄙龌龊的事乎?&rdquo而狷者林語堂縱然有萬般軟弱、膽怯,沒有像戰士那樣繼續與黑勢力搏殺,但他守得住底線,不做那些連自己也看不起的醜陋之事。終其一生,大節無虧,潔身自好,在那個不自由的時代,也是一種難得的品質。
 
▲林語堂先生彈琴
這樣的文人是犬儒嗎?林語堂在自傳中講了一個故事:古希臘的犬儒代阿今尼思,正流浪街頭,睡在木桶中曬着太陽。亞力山大帝巡視經過,慕其大名,問他有何所求。代阿今尼思矜持地回答:&ldquo請陛下稍微站開,不要遮住陽光,這便是我唯一的請求。&rdquo在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頭頂的世道,對于文人的德性,林語堂有自己的理解:
 
做文人,而不準備成爲文妓,就隻有一途:那就是帶點丈夫氣,說自己胸中的話,不要取媚于世,這樣身份自會高。要有點膽量,獨抒己見,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份。所言是真知灼見的話,所見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寫是優美動人之文,獨往獨來,存真保誠,有骨氣,有識見,有操守,這樣的文人是做得的。
 
有爲不爲的林語堂,就是這樣的文人。
 
 
守得住底线的林语堂
文 | 许纪霖
 
一年前,当杨绛过世之后,围绕着钱锺书夫妇生前评价,知识界曾经有一场大争论。虽然早已偃旗息鼓,但问题依然沉甸甸地潜伏在心底。最近读林语堂的作品,又重新浮出水面:从林语堂到钱锺书,皆是以逍遥风流、超脱闲适的道家姿态行走于世,难道他们真的是放弃了家国情怀与天下责任的犬儒吗?我们如何走入他们的心灵世界,这是一种什么样类型的知识分子?这篇小文,暂时放过钱锺书,来说一说林语堂。
 
一
从战士到名士
 
一般读者,只记得写《吾土吾民》、《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的林语堂,那是一个&ldquo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写宇宙文章&rdquo的优雅绅士,乐乐呵呵,雍然大度。然而,早年的林语堂,也有怒目金刚的时候。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中期到三十年代中期,短短十年间,他经历了从战士到名士、从名士到隐士的两度变化。
 
聪明绝顶的林语堂少年得志,履历显赫,圣约翰大学学士、哈佛大学硕士、莱比锡大学博士,年纪轻轻就在清华、北大教书。二十年代京城的大学教授,分为《现代评论》与《语丝》两大阵营派,前者胡适是精神领袖,后者以鲁迅为马首是瞻。按照学术出身,林语堂应该归入前者,何况当年留学时胡适还倾其私囊资助过他。然而,林语堂毕竟出身于闽南一个小山村的牧师家庭,山野的自然蛮性让他不同于循规蹈矩的大户人家孩子,从小调皮捣蛋,精灵古怪。他最喜欢苏东坡,说&ldquo其可爱处,偏在他的刁皮&rdquo。一个人在阵营对立时的站队,有时候未必全然取决于思想倾向,更多地是一种精神气质的选择,林语堂与胡适、陈西滢在思想上同属自由主义,但他不喜他们过于浓厚的一本正经的绅士派头相反地,周氏兄弟身上那种名士气,反而更让他感到气味相投。周作人说过,自己身上有两个鬼,一个是绅士鬼,另一个是流氓鬼。林语堂与周氏兄弟、钱玄同这些语丝同人一样,都是&ldquo双鬼&rdquo缠身,除了绅士气,还有些流氓气或匪气。大凡名士,既是正途出身,体制中人又落拓不羁,反抗主流。亦正亦邪,集两气于一身。何时为正,何时为邪,要看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历史的具体情境。
 
语丝时期的林语堂,以老顽童的资历,与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笔战,嬉笑怒骂,追随鲁迅痛打落水狗,抗议政府对女师大学生迫害,还在街头用竹竿、砖石与警察打仗,很有一种战士的气魄。对方骂语丝派是一群&ldquo学匪&rdquo,林语堂索性接过来,以土匪自居,写了一篇《祝土匪》,讽刺学者虽然讲道德、士风,其实最爱的是自己的脸面。&ldquo惟有土匪,既没有脸孔可讲,所以可以比较少作揖让,少对大人物叩头。&rdquo太太很为丈夫担心,责问他为什么不好好教书?要去管闲事骂人?林语堂笑吟吟地回答:&ldquo骂人是保持自身尊严,不骂人时才是真正的丢尽了学者的人格。&rdquo
 
北洋时期的北京,虽然政局混乱,但各路军阀,对读书人还算客气,只要不骂得太痛,听凭他们去折腾。乱世,是政治的不幸,有时却是文化的盛世、读书人的狂欢日。周作人说过:&ldquo文学方面的兴衰,总和政治情形的好坏相反背着的&rdquo。国家不统一,没有强力政府,纲常絮乱,文坛上人各&ldquo言志&rdquo,有思考和说话的自由,文学就有繁荣的春天。相反地,在太平盛世,统治者有精力来管文化,思想定于一尊,文学进入&ldquo载道&rdquo的路子,便进入了萧条的秋天。果然,等到北洋政权垮台,等来了国民党的一统天下,读书人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四·一二大屠杀让林语堂见到了太多的血,新派的国民党杀起人来,比老派的北洋军阀更狠、更无人道,而且是打着革命的旗号。对舆论的钳制也是清末以来所未见,仿佛一夜回到了雍正乾隆年代。1928年,寓居上海的林语堂将前几年在北京写的战斗檄文编为《翦拂集》,在序言中流露出无限的悲哀:&ldquo勇气是没有了,但是留恋还有半分。远客异地的人反要做起剪纸招魂无谓的举动南下两年来,反使我感觉北京一切事物及或生或死的旧友的可爱&rdquo。严酷的舆论环境,令他不再想作无谓的牺牲,他告诉青年读者:&ldquo时代既无所用于激烈思想,激烈思想亦将随而消灭。这也是太平人所以感觉沉寂的原因。有人以为这种沉寂的态度是青年的拓落,这话我不承认,我以为这只是青年人增进一点自卫的聪明&rdquo。
 
▲《翦拂集》,林语堂著
 
在政治高压之下,《语丝》同人分化了。鲁迅依然以自己的特立独行,坚守战士的姿态。周作人、林语堂、郁达夫则从战壕里撤出,躲到一边变为了名士。郁达夫说:&ldquo我不是一个战士,只不过是一个作家&rdquo。周作人感叹:&ldquo清醒地都看见听见,又无力高声大喊,此乃是凡人的悲哀&rdquo。躲在八道湾胡同的知堂老人---其实并不老,只是心老了---看透了如今的民国,又回到了绝对专制的明代:&ldquo手拿不动竹竿的文人只好避难到艺术世界里去,这原是无足怪的&rdquo。林语堂也在上海的租界里发牢骚:&ldquo读书人谈不得国事,只好走入乐天主义,以放肆狂悖相效率&rdquo。
 
于是,周作人、林语堂这两大名士,一北一南,办了两份杂志《骆驼草》和《论语》,不再谈国事,讲闲话,玩古董,&ldquo笑骂由你笑骂,好文章我自为之&rdquo。以林语堂为主心骨的《论语》第一次以&ldquo幽默&rdquo为标榜。他解释说,孔子的两部大作,《春秋》可以匡正世道人心,挽既倒于狂澜,跻国家于太平,让乱臣贼子发生恐怖。而《论语》,实在是老夫子的幽默之作,&ldquo孔子是一怀才不遇者,怀才不遇而不慷慨悲歌,此乃孔子幽默之最特别处及出发处&rdquo。
 
《论语》时期的林语堂,虽然隐在租界,却算不上真正的隐士。他有名士的超脱潇洒,更有名士的愤世嫉俗。表面看起来平淡冲和,其实内心是有忿忿不平之气的。他与周作人都自比明代的名士,但正如周作人所说,&ldquo明朝的名士的文艺诚然是多有隐循的色彩,但根本是反抗的&rdquo。中国的名士,从魏晋的竹林七贤、明末的公安竟陵,到民国的林语堂、周作人,悟透了统治者的残暴、社会的不讲理,他们不满、愤怒、悲伤,却有深刻的无力感,不得已打起精神,佯装成风流倜傥的潇洒,然而,在安全的半径范围之内,还是要对看不下去的黑暗讽刺几句,虽然是以幽默、调侃、正话反说的方式。
 
读《论语》杂志中的林语堂杂文,颇多这类带刺骨的幽默。他在谈到言论自由时说:人类虽有其语言,却比禽兽不自由得多。萧伯纳过沪时说,唯一有价值的自由,是受压迫者喊痛之自由。我们所需要的,正是喊痛的自由,并非说话的自由。不过,如何喊痛,与畜生不同,是需要有些技巧的。林语堂后来在《自传》中略带讽刺地总结:
 
我们所得的出版自由太多了,言论自由也太多了,而每当一个人可以开心见诚讲真话之时,说话和著作便不能成为艺术了。这言论自由究有甚好处?那严格的取缔,逼令我另辟蹊径以发表思想。我势不能不发展文笔技巧和权衡事情的轻重,此即读者们所称为&ldquo讽刺文学&rdquo。我写此项文章的艺术乃在发挥关于时局的理论,刚刚足够暗示我的思想和别人的意见,但同时却饶有含蓄,使不至于身受牢狱之灾。这样写文章无异是马戏场中所见的在绳子上跳舞,需眼明手快,身心平衡合度。
 
因为兼任蔡元培英文秘书,同时又符合内心追求自由的信念,林语堂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领导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还担任了重要的宣传主任一职。国民党最忌讳社会上有组织,你喊喊要人权也就罢了,一旦形成有国际影响的团体,政府势必置其死地而后安。暗杀的第一目标是同盟的总干事杨杏佛。消息传来,林语堂第一次感受到切身的恐怖。家门口总是有来历不明的陌生人身影在晃动,林语堂两个星期没有出门,也不敢去出席杨杏佛的入殓仪式。鲁迅虽然也在传说中的暗杀名单上,但毅然决然不带家门钥匙,去参加了与杨的最后告别。事后他对林语堂的胆怯颇为不屑,对冯雪峰说:&ldquo连许寿裳都去了,这个时候就看出人来了,林语堂就没有去。其实,他去送殓又有什么危险!&rdquo
 
差点溅到灰布长衫的血,让林语堂感到透心的恐惧。竹林七贤之中,大名士嵇康因孤高被杀。嵇康何罪之有?只是拒绝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又被小人诬陷,最后以一曲《广陵散》告别人间。今日之民国,其残暴较之魏晋有过之而无不及。屠刀逼迫之下,林语堂决定不再与屠夫纠缠,远离政治,回归内心。名士与隐士皆追求自由,但名士对&ldquo外在的自由&rdquo是在乎的,有机会还要讽刺几句。而隐士全然相忘于江湖,彻底回到&ldquo内心的自由&rdquo。纵然屋外风雨交加,也要在自我中撑起一爿不完美的小天地。
 
▲林语堂故居书桌
 
二
从名士到隐士
 
从创办《人世间》起,林语堂完成了第二度转变,从愤世嫉俗的名士蜕变为追求闲适的隐士。过去的他,身上有两个鬼与两种气质,如今绅士鬼完胜流氓鬼,隐士打败了叛徒。&ldquo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rdquo,成为了林氏小品文的精神标志。如果说在《论语》时期林氏幽默尚带有一丝讽刺的话,那么到了《人世间》、《宇宙风》时期,已经少了情绪与火气,更多地是生活的风月、文化的小摆设,从牙刷、吸烟到养鸟,无所不谈,而且谈得兴致勃勃,充满雅趣。他最欣赏的古代隐士是陶渊明,在《生活的艺术》中为陶氏有一个辩护&ldquo也许有人以为陶渊明是&lsquo逃避主义者&rsquo,但事实上他绝对不是。他要逃避的仅是政治,而不是生活的本身。&rdquo
 
谈到幽默,林语堂认为有庄子式的和陶渊明式的两种,庄子是阳性的幽默,愤怒的狂笑,而陶渊明是阴性的幽默,温和的微笑。&ldquo议论纵横之幽默,以庄为最,诗化自然之幽默,以陶为始&rdquo。林语堂说,中国人只知道幽默必是讽刺,不知幽默也可闲适的。不过,幽默的变调,让鲁迅对林语堂愈发有了成见。在《语丝》时期,他们原是并肩痛打落水狗的好战友,到了《论语》时期,鲁迅对林语堂&ldquo讽刺的幽默&rdquo尚有理解,但对于后来&ldquo闲适的幽默&rdquo,自然不能赞一词了。在鲁迅看来,写不痛不痒的打油诗,&ldquo盖打油亦然须能有打油之心情,而今何如者,重重迫压,今人已不能喘气,除呻吟叫号而外,能有他乎?&rdquo战士内心有狂气,故对名士的傲世尚能惺惺相惜。然而,战士最看不得隐士的明哲保身,而且还将之演绎为一套闲适人生、清谈哲学,无疑是误国误民、将粗粝的人心磨平,难怪鲁迅后来要对林语堂为首的闲适派文人说狠话、下重手了。
 
面对左翼知识分子的围攻,林语堂颇为不服,他反唇相讥:&ldquo清谈是孽政生出来的,不是孽政由谈生出来的&rdquo。言下之意,正统的道学先生没有勇气直面暴政抗议,只好拿无辜的清谈出气,打虎不敢将猫欺。他既鄙视政府的帮闲文人,也反感激进的左翼作家,将他们视为充满方巾气、道学气的&ldquo新旧卫道派&rdquo。他讽刺说:&ldquo今天有人虽写白话,实则在潜意识上中道学之毒甚深。动辄任何小事,必以&lsquo救国&rsquo&lsquo亡国&rsquo挂在头上,于是用国货牙刷也是救国,卖香水也是救国,弄得人家一举一动打一个喷嚏也不得安闲&rdquo。
 
▲林语堂先生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闲适派文人,一南一北,以周作人和林语堂为代表。虽然都是清谈,但有京派与海派之分。北平的闲适派,从周作人到废名、俞平伯,都是大学教授,而上海的闲适派,林语堂、邵洵美、章克标、郁达夫等人,大都是文人墨客,曹聚仁说:海派必以西装、洋话、租界作掩护,而京派素以学问作掩护,因此海派不必谈学问,而京派非谈学问不可。谈不谈学问,差别很大。大学教授纵然把玩性灵,骨子里是严肃的,有学院的方巾气,喜欢掉书袋。而文人墨客做幽默文章,尺度就比较大,虽然鲜灵活泼,不免有轻薄、油滑之感。林语堂在上海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相信&ldquo为人生而文学&rdquo的京派教授们对他是颇为不屑的,沈从文嘲笑说:&ldquo试想想,二十多岁的读者,活在目前这个国家里,哪里还有这种潇洒情趣,哪里还宜于培养这种情趣?&rdquo朱光潜也批评说:&ldquo我反对这少数人把个人特别趣味加以鼓吹宣传,使它成为弥漫一世的风气。无论是个人的性格或是全民族的文化,最健全的理想是多方面的自由的发展。&rdquo
 
周作人与林语堂同为闲适派南北领袖,是有微妙差别的。三十年代初,在这两位的推崇之下,晚明小品文大红大紫,洛阳纸贵,&ldquo书架上不摆部公安竟陵派的东西,书架好像就没有面子文章里不说到公安竟陵,不抄点明人尺牍,文章好像就不够精彩嘴巴边不吐出袁中郎金圣叹的名字,不谈点小品散文之类,嘴巴好像就无法吐风流。&rdquo林语堂对公安竟陵由衷地赞赏,而周作人是有一定保留的。林语堂推崇清季的随园主人袁枚,周作人却说:&ldquo我总不大喜欢袁公子的气味,觉得这有点薄与轻&rdquo。周作人与林语堂,一个是新古典主义,另一个是浪漫主义,同样是发思古之幽情,周作人是严肃的,有书斋中的夫子气而林语堂是热烈的,更像一个在世俗中浸润的文人。周作人散发的是京城老派士大夫醇厚气息,而林语堂更接近上海滩城市中产阶级的新潮趣味。
 
古典也罢,浪漫也罢,这些还都是表相,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精神气质差异。周作人骨子里是一个悲观的虚无主义者,少年时期与鲁迅有同样的心灵创伤,让他对社会的残酷和人心的淡漠有深切的感受,虽然在五四时期一度相信人文主义,但生命深处是虚无的。他说过:&ldquo我本来是无信仰的,不过,以前还凭了少年的客气,有时候要高谈阔论地讲话,亦无非是自骗自罢了。这几年来却有了进步,知道自己的真相,由信仰而归于怀疑,这是我的&lsquo转变方向&rsquo了&rdquo。因为悲观,周作人愤世嫉俗,闲适只是表象,内心常有忿忿不平。1936年,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吐露自己的心声:&ldquo平淡,这是我所最缺少的,虽然也原是我的理想。中国是我的本国,是我歌于斯哭于斯的地方,可见眼见得那么不成样子,大事且莫谈,只一出去就看见女人的扎缚的小脚,又如此刻在写字耳边就满足后面人家所收广播的怪声的报告与旧戏,真不禁令人怒从心上起也。在这种情形里平淡的文情那里会出来,手底下永远是没有,只在心目中尚存在耳。&rdquo周作人在《人世间》创刊号上发表《五十自寿诗》,一时迎来众多名流的唱和,也招来左翼知识分子的群起而攻之,批评知堂老人&ldquo谈狐说鬼&rdquo是&ldquo逃避现实&rdquo,&ldquo背叛五四传统&rdquo。
 
虽然已经失和、却依然最深知周作人的鲁迅,颇为不屑激进左翼青年的浅薄,为他辩护说:周作人虽是对黑暗之力的逃避,但这逃避是不得已的,不是他所甘心的。所以在他的文字中,无论怎样,还处处可以找到他对黑暗的现实的各种各种的抗议的心情。鲁迅还反过来嘲讽那些好向文坛同路人施放冷箭的激进分子,此等攻击文字,古已有之,&ldquo文人美女,必负亡国之责,近似亦有人觉国之将亡,已在卸责于清流或舆论矣。&rdquo
 
如果说周作人的闲适是抑制了内心的戾气、以读书和知性后世修出来的话,那么,林语堂的性灵则是天然浑成,是他性格中本来的一部分。从小在山野乡村活蹦乱跳的林语堂,是一个道家式的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这是他的天性使然,无须刻苦修炼。他在《人生的艺术》中说过一段话:
 
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观念与思想虽然焕然一新,然而精神人格依然与传统士人一脉相承,胡适是温雅而严肃的儒者,鲁迅是特立独行的狂人,周作人是愤世嫉俗的名士,而林语堂,虽然年轻的时候与周氏兄弟走得很近,有狂狷一面,但到中年之后,渐入知天乐命的隐者一路。他最欣赏的,都是潇洒飘逸的道家式人物:从先秦的庄子、六朝的陶渊明,到宋代的苏东坡、晚明的袁宏道、清代的袁枚。他们所处的时代不是天下大乱,就是专制极其严酷,世道无常,命运多舛,读书人不得不循入自然寻求内心的自由,苟全性命于乱世。在不完美的世道里面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快乐,活出性灵在不自由的血雨腥风中,守住自我的一爿天地,这就是林语堂所继承的中国道家式隐士的精神传统。
 
幽默、性灵、闲适,是林语堂在三十年代倡导、把玩的处世哲学。问题是,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能有优雅的人生吗?1932年,朱光潜在《谈美》一书的开场白中这样说:&ldquo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lsquo怡情养性&rsquo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乞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rdquo。林语堂所身体力行的,不过是美化人生而已,让平庸的日常生活变得优雅、变得超凡脱俗。在一个黑暗的世道之中,优雅的人生、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何尝不是一种消极的抵抗?
 
林语堂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ldquo有不为斋&rdquo,取意为孔子的&ldquo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rdquo。他不喜欢豪言壮语式的&ldquo要如何如何&rdquo,更愿意以&ldquo不如何如何&rdquo守住为人的底线。《论语》杂志每期的封面内页,都印有林氏特有幽默风格的宣言:&ldquo不反革命&rdquo、&ldquo不评论我们看不起的人,但我们所爱护的人要尽量批评&rdquo、&ldquo不破口骂人&rdquo、&ldquo不拿别人的钱、不说他人的话&rdquo、&ldquo不附庸风雅、更不附庸权贵&rdquo、&ldquo不互相标榜、不做痰迷诗、不登香艳词&rdquo、&ldquo不主张公道,只谈老实的私见&rdquo、&ldquo不戒癖好,并不劝人戒烟&rdquo、&ldquo不说自己的文章不好&rdquo。狂者鲁迅曾经讽刺林语堂的&ldquo有不为斋&rdquo:&ldquo&lsquo有所不为&rsquo的,是卑鄙龌龊的事乎,抑非卑鄙龌龊的事乎?&rdquo而狷者林语堂纵然有万般软弱、胆怯,没有像战士那样继续与黑势力搏杀,但他守得住底线,不做那些连自己也看不起的丑陋之事。终其一生,大节无亏,洁身自好,在那个不自由的时代,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林语堂先生弹琴
这样的文人是犬儒吗?林语堂在自传中讲了一个故事:古希腊的犬儒代阿今尼思,正流浪街头,睡在木桶中晒着太阳。亚力山大帝巡视经过,慕其大名,问他有何所求。代阿今尼思矜持地回答:&ldquo请陛下稍微站开,不要遮住阳光,这便是我唯一的请求。&rdquo在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的世道,对于文人的德性,林语堂有自己的理解:
 
做文人,而不准备成为文妓,就只有一途:那就是带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份自会高。要有点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份。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之文,独往独来,存真保诚,有骨气,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
 
有为不为的林语堂,就是这样的文人。
有一只小猪,它长着,圆圆的头、大大的耳朵、翘翘的鼻子、胖乎乎的身子。它喜欢在垃圾堆里找吃的,吃饱了,就在泥坑里滚来滚去它身上全是泥浆。它想:“哼!我就不...[全文阅读]
乔丹丹,北邮的“自强之星”。这位家境贫寒的姑娘,去年参加了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过五关斩六将,成功通过笔试、面试,获得了到清华大学硕...[全文阅读]
国王并不需要特别的伪装来掩饰自己,但他有奴才前呼后拥,还有那些五大三粗全副武装的卫兵和保镖、开路的喇叭和大鼓,以及那些簇拥着他们的卫队,这些仪式营造出来的...[全文阅读]
婚姻是两个人的利己主义,两个人在一起,终归会好一些。最重要的是,我们之间还有爱! 前一阵子,电视上热播连续剧《和前妻谈恋爱》。这片子一播完,我和妻子都感同身...[全文阅读]
晋怀公是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外祖父逼死的人,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晋怀公本人只因为外祖父狐突不听从自己的命令手召狐偃狐毛回国,就杀掉了狐突这件事却是被记...[全文阅读]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的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个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人家都是对我恶语相向,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许纪霖:守得住底线的林语堂
上一篇:经典微小说:《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