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蕴初:怀揣报国梦的味精大王
发布时间:2022-04-13 11:30:02
1923年的春天,上海聚豐園裏,環境雅緻,空氣清新。而立之年的吳蘊初揣着他精心研制的晶瑩小顆粒靜靜等着一個人。這個人叫王東園,是張崇新醬園的推銷員。而張崇新醬園的老板張逸雲,則是吳蘊初最想結識的那個人,也正是他,爲後來&ldquo天廚&rdquo的誕生,助了一臂之力。
1906年的黃浦江、外白渡橋邊,時常蹲坐着一個衣衫單薄的少年。少年發現有人力車輛或者驢馬車通過時,都會奔上去幫人拉推,以得幾文錢回謝。這位少年就是還在上海兵工學堂化學專業讀書的吳蘊初,他同時還兼任兵工學堂附屬小學的算術老師。如此刻苦努力,隻爲兌現自己當初對父親面包的承諾,&ldquo自立并補貼一些家用&rdquo。這樣的生活,他堅持了六年。這種奮發向上、吃苦耐勞而又恪守信用的品格,他堅守了一生。而兵工學堂化學專業的學習,則爲他一生的事業開啓了最初的源泉。
化學專業的高材生,漢陽鐵廠小試牛刀
從兵工學堂畢業之後,吳蘊初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他被恩師杜博推薦到漢陽鐵廠做化驗師。這份工作收入穩定,清閑易操作,在别人的眼裏算得上是一份很好的門路。然而,二十歲的吳蘊初,此時想要的并不是安穩的生活,即便是錦衣玉食也填充不了自己内心一腔的報國夢。于是,1915年的冬天,他在&ldquo實業夢&rdquo的驅使下,離開漢陽鐵廠,前往天津,準備參與籌辦硝堿公司。可惜,事與願違,等他不遠千裏趕到天津時,得到的卻是&ldquo股東們不幹了&rdquo的消息。這時的吳蘊初已身無分文,苦不堪言。
此時的漢陽鐵廠決定試制在國際上用于築爐的效能很好的矽磚與錳磚。可這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廠内的技術人員使出渾身解數也沒能理出頭緒。無奈,他們向剛從天津回來的吳蘊初發出了邀請。
吳蘊初是躊躇滿志的,雖然他并未研制過此類化學物質。可憑借化學知識與素養,以及自己執着的性格特點和強國之夢,他接下了這個擔子。吳蘊初的選擇是對的,那個黃浦江邊賣苦力的少年的倔強勁兒在這個二十五歲青年的體内再度重現。他查閱資料、分析數據、總結技術條件&hellip&hellip。不分晝夜、廢寝忘食的刻苦鑽研,終于親手試制了矽磚與錳磚,這在中國人之中,還是首例。
頓時,吳蘊初聲名鵲起。開始有一些廠家邀請他入夥或者與之合夥做生意。漢陽兵工廠聘他爲制藥課的課長,還授予少校軍銜。同時,他接受了漢口燮昌火柴廠的老板宋偉臣的邀請,與之合辦一個硝堿公司,由宋偉臣出資,他出技術并任總工程師兼廠長,利用兵工廠的廢液生産氯酸鉀。
二十五歲的吳蘊初身兼三職,開始在自己希望的道路上跨越有力的步伐了。一個屬于他的時代悄悄誕生了。
微小顆粒引發創業靈感,巧妙&ldquo邂逅&rdquo資深投資者
在外貨中找出創業點,在當時的中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21年的中國和世界都是那樣的動蕩不安。吳蘊初和劉鴻生共同創辦的新熾昌牛皮膠廠面臨着山窮水盡的境地。劉鴻生另創新業,吳蘊初一人難以抵擋企業衰勢。他開始在外貨中尋找機會。
研究之後,他選中了日本的原包裝産品&ldquo味の素&rdquo。這種産品最容易得利,因爲它是人們一日三餐中很理想的調料。有錢人的山珍海味需要它,吃不起山珍海味的廣大貧苦百姓也需要它,一碗素湯,一碟兒青菜,隻需放上那麽幾粒,就似魔幻般産生了奇效。然而,想要做這個微小顆粒的生意,首先必須知道它是怎麽做成的。這個時候吳蘊初的化學素養又派上了用場。他開始利用業餘時間鑽研這小小顆粒的研究方法了。
沒有實驗室,就在自己的家裏研制缺少助手,自己的妻子來擔任。三十歲的吳蘊初在創造和鑽研方面絲毫不減當年的激情。他要把&ldquo味の素&rdquo中最關鍵的哥羅登酸鈉提取出來,再加工制作,做成優質的&ldquo國産&rdquo化學調味品。這個化學專業的高材生,終究是值得驕傲的,經曆過無數個日日夜夜之後,他終于把晶瑩剔透的小顆粒捧在了手心裏。
有了成功試制的小顆粒,如何才能使其轉化爲生産力呢?資金、廠房還有設備開始困擾他。吳蘊初明白單憑自己的力量,要把這個産品生産出來,投放到市場中,實在是太難了,他必須要找到一個可靠的合夥人。
張崇新醬園的推銷員王東園成爲了他在尋找合夥人的道路上的一個合适的人選。如何使他注意到自己的這顆微小的小顆粒?聰明的吳蘊初選擇了&ldquo欲擒故縱&rdquo。他坐在&ldquo聚豐園&rdquo裏,細細品味着自己的小顆粒帶來的美味,還頻頻咋舌,惹得王東園忍不住上前探問。&ldquo你嘗嘗&rdquo,吳蘊初微笑着将東西推薦給這個精明的推銷員。果不其然,王東園品後贊不絕口,連聲叫好,知道吳蘊初乃是熾昌的廠長後,更是驚奇不已。兩人相談甚歡,在聽到吳蘊初歎息缺乏資金時,王東園主動提出介紹他的老板張逸雲與之合作。
張逸雲是一位寬厚熱誠的實業家,他爽快正派、有膽有識。兩人一見如故,一拍即合,決定共辦一個生産如同&ldquo味の素&rdquo一般的調味品廠。于是,調味之精華&ldquo味精&rdquo、佛手爲圖标的&ldquo天廚&rdquo誕生了。
好風憑借力,天原天盛齊誕生
天廚廠從幾顆微粒變成了大廠,爲他的股東們特别是爲吳蘊初創造了可貴的财富。這些财富在吳蘊初的支配下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佛手味精大量生産,自然所需原料也随之猛增,這也就越發顯出原料的重要性了。吳蘊初制造味精的原料,主要是面筋,其次是鹽酸。面筋的來源,除紡織廠供應外,還有自己的澱粉廠,都是就地取材,數量上也能得到保證,是不成問題的了。主要的不成問題,次要的有了問題,也就上升爲主要了。當時國内根本沒有生産鹽酸的廠家,國内用鹽酸基本上靠從日本進口,價格自然十分昂貴,日商也往往用此鉗制中國的民族企業。正因爲這樣,早在1926年吳蘊初就很想辦個電解食鹽廠生産鹽酸,爲國家增添個化學工業項目,擺脫日商的鉗制,甚至将日貨擠出中國。但當時因制酸耗費的資金太多,他那時隻是想想罷了,要去做卻絲毫沒有經濟能力。如今,有&ldquo天廚&rdquo做後盾,辦廠的條件已具備了。
有了自己的鹽酸,不但自己用起來方便保險,節省資金不說,還可以掙脫國内一些廠家所受的日貨控制與盤剝。有此種種,吳蘊初便決心将電解廠辦起來。可是做起來也不容易,盡管理論上已經掌握,可是理論到實際還有段距離,但是吳蘊初決心辦起來,金錢他毫不吝惜,投到科學實驗裏,失敗了也值得,精力也是如此。于是他便開始收集材料研究了起來。或是癡心感動了上天,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出現了:越南有個法國人辦的鹽酸廠,由于經營不好,剛剛倒閉。一聞此信吳蘊初抓住良機不放,當即上路,千裏迢迢地趕到了越南的海防,親自仔細地考察了那個廠的設備狀況,對那些機器的性能、使用期等要點一一做了确認:電解槽是美國産的,機器是法國造的,在當時稱得上一流,且使用時間也不長,産品的質量也基本上與日本的相當。自是更加喜出望外。經與那法國人磋商,以九萬銀元的價格購下了這全套設備。機器尚未到達時,吳蘊初便先期趕回,迅即集資二十萬,在上海周家橋購置了地皮,建起了廠房。還是廠名先行,因其是爲天廚味精廠提供原料的,故吳蘊初爲它取名爲&ldquo天原電化廠&rdquo。且&ldquo天原&rdquo還有天府樂原之解,響亮而吉祥。 然而,天原盛裝鹽酸的&ldquo鹽酸甏&rdquo是日産。價格昂貴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抵制日貨不徹底,如味精,必須全部原料都能自産自給才行。可生産耐酸陶,也不是很容易的,不像一般改變一下工藝就可的新式陶制品,那要有科學研究的參數在内的。吳蘊初硬是憑他的化學基礎與曾制過矽磚、錳磚的經驗很快地&ldquo啃&rdquo下了這塊&ldquo骨頭&rdquo。于歸國的當年,即1934年即着手實施在龍華濟公灘購了地皮,親自帶人由廠房到設備全部自行設計制造出來聘請了曾多年從事制陶業的李思敬擔任廠長。幾個月後,1935年初,便正式投産了。窯爐是新式的,機器是攪拌擠壓機,原料是取自天然的著名的宜興陶土,整體生産方式爲半機械半人力的組合。初始時月産量爲二十至二十四噸,産品除滿足天原的需用外,還銷往國内的化工廠與軍工廠。廠名仍是吳蘊初的巧思,以産天原産品盛器爲因,取做&ldquo天盛&rdquo。當諸多遊商打快拳似地逐利于淺層經營時,吳蘊初立足長遠,出發點高出一籌,踏踏實實地構築着基礎化學工業。不斷向深層探求,以&ldquo天盛&rdquo又爲國家填補了一項化學陶器的空白。天廚&mdash&mdash天原&mdash&mdash天盛,如同化學的連鎖反應方程式一般,互爲動因與補充,形成一個完善的天字號系列。
達者兼濟天下,盡心效家邦的味精大王
天原天盛成立之後,吳蘊初又相繼創辦了另外兩個天字號的化工廠&ldquo天利和天山&rdquo。此時的吳蘊初已經不再是那個受祖父格外憐愛的孩童,也不再是黃浦江邊那個賣苦力的少年,他已經成爲了一名出色的實業家和化學家。他的堅持和勤奮,成就了他一生的夢想,抵制外貨,提倡國貨,實業救國。
1928年,天廚廠爲他和他的同伴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他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ldquo足夠&rdquo的标準,這個清貧出身的實業家毫不猶豫地拿出資金組建了&ldquo中華工業化學研究所&rdquo,自任董事長,研究化工産品與接受化學研究的項目委托,兼培育化工人才。随後,研究所又與&ldquo中華化學工業會&rdquo合并,吳蘊初爲副理事長。
1931年.他又積極成立了&ldquo清寒教育基金委員會&rdquo,由他拿出五萬元作爲基金,聘請幾位化學界人士爲委員。同時又在滬江大學化學系設立化學獎金,獎勵學習優秀的學生爲中華職業教育社投資捐辦了理化教室。由基金會主持每年對大學化學系一年級學生與高中一年級學生分别考試,從中選出十餘名優秀者發給獎學金,發給相當于一個大學生每年平均費用,标準三百元。獲得這種獎金的多爲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與清華大學的在校大學生。有的因一直保持在校的優異成績,這種獎金隻于一年級時獲準資格便可一直領到畢業。爲了鼓勵寒門學子,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專利所得,并以此爲樂。
1933年,張逸雲病故。可惜這位智達見明又寬厚的企業家不壽,而子女又因纨绔而驕奢,堕入了&ldquo富不及三代&rdquo的悲慘邏輯之中,恣意揮霍了起來。天廚幾乎被其掏空一半,吳蘊初爲顧全大局,于1935年将天廚改爲有限公司,清産作價,資本已由1928年的十萬增至二百萬(利潤分紅在外)。在吳蘊初的主張下,由這兩百萬之中,提取出二十萬元,即總資本的十分之一,一律以新公司股票的形式依照進廠先後與所得薪水累計數按比例發給每一個職員與工人。早在1928年,吳蘊初就主張&ldquo放棄專利&rdquo,此舉更是将那可觀的一大發明權報酬獻給了社會。
内戰爆發後,吳蘊初謝絕了蔣委員長的&ldquo經濟部部長&rdquo的承諾,在上清寺的和桂園受到了毛澤東的親切接見。1950年,吳蘊初由香港乘船抵達重慶,幾天後在錢昌煦的引薦下在中南海拜見了周恩來。
吳蘊初回上海不久,就被任命爲華東行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工商聯副主任以及化學工業同業工會主任委員不久,又增任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總會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這個出生于1894年的江蘇嘉定的&ldquo細娃貴崽&rdquo,成了總理口中以及人民心中名副其實的&ldquo味精大王&rdquo。(編輯/晴川)
吳蘊初生平
大事紀年表
1891年 出生于江蘇嘉定
1901年 考取&ldquo童生&rdquo
1905年 考進上海廣方言館
1906年 考入上海兵工學堂
1911年 從上海兵工學堂畢業,到上海制造局實習
1912年 實習歸來,進漢陽鐵廠,1915年離開1923年 重返漢陽鐵廠,試制成功矽磚與錳磚
1923年 創辦&ldquo天廚&rdquo味精廠
1926年 将制作味精的方法公開,申請國際專利。這在我國也是首例。
1928年 出資組建&ldquo中華工業化學研究所&rdquo
1929年 &ldquo天原&rdquo投産,主要生産鹽酸、液堿、漂白粉。
1931年 主持成立&ldquo清寒教育基金委員會&rdquo
1935年 &ldquo天盛&rdquo誕生,爲國家填補了一項化學陶器的空白。
1935年 天利&rdquo投入生産,解決氫氣、硝酸、液氨的排放問題。
1937年 八一三事變後,遷至新疆天山腳下,建立&ldquo天山&rdquo,主要針對邊防軍的彈藥、築路、開礦的所需,以生産彈藥爲主的産品。
1937年 他代表中國以資源委員會的代表資格赴德全權談判。不久,移廠重慶,又正式擔任了資源委員會委員、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經濟計劃委員會委員。
1945年 接受毛澤東、周恩來的接見。
1950年 由香港回到大陸。回上海不久,即被任命爲華東行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工商聯副主任以及化學工業同業工會主任委員不久,又增任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總會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
1953年 于華東醫院病逝。
這是一組珍貴的天原曆史照片
1944年5月,由中國氯堿工業元老吳蘊初先生創建,定名爲&ldquo天原電化廠股份有限公司宜賓工廠&rdquo。在抗戰期間内遷時,以船運抵宜賓天原江邊,靠人工肩挑背扛運到工地。
1943年11月&mdash&mdash吳蘊初率人赴宜賓考察。在宜賓縣白沙鄉十三保蔣壩選定分廠廠址。
1944年5月&mdash&mdash宜賓工廠建設工程破土興工。公司總經理吳蘊初主持開工典禮。
1946年12月23日&mdash&mdash本廠燒堿、漂白粉生産裝置開車,标志本廠建成投産,生産能力爲燒堿2噸/日,漂白粉3噸/日。
味精的産生
1908年,一位名叫池田菊苗的日本東京大學的化學教授在喝了妻子做的海帶湯後突發奇想,試圖找出這個湯如此鮮美的原因。半年後,他從10公斤的海帶中提出0.2克谷氨酸鈉。隻要在湯裏放一點點兒這玩意兒,立刻就能增加湯的鮮味。池田菊苗和鈴木三郎合作,改進了制造的方法,開始批量生産谷氨酸氨,并爲之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mdash&mdash味の素。
1923年,一位名叫吳蘊初的中國人發明了生産谷氨酸鈉的水解法。他在上海創立了天廚味精廠,推出了&ldquo佛手&rdquo牌味精。從此,味精進入了中國人的廚房,并随着中餐在世界範圍内的普及,和中華飲食文化永久聯系在一起。
1923年的春天,上海聚丰园里,环境雅致,空气清新。而立之年的吴蕴初揣着他精心研制的晶莹小颗粒静静等着一个人。这个人叫王东园,是张崇新酱园的推销员。而张崇新酱园的老板张逸云,则是吴蕴初最想结识的那个人,也正是他,为后来&ldquo天厨&rdquo的诞生,助了一臂之力。
1906年的黄浦江、外白渡桥边,时常蹲坐着一个衣衫单薄的少年。少年发现有人力车辆或者驴马车通过时,都会奔上去帮人拉推,以得几文钱回谢。这位少年就是还在上海兵工学堂化学专业读书的吴蕴初,他同时还兼任兵工学堂附属小学的算术老师。如此刻苦努力,只为兑现自己当初对父亲面包的承诺,&ldquo自立并补贴一些家用&rdquo。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六年。这种奋发向上、吃苦耐劳而又恪守信用的品格,他坚守了一生。而兵工学堂化学专业的学习,则为他一生的事业开启了最初的源泉。
化学专业的高材生,汉阳铁厂小试牛刀
从兵工学堂毕业之后,吴蕴初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他被恩师杜博推荐到汉阳铁厂做化验师。这份工作收入稳定,清闲易操作,在别人的眼里算得上是一份很好的门路。然而,二十岁的吴蕴初,此时想要的并不是安稳的生活,即便是锦衣玉食也填充不了自己内心一腔的报国梦。于是,1915年的冬天,他在&ldquo实业梦&rdquo的驱使下,离开汉阳铁厂,前往天津,准备参与筹办硝碱公司。可惜,事与愿违,等他不远千里赶到天津时,得到的却是&ldquo股东们不干了&rdquo的消息。这时的吴蕴初已身无分文,苦不堪言。
此时的汉阳铁厂决定试制在国际上用于筑炉的效能很好的矽砖与锰砖。可这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厂内的技术人员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理出头绪。无奈,他们向刚从天津回来的吴蕴初发出了邀请。
吴蕴初是踌躇满志的,虽然他并未研制过此类化学物质。可凭借化学知识与素养,以及自己执着的性格特点和强国之梦,他接下了这个担子。吴蕴初的选择是对的,那个黄浦江边卖苦力的少年的倔强劲儿在这个二十五岁青年的体内再度重现。他查阅资料、分析数据、总结技术条件&hellip&hellip。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刻苦钻研,终于亲手试制了矽砖与锰砖,这在中国人之中,还是首例。
顿时,吴蕴初声名鹊起。开始有一些厂家邀请他入伙或者与之合伙做生意。汉阳兵工厂聘他为制药课的课长,还授予少校军衔。同时,他接受了汉口燮昌火柴厂的老板宋伟臣的邀请,与之合办一个硝碱公司,由宋伟臣出资,他出技术并任总工程师兼厂长,利用兵工厂的废液生产氯酸钾。
二十五岁的吴蕴初身兼三职,开始在自己希望的道路上跨越有力的步伐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悄悄诞生了。
微小颗粒引发创业灵感,巧妙&ldquo邂逅&rdquo资深投资者
在外货中找出创业点,在当时的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21年的中国和世界都是那样的动荡不安。吴蕴初和刘鸿生共同创办的新炽昌牛皮胶厂面临着山穷水尽的境地。刘鸿生另创新业,吴蕴初一人难以抵挡企业衰势。他开始在外货中寻找机会。
研究之后,他选中了日本的原包装产品&ldquo味の素&rdquo。这种产品最容易得利,因为它是人们一日三餐中很理想的调料。有钱人的山珍海味需要它,吃不起山珍海味的广大贫苦百姓也需要它,一碗素汤,一碟儿青菜,只需放上那么几粒,就似魔幻般产生了奇效。然而,想要做这个微小颗粒的生意,首先必须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这个时候吴蕴初的化学素养又派上了用场。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钻研这小小颗粒的研究方法了。
没有实验室,就在自己的家里研制缺少助手,自己的妻子来担任。三十岁的吴蕴初在创造和钻研方面丝毫不减当年的激情。他要把&ldquo味の素&rdquo中最关键的哥罗登酸钠提取出来,再加工制作,做成优质的&ldquo国产&rdquo化学调味品。这个化学专业的高材生,终究是值得骄傲的,经历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之后,他终于把晶莹剔透的小颗粒捧在了手心里。
有了成功试制的小颗粒,如何才能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呢?资金、厂房还有设备开始困扰他。吴蕴初明白单凭自己的力量,要把这个产品生产出来,投放到市场中,实在是太难了,他必须要找到一个可靠的合伙人。
张崇新酱园的推销员王东园成为了他在寻找合伙人的道路上的一个合适的人选。如何使他注意到自己的这颗微小的小颗粒?聪明的吴蕴初选择了&ldquo欲擒故纵&rdquo。他坐在&ldquo聚丰园&rdquo里,细细品味着自己的小颗粒带来的美味,还频频咋舌,惹得王东园忍不住上前探问。&ldquo你尝尝&rdquo,吴蕴初微笑着将东西推荐给这个精明的推销员。果不其然,王东园品后赞不绝口,连声叫好,知道吴蕴初乃是炽昌的厂长后,更是惊奇不已。两人相谈甚欢,在听到吴蕴初叹息缺乏资金时,王东园主动提出介绍他的老板张逸云与之合作。
张逸云是一位宽厚热诚的实业家,他爽快正派、有胆有识。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决定共办一个生产如同&ldquo味の素&rdquo一般的调味品厂。于是,调味之精华&ldquo味精&rdquo、佛手为图标的&ldquo天厨&rdquo诞生了。
好风凭借力,天原天盛齐诞生
天厨厂从几颗微粒变成了大厂,为他的股东们特别是为吴蕴初创造了可贵的财富。这些财富在吴蕴初的支配下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佛手味精大量生产,自然所需原料也随之猛增,这也就越发显出原料的重要性了。吴蕴初制造味精的原料,主要是面筋,其次是盐酸。面筋的来源,除纺织厂供应外,还有自己的淀粉厂,都是就地取材,数量上也能得到保证,是不成问题的了。主要的不成问题,次要的有了问题,也就上升为主要了。当时国内根本没有生产盐酸的厂家,国内用盐酸基本上靠从日本进口,价格自然十分昂贵,日商也往往用此钳制中国的民族企业。正因为这样,早在1926年吴蕴初就很想办个电解食盐厂生产盐酸,为国家增添个化学工业项目,摆脱日商的钳制,甚至将日货挤出中国。但当时因制酸耗费的资金太多,他那时只是想想罢了,要去做却丝毫没有经济能力。如今,有&ldquo天厨&rdquo做后盾,办厂的条件已具备了。
有了自己的盐酸,不但自己用起来方便保险,节省资金不说,还可以挣脱国内一些厂家所受的日货控制与盘剥。有此种种,吴蕴初便决心将电解厂办起来。可是做起来也不容易,尽管理论上已经掌握,可是理论到实际还有段距离,但是吴蕴初决心办起来,金钱他毫不吝惜,投到科学实验里,失败了也值得,精力也是如此。于是他便开始收集材料研究了起来。或是痴心感动了上天,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出现了:越南有个法国人办的盐酸厂,由于经营不好,刚刚倒闭。一闻此信吴蕴初抓住良机不放,当即上路,千里迢迢地赶到了越南的海防,亲自仔细地考察了那个厂的设备状况,对那些机器的性能、使用期等要点一一做了确认:电解槽是美国产的,机器是法国造的,在当时称得上一流,且使用时间也不长,产品的质量也基本上与日本的相当。自是更加喜出望外。经与那法国人磋商,以九万银元的价格购下了这全套设备。机器尚未到达时,吴蕴初便先期赶回,迅即集资二十万,在上海周家桥购置了地皮,建起了厂房。还是厂名先行,因其是为天厨味精厂提供原料的,故吴蕴初为它取名为&ldquo天原电化厂&rdquo。且&ldquo天原&rdquo还有天府乐原之解,响亮而吉祥。 然而,天原盛装盐酸的&ldquo盐酸甏&rdquo是日产。价格昂贵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抵制日货不彻底,如味精,必须全部原料都能自产自给才行。可生产耐酸陶,也不是很容易的,不像一般改变一下工艺就可的新式陶制品,那要有科学研究的参数在内的。吴蕴初硬是凭他的化学基础与曾制过矽砖、锰砖的经验很快地&ldquo啃&rdquo下了这块&ldquo骨头&rdquo。于归国的当年,即1934年即着手实施在龙华济公滩购了地皮,亲自带人由厂房到设备全部自行设计制造出来聘请了曾多年从事制陶业的李思敬担任厂长。几个月后,1935年初,便正式投产了。窑炉是新式的,机器是搅拌挤压机,原料是取自天然的著名的宜兴陶土,整体生产方式为半机械半人力的组合。初始时月产量为二十至二十四吨,产品除满足天原的需用外,还销往国内的化工厂与军工厂。厂名仍是吴蕴初的巧思,以产天原产品盛器为因,取做&ldquo天盛&rdquo。当诸多游商打快拳似地逐利于浅层经营时,吴蕴初立足长远,出发点高出一筹,踏踏实实地构筑着基础化学工业。不断向深层探求,以&ldquo天盛&rdquo又为国家填补了一项化学陶器的空白。天厨&mdash&mdash天原&mdash&mdash天盛,如同化学的连锁反应方程式一般,互为动因与补充,形成一个完善的天字号系列。
达者兼济天下,尽心效家邦的味精大王
天原天盛成立之后,吴蕴初又相继创办了另外两个天字号的化工厂&ldquo天利和天山&rdquo。此时的吴蕴初已经不再是那个受祖父格外怜爱的孩童,也不再是黄浦江边那个卖苦力的少年,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实业家和化学家。他的坚持和勤奋,成就了他一生的梦想,抵制外货,提倡国货,实业救国。
1928年,天厨厂为他和他的同伴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ldquo足够&rdquo的标准,这个清贫出身的实业家毫不犹豫地拿出资金组建了&ldquo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rdquo,自任董事长,研究化工产品与接受化学研究的项目委托,兼培育化工人才。随后,研究所又与&ldquo中华化学工业会&rdquo合并,吴蕴初为副理事长。
1931年.他又积极成立了&ldquo清寒教育基金委员会&rdquo,由他拿出五万元作为基金,聘请几位化学界人士为委员。同时又在沪江大学化学系设立化学奖金,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为中华职业教育社投资捐办了理化教室。由基金会主持每年对大学化学系一年级学生与高中一年级学生分别考试,从中选出十余名优秀者发给奖学金,发给相当于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费用,标准三百元。获得这种奖金的多为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有的因一直保持在校的优异成绩,这种奖金只于一年级时获准资格便可一直领到毕业。为了鼓励寒门学子,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的专利所得,并以此为乐。
1933年,张逸云病故。可惜这位智达见明又宽厚的企业家不寿,而子女又因纨绔而骄奢,堕入了&ldquo富不及三代&rdquo的悲惨逻辑之中,恣意挥霍了起来。天厨几乎被其掏空一半,吴蕴初为顾全大局,于1935年将天厨改为有限公司,清产作价,资本已由1928年的十万增至二百万(利润分红在外)。在吴蕴初的主张下,由这两百万之中,提取出二十万元,即总资本的十分之一,一律以新公司股票的形式依照进厂先后与所得薪水累计数按比例发给每一个职员与工人。早在1928年,吴蕴初就主张&ldquo放弃专利&rdquo,此举更是将那可观的一大发明权报酬献给了社会。
内战爆发后,吴蕴初谢绝了蒋委员长的&ldquo经济部部长&rdquo的承诺,在上清寺的和桂园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1950年,吴蕴初由香港乘船抵达重庆,几天后在钱昌煦的引荐下在中南海拜见了周恩来。
吴蕴初回上海不久,就被任命为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工商联副主任以及化学工业同业工会主任委员不久,又增任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总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这个出生于1894年的江苏嘉定的&ldquo细娃贵崽&rdquo,成了总理口中以及人民心中名副其实的&ldquo味精大王&rdquo。(编辑/晴川)
吴蕴初生平
大事纪年表
1891年 出生于江苏嘉定
1901年 考取&ldquo童生&rdquo
1905年 考进上海广方言馆
1906年 考入上海兵工学堂
1911年 从上海兵工学堂毕业,到上海制造局实习
1912年 实习归来,进汉阳铁厂,1915年离开1923年 重返汉阳铁厂,试制成功矽砖与锰砖
1923年 创办&ldquo天厨&rdquo味精厂
1926年 将制作味精的方法公开,申请国际专利。这在我国也是首例。
1928年 出资组建&ldquo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rdquo
1929年 &ldquo天原&rdquo投产,主要生产盐酸、液碱、漂白粉。
1931年 主持成立&ldquo清寒教育基金委员会&rdquo
1935年 &ldquo天盛&rdquo诞生,为国家填补了一项化学陶器的空白。
1935年 天利&rdquo投入生产,解决氢气、硝酸、液氨的排放问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后,迁至新疆天山脚下,建立&ldquo天山&rdquo,主要针对边防军的弹药、筑路、开矿的所需,以生产弹药为主的产品。
1937年 他代表中国以资源委员会的代表资格赴德全权谈判。不久,移厂重庆,又正式担任了资源委员会委员、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经济计划委员会委员。
1945年 接受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
1950年 由香港回到大陆。回上海不久,即被任命为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工商联副主任以及化学工业同业工会主任委员不久,又增任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总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
1953年 于华东医院病逝。
这是一组珍贵的天原历史照片
1944年5月,由中国氯碱工业元老吴蕴初先生创建,定名为&ldquo天原电化厂股份有限公司宜宾工厂&rdquo。在抗战期间内迁时,以船运抵宜宾天原江边,靠人工肩挑背扛运到工地。
1943年11月&mdash&mdash吴蕴初率人赴宜宾考察。在宜宾县白沙乡十三保蒋坝选定分厂厂址。
1944年5月&mdash&mdash宜宾工厂建设工程破土兴工。公司总经理吴蕴初主持开工典礼。
1946年12月23日&mdash&mdash本厂烧碱、漂白粉生产装置开车,标志本厂建成投产,生产能力为烧碱2吨/日,漂白粉3吨/日。
味精的产生
1908年,一位名叫池田菊苗的日本东京大学的化学教授在喝了妻子做的海带汤后突发奇想,试图找出这个汤如此鲜美的原因。半年后,他从10公斤的海带中提出0.2克谷氨酸钠。只要在汤里放一点点儿这玩意儿,立刻就能增加汤的鲜味。池田菊苗和铃木三郎合作,改进了制造的方法,开始批量生产谷氨酸氨,并为之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mdash&mdash味の素。
1923年,一位名叫吴蕴初的中国人发明了生产谷氨酸钠的水解法。他在上海创立了天厨味精厂,推出了&ldquo佛手&rdquo牌味精。从此,味精进入了中国人的厨房,并随着中餐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中华饮食文化永久联系在一起。
走在路上因为觉得腰酸背痛,所以推开了某家按摩院的门。 按摩院位于县医院正门对面的一条岔路口,蓊郁的花香包裹着这个7、8平左右的房子,远看灰矮的房子就像...[全文阅读]
左通是下午来到这个城市的。他给住在这个城市的朋友少强打了电话,少强听说他在这里,立刻飞车前来,将他请到一家酒店。老友重逢,左通喝了不少酒。饭后少强说,本市的江...[全文阅读]
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也是山地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提起滑坡,人们并不陌生,云南鲁甸地震灾害引发的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形成牛栏江堰塞湖,威胁到两岸及下游数万村庄安...[全文阅读]
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实现了灭六国大一统,然而在他死后,这个庞大的政治集团却迅速的分崩离析,奠定了中国之后两千年政治格局的...[全文阅读]
网友讲述的真实鬼故事,晚上去厕所或厨房,别蹑手蹑脚的 我朋友去年买了房子,是二手房,虽然不是新房,但原房东新买才不到一年,毛坯房,买下后没有装修租了出去,后来不知怎地...[全文阅读]
王小利和妻子李琳都是喜剧演员,但生活中,他们过得一点儿也不轻松——因为李琳是超级过敏体质,稍有不慎,马上就会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症状。结婚这些年来...[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吴蕴初:怀揣报国梦的味精大王
上一篇:给生命一个完美的备份
下一篇:选美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