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仙都的古诗,“欲界仙都”的诗意栖居——陶弘景及其茅山诗文经典审美
发布时间:2022-05-07 12:22:11
“欲界仙都”的詩意栖居——陶弘景及其茅山詩文經典審美。
一。
陶弘景(456—536),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字通明,卒谥“貞白先生”。南朝齊、梁時期道教思想家、醫學家、文學家。早年服膺儒學,熱中仕進。初爲齊諸王侍讀。他“深慕張良爲人,雲‘古賢無比’”。1本來“必期四十左右作尚書郎”,誰知年屆36歲“方作奉朝請”,理想落空,尋思“不如早去,無自勞辱”2。遂于齊永明十年(492)37歲時辭官,歸隐于句容茅山,自號華陽隐居,潛心煉丹習道,直至仙逝。
茅山道教上清派後被稱作茅山宗,陶弘景及衆子弟們的奮力創辟之功自不可沒。而作爲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及茅山教團的實際創建者,在中國道教史上具有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除了陶弘景爲求更好煉丹而東遊浙江一帶的短暫幾年外,他的後半生始終隐居茅山,時間長達40餘年。他已深深愛上了茅山這片世外桃源式的人間“樂土”“欲界之仙都”。所以,當得其輔助而登帝位的梁武帝蕭衍鄭重請其出山輔政時,他便以《诏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下稱《诏問》)而巧妙婉拒之。同時,他還畫了兩頭牛,一頭自由自在地在水草間吃草,另一頭則套着金籠頭,被人用繩子牽着,還用鞭子驅趕着。這是莊子以甯做“曳尾于塗中”的普通烏龜而不做“留骨而貴”的廟堂神龜之喻(《莊子·秋水篇》)來回絕楚王邀請做官故事的翻版。一向對陶弘景恩禮有加的梁武帝看到這别寓深意的一詩一畫,自不多言。作爲曾經是“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他與陶弘景一樣,也是一位文采斐然的自然山水酷愛者。因此,對于陶弘景的如此選擇,他也頗爲理解。不過,“國家每有吉兇征讨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陶弘景爲‘山中宰相’”3。
正因爲陶弘景修道而不忘儒,學佛而不忘世,所以他始終本着“立德”“立功”“立言”(《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的利國益民之濟世精神。他除編著了《真诰》《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等重要的道學著作之外,還潛心研究曆算、地理、醫藥等自然科學,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并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完成巨著《本草經集注》七卷(此著共載藥物730種。首創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影響。惜原本已佚,現有敦煌殘本)。另撰有《陶氏效驗方》《補阙肘後百一方》《藥總訣》等醫藥研究著作。在文學方面,有《華陽陶隐居集》(即《陶弘景集》,今人王京州有《陶弘景集校注》本)。由于兵燹天災等因素,陶弘景的著作散佚不少,現今尚有近十種傳世。總之,陶弘景栖居茅山,無疑是詩意澄明而高雅不朽的。江總《陶貞白先生集序》評價其學術成就雲:“若夫德行博敏,孔室四科,經學深長,鄭門六藝,丹陽陶先生備斯矣。至若紫台青簡,綠帙丹經,玉版秘文,瑤壇怪牒,靡不貫其精微,殚其旨趣。蓋非常之絕伎,命世之異人焉。”4此外,陶弘景的書法造詣甚深,常與梁武帝讨論書法,信劄往來頗多。相傳大字之祖《瘗鶴銘》便出自其手。總之,陶弘景爲三教兼融、文理并擅、各有所成的江左著名風流人物。
二。
《陶弘景集》中給後人留下了不少歌吟茅山奇麗風景的傳世佳作。《诏問》與《答謝中書書》這一詩一文之二“答”,是其中最爲傑出的代表。《诏問》詩雲:。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隻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由詩題可知,這是陶弘景回答梁武帝诏請出山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之本事上文已述。首二句直寫梁武帝之诏問與詩人之答複。一個問得直接,一個答得幹脆。因爲君臣之間相知已久、感情融洽,彼此之間毋須拐彎抹角兜圈子。詩人沒有驚歎仙洞之悠久神奇,沒有極賞山泉之清冽豐沛,也沒有盛贊花木之絕色美景,更沒有誇耀道觀之非凡氣象,而僅一句“嶺上多白雲”,就足以道盡詩人自信、自足與自豪之情。詩人何以單單拈出個“白雲”并如此鍾情呢?這是因爲,“白雲”之中寓深意焉。其一,“白雲”意象,它是純潔高雅之情懷與品格的象征,與世俗的醜惡肮髒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二,“白雲”意象,與神仙有關。《莊子·天地篇》雲:“乘彼白雲,至于帝鄉。”帝鄉,即神仙之鄉。其三,“白雲”意象,喻指歸隐之意。左思《招隐詩》雲:“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故後人多以“白雲”指隐居。其四,“白雲”意象,象征逍遙自由的人生境界。藍天白雲,聚散無定,來去飄忽,自如悠然。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雲:“雲無心以出岫”,說的就是雲兒在山中自由飄忽的悠閑情景。更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特别在“白雲”前加了個形容詞“多”作修飾定語,使“白雲”意象的意蘊更爲深厚而濃郁。由此觀之,詩人那種爲隐居于如此“嶺上多白雲”的神仙之地而倍感自豪的心情已溢于言表。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含蓄》)三四兩句,仍然是詩人回答的内容。詩人通過“隻可”與“不堪”的鮮明對比,強調了對“多白雲”“自怡悅”的濃郁的感情色彩。至此,詩人不願受诏出山的态度已不言而喻。“自怡悅”三字,自信中頗有幾分诙諧、幽默與“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神秘感,與李白“問餘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間”(《山中問答》)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诏問》詩20字,一問三答,其思想核心乃“白雲”意象而已,然卻收到了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藝術表達效果。張玉谷評曰:“(全詩)隻就雲說,而言中有領會之神,言外有拒絕之意,答诏詩如此,人詩兩高。”5《诏問》正乃答诏詩中難得之神品。
再看《答謝中書書》(以下簡稱《答謝》)對茅山風景之描述:。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将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如果說《诏問》是以“自怡悅”的“白雲”作爲一個點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對茅山美景的摯愛之情的話,那麽《答謝》就是從山中各種景物“面”上的鋪叙來體現對茅山美景的深愛之意。如果說前者是一幀輕描淡寫的寫意畫,獨有朦胧美之審美效果的話,那麽,後者便是一幅濃墨重彩的工筆畫,别具清晰美的審美感受。如果說前者僅僅是茅山美的一個宏觀點綴,是局部答案的話,那麽後者恰恰是茅山美的一個微觀展示,是整體的答案。譬之于文章,前者隻是一個亮麗題目,而後者才是精彩的正文。二者一詩一文,相輔相成,互爲映照,共同繪成了茅山之美的千古圖畫,攜手掀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題中謝中書,即指謝微(一作徵),字元度,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好學,善屬文。仕梁期間累遷中書、鴻胪等職。陶弘景年長于謝微44歲,卻卒于同年。兩人是交情至厚的忘年交。此文即爲陶弘景給謝中書的回信,而此時詩人已隐居茅山40餘年,《答謝》是遠在《诏問》之後的又一篇贊美茅山之傑作。
《答謝》全文僅68字,卻凝聚着作者對茅山自然山水美景深刻的愉悅享受與豐富的審美情趣,洋溢着“隻可自怡悅”的自豪感、幸福感與滿足感。起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二句,發端突兀,單刀直入,徑切主題,振起全篇。既爲全篇定下了美的基調,又自然激發起讀者強烈的欣賞欲望。美字當頭,怡情寓中。“古來共談”四字,包蘊深廣。作者以靈動之筆高度概括出由遠古至作者當下的喜歡“山川之美”的優良傳統,驗證了古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愛美心理。開篇8字,是由遠而近的總鏡頭。以下從“高峰入雲”至“沉鱗競躍”40字,則是以蒙太奇表現方式的分鏡頭,從不同角度與側面全面展示了茅山得天獨厚的美麗形象。這是全文的主體,是精華之所在。“高峰入雲,清流見底”,緊承“山川之美”而來,以“入雲”與“見底”的形容誇飾,突出山高水清的特征,先聲奪人,給人留下茅山峻潔脫俗的印象,體現出道教聖地的非凡之處。“兩岸石壁,五色生輝”,則是一個特寫鏡頭,凸現峽谷兩岸石壁爲陽光所照而生成的青、赤、白、黑、黃五種顔色,可謂斑駁陸離、五彩紛呈、至爲美麗。與峽谷“清澈見底”之溪水交相輝映,真是别有一番秀美在鏡頭。接着,仍然寫茅山色彩之美。“青林翠竹”突出了松、竹之類經霜不凋、常年青翠的堅貞形象,四季如此,恒美不變。同時也寓含着作者守山修煉、固持節操的永恒信念。以上“兩岸石壁”四句,作者平移鏡頭,着重于色彩的靜景描寫,歌詠茅山“四時俱備”之美。“曉霧将歇”以下四句,作者搖轉鏡頭,由“青林翠竹”之中猿與鳥的交相啼鳴到“清流見底”的溪水裏魚兒們的争相跳躍,自上而下,側重于聲音的動景鋪叙,盡顯茅山朝夕俱備之美。其中,着一“亂”字,猿鳴鳥啼之群樂境界全出矣;着一“競”字,魚躍清溪之歡快境界全出矣。作者駕禦語言之深厚功力,于此可見一斑。作者運用各種鏡頭,将茅山的山川之美,從高峰清流、四時美景,到朝夕氣象、動物群歡,逐層描摩,有聲有色;動靜結合,萬象諧美;如詩如畫,令人陶醉。“實是欲界之仙都”一句,别具水到渠成、力重千鈞之勢。這是陶弘景隐居40餘年後對茅山美境最深刻的體會、最精當的評價、最由衷的褒美。“實是”二字,下得十分肯定,深情自現。最後一句“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之畫外音,作者如此之自信與自豪,再次強調了茅山非同尋常的山川之美!與開頭遙相呼應,首尾圓融,升華了文章主題。從此,陶弘景的《答謝》和《诏問》一起,給茅山留下了第一張詩文并茂、千年恒美的不朽名片!。
(作者李金坤單位爲江蘇大學文學院。本文爲江蘇大學人文社科重點建設項目:《鎮江地域曆史文化研究》JDR2006A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
1.李延壽:《南史·陶弘景傳》,見《百衲本二十五史》,第2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71頁。
2.陶弘景:《與從兄書》,見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本文所引陶弘景詩文,皆出自該著,不另出注。
3.歐陽詢等:《藝文類聚》,卷五五,中華書局,1965年。
4.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頁。
5.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70頁。
一。
陶弘景(456—536),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字通明,卒谥“貞白先生”。南朝齊、梁時期道教思想家、醫學家、文學家。早年服膺儒學,熱中仕進。初爲齊諸王侍讀。他“深慕張良爲人,雲‘古賢無比’”。1本來“必期四十左右作尚書郎”,誰知年屆36歲“方作奉朝請”,理想落空,尋思“不如早去,無自勞辱”2。遂于齊永明十年(492)37歲時辭官,歸隐于句容茅山,自號華陽隐居,潛心煉丹習道,直至仙逝。
茅山道教上清派後被稱作茅山宗,陶弘景及衆子弟們的奮力創辟之功自不可沒。而作爲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及茅山教團的實際創建者,在中國道教史上具有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除了陶弘景爲求更好煉丹而東遊浙江一帶的短暫幾年外,他的後半生始終隐居茅山,時間長達40餘年。他已深深愛上了茅山這片世外桃源式的人間“樂土”“欲界之仙都”。所以,當得其輔助而登帝位的梁武帝蕭衍鄭重請其出山輔政時,他便以《诏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下稱《诏問》)而巧妙婉拒之。同時,他還畫了兩頭牛,一頭自由自在地在水草間吃草,另一頭則套着金籠頭,被人用繩子牽着,還用鞭子驅趕着。這是莊子以甯做“曳尾于塗中”的普通烏龜而不做“留骨而貴”的廟堂神龜之喻(《莊子·秋水篇》)來回絕楚王邀請做官故事的翻版。一向對陶弘景恩禮有加的梁武帝看到這别寓深意的一詩一畫,自不多言。作爲曾經是“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他與陶弘景一樣,也是一位文采斐然的自然山水酷愛者。因此,對于陶弘景的如此選擇,他也頗爲理解。不過,“國家每有吉兇征讨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陶弘景爲‘山中宰相’”3。
正因爲陶弘景修道而不忘儒,學佛而不忘世,所以他始終本着“立德”“立功”“立言”(《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的利國益民之濟世精神。他除編著了《真诰》《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等重要的道學著作之外,還潛心研究曆算、地理、醫藥等自然科學,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并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完成巨著《本草經集注》七卷(此著共載藥物730種。首創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影響。惜原本已佚,現有敦煌殘本)。另撰有《陶氏效驗方》《補阙肘後百一方》《藥總訣》等醫藥研究著作。在文學方面,有《華陽陶隐居集》(即《陶弘景集》,今人王京州有《陶弘景集校注》本)。由于兵燹天災等因素,陶弘景的著作散佚不少,現今尚有近十種傳世。總之,陶弘景栖居茅山,無疑是詩意澄明而高雅不朽的。江總《陶貞白先生集序》評價其學術成就雲:“若夫德行博敏,孔室四科,經學深長,鄭門六藝,丹陽陶先生備斯矣。至若紫台青簡,綠帙丹經,玉版秘文,瑤壇怪牒,靡不貫其精微,殚其旨趣。蓋非常之絕伎,命世之異人焉。”4此外,陶弘景的書法造詣甚深,常與梁武帝讨論書法,信劄往來頗多。相傳大字之祖《瘗鶴銘》便出自其手。總之,陶弘景爲三教兼融、文理并擅、各有所成的江左著名風流人物。
二。
《陶弘景集》中給後人留下了不少歌吟茅山奇麗風景的傳世佳作。《诏問》與《答謝中書書》這一詩一文之二“答”,是其中最爲傑出的代表。《诏問》詩雲:。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隻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由詩題可知,這是陶弘景回答梁武帝诏請出山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之本事上文已述。首二句直寫梁武帝之诏問與詩人之答複。一個問得直接,一個答得幹脆。因爲君臣之間相知已久、感情融洽,彼此之間毋須拐彎抹角兜圈子。詩人沒有驚歎仙洞之悠久神奇,沒有極賞山泉之清冽豐沛,也沒有盛贊花木之絕色美景,更沒有誇耀道觀之非凡氣象,而僅一句“嶺上多白雲”,就足以道盡詩人自信、自足與自豪之情。詩人何以單單拈出個“白雲”并如此鍾情呢?這是因爲,“白雲”之中寓深意焉。其一,“白雲”意象,它是純潔高雅之情懷與品格的象征,與世俗的醜惡肮髒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二,“白雲”意象,與神仙有關。《莊子·天地篇》雲:“乘彼白雲,至于帝鄉。”帝鄉,即神仙之鄉。其三,“白雲”意象,喻指歸隐之意。左思《招隐詩》雲:“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故後人多以“白雲”指隐居。其四,“白雲”意象,象征逍遙自由的人生境界。藍天白雲,聚散無定,來去飄忽,自如悠然。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雲:“雲無心以出岫”,說的就是雲兒在山中自由飄忽的悠閑情景。更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特别在“白雲”前加了個形容詞“多”作修飾定語,使“白雲”意象的意蘊更爲深厚而濃郁。由此觀之,詩人那種爲隐居于如此“嶺上多白雲”的神仙之地而倍感自豪的心情已溢于言表。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含蓄》)三四兩句,仍然是詩人回答的内容。詩人通過“隻可”與“不堪”的鮮明對比,強調了對“多白雲”“自怡悅”的濃郁的感情色彩。至此,詩人不願受诏出山的态度已不言而喻。“自怡悅”三字,自信中頗有幾分诙諧、幽默與“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神秘感,與李白“問餘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間”(《山中問答》)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诏問》詩20字,一問三答,其思想核心乃“白雲”意象而已,然卻收到了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藝術表達效果。張玉谷評曰:“(全詩)隻就雲說,而言中有領會之神,言外有拒絕之意,答诏詩如此,人詩兩高。”5《诏問》正乃答诏詩中難得之神品。
再看《答謝中書書》(以下簡稱《答謝》)對茅山風景之描述:。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将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如果說《诏問》是以“自怡悅”的“白雲”作爲一個點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對茅山美景的摯愛之情的話,那麽《答謝》就是從山中各種景物“面”上的鋪叙來體現對茅山美景的深愛之意。如果說前者是一幀輕描淡寫的寫意畫,獨有朦胧美之審美效果的話,那麽,後者便是一幅濃墨重彩的工筆畫,别具清晰美的審美感受。如果說前者僅僅是茅山美的一個宏觀點綴,是局部答案的話,那麽後者恰恰是茅山美的一個微觀展示,是整體的答案。譬之于文章,前者隻是一個亮麗題目,而後者才是精彩的正文。二者一詩一文,相輔相成,互爲映照,共同繪成了茅山之美的千古圖畫,攜手掀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題中謝中書,即指謝微(一作徵),字元度,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好學,善屬文。仕梁期間累遷中書、鴻胪等職。陶弘景年長于謝微44歲,卻卒于同年。兩人是交情至厚的忘年交。此文即爲陶弘景給謝中書的回信,而此時詩人已隐居茅山40餘年,《答謝》是遠在《诏問》之後的又一篇贊美茅山之傑作。
《答謝》全文僅68字,卻凝聚着作者對茅山自然山水美景深刻的愉悅享受與豐富的審美情趣,洋溢着“隻可自怡悅”的自豪感、幸福感與滿足感。起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二句,發端突兀,單刀直入,徑切主題,振起全篇。既爲全篇定下了美的基調,又自然激發起讀者強烈的欣賞欲望。美字當頭,怡情寓中。“古來共談”四字,包蘊深廣。作者以靈動之筆高度概括出由遠古至作者當下的喜歡“山川之美”的優良傳統,驗證了古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愛美心理。開篇8字,是由遠而近的總鏡頭。以下從“高峰入雲”至“沉鱗競躍”40字,則是以蒙太奇表現方式的分鏡頭,從不同角度與側面全面展示了茅山得天獨厚的美麗形象。這是全文的主體,是精華之所在。“高峰入雲,清流見底”,緊承“山川之美”而來,以“入雲”與“見底”的形容誇飾,突出山高水清的特征,先聲奪人,給人留下茅山峻潔脫俗的印象,體現出道教聖地的非凡之處。“兩岸石壁,五色生輝”,則是一個特寫鏡頭,凸現峽谷兩岸石壁爲陽光所照而生成的青、赤、白、黑、黃五種顔色,可謂斑駁陸離、五彩紛呈、至爲美麗。與峽谷“清澈見底”之溪水交相輝映,真是别有一番秀美在鏡頭。接着,仍然寫茅山色彩之美。“青林翠竹”突出了松、竹之類經霜不凋、常年青翠的堅貞形象,四季如此,恒美不變。同時也寓含着作者守山修煉、固持節操的永恒信念。以上“兩岸石壁”四句,作者平移鏡頭,着重于色彩的靜景描寫,歌詠茅山“四時俱備”之美。“曉霧将歇”以下四句,作者搖轉鏡頭,由“青林翠竹”之中猿與鳥的交相啼鳴到“清流見底”的溪水裏魚兒們的争相跳躍,自上而下,側重于聲音的動景鋪叙,盡顯茅山朝夕俱備之美。其中,着一“亂”字,猿鳴鳥啼之群樂境界全出矣;着一“競”字,魚躍清溪之歡快境界全出矣。作者駕禦語言之深厚功力,于此可見一斑。作者運用各種鏡頭,将茅山的山川之美,從高峰清流、四時美景,到朝夕氣象、動物群歡,逐層描摩,有聲有色;動靜結合,萬象諧美;如詩如畫,令人陶醉。“實是欲界之仙都”一句,别具水到渠成、力重千鈞之勢。這是陶弘景隐居40餘年後對茅山美境最深刻的體會、最精當的評價、最由衷的褒美。“實是”二字,下得十分肯定,深情自現。最後一句“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之畫外音,作者如此之自信與自豪,再次強調了茅山非同尋常的山川之美!與開頭遙相呼應,首尾圓融,升華了文章主題。從此,陶弘景的《答謝》和《诏問》一起,給茅山留下了第一張詩文并茂、千年恒美的不朽名片!。
(作者李金坤單位爲江蘇大學文學院。本文爲江蘇大學人文社科重點建設項目:《鎮江地域曆史文化研究》JDR2006A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
1.李延壽:《南史·陶弘景傳》,見《百衲本二十五史》,第2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71頁。
2.陶弘景:《與從兄書》,見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本文所引陶弘景詩文,皆出自該著,不另出注。
3.歐陽詢等:《藝文類聚》,卷五五,中華書局,1965年。
4.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頁。
5.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70頁。
以上就是描寫仙都的古詩,“欲界仙都”的詩意栖居——陶弘景及其茅山詩文經典審美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欲界仙都”的诗意栖居——陶弘景及其茅山诗文经典审美。
一。
陶弘景(456—536),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字通明,卒谥“贞白先生”。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早年服膺儒学,热中仕进。初为齐诸王侍读。他“深慕张良为人,云‘古贤无比’”。1本来“必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谁知年届36岁“方作奉朝请”,理想落空,寻思“不如早去,无自劳辱”2。遂于齐永明十年(492)37岁时辞官,归隐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潜心炼丹习道,直至仙逝。
茅山道教上清派后被称作茅山宗,陶弘景及众子弟们的奋力创辟之功自不可没。而作为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及茅山教团的实际创建者,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除了陶弘景为求更好炼丹而东游浙江一带的短暂几年外,他的后半生始终隐居茅山,时间长达40余年。他已深深爱上了茅山这片世外桃源式的人间“乐土”“欲界之仙都”。所以,当得其辅助而登帝位的梁武帝萧衍郑重请其出山辅政时,他便以《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下称《诏问》)而巧妙婉拒之。同时,他还画了两头牛,一头自由自在地在水草间吃草,另一头则套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还用鞭子驱赶着。这是庄子以宁做“曳尾于涂中”的普通乌龟而不做“留骨而贵”的庙堂神龟之喻(《庄子·秋水篇》)来回绝楚王邀请做官故事的翻版。一向对陶弘景恩礼有加的梁武帝看到这别寓深意的一诗一画,自不多言。作为曾经是“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他与陶弘景一样,也是一位文采斐然的自然山水酷爱者。因此,对于陶弘景的如此选择,他也颇为理解。不过,“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陶弘景为‘山中宰相’”3。
正因为陶弘景修道而不忘儒,学佛而不忘世,所以他始终本着“立德”“立功”“立言”(《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的利国益民之济世精神。他除编著了《真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等重要的道学著作之外,还潜心研究历算、地理、医药等自然科学,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完成巨著《本草经集注》七卷(此著共载药物730种。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惜原本已佚,现有敦煌残本)。另撰有《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药总诀》等医药研究著作。在文学方面,有《华阳陶隐居集》(即《陶弘景集》,今人王京州有《陶弘景集校注》本)。由于兵燹天灾等因素,陶弘景的著作散佚不少,现今尚有近十种传世。总之,陶弘景栖居茅山,无疑是诗意澄明而高雅不朽的。江总《陶贞白先生集序》评价其学术成就云:“若夫德行博敏,孔室四科,经学深长,郑门六艺,丹阳陶先生备斯矣。至若紫台青简,绿帙丹经,玉版秘文,瑶坛怪牒,靡不贯其精微,殚其旨趣。盖非常之绝伎,命世之异人焉。”4此外,陶弘景的书法造诣甚深,常与梁武帝讨论书法,信札往来颇多。相传大字之祖《瘗鹤铭》便出自其手。总之,陶弘景为三教兼融、文理并擅、各有所成的江左著名风流人物。
二。
《陶弘景集》中给后人留下了不少歌吟茅山奇丽风景的传世佳作。《诏问》与《答谢中书书》这一诗一文之二“答”,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诏问》诗云:。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由诗题可知,这是陶弘景回答梁武帝诏请出山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之本事上文已述。首二句直写梁武帝之诏问与诗人之答复。一个问得直接,一个答得干脆。因为君臣之间相知已久、感情融洽,彼此之间毋须拐弯抹角兜圈子。诗人没有惊叹仙洞之悠久神奇,没有极赏山泉之清冽丰沛,也没有盛赞花木之绝色美景,更没有夸耀道观之非凡气象,而仅一句“岭上多白云”,就足以道尽诗人自信、自足与自豪之情。诗人何以单单拈出个“白云”并如此钟情呢?这是因为,“白云”之中寓深意焉。其一,“白云”意象,它是纯洁高雅之情怀与品格的象征,与世俗的丑恶肮脏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二,“白云”意象,与神仙有关。《庄子·天地篇》云:“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帝乡,即神仙之乡。其三,“白云”意象,喻指归隐之意。左思《招隐诗》云:“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故后人多以“白云”指隐居。其四,“白云”意象,象征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蓝天白云,聚散无定,来去飘忽,自如悠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云无心以出岫”,说的就是云儿在山中自由飘忽的悠闲情景。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特别在“白云”前加了个形容词“多”作修饰定语,使“白云”意象的意蕴更为深厚而浓郁。由此观之,诗人那种为隐居于如此“岭上多白云”的神仙之地而倍感自豪的心情已溢于言表。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三四两句,仍然是诗人回答的内容。诗人通过“只可”与“不堪”的鲜明对比,强调了对“多白云”“自怡悦”的浓郁的感情色彩。至此,诗人不愿受诏出山的态度已不言而喻。“自怡悦”三字,自信中颇有几分诙谐、幽默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感,与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诏问》诗20字,一问三答,其思想核心乃“白云”意象而已,然却收到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艺术表达效果。张玉谷评曰:“(全诗)只就云说,而言中有领会之神,言外有拒绝之意,答诏诗如此,人诗两高。”5《诏问》正乃答诏诗中难得之神品。
再看《答谢中书书》(以下简称《答谢》)对茅山风景之描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如果说《诏问》是以“自怡悦”的“白云”作为一个点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茅山美景的挚爱之情的话,那么《答谢》就是从山中各种景物“面”上的铺叙来体现对茅山美景的深爱之意。如果说前者是一帧轻描淡写的写意画,独有朦胧美之审美效果的话,那么,后者便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工笔画,别具清晰美的审美感受。如果说前者仅仅是茅山美的一个宏观点缀,是局部答案的话,那么后者恰恰是茅山美的一个微观展示,是整体的答案。譬之于文章,前者只是一个亮丽题目,而后者才是精彩的正文。二者一诗一文,相辅相成,互为映照,共同绘成了茅山之美的千古图画,携手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题中谢中书,即指谢微(一作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好学,善属文。仕梁期间累迁中书、鸿胪等职。陶弘景年长于谢微44岁,却卒于同年。两人是交情至厚的忘年交。此文即为陶弘景给谢中书的回信,而此时诗人已隐居茅山40余年,《答谢》是远在《诏问》之后的又一篇赞美茅山之杰作。
《答谢》全文仅68字,却凝聚着作者对茅山自然山水美景深刻的愉悦享受与丰富的审美情趣,洋溢着“只可自怡悦”的自豪感、幸福感与满足感。起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二句,发端突兀,单刀直入,径切主题,振起全篇。既为全篇定下了美的基调,又自然激发起读者强烈的欣赏欲望。美字当头,怡情寓中。“古来共谈”四字,包蕴深广。作者以灵动之笔高度概括出由远古至作者当下的喜欢“山川之美”的优良传统,验证了古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爱美心理。开篇8字,是由远而近的总镜头。以下从“高峰入云”至“沉鳞竞跃”40字,则是以蒙太奇表现方式的分镜头,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全面展示了茅山得天独厚的美丽形象。这是全文的主体,是精华之所在。“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紧承“山川之美”而来,以“入云”与“见底”的形容夸饰,突出山高水清的特征,先声夺人,给人留下茅山峻洁脱俗的印象,体现出道教圣地的非凡之处。“两岸石壁,五色生辉”,则是一个特写镜头,凸现峡谷两岸石壁为阳光所照而生成的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可谓斑驳陆离、五彩纷呈、至为美丽。与峡谷“清澈见底”之溪水交相辉映,真是别有一番秀美在镜头。接着,仍然写茅山色彩之美。“青林翠竹”突出了松、竹之类经霜不凋、常年青翠的坚贞形象,四季如此,恒美不变。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守山修炼、固持节操的永恒信念。以上“两岸石壁”四句,作者平移镜头,着重于色彩的静景描写,歌咏茅山“四时俱备”之美。“晓雾将歇”以下四句,作者摇转镜头,由“青林翠竹”之中猿与鸟的交相啼鸣到“清流见底”的溪水里鱼儿们的争相跳跃,自上而下,侧重于声音的动景铺叙,尽显茅山朝夕俱备之美。其中,着一“乱”字,猿鸣鸟啼之群乐境界全出矣;着一“竞”字,鱼跃清溪之欢快境界全出矣。作者驾御语言之深厚功力,于此可见一斑。作者运用各种镜头,将茅山的山川之美,从高峰清流、四时美景,到朝夕气象、动物群欢,逐层描摩,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万象谐美;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别具水到渠成、力重千钧之势。这是陶弘景隐居40余年后对茅山美境最深刻的体会、最精当的评价、最由衷的褒美。“实是”二字,下得十分肯定,深情自现。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之画外音,作者如此之自信与自豪,再次强调了茅山非同寻常的山川之美!与开头遥相呼应,首尾圆融,升华了文章主题。从此,陶弘景的《答谢》和《诏问》一起,给茅山留下了第一张诗文并茂、千年恒美的不朽名片!。
(作者李金坤单位为江苏大学文学院。本文为江苏大学人文社科重点建设项目:《镇江地域历史文化研究》JDR2006A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
1.李延寿:《南史·陶弘景传》,见《百衲本二十五史》,第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71页。
2.陶弘景:《与从兄书》,见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本文所引陶弘景诗文,皆出自该著,不另出注。
3.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卷五五,中华书局,1965年。
4.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页。
5.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70页。
一。
陶弘景(456—536),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字通明,卒谥“贞白先生”。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早年服膺儒学,热中仕进。初为齐诸王侍读。他“深慕张良为人,云‘古贤无比’”。1本来“必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谁知年届36岁“方作奉朝请”,理想落空,寻思“不如早去,无自劳辱”2。遂于齐永明十年(492)37岁时辞官,归隐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潜心炼丹习道,直至仙逝。
茅山道教上清派后被称作茅山宗,陶弘景及众子弟们的奋力创辟之功自不可没。而作为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及茅山教团的实际创建者,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除了陶弘景为求更好炼丹而东游浙江一带的短暂几年外,他的后半生始终隐居茅山,时间长达40余年。他已深深爱上了茅山这片世外桃源式的人间“乐土”“欲界之仙都”。所以,当得其辅助而登帝位的梁武帝萧衍郑重请其出山辅政时,他便以《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下称《诏问》)而巧妙婉拒之。同时,他还画了两头牛,一头自由自在地在水草间吃草,另一头则套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还用鞭子驱赶着。这是庄子以宁做“曳尾于涂中”的普通乌龟而不做“留骨而贵”的庙堂神龟之喻(《庄子·秋水篇》)来回绝楚王邀请做官故事的翻版。一向对陶弘景恩礼有加的梁武帝看到这别寓深意的一诗一画,自不多言。作为曾经是“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他与陶弘景一样,也是一位文采斐然的自然山水酷爱者。因此,对于陶弘景的如此选择,他也颇为理解。不过,“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陶弘景为‘山中宰相’”3。
正因为陶弘景修道而不忘儒,学佛而不忘世,所以他始终本着“立德”“立功”“立言”(《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的利国益民之济世精神。他除编著了《真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等重要的道学著作之外,还潜心研究历算、地理、医药等自然科学,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完成巨著《本草经集注》七卷(此著共载药物730种。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惜原本已佚,现有敦煌残本)。另撰有《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药总诀》等医药研究著作。在文学方面,有《华阳陶隐居集》(即《陶弘景集》,今人王京州有《陶弘景集校注》本)。由于兵燹天灾等因素,陶弘景的著作散佚不少,现今尚有近十种传世。总之,陶弘景栖居茅山,无疑是诗意澄明而高雅不朽的。江总《陶贞白先生集序》评价其学术成就云:“若夫德行博敏,孔室四科,经学深长,郑门六艺,丹阳陶先生备斯矣。至若紫台青简,绿帙丹经,玉版秘文,瑶坛怪牒,靡不贯其精微,殚其旨趣。盖非常之绝伎,命世之异人焉。”4此外,陶弘景的书法造诣甚深,常与梁武帝讨论书法,信札往来颇多。相传大字之祖《瘗鹤铭》便出自其手。总之,陶弘景为三教兼融、文理并擅、各有所成的江左著名风流人物。
二。
《陶弘景集》中给后人留下了不少歌吟茅山奇丽风景的传世佳作。《诏问》与《答谢中书书》这一诗一文之二“答”,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诏问》诗云:。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由诗题可知,这是陶弘景回答梁武帝诏请出山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之本事上文已述。首二句直写梁武帝之诏问与诗人之答复。一个问得直接,一个答得干脆。因为君臣之间相知已久、感情融洽,彼此之间毋须拐弯抹角兜圈子。诗人没有惊叹仙洞之悠久神奇,没有极赏山泉之清冽丰沛,也没有盛赞花木之绝色美景,更没有夸耀道观之非凡气象,而仅一句“岭上多白云”,就足以道尽诗人自信、自足与自豪之情。诗人何以单单拈出个“白云”并如此钟情呢?这是因为,“白云”之中寓深意焉。其一,“白云”意象,它是纯洁高雅之情怀与品格的象征,与世俗的丑恶肮脏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二,“白云”意象,与神仙有关。《庄子·天地篇》云:“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帝乡,即神仙之乡。其三,“白云”意象,喻指归隐之意。左思《招隐诗》云:“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故后人多以“白云”指隐居。其四,“白云”意象,象征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蓝天白云,聚散无定,来去飘忽,自如悠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云无心以出岫”,说的就是云儿在山中自由飘忽的悠闲情景。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特别在“白云”前加了个形容词“多”作修饰定语,使“白云”意象的意蕴更为深厚而浓郁。由此观之,诗人那种为隐居于如此“岭上多白云”的神仙之地而倍感自豪的心情已溢于言表。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三四两句,仍然是诗人回答的内容。诗人通过“只可”与“不堪”的鲜明对比,强调了对“多白云”“自怡悦”的浓郁的感情色彩。至此,诗人不愿受诏出山的态度已不言而喻。“自怡悦”三字,自信中颇有几分诙谐、幽默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感,与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诏问》诗20字,一问三答,其思想核心乃“白云”意象而已,然却收到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艺术表达效果。张玉谷评曰:“(全诗)只就云说,而言中有领会之神,言外有拒绝之意,答诏诗如此,人诗两高。”5《诏问》正乃答诏诗中难得之神品。
再看《答谢中书书》(以下简称《答谢》)对茅山风景之描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如果说《诏问》是以“自怡悦”的“白云”作为一个点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茅山美景的挚爱之情的话,那么《答谢》就是从山中各种景物“面”上的铺叙来体现对茅山美景的深爱之意。如果说前者是一帧轻描淡写的写意画,独有朦胧美之审美效果的话,那么,后者便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工笔画,别具清晰美的审美感受。如果说前者仅仅是茅山美的一个宏观点缀,是局部答案的话,那么后者恰恰是茅山美的一个微观展示,是整体的答案。譬之于文章,前者只是一个亮丽题目,而后者才是精彩的正文。二者一诗一文,相辅相成,互为映照,共同绘成了茅山之美的千古图画,携手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题中谢中书,即指谢微(一作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好学,善属文。仕梁期间累迁中书、鸿胪等职。陶弘景年长于谢微44岁,却卒于同年。两人是交情至厚的忘年交。此文即为陶弘景给谢中书的回信,而此时诗人已隐居茅山40余年,《答谢》是远在《诏问》之后的又一篇赞美茅山之杰作。
《答谢》全文仅68字,却凝聚着作者对茅山自然山水美景深刻的愉悦享受与丰富的审美情趣,洋溢着“只可自怡悦”的自豪感、幸福感与满足感。起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二句,发端突兀,单刀直入,径切主题,振起全篇。既为全篇定下了美的基调,又自然激发起读者强烈的欣赏欲望。美字当头,怡情寓中。“古来共谈”四字,包蕴深广。作者以灵动之笔高度概括出由远古至作者当下的喜欢“山川之美”的优良传统,验证了古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爱美心理。开篇8字,是由远而近的总镜头。以下从“高峰入云”至“沉鳞竞跃”40字,则是以蒙太奇表现方式的分镜头,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全面展示了茅山得天独厚的美丽形象。这是全文的主体,是精华之所在。“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紧承“山川之美”而来,以“入云”与“见底”的形容夸饰,突出山高水清的特征,先声夺人,给人留下茅山峻洁脱俗的印象,体现出道教圣地的非凡之处。“两岸石壁,五色生辉”,则是一个特写镜头,凸现峡谷两岸石壁为阳光所照而生成的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可谓斑驳陆离、五彩纷呈、至为美丽。与峡谷“清澈见底”之溪水交相辉映,真是别有一番秀美在镜头。接着,仍然写茅山色彩之美。“青林翠竹”突出了松、竹之类经霜不凋、常年青翠的坚贞形象,四季如此,恒美不变。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守山修炼、固持节操的永恒信念。以上“两岸石壁”四句,作者平移镜头,着重于色彩的静景描写,歌咏茅山“四时俱备”之美。“晓雾将歇”以下四句,作者摇转镜头,由“青林翠竹”之中猿与鸟的交相啼鸣到“清流见底”的溪水里鱼儿们的争相跳跃,自上而下,侧重于声音的动景铺叙,尽显茅山朝夕俱备之美。其中,着一“乱”字,猿鸣鸟啼之群乐境界全出矣;着一“竞”字,鱼跃清溪之欢快境界全出矣。作者驾御语言之深厚功力,于此可见一斑。作者运用各种镜头,将茅山的山川之美,从高峰清流、四时美景,到朝夕气象、动物群欢,逐层描摩,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万象谐美;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别具水到渠成、力重千钧之势。这是陶弘景隐居40余年后对茅山美境最深刻的体会、最精当的评价、最由衷的褒美。“实是”二字,下得十分肯定,深情自现。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之画外音,作者如此之自信与自豪,再次强调了茅山非同寻常的山川之美!与开头遥相呼应,首尾圆融,升华了文章主题。从此,陶弘景的《答谢》和《诏问》一起,给茅山留下了第一张诗文并茂、千年恒美的不朽名片!。
(作者李金坤单位为江苏大学文学院。本文为江苏大学人文社科重点建设项目:《镇江地域历史文化研究》JDR2006A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
1.李延寿:《南史·陶弘景传》,见《百衲本二十五史》,第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71页。
2.陶弘景:《与从兄书》,见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本文所引陶弘景诗文,皆出自该著,不另出注。
3.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卷五五,中华书局,1965年。
4.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页。
5.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70页。
以上就是描写仙都的古诗,“欲界仙都”的诗意栖居——陶弘景及其茅山诗文经典审美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听闻不了你的近况也无法知晓我的惆怅以为两相忘,是谁在心上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日常时间去衡量,缘分去定夺现实无法阻挡,情意放肆流淌还是深藏,让它过往最好忘记,不再...[全文阅读]
耽搁到今日的,是前世未写完的情书。风来不及想念,便匆忙的不见。回望往昔的背影太多的碎片散落在时间的雾里,被一层层落叶掩埋。是金色的芬芳年华,枫叶飘飘零,人间仿苦...[全文阅读]
望着你望着你的走来望着你的走去总感觉你我的感情就像天和地你和我相聚难离别就容易你我的感情就像天和地相聚欢喜容易分离爱分离难相聚是你我的感觉容易悲哀容易...[全文阅读]
看来我在知乎诗词圈只能回答这种不正经的问题了么?坐等掉粉!。隐约兰胸,菽发初匀,玉脂暗香。似罗罗翠叶,新垂桐子;盈盈紫药,乍擘莲房。窦小含泉,花翻露蒂,两两巫峰最断肠。...[全文阅读]
美女篇:。林黛玉_红楼梦。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全文阅读]
我一直很喜欢的,或者在没看三国演义之前就听说过的,不知道算不算名句:。1.。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太史慈。这句话其实没说完,但我喜欢前...[全文阅读]
喜欢爱情诗歌就经常来哦!
热门爱情诗歌
网友推荐
- 1描写大海的神秘,有没有描写夕阳西下的黄昏美景的句子?
- 2描写男女之间感情的爱情诗句集锦
- 3不悦的描写句子,有哪些可以表达自己不爽,不开心愤怒的句子?
- 4句型的描写功能,我们总是在讲五大基本句型,五大基本句型是如何形成的?你真正了解五大基本句型吗?
- 5描写在下大雨,大雨下个不停,各位,求两段很美的描写雨的句子,一段用文艺的,一段用理科的!?
- 6描写马路干净的段落,有没有很干净文艺的句子?
- 7描写夏天枝繁叶茂,有什么关于夏天的短句?
- 8有关夏夜的景色描写,用一段话描绘夏天城市的夜晚?
- 9描写山水的古诗名句,有哪些描写山水风景的优美句子?
- 10山林里描写,有哪些描写山林景色很美,禅意生活和质朴乡林生活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