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徽州山水的诗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12-19 07:03:14
以上回答都答到了湯顯祖對徽州的否定,但都忽略了此詩的肯定部分,試答一二。
這首詩的背景是汪廷讷(明代劇作家,《獅吼記》作者,坐隐園跟環翠堂的主人,熟悉版畫跟徽州刻書的人應該會了解他)爲博“才”名,以重金買字,當時東南名流趨之若鹜。汪廷讷自然也托吳序邀請了臨川(離徽州很近)湯顯祖。而這首詩,尤其是那句“無夢到徽州”,正是湯對汪的回絕(而不是很多人猜測的對投奔許國的回絕,許國早在此詩成詩兩年前就去世了。關于許國,下面會說到)。時人沈際飛評論:“序亦是妙人,聞說金休甯,谒選者百計營之,而抽豐者往往于此道。臨川詩一帖清涼劑也。”。
再說點更大的背景。
一是,徽州人許國是萬曆的講師且深得萬曆信賴(如今歙縣徽州府衙後還矗立着許國石坊,是我國現存的唯一八角牌樓),同時湯顯祖正是在許國主持的會試中賜同進士出身,故許國算是湯的老師,明代這種師生關系不可僭越,更别說門生彈劾座主了,但湯顯祖直言上疏,彈劾内閣大學士申時行與許國竊權欺蔽,箝制言路。萬曆大怒,當即将湯貶爲廣東徐聞縣典史,後又削職爲民。(讀明史發現凡是罵許國的都要被貶,萬曆真是愛得深沉…)。
湯顯祖對許國的感情無疑是複雜又矛盾的。有人認爲,《牡丹亭》中杜寶跟胡判官一陰一陽兩人物即在暗諷許國,杜寶官同平章軍國大事,和許國官位相當,杜寶的迂腐、頑固不化,與湯眼中的許如出一轍;至于“注濕生,牒化生,準胎生,照卵生…威凜凜人間掌命”的胡判官,更像是湯顯祖奏議中指責申、許操百官生死與奪的注解。然而,湯在《勸農》中,又美化了杜寶;在《冥判》一折,最終胡判官念自己生前亦多情之人,推及杜麗娘的癡情,加之婚姻薄,放她魂出枉死城,可見胡判官人物之豐滿:自诩清正,牽涉自己官位利益時卻顯得不那麽耿直磊落,又确實能恪守天條。正合明史中許國的描寫:“性木強,遇事辄發,無大臣度。…國在閣九年,謙慎自守,故累糟攻擊,不能被以污名。”凡此種種,可見湯顯祖的矛盾心理,他意氣慷慨,貶損許國,并非否定許國私德,隻是政見不合,對許國,他還是有感激跟認可的。
二是湯顯祖少年受學于泰州學派代表羅汝芳,作爲陽明心學裏最偏激的一派,他是重“情”的,“世總爲情,情生詩歌,而行于神”,是故對于正統的、去人欲的理學思想,以至對作爲“程朱阙裏”的徽州,總歸有些偏見。
但是,與此同時,除了對那些墨客的不屑外,湯顯祖對徽州仍是向往的。“一生癡絕處”實際還是表達了對徽州山水絕景的喜愛。有人認爲“癡絕”來自顧恺之的“才絕,畫絕,癡絕”,引申義爲藏拙。我的理解是,“癡”還是字面義,癡情的癡,即情深、極度入迷,“癡絕”義爲非常向往。湯顯祖的真實态度、情結可從多處詩詞中得以一見,如:《下關江雨四首寄太平龍郡丞》之三:“黃山咫尺地,不至遙心托。”被貶徐聞自南京江行過皖南時有:“魂來多白嶽,人去獨滄浪。”還有《送詹東圖,詹工書畫,署中有醉茶軒作》:“新安(徽州古稱)山水峻淪漪,白嶽如君亦自奇。”由此,他是向往徽州山水的,之所以“無夢到徽州”,僅是因爲此時不願作爲“谒選者”、“捉刀者”上富貴人家賣文鬻字。
所以“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的真正意思是,(就算是)這麽個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的尊嚴、我的氣節)仍舊不許我前去賣字求榮。
綜上,黃山市拿湯顯祖所有關于徽州的詩詞中唯一批評的一句作旅遊詞,實在是……。
至于他後來到底來沒來徽州呢?。
之後的故事,于湯顯祖全是悲劇,明史概括他“蹭澄窮老”,光這四字讀來就何等悲涼。萬曆二十九年,以“浮躁”爲名被革職除名,這一年,他寫成《邯鄲記》:“盡榮華掃盡前生分,枉把癡人困,蟠桃瘦做薪,海水幹成暈,那時節,一翻身敢黃粱鍋待滾,我想世上人夢回,早把心子忖。”其子又病逝趕考途中,老年喪子,“半死三聲無淚續”。神交摯友李贽自刎于獄中,“自是精靈愛出家,缽頭何必向京華?知教笑舞臨刀陣,爛醉諸天雨雜花。”。
……五十九歲的他不再是那個意氣書生了,是個潛心佛學的消極老者了。此時,汪廷讷刻《長生記》等傳奇成,也心冷了,也是“世外之情熟,丘壑之興濃。道義之念笃,是非之心淡。”兩人終可謂志同道合了,萬曆三十六年,汪再請,湯赴約,于是《坐隐先生集》卷首,有了一篇署名湯顯祖的《坐隐乩筆記》:“予嘗聞海陽(徽州休甯縣)之地,松蘿奇秀,不讓匡廬、九嶷、巫峽,心竊慕之。戊申秋,攜陳子伯書裹履杖其間。”。
再之後,萬曆四十四年,湯顯祖逝世。汪廷讷遁入空門,由一個異常追求功名利祿之人,一個喜歡寫神仙道化的劇作家,變成劇中人,棄畢生孜孜求來的富貴功名如敝屣,伴青燈古佛,松風煙霞。朝廷擢升他爲從四品甯波府同知的诏書到了,他卻神秘失蹤了。朝野議論紛紛之際,董其昌寫就《廷讷傳》:“汪廷讷一日航次高蓋山,忽雲外畸人窺其宿根高潔,有功成名退之勇,倏來指導。仙客即豁爾頓悟,易號先先,翩翩于天函之洞,友仙證道。诏起,不知所之。”。
利益相關:徽州人士,湯顯祖腦殘粉。
這首詩的背景是汪廷讷(明代劇作家,《獅吼記》作者,坐隐園跟環翠堂的主人,熟悉版畫跟徽州刻書的人應該會了解他)爲博“才”名,以重金買字,當時東南名流趨之若鹜。汪廷讷自然也托吳序邀請了臨川(離徽州很近)湯顯祖。而這首詩,尤其是那句“無夢到徽州”,正是湯對汪的回絕(而不是很多人猜測的對投奔許國的回絕,許國早在此詩成詩兩年前就去世了。關于許國,下面會說到)。時人沈際飛評論:“序亦是妙人,聞說金休甯,谒選者百計營之,而抽豐者往往于此道。臨川詩一帖清涼劑也。”。
再說點更大的背景。
一是,徽州人許國是萬曆的講師且深得萬曆信賴(如今歙縣徽州府衙後還矗立着許國石坊,是我國現存的唯一八角牌樓),同時湯顯祖正是在許國主持的會試中賜同進士出身,故許國算是湯的老師,明代這種師生關系不可僭越,更别說門生彈劾座主了,但湯顯祖直言上疏,彈劾内閣大學士申時行與許國竊權欺蔽,箝制言路。萬曆大怒,當即将湯貶爲廣東徐聞縣典史,後又削職爲民。(讀明史發現凡是罵許國的都要被貶,萬曆真是愛得深沉…)。
湯顯祖對許國的感情無疑是複雜又矛盾的。有人認爲,《牡丹亭》中杜寶跟胡判官一陰一陽兩人物即在暗諷許國,杜寶官同平章軍國大事,和許國官位相當,杜寶的迂腐、頑固不化,與湯眼中的許如出一轍;至于“注濕生,牒化生,準胎生,照卵生…威凜凜人間掌命”的胡判官,更像是湯顯祖奏議中指責申、許操百官生死與奪的注解。然而,湯在《勸農》中,又美化了杜寶;在《冥判》一折,最終胡判官念自己生前亦多情之人,推及杜麗娘的癡情,加之婚姻薄,放她魂出枉死城,可見胡判官人物之豐滿:自诩清正,牽涉自己官位利益時卻顯得不那麽耿直磊落,又确實能恪守天條。正合明史中許國的描寫:“性木強,遇事辄發,無大臣度。…國在閣九年,謙慎自守,故累糟攻擊,不能被以污名。”凡此種種,可見湯顯祖的矛盾心理,他意氣慷慨,貶損許國,并非否定許國私德,隻是政見不合,對許國,他還是有感激跟認可的。
二是湯顯祖少年受學于泰州學派代表羅汝芳,作爲陽明心學裏最偏激的一派,他是重“情”的,“世總爲情,情生詩歌,而行于神”,是故對于正統的、去人欲的理學思想,以至對作爲“程朱阙裏”的徽州,總歸有些偏見。
但是,與此同時,除了對那些墨客的不屑外,湯顯祖對徽州仍是向往的。“一生癡絕處”實際還是表達了對徽州山水絕景的喜愛。有人認爲“癡絕”來自顧恺之的“才絕,畫絕,癡絕”,引申義爲藏拙。我的理解是,“癡”還是字面義,癡情的癡,即情深、極度入迷,“癡絕”義爲非常向往。湯顯祖的真實态度、情結可從多處詩詞中得以一見,如:《下關江雨四首寄太平龍郡丞》之三:“黃山咫尺地,不至遙心托。”被貶徐聞自南京江行過皖南時有:“魂來多白嶽,人去獨滄浪。”還有《送詹東圖,詹工書畫,署中有醉茶軒作》:“新安(徽州古稱)山水峻淪漪,白嶽如君亦自奇。”由此,他是向往徽州山水的,之所以“無夢到徽州”,僅是因爲此時不願作爲“谒選者”、“捉刀者”上富貴人家賣文鬻字。
所以“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的真正意思是,(就算是)這麽個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的尊嚴、我的氣節)仍舊不許我前去賣字求榮。
綜上,黃山市拿湯顯祖所有關于徽州的詩詞中唯一批評的一句作旅遊詞,實在是……。
至于他後來到底來沒來徽州呢?。
之後的故事,于湯顯祖全是悲劇,明史概括他“蹭澄窮老”,光這四字讀來就何等悲涼。萬曆二十九年,以“浮躁”爲名被革職除名,這一年,他寫成《邯鄲記》:“盡榮華掃盡前生分,枉把癡人困,蟠桃瘦做薪,海水幹成暈,那時節,一翻身敢黃粱鍋待滾,我想世上人夢回,早把心子忖。”其子又病逝趕考途中,老年喪子,“半死三聲無淚續”。神交摯友李贽自刎于獄中,“自是精靈愛出家,缽頭何必向京華?知教笑舞臨刀陣,爛醉諸天雨雜花。”。
……五十九歲的他不再是那個意氣書生了,是個潛心佛學的消極老者了。此時,汪廷讷刻《長生記》等傳奇成,也心冷了,也是“世外之情熟,丘壑之興濃。道義之念笃,是非之心淡。”兩人終可謂志同道合了,萬曆三十六年,汪再請,湯赴約,于是《坐隐先生集》卷首,有了一篇署名湯顯祖的《坐隐乩筆記》:“予嘗聞海陽(徽州休甯縣)之地,松蘿奇秀,不讓匡廬、九嶷、巫峽,心竊慕之。戊申秋,攜陳子伯書裹履杖其間。”。
再之後,萬曆四十四年,湯顯祖逝世。汪廷讷遁入空門,由一個異常追求功名利祿之人,一個喜歡寫神仙道化的劇作家,變成劇中人,棄畢生孜孜求來的富貴功名如敝屣,伴青燈古佛,松風煙霞。朝廷擢升他爲從四品甯波府同知的诏書到了,他卻神秘失蹤了。朝野議論紛紛之際,董其昌寫就《廷讷傳》:“汪廷讷一日航次高蓋山,忽雲外畸人窺其宿根高潔,有功成名退之勇,倏來指導。仙客即豁爾頓悟,易號先先,翩翩于天函之洞,友仙證道。诏起,不知所之。”。
利益相關:徽州人士,湯顯祖腦殘粉。
以上就是描寫徽州山水的詩句,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是什麽意思?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以上回答都答到了汤显祖对徽州的否定,但都忽略了此诗的肯定部分,试答一二。
这首诗的背景是汪廷讷(明代剧作家,《狮吼记》作者,坐隐园跟环翠堂的主人,熟悉版画跟徽州刻书的人应该会了解他)为博“才”名,以重金买字,当时东南名流趋之若鹜。汪廷讷自然也托吴序邀请了临川(离徽州很近)汤显祖。而这首诗,尤其是那句“无梦到徽州”,正是汤对汪的回绝(而不是很多人猜测的对投奔许国的回绝,许国早在此诗成诗两年前就去世了。关于许国,下面会说到)。时人沈际飞评论:“序亦是妙人,闻说金休宁,谒选者百计营之,而抽丰者往往于此道。临川诗一帖清凉剂也。”。
再说点更大的背景。
一是,徽州人许国是万历的讲师且深得万历信赖(如今歙县徽州府衙后还矗立着许国石坊,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八角牌楼),同时汤显祖正是在许国主持的会试中赐同进士出身,故许国算是汤的老师,明代这种师生关系不可僭越,更别说门生弹劾座主了,但汤显祖直言上疏,弹劾内阁大学士申时行与许国窃权欺蔽,箝制言路。万历大怒,当即将汤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后又削职为民。(读明史发现凡是骂许国的都要被贬,万历真是爱得深沉…)。
汤显祖对许国的感情无疑是复杂又矛盾的。有人认为,《牡丹亭》中杜宝跟胡判官一阴一阳两人物即在暗讽许国,杜宝官同平章军国大事,和许国官位相当,杜宝的迂腐、顽固不化,与汤眼中的许如出一辙;至于“注湿生,牒化生,准胎生,照卵生…威凛凛人间掌命”的胡判官,更像是汤显祖奏议中指责申、许操百官生死与夺的注解。然而,汤在《劝农》中,又美化了杜宝;在《冥判》一折,最终胡判官念自己生前亦多情之人,推及杜丽娘的痴情,加之婚姻薄,放她魂出枉死城,可见胡判官人物之丰满:自诩清正,牵涉自己官位利益时却显得不那么耿直磊落,又确实能恪守天条。正合明史中许国的描写:“性木强,遇事辄发,无大臣度。…国在阁九年,谦慎自守,故累糟攻击,不能被以污名。”凡此种种,可见汤显祖的矛盾心理,他意气慷慨,贬损许国,并非否定许国私德,只是政见不合,对许国,他还是有感激跟认可的。
二是汤显祖少年受学于泰州学派代表罗汝芳,作为阳明心学里最偏激的一派,他是重“情”的,“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是故对于正统的、去人欲的理学思想,以至对作为“程朱阙里”的徽州,总归有些偏见。
但是,与此同时,除了对那些墨客的不屑外,汤显祖对徽州仍是向往的。“一生痴绝处”实际还是表达了对徽州山水绝景的喜爱。有人认为“痴绝”来自顾恺之的“才绝,画绝,痴绝”,引申义为藏拙。我的理解是,“痴”还是字面义,痴情的痴,即情深、极度入迷,“痴绝”义为非常向往。汤显祖的真实态度、情结可从多处诗词中得以一见,如:《下关江雨四首寄太平龙郡丞》之三:“黄山咫尺地,不至遥心托。”被贬徐闻自南京江行过皖南时有:“魂来多白岳,人去独沧浪。”还有《送詹东图,詹工书画,署中有醉茶轩作》:“新安(徽州古称)山水峻沦漪,白岳如君亦自奇。”由此,他是向往徽州山水的,之所以“无梦到徽州”,仅是因为此时不愿作为“谒选者”、“捉刀者”上富贵人家卖文鬻字。
所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真正意思是,(就算是)这么个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的尊严、我的气节)仍旧不许我前去卖字求荣。
综上,黄山市拿汤显祖所有关于徽州的诗词中唯一批评的一句作旅游词,实在是……。
至于他后来到底来没来徽州呢?。
之后的故事,于汤显祖全是悲剧,明史概括他“蹭澄穷老”,光这四字读来就何等悲凉。万历二十九年,以“浮躁”为名被革职除名,这一年,他写成《邯郸记》:“尽荣华扫尽前生分,枉把痴人困,蟠桃瘦做薪,海水干成晕,那时节,一翻身敢黄粱锅待滚,我想世上人梦回,早把心子忖。”其子又病逝赶考途中,老年丧子,“半死三声无泪续”。神交挚友李贽自刎于狱中,“自是精灵爱出家,钵头何必向京华?知教笑舞临刀阵,烂醉诸天雨杂花。”。
……五十九岁的他不再是那个意气书生了,是个潜心佛学的消极老者了。此时,汪廷讷刻《长生记》等传奇成,也心冷了,也是“世外之情熟,丘壑之兴浓。道义之念笃,是非之心淡。”两人终可谓志同道合了,万历三十六年,汪再请,汤赴约,于是《坐隐先生集》卷首,有了一篇署名汤显祖的《坐隐乩笔记》:“予尝闻海阳(徽州休宁县)之地,松萝奇秀,不让匡庐、九嶷、巫峡,心窃慕之。戊申秋,携陈子伯书裹履杖其间。”。
再之后,万历四十四年,汤显祖逝世。汪廷讷遁入空门,由一个异常追求功名利禄之人,一个喜欢写神仙道化的剧作家,变成剧中人,弃毕生孜孜求来的富贵功名如敝屣,伴青灯古佛,松风烟霞。朝廷擢升他为从四品宁波府同知的诏书到了,他却神秘失踪了。朝野议论纷纷之际,董其昌写就《廷讷传》:“汪廷讷一日航次高盖山,忽云外畸人窥其宿根高洁,有功成名退之勇,倏来指导。仙客即豁尔顿悟,易号先先,翩翩于天函之洞,友仙证道。诏起,不知所之。”。
利益相关:徽州人士,汤显祖脑残粉。
这首诗的背景是汪廷讷(明代剧作家,《狮吼记》作者,坐隐园跟环翠堂的主人,熟悉版画跟徽州刻书的人应该会了解他)为博“才”名,以重金买字,当时东南名流趋之若鹜。汪廷讷自然也托吴序邀请了临川(离徽州很近)汤显祖。而这首诗,尤其是那句“无梦到徽州”,正是汤对汪的回绝(而不是很多人猜测的对投奔许国的回绝,许国早在此诗成诗两年前就去世了。关于许国,下面会说到)。时人沈际飞评论:“序亦是妙人,闻说金休宁,谒选者百计营之,而抽丰者往往于此道。临川诗一帖清凉剂也。”。
再说点更大的背景。
一是,徽州人许国是万历的讲师且深得万历信赖(如今歙县徽州府衙后还矗立着许国石坊,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八角牌楼),同时汤显祖正是在许国主持的会试中赐同进士出身,故许国算是汤的老师,明代这种师生关系不可僭越,更别说门生弹劾座主了,但汤显祖直言上疏,弹劾内阁大学士申时行与许国窃权欺蔽,箝制言路。万历大怒,当即将汤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后又削职为民。(读明史发现凡是骂许国的都要被贬,万历真是爱得深沉…)。
汤显祖对许国的感情无疑是复杂又矛盾的。有人认为,《牡丹亭》中杜宝跟胡判官一阴一阳两人物即在暗讽许国,杜宝官同平章军国大事,和许国官位相当,杜宝的迂腐、顽固不化,与汤眼中的许如出一辙;至于“注湿生,牒化生,准胎生,照卵生…威凛凛人间掌命”的胡判官,更像是汤显祖奏议中指责申、许操百官生死与夺的注解。然而,汤在《劝农》中,又美化了杜宝;在《冥判》一折,最终胡判官念自己生前亦多情之人,推及杜丽娘的痴情,加之婚姻薄,放她魂出枉死城,可见胡判官人物之丰满:自诩清正,牵涉自己官位利益时却显得不那么耿直磊落,又确实能恪守天条。正合明史中许国的描写:“性木强,遇事辄发,无大臣度。…国在阁九年,谦慎自守,故累糟攻击,不能被以污名。”凡此种种,可见汤显祖的矛盾心理,他意气慷慨,贬损许国,并非否定许国私德,只是政见不合,对许国,他还是有感激跟认可的。
二是汤显祖少年受学于泰州学派代表罗汝芳,作为阳明心学里最偏激的一派,他是重“情”的,“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是故对于正统的、去人欲的理学思想,以至对作为“程朱阙里”的徽州,总归有些偏见。
但是,与此同时,除了对那些墨客的不屑外,汤显祖对徽州仍是向往的。“一生痴绝处”实际还是表达了对徽州山水绝景的喜爱。有人认为“痴绝”来自顾恺之的“才绝,画绝,痴绝”,引申义为藏拙。我的理解是,“痴”还是字面义,痴情的痴,即情深、极度入迷,“痴绝”义为非常向往。汤显祖的真实态度、情结可从多处诗词中得以一见,如:《下关江雨四首寄太平龙郡丞》之三:“黄山咫尺地,不至遥心托。”被贬徐闻自南京江行过皖南时有:“魂来多白岳,人去独沧浪。”还有《送詹东图,詹工书画,署中有醉茶轩作》:“新安(徽州古称)山水峻沦漪,白岳如君亦自奇。”由此,他是向往徽州山水的,之所以“无梦到徽州”,仅是因为此时不愿作为“谒选者”、“捉刀者”上富贵人家卖文鬻字。
所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真正意思是,(就算是)这么个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的尊严、我的气节)仍旧不许我前去卖字求荣。
综上,黄山市拿汤显祖所有关于徽州的诗词中唯一批评的一句作旅游词,实在是……。
至于他后来到底来没来徽州呢?。
之后的故事,于汤显祖全是悲剧,明史概括他“蹭澄穷老”,光这四字读来就何等悲凉。万历二十九年,以“浮躁”为名被革职除名,这一年,他写成《邯郸记》:“尽荣华扫尽前生分,枉把痴人困,蟠桃瘦做薪,海水干成晕,那时节,一翻身敢黄粱锅待滚,我想世上人梦回,早把心子忖。”其子又病逝赶考途中,老年丧子,“半死三声无泪续”。神交挚友李贽自刎于狱中,“自是精灵爱出家,钵头何必向京华?知教笑舞临刀阵,烂醉诸天雨杂花。”。
……五十九岁的他不再是那个意气书生了,是个潜心佛学的消极老者了。此时,汪廷讷刻《长生记》等传奇成,也心冷了,也是“世外之情熟,丘壑之兴浓。道义之念笃,是非之心淡。”两人终可谓志同道合了,万历三十六年,汪再请,汤赴约,于是《坐隐先生集》卷首,有了一篇署名汤显祖的《坐隐乩笔记》:“予尝闻海阳(徽州休宁县)之地,松萝奇秀,不让匡庐、九嶷、巫峡,心窃慕之。戊申秋,携陈子伯书裹履杖其间。”。
再之后,万历四十四年,汤显祖逝世。汪廷讷遁入空门,由一个异常追求功名利禄之人,一个喜欢写神仙道化的剧作家,变成剧中人,弃毕生孜孜求来的富贵功名如敝屣,伴青灯古佛,松风烟霞。朝廷擢升他为从四品宁波府同知的诏书到了,他却神秘失踪了。朝野议论纷纷之际,董其昌写就《廷讷传》:“汪廷讷一日航次高盖山,忽云外畸人窥其宿根高洁,有功成名退之勇,倏来指导。仙客即豁尔顿悟,易号先先,翩翩于天函之洞,友仙证道。诏起,不知所之。”。
利益相关:徽州人士,汤显祖脑残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