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
发布时间:2023-02-22 07:05:09
江亭 - 杜甫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這首詩寫于上元二年(761),那時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暫時比較安定,有時也到郊外走走。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沒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讀三、四兩句,區别卻是明顯的。
從表面看,“水流心不競”,是說江水如此滔滔,好象爲了什麽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我此時卻心情平靜,無意與流水相争。“雲在意俱遲”,是說白雲在天上移動,那種舒緩悠閑,與我此時的閑适心情全沒兩樣。仇兆鳌說它“有淡然物外、優遊觀化意”(《杜詩詳注》)是從這方面理解的,可惜隻是一種表面的看法。
不妨拿王維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歸嵩山作》)來對比一下。王維是自己本來心中甯靜,從靜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自己表示歡迎、依戀之意;而杜甫這一聯則從靜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競”,本來心裏是“競”的,看了流水之後,才忽然覺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畢竟無謂,心中陡然冒出“何須去競”的一種念頭來。“雲在意俱遲”也一樣,本來滿腔抱負,要有所作爲,而客觀情勢卻處處和自己爲難。在平時,本是極不願意“遲遲”的,如今看見白雲悠悠,于是也突然覺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應該同白雲“俱遲”才對了。
王詩“流水如有意”,“有意”顯出詩人的“無意”;杜詩“水流心不競”,“不競”洩露了詩人平日的“競”。真是“正言若反”,在作者卻是不自覺的。
下面第三聯,更是進一步揭出詩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帶出心頭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衆榮獨瘁的悲涼。這是一種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來并不寂寞,詩人此時處境閑寂,移情入景,自然覺得景色也是寂寞無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鬥豔,欣欣向榮,然而都與己無關,引不起自己心情的欣悅,所以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當然,這當中也不盡是個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說明詩人此時心境并非是那樣悠閑自在的。讀到這裏,回顧上聯的“水流”“雲在”,寫的是一種什麽樣的思想感情,豈不是更加明白了嗎!
杜甫寫此詩時,安史之亂未平。李光弼于是年春間大敗于邙山,河陽、懷州皆陷。作者雖然避亂在四川,暫時得以“坦腹江亭”,到底還是忘不了國家安危的,因此詩的最後,就不能不歸結到“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滿腹憂國憂民的愁緒中去了。杜甫這首詩表面上悠閑恬适,骨子裏仍是一片焦灼苦悶。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詩人的地方。
(劉逸生)【作品評述】江亭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這首詩寫于上元二年(761),那時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暫時比較安定,有時也到郊外走走。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沒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讀三、四兩句,區别卻是明顯的。
從表面看,“水流心不競”,是說江水如此滔滔,好象爲了什麽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我此時卻心情平靜,無意與流水相争。“雲在意俱遲”,是說白雲在天上移動,那種舒緩悠閑,與我此時的閑适心情全沒兩樣。仇兆鳌說它“有淡然物外、優遊觀化意”(《杜詩詳注》)是從這方面理解的,可惜隻是一種表面的看法。
不妨拿王維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歸嵩山作》)來對比一下。王維是自己本來心中甯靜,從靜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自己表示歡迎、依戀之意;而杜甫這一聯則從靜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競”,本來心裏是“競”的,看了流水之後,才忽然覺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畢竟無謂,心中陡然冒出“何須去競”的一種念頭來。“雲在意俱遲”也一樣,本來滿腔抱負,要有所作爲,而客觀情勢卻處處和自己爲難。在平時,本是極不願意“遲遲”的,如今看見白雲悠悠,于是也突然覺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應該同白雲“俱遲”才對了。
王詩“流水如有意”,“有意”顯出詩人的“無意”;杜詩“水流心不競”,“不競”洩露了詩人平日的“競”。真是“正言若反”,在作者卻是不自覺的。
下面第三聯,更是進一步揭出詩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帶出心頭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衆榮獨瘁的悲涼。這是一種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來并不寂寞,詩人此時處境閑寂,移情入景,自然覺得景色也是寂寞無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鬥豔,欣欣向榮,然而都與己無關,引不起自己心情的欣悅,所以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當然,這當中也不盡是個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說明詩人此時心境并非是那樣悠閑自在的。讀到這裏,回顧上聯的“水流”“雲在”,寫的是一種什麽樣的思想感情,豈不是更加明白了嗎!
杜甫寫此詩時,安史之亂未平。李光弼于是年春間大敗于邙山,河陽、懷州皆陷。作者雖然避亂在四川,暫時得以“坦腹江亭”,到底還是忘不了國家安危的,因此詩的最後,就不能不歸結到“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滿腹憂國憂民的愁緒中去了。杜甫這首詩表面上悠閑恬适,骨子裏仍是一片焦灼苦悶。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詩人的地方。
(劉逸生)【作品評述】江亭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江亭 - 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那时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安定,有时也到郊外走走。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象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我此时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我此时的闲适心情全没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可惜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不妨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一下。王维是自己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自己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无谓,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自己为难。在平时,本是极不愿意“迟迟”的,如今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真是“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众荣独瘁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此时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己无关,引不起自己心情的欣悦,所以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此时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读到这里,回顾上联的“水流”“云在”,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岂不是更加明白了吗!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李光弼于是年春间大败于邙山,河阳、怀州皆陷。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刘逸生)【作品评述】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那时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安定,有时也到郊外走走。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象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我此时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我此时的闲适心情全没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可惜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不妨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一下。王维是自己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自己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无谓,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自己为难。在平时,本是极不愿意“迟迟”的,如今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真是“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众荣独瘁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此时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己无关,引不起自己心情的欣悦,所以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此时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读到这里,回顾上联的“水流”“云在”,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岂不是更加明白了吗!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李光弼于是年春间大败于邙山,河阳、怀州皆陷。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刘逸生)【作品评述】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江亭》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
热门古诗文
- 1国风·周南·桃夭
- 2谢叔子阳丈惠诗
- 3《长恨歌》
- 4《观刈麦》
- 5《寻隐者不遇》
- 6登二妃庙
- 7《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 8《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 9《春江花月夜》
- 10《苦竹》
网友推荐
- 1《风雪中作》
- 2《送张中丞归使幕》
- 3《悯农》
- 4《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5《重别西湖》
- 6《病中友人相访》
- 7游子吟原文 游子吟配乐朗诵轻音乐
- 8《早雁》
- 9《山行》
- 10《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