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儿童诗歌

描写动态的松树,记叙文的表现手法(一):动静结合

发布时间:2023-03-18 14:49:09

大家知道嗎?在中國古代的“寫作界”,有一種很厲害的寫景手法,它發源于道家的飄渺意境,往往以動襯靜來寫景。例如田園詩人王維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兩句詩就通過“浣女喧”的聲音,“蓮動”的姿态襯托出了山林的幽靜。紙條君今天就要帶大家見識一下這種寫作技法——動靜結合。
一、什麽是動靜結合?古人認爲值得欣賞的美景,要有它靈動之處,而這“活”與“靈”二字怎麽用文字表現出來呢?機智聰明的古人于是發明了寫景時的動靜結合手法,以靜來凸顯動的活力與靈動,以動來襯托靜的柔婉與淡雅,讓自己的文字“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動靜結合”是一種寫景手法,往往是在一種意境裏描寫動态與靜态,使得意象在意境中和諧統一的手法,例如:。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在雨後的山中閑逛,看到了許多美景,比如一塵不染的松樹、皎潔的月光以及月光穿過樹葉的縫隙留下的斑駁影子,都給人一種清幽的感受——這是通過靜态描寫來突出山中的靜谧。但第四句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這屬于動态描寫,以動襯靜,更反襯出山中的甯靜。
二、動靜結合有哪些招式?1.以動襯靜,即描寫動态,反襯靜态,突出靜态,是反襯手法的一種。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全詩景緻十分幽靜,但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門”,一個“敲”字有動作有聲音,以動襯靜,以響襯靜,在空曠寂靜的月夜中,一陣“敲門聲”來,反而凸顯環境的寂靜,更精确地突出了“幽”這一題眼。
2.以靜襯動,即描寫靜态,反襯動态,突出動态,是反襯手法的一種。如李颀的《琴歌》。詩人在聽彈琴時感覺音樂很美,他是怎麽寫的呢?“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他從聽覺來寫,以靜襯動,第二句甚至說到繁星在聽琴聲時都悄悄隐去,足見聽琴者早已陶醉在音樂美中,夜幕退去,群星退去,也毫無察覺。
3.動靜結合,即描寫靜态的事物和動态的事物,讓靜景動景相映成趣。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桂花“落下”,山林空蕩,月亮靜悄悄地挂在漆黑的夜空中,鳥兒被什麽驚動了後不時發出清脆的叫聲,這一系列的動态和靜态描寫,使得山林的一動一靜如在眼前。
三、動靜結合有何妙處呢?見識到以上三種主要招式後,紙條君爲大家帶來了一位寫景大師朱自清以及他的寫景代表作《荷塘月色》(選段)。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起筆寫月光如流水以及浮起的青霧,營造了甯靜的動态之感)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爲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再來寫月光投下的樹影,營造了荷塘峭楞楞的幽靜之感)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将一片荷塘重重圍住;隻在小路一旁,漏着幾段空隙,像是特爲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隐隐約約的是一帶遠山,隻有些大意罷了。(接着寫樹梢上的遠山,也營造了荷塘周圍的幽靜之感)樹縫裏也漏着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最後轉入直接寫聒噪的蟬聲與蛙聲,反襯出荷塘的幽靜以及作者内心的孤寂)。
——《荷塘月色》(朱自清)。
四、動靜結合有哪些具體用途?大家感受到了動靜結合作文手法的美妙之處了嗎?接下來一起看看它的具體用途吧。
1.環境描寫在環境描寫裏,動靜結合能夠渲染出不同的氣氛,能烘托人物心情。
那天,是他們離家以來所遇到的一個最惡劣的天氣。一早上,天就陰沉下來。天黑,河水也黑,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覺得風也是黑的。臨近中午時,雷聲已如萬輛戰車從天邊滾動過來,過不一會,暴風雨就歇斯底裏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仿佛世紀已到了末日。四下裏,一片呼呼的風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
——曹文軒《孤獨之旅》這段環境描寫惡劣的天氣,渲染了一種略顯恐怖的氣氛,爲下文烘托人物的孤獨心境做鋪墊。
2.寫景狀物在描寫幾種景物時,動靜結合能夠烘托環境或熱鬧或幽靜的氣氛。
過午之後,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時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陽,朦胧的光線竟靈空得如同飲醉了的月華:透着微醺,透着溫柔,斂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憑幽谷去制造秋日的奧秘了。山林睡了,鳥兒們靜默了。踏一坡金黃的落葉,踏一地斑駁的樹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衆鳥的默默之中,“咕——咕——”,從哪裏傳來的幾聲鹧鸪呢?忽斷、忽續,忽近、忽遠,那缥缈的鳴聲,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嗎?在台灣很少聽到鹧鸪呢!鹧鸪該是鳥中的詩人,不,或者便是詩人的化身吧!。
——郭楓《空山鳥語》這段景物描寫出現了靜态的秋陽、山林,營造了一種柔和安甯的氣氛,後來出現的鹧鸪鳥叫看似打破了甯靜,實際上也襯托出山林之“空”,切題點題。
學到這裏,紙條君帶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動靜結合”:。
它是一種寫景手法,往往是在一種意境裏描寫動态與靜态,使得意象在意境中和諧統一。它主要有“以靜襯動,以動襯靜和動靜結合”這三種類型。在環境描寫裏,動靜結合能夠渲染出不同的氣氛,能烘托人物心情。在描寫幾種景物時,動靜結合能夠烘托環境或熱鬧或幽靜的氣氛。這麽好用的寫景技法,趕緊動手試一試吧!下一篇表現手法的文章,我們會學習另一種寫景秘籍——“借景抒情”,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文章版權屬于作文紙條所有,轉載請聯系紙條君)。
------------------------------------1.20更新線-----------------------------------------。
補充“借景抒情”文章鏈接↓。
作文紙條:記叙文的表現手法(二):借景抒情。
------------------------------------1.29更新線-----------------------------------------。
補充“托物言志”文章鏈接↓。
作文紙條:記叙文的表現手法(三):托物言志。

大家知道吗?在中国古代的“写作界”,有一种很厉害的写景手法,它发源于道家的飘渺意境,往往以动衬静来写景。例如田园诗人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诗就通过“浣女喧”的声音,“莲动”的姿态衬托出了山林的幽静。纸条君今天就要带大家见识一下这种写作技法——动静结合。
一、什么是动静结合?古人认为值得欣赏的美景,要有它灵动之处,而这“活”与“灵”二字怎么用文字表现出来呢?机智聪明的古人于是发明了写景时的动静结合手法,以静来凸显动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让自己的文字“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动静结合”是一种写景手法,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使得意象在意境中和谐统一的手法,例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在雨后的山中闲逛,看到了许多美景,比如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留下的斑驳影子,都给人一种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但第四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属于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二、动静结合有哪些招式?1.以动衬静,即描写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景致十分幽静,但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空旷寂静的月夜中,一阵“敲门声”来,反而凸显环境的寂静,更精确地突出了“幽”这一题眼。
2.以静衬动,即描写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李颀的《琴歌》。诗人在听弹琴时感觉音乐很美,他是怎么写的呢?“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他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第二句甚至说到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夜幕退去,群星退去,也毫无察觉。
3.动静结合,即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映成趣。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桂花“落下”,山林空荡,月亮静悄悄地挂在漆黑的夜空中,鸟儿被什么惊动了后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这一系列的动态和静态描写,使得山林的一动一静如在眼前。
三、动静结合有何妙处呢?见识到以上三种主要招式后,纸条君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写景大师朱自清以及他的写景代表作《荷塘月色》(选段)。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起笔写月光如流水以及浮起的青雾,营造了宁静的动态之感)虽然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再来写月光投下的树影,营造了荷塘峭楞楞的幽静之感)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接着写树梢上的远山,也营造了荷塘周围的幽静之感)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最后转入直接写聒噪的蝉声与蛙声,反衬出荷塘的幽静以及作者内心的孤寂)。
——《荷塘月色》(朱自清)。
四、动静结合有哪些具体用途?大家感受到了动静结合作文手法的美妙之处了吗?接下来一起看看它的具体用途吧。
1.环境描写在环境描写里,动静结合能够渲染出不同的气氛,能烘托人物心情。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曹文轩《孤独之旅》这段环境描写恶劣的天气,渲染了一种略显恐怖的气氛,为下文烘托人物的孤独心境做铺垫。
2.写景状物在描写几种景物时,动静结合能够烘托环境或热闹或幽静的气氛。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的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吗?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
——郭枫《空山鸟语》这段景物描写出现了静态的秋阳、山林,营造了一种柔和安宁的气氛,后来出现的鹧鸪鸟叫看似打破了宁静,实际上也衬托出山林之“空”,切题点题。
学到这里,纸条君带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动静结合”:。
它是一种写景手法,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使得意象在意境中和谐统一。它主要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和动静结合”这三种类型。在环境描写里,动静结合能够渲染出不同的气氛,能烘托人物心情。在描写几种景物时,动静结合能够烘托环境或热闹或幽静的气氛。这么好用的写景技法,赶紧动手试一试吧!下一篇表现手法的文章,我们会学习另一种写景秘籍——“借景抒情”,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文章版权属于作文纸条所有,转载请联系纸条君)。
------------------------------------1.20更新线-----------------------------------------。
补充“借景抒情”文章链接↓。
作文纸条:记叙文的表现手法(二):借景抒情。
------------------------------------1.29更新线-----------------------------------------。
补充“托物言志”文章链接↓。
作文纸条:记叙文的表现手法(三):托物言志。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林中的鸟儿在歌唱,梨花开、桃花红,农家田头忙播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农家的孩子多欢畅,小小的书包背肩上,骑着马儿上学堂。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旁的...[全文阅读]

名家描写日出,有没有描写日出的段落或文章比较美的写的?

几处东升庹舒婷。日出从不属于奔忙的都市。曾连夜雾霾遮掩了它应有的光辉。我置身于穹顶之下,只是心念远方。曾连夜登上海拔二一千米的牛背山山巅,只为一睹旭日东升...[全文阅读]

对农家乐的描写,《诗经》中的《七月》写的是农家苦还是农家乐?

艺术都是生活的提炼。如果没有切实的体验是写不出打动人心的文字的。但是艺术并不是苦的,艺术是一种享受,精神共鸣,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体验。具体到七月这首诗歌,我想说...[全文阅读]

描写雷雨片段二年级,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6课《雷雨》知识点+图文讲解

电子教材。点击图片,查看大图。▼▼▼▼。知识点。一、生字笔画笔顺。二、会写字及组词。雷léi(雷雨)(雷声)(电闪雷鸣)。乌wū(乌云)(乌黑)(乌龟)。黑hēi(黑色)(黑夜)(黑板)。压yā...[全文阅读]

描写花园喜爱之情,春夏秋冬和晨午暮夜这样描写,作文不得高分都难!

春夏秋冬和晨午暮夜这样描写,作文不得高分都难!。2016-11-25金坛名思教育。写春夏秋冬和晨午暮夜的作文类型。1.描绘一年四季的景色,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2.描绘...[全文阅读]

对于科幻小说中大规模星际舰队作战

最近正好在写相关的东西(虽然没有之前几次有其他的想法提笔没继续下去)。灵感源于排队枪毙(线列战术)。前一段时间很迷排队排队枪毙,就像在无尽的星空航行但身体却只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描写动态的松树,记叙文的表现手法(一):动静结合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27735.html

上一篇:小木船描写,小学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模板!(附例句、考点)

下一篇:更多儿童诗歌

儿童诗歌相关文章
更多儿童诗歌文章
喜欢儿童诗歌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