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一对对联作文,10副对联,写尽古人才思急智!正能量文章
发布时间:2023-09-08 23:21:42
-01-。
蓮子(憐子)心中苦。
梨兒(離兒)腹内酸。
因“抗糧哭廟案”被朝廷下令處死的金聖歎,臨刑時兒子前來送行,便出個對聯讓其應對:蓮子(憐子)心中苦。看見兒子并沒有回應。金聖歎便自己對出下聯:梨兒(離兒)腹内酸。
上聯的“蓮”與“憐”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兒子悲切恸哭之狀深感可憐;下聯的“梨”與“離”同音,意即自己即将離别兒子,心中感到酸楚難忍。
一副生死訣别對,工整中透着字字珠玑;寥寥幾字,寫盡生離死别之際的悲怆凄苦,聽者無不動容。
-02-。
兩船并行,。
橹速(魯肅)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齊鳴,。
笛清(狄青)難比箫和(蕭何)。
一次,紀曉岚乘船而行,遇一船與他并頭而行,船上一個武士出了一副對聯後,拉帆揚長而去,這副對聯就是:“兩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紀曉岚馬上明白了,這是借用魯肅和樊哙兩位古人的名字寫的上聯。魯肅爲東吳文臣,樊哙卻是漢劉邦手下的武将,以此嘲笑文不如武。紀曉岚一番思索後,對出下聯:“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箫合與狄青、箫何是諧音,而且也是一文一武。隻是文官蕭何能運籌帷握之内,決勝千裏之外,絕不比武将遜色半分。
-03-。
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明朝素以善對著名的蔣焘曾有一對。話說有一日,家中客人見窗外正下着小雨,便出聯雲:“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凍”字拆開是“東兩點”,“灑”字拆開是“西三點”,十分巧妙。
這時,隻見他從屋裏抱出個大西瓜,切成兩半,其中一半切了七刀,另一半切了八刀,見客人納悶不解,便補充說:“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客人贊不絕口。
“切”、“分”字拆開是“七刀與八刀,此聯巧妙運用拆字,又富于生活情趣。
-04-。
袁世凱千古。
中華民國萬歲。
這副對聯一說爲袁世凱恢複帝制時所作,也說是袁世凱死時有人寫的挽聯。
辛亥革命後,竊取了革命成果,成爲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籌劃恢複帝制,遭到全國民衆的反對。
對聯講究對偶,此聯中“千古”對“萬歲”,對的工整,但“袁世凱”是三個字,而“中華民國”是四個字,從對聯的對仗、工整角度來說,不太合适。
但意在說明袁世凱推翻革命,對不起中華民國,這點來看又别有一番意味。
-05-。
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
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
明朝宰相葉向高,一日路過福州,留宿新科狀元翁正春家中,翁即興出對曰: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
葉向高見聯中全是寶蓋頭的字,先是一驚,接着和道: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
這是一副精彩的同旁對,每一個字的偏旁都是一樣,且意思通順,可見文人對對,考校的就是才思急智。
-06-。
忠義孝悌禮義廉。
一二三四五六七。
話說清軍入關後的一個春節,本是明臣卻投降後金的洪承疇,家門上就被貼上了這樣一副對聯,洪承疇一看,十分生氣。
原來,這是一副罵人的對聯,上聯缺“恥”,下聯忘“八”。這分明是罵洪承疇是無恥的王八。
文人素來文雅,卻沒想到連罵人也有一番文雅的藝術。
-07-。
何無忌,魏無忌,長孫無忌,。
彼無忌,爾亦無忌。
張相如,蔺相如,司馬相如,。
名相如,實不相如。
于謙14歲趕考,碰巧主考官也叫虞謙。考前點名,主考連叫三次“于謙”,皆無應答。主考問爲何不答?于謙說:“小生與主考同名,故不敢答。”。
主考順口出了上聯來寬勸于謙:何無忌,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爾亦無忌。
于謙一聽,會心一笑,從容答對:張相如,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無忌”對“相如”,人名互相呼應,匆忙之間,對的何其工整,也不愧是從小便被稱爲神童的于謙。
-08-。
張之洞。
陶然亭。
清末大臣張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與李文田對飲。張一時興起,以“陶然亭”出句,向李索無情對。李文田沖張之洞笑道:“若要無情,非閣下姓名莫屬矣。”。
話說這一個無情對,是對聯的一個異種。即上、下聯的每一個字都要求絕對工穩,不得含糊,但全聯看去,上、下聯的意思又得風馬牛不相及。
李文田以人名“張之洞”對地名“陶然亭”,使得上下聯詞性對仗工穩,形式、詞性無不對的工整,古之文人,才思敏捷可見一斑。
-09-。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
先生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後,。
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後。
清朝名臣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一次梁啓超到江夏拜訪他。張之洞出聯:“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上聯既包含古代江河淮濟四水,長江排首位,又總括四季春、夏、秋、冬,夏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這樣難以回答的問題。梁啓超才思敏捷,略加思索即對出下聯:“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後。”“三教”指儒、釋、道,儒排在最前面,“三才”指天、地、人,人排最後,與張之洞的第一第二相呼應,十分妙絕。
難怪張之洞吟讀後不禁歎息說:“此書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10-。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一掌平平,五指兩短三長。
聽聞徐文長是“天下才子”的杭州知府,派人将其找來,洋洋得意地吟出此上聯,命他應對。徐文長聽後,并不答言,隻是向知府舉起一隻手,搖了搖。
知府以爲徐對不出,并問道:“你爲何不對?”徐文長答道:“你是口出上聯,我是手對下聯,揚起手掌,就是說‘一掌平平,五指兩短三長’。”。
徐文長如此解釋,知府啞口無言。
對聯本就多用于古時候文人互相考較比試,講究的就是應對的時間要短、對的需要工整,對文人的知識儲備要求很高,短短一副對聯,就足以寫盡了古代文人的才思急智。
蓮子(憐子)心中苦。
梨兒(離兒)腹内酸。
因“抗糧哭廟案”被朝廷下令處死的金聖歎,臨刑時兒子前來送行,便出個對聯讓其應對:蓮子(憐子)心中苦。看見兒子并沒有回應。金聖歎便自己對出下聯:梨兒(離兒)腹内酸。
上聯的“蓮”與“憐”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兒子悲切恸哭之狀深感可憐;下聯的“梨”與“離”同音,意即自己即将離别兒子,心中感到酸楚難忍。
一副生死訣别對,工整中透着字字珠玑;寥寥幾字,寫盡生離死别之際的悲怆凄苦,聽者無不動容。
-02-。
兩船并行,。
橹速(魯肅)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齊鳴,。
笛清(狄青)難比箫和(蕭何)。
一次,紀曉岚乘船而行,遇一船與他并頭而行,船上一個武士出了一副對聯後,拉帆揚長而去,這副對聯就是:“兩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紀曉岚馬上明白了,這是借用魯肅和樊哙兩位古人的名字寫的上聯。魯肅爲東吳文臣,樊哙卻是漢劉邦手下的武将,以此嘲笑文不如武。紀曉岚一番思索後,對出下聯:“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箫合與狄青、箫何是諧音,而且也是一文一武。隻是文官蕭何能運籌帷握之内,決勝千裏之外,絕不比武将遜色半分。
-03-。
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明朝素以善對著名的蔣焘曾有一對。話說有一日,家中客人見窗外正下着小雨,便出聯雲:“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凍”字拆開是“東兩點”,“灑”字拆開是“西三點”,十分巧妙。
這時,隻見他從屋裏抱出個大西瓜,切成兩半,其中一半切了七刀,另一半切了八刀,見客人納悶不解,便補充說:“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客人贊不絕口。
“切”、“分”字拆開是“七刀與八刀,此聯巧妙運用拆字,又富于生活情趣。
-04-。
袁世凱千古。
中華民國萬歲。
這副對聯一說爲袁世凱恢複帝制時所作,也說是袁世凱死時有人寫的挽聯。
辛亥革命後,竊取了革命成果,成爲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籌劃恢複帝制,遭到全國民衆的反對。
對聯講究對偶,此聯中“千古”對“萬歲”,對的工整,但“袁世凱”是三個字,而“中華民國”是四個字,從對聯的對仗、工整角度來說,不太合适。
但意在說明袁世凱推翻革命,對不起中華民國,這點來看又别有一番意味。
-05-。
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
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
明朝宰相葉向高,一日路過福州,留宿新科狀元翁正春家中,翁即興出對曰: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
葉向高見聯中全是寶蓋頭的字,先是一驚,接着和道: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
這是一副精彩的同旁對,每一個字的偏旁都是一樣,且意思通順,可見文人對對,考校的就是才思急智。
-06-。
忠義孝悌禮義廉。
一二三四五六七。
話說清軍入關後的一個春節,本是明臣卻投降後金的洪承疇,家門上就被貼上了這樣一副對聯,洪承疇一看,十分生氣。
原來,這是一副罵人的對聯,上聯缺“恥”,下聯忘“八”。這分明是罵洪承疇是無恥的王八。
文人素來文雅,卻沒想到連罵人也有一番文雅的藝術。
-07-。
何無忌,魏無忌,長孫無忌,。
彼無忌,爾亦無忌。
張相如,蔺相如,司馬相如,。
名相如,實不相如。
于謙14歲趕考,碰巧主考官也叫虞謙。考前點名,主考連叫三次“于謙”,皆無應答。主考問爲何不答?于謙說:“小生與主考同名,故不敢答。”。
主考順口出了上聯來寬勸于謙:何無忌,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爾亦無忌。
于謙一聽,會心一笑,從容答對:張相如,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無忌”對“相如”,人名互相呼應,匆忙之間,對的何其工整,也不愧是從小便被稱爲神童的于謙。
-08-。
張之洞。
陶然亭。
清末大臣張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與李文田對飲。張一時興起,以“陶然亭”出句,向李索無情對。李文田沖張之洞笑道:“若要無情,非閣下姓名莫屬矣。”。
話說這一個無情對,是對聯的一個異種。即上、下聯的每一個字都要求絕對工穩,不得含糊,但全聯看去,上、下聯的意思又得風馬牛不相及。
李文田以人名“張之洞”對地名“陶然亭”,使得上下聯詞性對仗工穩,形式、詞性無不對的工整,古之文人,才思敏捷可見一斑。
-09-。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
先生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後,。
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後。
清朝名臣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一次梁啓超到江夏拜訪他。張之洞出聯:“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上聯既包含古代江河淮濟四水,長江排首位,又總括四季春、夏、秋、冬,夏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這樣難以回答的問題。梁啓超才思敏捷,略加思索即對出下聯:“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後。”“三教”指儒、釋、道,儒排在最前面,“三才”指天、地、人,人排最後,與張之洞的第一第二相呼應,十分妙絕。
難怪張之洞吟讀後不禁歎息說:“此書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10-。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一掌平平,五指兩短三長。
聽聞徐文長是“天下才子”的杭州知府,派人将其找來,洋洋得意地吟出此上聯,命他應對。徐文長聽後,并不答言,隻是向知府舉起一隻手,搖了搖。
知府以爲徐對不出,并問道:“你爲何不對?”徐文長答道:“你是口出上聯,我是手對下聯,揚起手掌,就是說‘一掌平平,五指兩短三長’。”。
徐文長如此解釋,知府啞口無言。
對聯本就多用于古時候文人互相考較比試,講究的就是應對的時間要短、對的需要工整,對文人的知識儲備要求很高,短短一副對聯,就足以寫盡了古代文人的才思急智。
-01-。
莲子(怜子)心中苦。
梨儿(离儿)腹内酸。
因“抗粮哭庙案”被朝廷下令处死的金圣叹,临刑时儿子前来送行,便出个对联让其应对:莲子(怜子)心中苦。看见儿子并没有回应。金圣叹便自己对出下联:梨儿(离儿)腹内酸。
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
一副生死诀别对,工整中透着字字珠玑;寥寥几字,写尽生离死别之际的悲怆凄苦,听者无不动容。
-02-。
两船并行,。
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鸣,。
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一次,纪晓岚乘船而行,遇一船与他并头而行,船上一个武士出了一副对联后,拉帆扬长而去,这副对联就是:“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纪晓岚马上明白了,这是借用鲁肃和樊哙两位古人的名字写的上联。鲁肃为东吴文臣,樊哙却是汉刘邦手下的武将,以此嘲笑文不如武。纪晓岚一番思索后,对出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箫合与狄青、箫何是谐音,而且也是一文一武。只是文官萧何能运筹帷握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绝不比武将逊色半分。
-03-。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明朝素以善对著名的蒋焘曾有一对。话说有一日,家中客人见窗外正下着小雨,便出联云:“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冻”字拆开是“东两点”,“洒”字拆开是“西三点”,十分巧妙。
这时,只见他从屋里抱出个大西瓜,切成两半,其中一半切了七刀,另一半切了八刀,见客人纳闷不解,便补充说:“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客人赞不绝口。
“切”、“分”字拆开是“七刀与八刀,此联巧妙运用拆字,又富于生活情趣。
-04-。
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
这副对联一说为袁世凯恢复帝制时所作,也说是袁世凯死时有人写的挽联。
辛亥革命后,窃取了革命成果,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筹划恢复帝制,遭到全国民众的反对。
对联讲究对偶,此联中“千古”对“万岁”,对的工整,但“袁世凯”是三个字,而“中华民国”是四个字,从对联的对仗、工整角度来说,不太合适。
但意在说明袁世凯推翻革命,对不起中华民国,这点来看又别有一番意味。
-05-。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明朝宰相叶向高,一日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这是一副精彩的同旁对,每一个字的偏旁都是一样,且意思通顺,可见文人对对,考校的就是才思急智。
-06-。
忠义孝悌礼义廉。
一二三四五六七。
话说清军入关后的一个春节,本是明臣却投降后金的洪承畴,家门上就被贴上了这样一副对联,洪承畴一看,十分生气。
原来,这是一副骂人的对联,上联缺“耻”,下联忘“八”。这分明是骂洪承畴是无耻的王八。
文人素来文雅,却没想到连骂人也有一番文雅的艺术。
-07-。
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
彼无忌,尔亦无忌。
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
名相如,实不相如。
于谦14岁赶考,碰巧主考官也叫虞谦。考前点名,主考连叫三次“于谦”,皆无应答。主考问为何不答?于谦说:“小生与主考同名,故不敢答。”。
主考顺口出了上联来宽劝于谦: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
于谦一听,会心一笑,从容答对: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无忌”对“相如”,人名互相呼应,匆忙之间,对的何其工整,也不愧是从小便被称为神童的于谦。
-08-。
张之洞。
陶然亭。
清末大臣张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与李文田对饮。张一时兴起,以“陶然亭”出句,向李索无情对。李文田冲张之洞笑道:“若要无情,非阁下姓名莫属矣。”。
话说这一个无情对,是对联的一个异种。即上、下联的每一个字都要求绝对工稳,不得含糊,但全联看去,上、下联的意思又得风马牛不相及。
李文田以人名“张之洞”对地名“陶然亭”,使得上下联词性对仗工稳,形式、词性无不对的工整,古之文人,才思敏捷可见一斑。
-09-。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
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
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清朝名臣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一次梁启超到江夏拜访他。张之洞出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上联既包含古代江河淮济四水,长江排首位,又总括四季春、夏、秋、冬,夏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梁启超才思敏捷,略加思索即对出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三教”指儒、释、道,儒排在最前面,“三才”指天、地、人,人排最后,与张之洞的第一第二相呼应,十分妙绝。
难怪张之洞吟读后不禁叹息说:“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10-。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
听闻徐文长是“天下才子”的杭州知府,派人将其找来,洋洋得意地吟出此上联,命他应对。徐文长听后,并不答言,只是向知府举起一只手,摇了摇。
知府以为徐对不出,并问道:“你为何不对?”徐文长答道:“你是口出上联,我是手对下联,扬起手掌,就是说‘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
徐文长如此解释,知府哑口无言。
对联本就多用于古时候文人互相考较比试,讲究的就是应对的时间要短、对的需要工整,对文人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短短一副对联,就足以写尽了古代文人的才思急智。
莲子(怜子)心中苦。
梨儿(离儿)腹内酸。
因“抗粮哭庙案”被朝廷下令处死的金圣叹,临刑时儿子前来送行,便出个对联让其应对:莲子(怜子)心中苦。看见儿子并没有回应。金圣叹便自己对出下联:梨儿(离儿)腹内酸。
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
一副生死诀别对,工整中透着字字珠玑;寥寥几字,写尽生离死别之际的悲怆凄苦,听者无不动容。
-02-。
两船并行,。
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鸣,。
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一次,纪晓岚乘船而行,遇一船与他并头而行,船上一个武士出了一副对联后,拉帆扬长而去,这副对联就是:“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纪晓岚马上明白了,这是借用鲁肃和樊哙两位古人的名字写的上联。鲁肃为东吴文臣,樊哙却是汉刘邦手下的武将,以此嘲笑文不如武。纪晓岚一番思索后,对出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箫合与狄青、箫何是谐音,而且也是一文一武。只是文官萧何能运筹帷握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绝不比武将逊色半分。
-03-。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明朝素以善对著名的蒋焘曾有一对。话说有一日,家中客人见窗外正下着小雨,便出联云:“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冻”字拆开是“东两点”,“洒”字拆开是“西三点”,十分巧妙。
这时,只见他从屋里抱出个大西瓜,切成两半,其中一半切了七刀,另一半切了八刀,见客人纳闷不解,便补充说:“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客人赞不绝口。
“切”、“分”字拆开是“七刀与八刀,此联巧妙运用拆字,又富于生活情趣。
-04-。
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
这副对联一说为袁世凯恢复帝制时所作,也说是袁世凯死时有人写的挽联。
辛亥革命后,窃取了革命成果,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筹划恢复帝制,遭到全国民众的反对。
对联讲究对偶,此联中“千古”对“万岁”,对的工整,但“袁世凯”是三个字,而“中华民国”是四个字,从对联的对仗、工整角度来说,不太合适。
但意在说明袁世凯推翻革命,对不起中华民国,这点来看又别有一番意味。
-05-。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明朝宰相叶向高,一日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这是一副精彩的同旁对,每一个字的偏旁都是一样,且意思通顺,可见文人对对,考校的就是才思急智。
-06-。
忠义孝悌礼义廉。
一二三四五六七。
话说清军入关后的一个春节,本是明臣却投降后金的洪承畴,家门上就被贴上了这样一副对联,洪承畴一看,十分生气。
原来,这是一副骂人的对联,上联缺“耻”,下联忘“八”。这分明是骂洪承畴是无耻的王八。
文人素来文雅,却没想到连骂人也有一番文雅的艺术。
-07-。
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
彼无忌,尔亦无忌。
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
名相如,实不相如。
于谦14岁赶考,碰巧主考官也叫虞谦。考前点名,主考连叫三次“于谦”,皆无应答。主考问为何不答?于谦说:“小生与主考同名,故不敢答。”。
主考顺口出了上联来宽劝于谦: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
于谦一听,会心一笑,从容答对: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无忌”对“相如”,人名互相呼应,匆忙之间,对的何其工整,也不愧是从小便被称为神童的于谦。
-08-。
张之洞。
陶然亭。
清末大臣张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与李文田对饮。张一时兴起,以“陶然亭”出句,向李索无情对。李文田冲张之洞笑道:“若要无情,非阁下姓名莫属矣。”。
话说这一个无情对,是对联的一个异种。即上、下联的每一个字都要求绝对工稳,不得含糊,但全联看去,上、下联的意思又得风马牛不相及。
李文田以人名“张之洞”对地名“陶然亭”,使得上下联词性对仗工稳,形式、词性无不对的工整,古之文人,才思敏捷可见一斑。
-09-。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
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
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清朝名臣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一次梁启超到江夏拜访他。张之洞出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上联既包含古代江河淮济四水,长江排首位,又总括四季春、夏、秋、冬,夏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梁启超才思敏捷,略加思索即对出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三教”指儒、释、道,儒排在最前面,“三才”指天、地、人,人排最后,与张之洞的第一第二相呼应,十分妙绝。
难怪张之洞吟读后不禁叹息说:“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10-。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
听闻徐文长是“天下才子”的杭州知府,派人将其找来,洋洋得意地吟出此上联,命他应对。徐文长听后,并不答言,只是向知府举起一只手,摇了摇。
知府以为徐对不出,并问道:“你为何不对?”徐文长答道:“你是口出上联,我是手对下联,扬起手掌,就是说‘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
徐文长如此解释,知府哑口无言。
对联本就多用于古时候文人互相考较比试,讲究的就是应对的时间要短、对的需要工整,对文人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短短一副对联,就足以写尽了古代文人的才思急智。
春日的暖阳照耀着大地大地母亲用那宽厚的手掌把她的宠儿们骄傲地高高地擎起宛如一枝枝高擎的画笔饱蘸着生命的色彩给生活涂抹着温馨的春意那画笔上饱蘸的嫩绿饱含...[全文阅读]
描写雨唯美的诗句,有什么描写环境很美的,很有意境的句子,或古诗词?
01.。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苏轼·《如梦令》。清新明快,语调亲切,。如山间的一湾清泉,如林间的一道松...[全文阅读]
对张家界的描写,张家界武陵源:不悔经行处,只恨太匆匆,诗画中国。
张家界武陵源,诗画中国。“千丈绝壁挂金松,万尺深涧锁玉龙。百仗留得佳话在,两壁对插白云中。“。这首不知名的作者所做的描写张家界的诗,恰是我这两天游览张家界的最...[全文阅读]
1、夏天还没打算离去。冬天也没准备好到来。所以,秋天来了。2、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门。3、春华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4、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5、希望九月好运...[全文阅读]
深秋的深夜,薄薄的水雾乖乖地布在薄薄的玻璃窗上,印上手印数我们的缘分,细纹密密满是分离,没有哪怕是一条淡淡的相聚。街对面固定的角度有一串固定的灯笼,固定的灯笼注...[全文阅读]
练习跨栏有几个需要重视的地方。1.拉韧带,韧带好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跨栏动作。2.摆臂练习,大部分人一开始练习跨栏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起跨腿的异侧手不知道往哪儿放,到...[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