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谈古琴的样子,描写音乐动听的诗句?
发布时间:2024-01-05 07:56:38
1.《湘靈鼓瑟》。
神女泛瑤瑟,古祠嚴野亭。
楚雲來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聲入杳冥。
一彈新月白,數曲暮山青。
調苦荊人怨,時遙帝子靈。
遺音如可賞,試奏爲君聽。
【瑤琴,鑲以玉的琴。宋何薳《春渚紀聞·古琴品說》:“秦漢之間所制琴品,多飾以犀玉金彩,故有瑤琴、綠绮之號。”】。
2.《臨江仙》秦觀。
千裏潇湘挼藍浦,蘭桡昔日曾經。月亮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獨倚危樯情悄,遙聞妃瑟泠泠。新聲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瑟,中國古代的撥弦樂器。形狀似琴,有25根弦,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古時,瑟常與筝和笙共奏,最早的弦有50根。】。
3.《贈花卿》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絲,弦樂器。管,管樂器。管樂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
4.《聽筝》湯式。
酒乍醒,月初明,誰家小樓調玉筝,指撥輕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訴衷情。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鴻雲外悲鳴,滴碎金徹雨,敲碎玉壺冰。聽,盡是斷腸聲!【筝,漢族彈撥樂器。古筝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一直深受大衆喜愛。筝在漢、晉以前設十二弦,後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
5.《月夜聽盧子順彈琴》李白。
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6.《聽趙秀才彈琴》韋莊。
滿匣冰泉咽又鳴,玉音閑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7.《聽穎師彈琴》韓愈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随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8.《聽蜀僧浚彈琴》李白。
蜀僧抱綠绮,西下峨眉峰。
爲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琴,七弦無品的古老的撥弦樂器。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绮”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爲“四大名琴”。】。
9.《李憑箜篌引》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白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娲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妪,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箜篌,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證,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最初稱“坎侯”或“空侯”,文獻中有“卧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箜篌曆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史記.封神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後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東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着兩架唐代箜篌殘品。從古代大量演奏圖像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庵院保存的我國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它的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爲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轸”,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轸”。有轸或無轸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用于隋唐燕樂中的天竺樂,至宋代隋炀《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後失傳。人們隻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豎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并有腳柱和肋木,張着20多條弦,豎抱于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
圖文來源百度。
神女泛瑤瑟,古祠嚴野亭。
楚雲來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聲入杳冥。
一彈新月白,數曲暮山青。
調苦荊人怨,時遙帝子靈。
遺音如可賞,試奏爲君聽。
【瑤琴,鑲以玉的琴。宋何薳《春渚紀聞·古琴品說》:“秦漢之間所制琴品,多飾以犀玉金彩,故有瑤琴、綠绮之號。”】。
2.《臨江仙》秦觀。
千裏潇湘挼藍浦,蘭桡昔日曾經。月亮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獨倚危樯情悄,遙聞妃瑟泠泠。新聲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瑟,中國古代的撥弦樂器。形狀似琴,有25根弦,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古時,瑟常與筝和笙共奏,最早的弦有50根。】。
3.《贈花卿》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絲,弦樂器。管,管樂器。管樂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
4.《聽筝》湯式。
酒乍醒,月初明,誰家小樓調玉筝,指撥輕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訴衷情。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鴻雲外悲鳴,滴碎金徹雨,敲碎玉壺冰。聽,盡是斷腸聲!【筝,漢族彈撥樂器。古筝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一直深受大衆喜愛。筝在漢、晉以前設十二弦,後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
5.《月夜聽盧子順彈琴》李白。
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6.《聽趙秀才彈琴》韋莊。
滿匣冰泉咽又鳴,玉音閑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7.《聽穎師彈琴》韓愈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随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8.《聽蜀僧浚彈琴》李白。
蜀僧抱綠绮,西下峨眉峰。
爲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琴,七弦無品的古老的撥弦樂器。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绮”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爲“四大名琴”。】。
9.《李憑箜篌引》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白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娲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妪,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箜篌,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證,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最初稱“坎侯”或“空侯”,文獻中有“卧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箜篌曆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史記.封神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後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東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着兩架唐代箜篌殘品。從古代大量演奏圖像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庵院保存的我國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它的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爲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轸”,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轸”。有轸或無轸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用于隋唐燕樂中的天竺樂,至宋代隋炀《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後失傳。人們隻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豎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并有腳柱和肋木,張着20多條弦,豎抱于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
圖文來源百度。
以上就是描寫談古琴的樣子,描寫音樂動聽的詩句?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1.《湘灵鼓瑟》。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
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声入杳冥。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
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瑶琴,镶以玉的琴。宋何薳《春渚纪闻·古琴品说》:“秦汉之间所制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绿绮之号。”】。
2.《临江仙》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瑟,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古时,瑟常与筝和笙共奏,最早的弦有50根。】。
3.《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丝,弦乐器。管,管乐器。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
4.《听筝》汤式。
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指拨轻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诉衷情。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滴碎金彻雨,敲碎玉壶冰。听,尽是断肠声!【筝,汉族弹拨乐器。古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后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
5.《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6.《听赵秀才弹琴》韦庄。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7.《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8.《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琴,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9.《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箜篌,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称“坎侯”或“空侯”,文献中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史记.封神书》:“於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箜篌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从古代大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庵院保存的我国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它的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凤首箜篌自印度传入,用于隋唐燕乐中的天竺乐,至宋代隋炀《乐书》中仍绘有当时存在的多种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后失传。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竖箜篌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并有脚柱和肋木,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
图文来源百度。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
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声入杳冥。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
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瑶琴,镶以玉的琴。宋何薳《春渚纪闻·古琴品说》:“秦汉之间所制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绿绮之号。”】。
2.《临江仙》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瑟,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古时,瑟常与筝和笙共奏,最早的弦有50根。】。
3.《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丝,弦乐器。管,管乐器。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
4.《听筝》汤式。
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指拨轻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诉衷情。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滴碎金彻雨,敲碎玉壶冰。听,尽是断肠声!【筝,汉族弹拨乐器。古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后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
5.《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6.《听赵秀才弹琴》韦庄。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7.《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8.《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琴,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9.《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箜篌,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称“坎侯”或“空侯”,文献中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史记.封神书》:“於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箜篌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从古代大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庵院保存的我国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它的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凤首箜篌自印度传入,用于隋唐燕乐中的天竺乐,至宋代隋炀《乐书》中仍绘有当时存在的多种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后失传。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竖箜篌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并有脚柱和肋木,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
图文来源百度。
我在向你倾诉你却依然东流去潺潺的水声是我的悲伤流水能带走什么我应该忘记什么垂柳轻拂流水荡漾吹皱了孤单的身影岸边青翠的春草摇曳着往事是你和我的故事...[全文阅读]
基于方面的情感分析AspectBasedSentimentAnalysis,ABSA[1]是一种细粒度的情感分析任务,旨在识别一条句子中一个指定方面Aspect的情感极性。一个句子中可能含有多个...[全文阅读]
——致我们这样可爱的青春青春就是这样如树叶间的阳光落在脸上微微的痒青春就是这样如午后的太阳雨溢在掌心淡淡的香青春就是这样如夏暮的虫鸣散在苇旁轻轻的响青...[全文阅读]
余生爱你面对繁华而纷乱的当代社会,有时我也很茫然,但彷徨之余我选择坚强的面对,勇往直前地拼搏。虽然我不够富有,但我会给你幸福、快乐。我会用自己的生命呵护你,会用...[全文阅读]
父母确实很辛苦,但是这是他们的选择,我们的出生是父母决定的,父母可以选择生我们也可选择不生我们,而我们是否出生却不是自己决定的,有选择就得有承担,这是成人基本的责...[全文阅读]
《九月》。——海子。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我的琴声...[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描写谈古琴的样子,描写音乐动听的诗句?
上一篇:描写冬季橙子的散文,你写过什么有冬季味道的散文,可否分享能?
下一篇:更多抒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