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不流束楚。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1 15:23:37
出自先秦的《國風·王風·揚之水》
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揚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揚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譯文及注釋譯文平緩流動的水啊,沖不走成捆的木柴。那位遠方的人兒啊,不能和我駐守申國城寨。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時我才能回到故裏?平緩流動的水啊,也飄不起成捆的柴草。那位遠方的人兒啊,不能共我守衛甫國城堡。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時我才能回到故裏?平緩流動的水啊,也流不動成捆的柳枝。那位遠方的人兒啊,不能與我守衛許國城池。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時我才能回到故裏?
注釋揚之水:揚:悠揚,緩慢無力的樣子。不流:流不動,浮不起,沖不走。平緩流動的水。束薪:成捆的柴薪,喻婚姻,在此指妻。彼其之子:(遠方的)那個人,指妻子。不與我:不能和我。戍申:在申地防守。懷:平安,一說思念、懷念。曷:何。束楚:成捆的荊條。甫:甫國,即呂國。蒲:蒲柳。許:許國。
鑒賞春秋時代,周朝平王(前770—前720年在位)還是比較混亂的時代。主要是周天子的權威削弱了,諸侯國的力量強大了。周平王的母親是申國人,申國又常受楚國的侵
侵擾。周平王爲了母親故國的安全,就從周朝抽調部分軍隊,到申國戰略要地屯墾駐守,防止楚國侵擾。這些周朝士兵遠離故鄉,去守衛并非自己諸侯國的土地,心中的不滿凄苦,當然有所流露,形成詩歌,就是《揚之水》。申國、甫國和許國的國君,都是姜姓。周平王母親是申國姜姓公主,與甫、許兩個諸侯國也是親戚關系。所以,雖然周平王沒有派士兵去戍守甫、許兩國,但詩歌也牽連及之:反正是姜姓王太後娘家的人。
《揚之水》是以遠戍戰士的口吻來寫的。全詩三章,各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束薪”、“束楚”和“束蒲”;“戍申”、“戍甫”和“戍許”。薪、楚、蒲都是農家日常燃燒的柴草;申、甫、許是三個姜姓的諸侯小國。因此,全詩實際上把一個相同的内容,反覆吟誦三次,用重複強調的手法,突出遠戍戰士思家情懷。每章頭兩句“揚之水,不流束薪(楚、蒲)”,用流動的河水與不動的柴草對比,先讓人視覺上有特殊印象:那河溝的水嘩嘩地流動,仿佛歲月一天天過去,不再回來;那一捆捆的柴草又大又沉,小小的河水根本飄浮不起,沖流不動,仿佛戰士思家的沉重心緒,永不改變。有了這兩句自然物象的起興,很自然引出三、四兩句“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甫、許)”,守着家園的妻
子,當然無法與遠戍的士兵一起。如果說,士兵如遠離泉源的河水,越流越遠;那麽,妻子如堅定不移的柴草,不飄不流。如果說,日月如流水不斷流失,思家情懷就如沉重的柴草,不動不移。分離的日子越久,遠戍的時間越長,思念妻子也越強烈。終于,士兵喊出了自己心裏的話:“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意思是:在家的親人平安嗎?何年何月我才能回家相聚呢?夫妻之情,故園之思,遠戍之苦,不平之鳴,都融化在這兩句問話之中,而士兵回家的渴望,強烈地震撼讀者。
在詩歌句式上,采用不齊整的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幾種,這說明詩歌帶有鮮明的口語化的傾向。口語化句子,正好比較樸實,比較真切地表達出下層人民出身的士兵的口吻,令人讀之感到親切誠樸。實際上,除了個别詞語帶有曆史痕迹,在語義上需要诠解之外,這首口語化的詩歌,千載之下讀之,仍是極易使人感動的。
創作背景這是一首戍卒怨恨統治者長期讓他們久戍不歸,而思念家人,希望早日回家的詩。據《毛詩序》說:“《揚之水》,刺平王也。不撫其民而遠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
出自先秦的《国风·王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译文及注释译文平缓流动的水啊,冲不走成捆的木柴。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和我驻守申国城寨。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平缓流动的水啊,也飘不起成捆的柴草。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共我守卫甫国城堡。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平缓流动的水啊,也流不动成捆的柳枝。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与我守卫许国城池。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注释扬之水:扬:悠扬,缓慢无力的样子。不流:流不动,浮不起,冲不走。平缓流动的水。束薪:成捆的柴薪,喻婚姻,在此指妻。彼其之子:(远方的)那个人,指妻子。不与我:不能和我。戍申:在申地防守。怀:平安,一说思念、怀念。曷:何。束楚:成捆的荆条。甫:甫国,即吕国。蒲:蒲柳。许:许国。
鉴赏春秋时代,周朝平王(前770—前720年在位)还是比较混乱的时代。主要是周天子的权威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强大了。周平王的母亲是申国人,申国又常受楚国的侵
侵扰。周平王为了母亲故国的安全,就从周朝抽调部分军队,到申国战略要地屯垦驻守,防止楚国侵扰。这些周朝士兵远离故乡,去守卫并非自己诸侯国的土地,心中的不满凄苦,当然有所流露,形成诗歌,就是《扬之水》。申国、甫国和许国的国君,都是姜姓。周平王母亲是申国姜姓公主,与甫、许两个诸侯国也是亲戚关系。所以,虽然周平王没有派士兵去戍守甫、许两国,但诗歌也牵连及之:反正是姜姓王太后娘家的人。
《扬之水》是以远戍战士的口吻来写的。全诗三章,各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束薪”、“束楚”和“束蒲”;“戍申”、“戍甫”和“戍许”。薪、楚、蒲都是农家日常燃烧的柴草;申、甫、许是三个姜姓的诸侯小国。因此,全诗实际上把一个相同的内容,反覆吟诵三次,用重复强调的手法,突出远戍战士思家情怀。每章头两句“扬之水,不流束薪(楚、蒲)”,用流动的河水与不动的柴草对比,先让人视觉上有特殊印象:那河沟的水哗哗地流动,仿佛岁月一天天过去,不再回来;那一捆捆的柴草又大又沉,小小的河水根本飘浮不起,冲流不动,仿佛战士思家的沉重心绪,永不改变。有了这两句自然物象的起兴,很自然引出三、四两句“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甫、许)”,守着家园的妻
子,当然无法与远戍的士兵一起。如果说,士兵如远离泉源的河水,越流越远;那么,妻子如坚定不移的柴草,不飘不流。如果说,日月如流水不断流失,思家情怀就如沉重的柴草,不动不移。分离的日子越久,远戍的时间越长,思念妻子也越强烈。终于,士兵喊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意思是:在家的亲人平安吗?何年何月我才能回家相聚呢?夫妻之情,故园之思,远戍之苦,不平之鸣,都融化在这两句问话之中,而士兵回家的渴望,强烈地震撼读者。
在诗歌句式上,采用不齐整的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几种,这说明诗歌带有鲜明的口语化的倾向。口语化句子,正好比较朴实,比较真切地表达出下层人民出身的士兵的口吻,令人读之感到亲切诚朴。实际上,除了个别词语带有历史痕迹,在语义上需要诠解之外,这首口语化的诗歌,千载之下读之,仍是极易使人感动的。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戍卒怨恨统治者长期让他们久戍不归,而思念家人,希望早日回家的诗。据《毛诗序》说:“《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扬之水,不流束楚。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