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至止,言观其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2 07:23:11
出自先秦的《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聲将将。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聲哕哕。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譯文及注釋譯文現在夜色啥時光?夜色還早天未亮。庭中火燭放光芒,諸侯大臣快來到,好像車鈴叮當響。現在夜色啥時光?夜色還早無晨光。庭中火燭明晃晃,諸侯大臣快來到,好像車鈴響叮當。現在夜色啥時光?夜色将盡露晨光。庭中火燭仍明亮,諸侯大臣快來到,看見旌旗在飄揚。
注釋庭燎:宮廷中照亮的火炬。其(jī):語尾助詞。央:盡。君子:指上朝的諸侯大臣等人。鸾:也作“銮”,鈴。古代車馬所佩的鈴。将(qiāng)将:鈴聲。艾:盡。晣(zhé)晣:明亮貌。哕(huì)哕:鸾鈴聲。鄉(xiàng)晨:近晨,将亮。鄉:同"向"。有煇(huī):猶煇煇,光明貌。一說火光暗淡貌。朱熹《詩集傳》:“火氣也。天欲明而見其煙光相雜也。”言:乃,愛。旂(qí):上面畫有交龍、竿頂有鈴的旗,爲諸侯儀仗。
鑒賞此詩描寫宮廷早朝的景象,表現君王勤于政事。詩共三章,第一章寫夜半之時不安于寝,急于視朝,看到外邊已有亮光,知已燃起庭燎;又聽到鸾聲叮當,知諸侯已有入朝者。說明宣王中興,政治穩定,百官、内侍皆不敢怠
怠于事,諸侯公卿也謹于君臣大禮,嚴肅畏敬,及早入朝以待朝會;而宣王勤于政事、體貼臣下、重視朝儀的心情,也無形中見于言外。
第二章時間稍後,但黑夜尚未盡,庭燎之光一片通明,銮鈴之聲不斷,諸侯正陸續來到。朱熹說:“哕哕,近而聞其徐行聲有節也。”(《詩集傳》)
第三章寫晨曦已見,天漸向明,庭燎已不顯其明亮。按《說文》:“煇,光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則煇、光有别:朝旦爲煇,日中爲光。”又《禮記·玉藻》:“揖私朝,煇如也;登車則有光。”說清早由家别大夫之時天尚不太亮,至登車時已大亮。則“有煇”指不太亮的光。這一則可與《莊子·逍遙遊》中所說“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相證,二則可知火炬即将燃盡,故光不如前之明亮。此時來朝諸侯和天子俱擡頭看旂。鄭玄箋雲:“上二章聞鸾聲爾。今夜向明,我見其旂,是朝之時也。朝禮别色始入。”觀旂而識别其封爵官位。
昧爽視朝,本爲定例,但昏庸之君往往有名無實。宣王勤于朝政,綱紀嚴肅,上下振作,造成中興氣象,由此詩即可看出。詩中雖未用比興,也無多形容,但其白描的手法既捕捉到最具特點的情景,也細微地反映出詩人的心理活動和當時心情,實近于天籁。
此詩爲
唐代賈至《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及杜甫、王維、岑參的和詩所效法。但賈至等人之作主要渲染宮廷的莊嚴華麗,朝儀的肅穆壯觀,君王的尊嚴神聖及大臣的雍容閑雅,稍嫌鋪張堆砌。此詩則着重表現了君王急于早朝的心情和對朝儀、諸侯的關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寫人寫景結合在一起,頗能傳神。兩類詩都作于亂後新君剛剛即位之時,但就表現而言,《小雅·庭燎》較之唐詩更爲真摯而簡練,讓人讀後深覺言有盡而意無窮。
創作背景關于這首詩的背景及主題,《毛詩序》說:“美宣王也。因以箴之。”齊詩、魯詩也都以爲是周宣王中年怠政,姜後脫簪以谏,宣王改過而勤于政,因有此詩。但作者是什麽人,各家之說不一。方玉潤《詩經原始》以爲“王者自警急于視朝”,爲宣王所自作。然而方氏未列出充分的理由。
出自先秦的《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译文及注释译文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天未亮。庭中火烛放光芒,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叮当响。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将尽露晨光。庭中火烛仍明亮,诸侯大臣快来到,看见旌旗在飘扬。
注释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其(jī):语尾助词。央:尽。君子:指上朝的诸侯大臣等人。鸾:也作“銮”,铃。古代车马所佩的铃。将(qiāng)将:铃声。艾:尽。晣(zhé)晣:明亮貌。哕(huì)哕:鸾铃声。乡(xiàng)晨:近晨,将亮。乡:同"向"。有煇(huī):犹煇煇,光明貌。一说火光暗淡貌。朱熹《诗集传》:“火气也。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言:乃,爱。旂(qí):上面画有交龙、竿顶有铃的旗,为诸侯仪仗。
鉴赏此诗描写宫廷早朝的景象,表现君王勤于政事。诗共三章,第一章写夜半之时不安于寝,急于视朝,看到外边已有亮光,知已燃起庭燎;又听到鸾声叮当,知诸侯已有入朝者。说明宣王中兴,政治稳定,百官、内侍皆不敢怠
怠于事,诸侯公卿也谨于君臣大礼,严肃畏敬,及早入朝以待朝会;而宣王勤于政事、体贴臣下、重视朝仪的心情,也无形中见于言外。
第二章时间稍后,但黑夜尚未尽,庭燎之光一片通明,銮铃之声不断,诸侯正陆续来到。朱熹说:“哕哕,近而闻其徐行声有节也。”(《诗集传》)
第三章写晨曦已见,天渐向明,庭燎已不显其明亮。按《说文》:“煇,光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则煇、光有别:朝旦为煇,日中为光。”又《礼记·玉藻》:“揖私朝,煇如也;登车则有光。”说清早由家别大夫之时天尚不太亮,至登车时已大亮。则“有煇”指不太亮的光。这一则可与《庄子·逍遥游》中所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相证,二则可知火炬即将燃尽,故光不如前之明亮。此时来朝诸侯和天子俱抬头看旂。郑玄笺云:“上二章闻鸾声尔。今夜向明,我见其旂,是朝之时也。朝礼别色始入。”观旂而识别其封爵官位。
昧爽视朝,本为定例,但昏庸之君往往有名无实。宣王勤于朝政,纲纪严肃,上下振作,造成中兴气象,由此诗即可看出。诗中虽未用比兴,也无多形容,但其白描的手法既捕捉到最具特点的情景,也细微地反映出诗人的心理活动和当时心情,实近于天籁。
此诗为
唐代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及杜甫、王维、岑参的和诗所效法。但贾至等人之作主要渲染宫廷的庄严华丽,朝仪的肃穆壮观,君王的尊严神圣及大臣的雍容闲雅,稍嫌铺张堆砌。此诗则着重表现了君王急于早朝的心情和对朝仪、诸侯的关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写人写景结合在一起,颇能传神。两类诗都作于乱后新君刚刚即位之时,但就表现而言,《小雅·庭燎》较之唐诗更为真挚而简练,让人读后深觉言有尽而意无穷。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背景及主题,《毛诗序》说:“美宣王也。因以箴之。”齐诗、鲁诗也都以为是周宣王中年怠政,姜后脱簪以谏,宣王改过而勤于政,因有此诗。但作者是什么人,各家之说不一。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王者自警急于视朝”,为宣王所自作。然而方氏未列出充分的理由。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君子至止,言观其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