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6 10:51:39

出自唐代杜甫的《兵車行》

車辚辚,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耶娘 一作:“爺”)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複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随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譯文及注釋

譯文車輛隆隆響,戰馬蕭蕭鳴,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爹娘妻子兒女奔跑來相送,行軍時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以緻看不見鹹陽橋。攔在路上牽着士兵衣服頓腳哭,哭聲直上天空沖入雲霄。路旁經過的人問出征士兵怎麽樣,出征士兵隻是說按名冊征兵很頻繁。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縱然到了四十歲還要到西部邊疆去屯田。到裏長那裏用頭巾把頭發束起來,他們回時已經白頭還要去守邊疆。邊疆無數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開拓邊疆的念頭還沒停止。您沒聽說漢家華山以東

東兩百州,百千村落長滿了草木。即使有健壯的婦女手拿鋤犁耕種,田土裏的莊稼也長得沒有東西行列。更何況秦地的士兵又能夠苦戰,被驅使去作戰與雞狗沒有分别。盡管長輩有疑問,服役的人們怎敢申訴怨恨?就像今年冬天,還沒有停止征調函谷關以西的士兵。縣官緊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稅,租稅從哪裏出?如果确實知道生男孩是壞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還能夠嫁給近鄰,生下男孩死于沙場埋沒在荒草間。您沒有看見,青海的邊上,自古以來戰死士兵的白骨沒人掩埋。新鬼煩惱地怨恨舊鬼哭泣,天陰雨濕時衆鬼凄厲地發出啾啾的哭叫聲。

注釋兵車行:選自《杜詩詳注》。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中後期。當時唐王朝對西南的少數民族不斷用兵。天寶八年(749),哥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在今西安北部)一役,死數萬人。十年(751),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率兵八萬進攻南诏(轄境主要在今雲南),軍大敗,死六萬人。爲補充兵力,楊國忠遣禦史分道捕人,連枷送往軍所,送行者哭聲震野。這首詩就是據上述情況寫的。這是一首樂府詩。題目是詩人自拟的。辚(lín)辚:車輪聲。《詩經·秦風·車辚》:“有車辚辚”。蕭蕭:馬嘶叫聲。《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行(xíng)人:指被征出發的士兵。耶

:通假字,同“爺”,父親。走:奔跑。鹹陽橋:指便橋,漢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陝西鹹陽市西南,唐代稱鹹陽橋,唐時爲長安通往西北的必經之路。幹(gān):沖。過者:過路的人,這裏是杜甫自稱。但雲:隻說點行( xíng )頻:頻繁地點名征調壯丁。或:不定指代詞,有的、有的人。防河:當時常與吐蕃發生戰争,曾征召隴右、關中、朔方諸軍集結河西一帶防禦。因其地在長安以北,所以說"北防河"。西營田:古時實行屯田制,軍隊無戰事即種田,有戰事即作戰。"西營田"也是防備吐蕃的。裏正:唐制,每百戶設一裏正,負責管理戶口。檢查民事、催促賦役等。裹頭:男子成丁,就裹頭巾,猶古之加冠。古時以皂羅(黑綢)三尺裹頭,曰頭巾。新兵因爲年紀小,所以需要裏正給他裹頭。還(huán)邊庭:邊疆。武皇:漢武帝劉徹。唐詩中常有以漢指唐的委婉避諱方式。這裏借武皇代指唐玄宗。唐人詩歌中好以“漢”代“唐”,下文“漢家”也是指唐王朝。開邊:用武力開拓邊疆。漢家: 漢朝。這裏借指唐。山東:崤山或華山以東。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統稱山東。荊杞(qǐ ):荊棘與杞柳,都是野生灌木。隴(lǒng)畝:田地。隴,通“壟”,在耕地上培成一行的土埂,田埂,中間種植農作物。無東西:不分東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齊。

況複:更何況。秦兵:指關中一帶的士兵。耐苦戰--能頑強苦戰。這句說關中的士兵能頑強苦戰,像雞狗一樣被趕上戰場賣命。長者:即上文的"道旁過者",也指有名望的人,即杜甫。征人敬稱他爲"長者"。"役夫敢申恨":征人自言不敢訴說心中的冤屈憤恨。這是反诘語氣,表現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态。役夫:行役的人。敢:豈敢,怎麽敢。且如:就如。關西:當時指函谷關以西的地方。這兩句說,因爲對吐蕃的戰争還未結束,所以關西的士兵都未能罷遣還家。縣官:官府。比鄰:近鄰。青海頭:即青海邊。這裏是自漢代以來,漢族經常與西北少數民族發生戰争的地方。唐初也曾在這一帶與突厥、吐蕃發生大規模的戰争。煩冤:愁煩冤屈。啾啾:象聲詞,形容凄厲的哭叫聲。

賞析

  全詩借征夫對老人的答話,傾訴了人民對戰争的痛恨和它所帶來的痛苦。地方官吏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橫征暴斂,百姓更加痛苦不堪。這是詩人深切地了解民間疾苦和寄予深刻同情的名篇之一。

  天寶以後,唐王朝對西北、西南少數民族的戰争越來越頻繁。這連年不斷的大規模戰争,不僅給邊疆少數民族帶來沉重災難,也給廣大中原地區人民帶來同樣的不幸。

  據《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六載:“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讨南诏蠻

,大敗于泸南。時仲通将兵八萬,……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叙其戰功。……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诏。人聞雲南多瘴疠,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禦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這段曆史記載,可當作這首詩的說明來讀。而這首詩則藝術地再現了這一社會現實。

  “行”是樂府歌曲的一種體裁。杜甫的《兵車行》沒有沿用古題,而是緣事而發,即事名篇,自創新題,運用樂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難生活。

  詩歌從蓦然而起的客觀描述開始,以重墨鋪染的雄渾筆法,如風至潮來,在讀者眼前突兀展現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圖:兵車隆隆,戰馬嘶鳴,一隊隊被抓來的窮苦百姓,換上了戎裝,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開往前線。征夫的爺娘妻子亂紛紛地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自己的親人,扯着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咛邊呼號。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鹹陽西北橫跨渭水的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彙成震天的巨響在雲際回蕩。“耶娘妻子走相送”,一個家庭支柱、主要勞動力被抓走了,剩下來的盡是些老弱婦幼,對一個家庭來說不啻是一個塌天大禍,怎

麽不扶老攜幼,奔走相送呢?一個普通“走”字,寄寓了詩人多麽濃厚的感情色彩!親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屬們追奔呼號,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離别,是何等倉促,何等悲憤!“牽衣頓足攔道哭”,一句之中連續四個動作,又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怆、憤恨、絕望的動作神态,表現得細膩入微。詩人筆下,灰塵彌漫,車馬人流,令人目眩;哭聲遍野,直沖雲天,震耳欲聾!這樣的描寫,給讀者以聽覺視覺上的強烈感受,集中展現了成千上萬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令人觸目驚心!

  接着,從“道旁過者問行人”開始,詩人通過設問的方法,讓當事者,即被征發的士卒作了直接傾訴。

  “道旁過者”即過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言辭,又是詩人親耳所聞。這就增強了詩的真實感。“點行頻”,意思是頻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詩眼”。它一針見血地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萬民無辜犧牲,全國田畝荒蕪的根源。接着以一個十五歲出征,四十歲還在戍邊的“行人”作例,具體陳述“點行頻”,以示情況的真實可靠。“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武皇”,是以漢喻唐,實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膽地把矛頭直接指向了最高統治者,這是從心底迸發出

來的激烈抗議,充分表達了詩人怒不可遏的悲憤之情。

  詩人寫到這裏,筆鋒陡轉,開拓出另一個驚心動魄的境界。詩人用“君不聞”三字領起,以談話的口氣提醒讀者,把視線從流血成海的邊庭轉移到廣闊的内地。詩中的“漢家”,也是影射唐朝。華山以東的原田沃野千村萬落,變得人煙蕭條,田園荒廢,荊棘橫生,滿目凋殘。詩人馳騁想象,從眼前的聞見,聯想到全國的景象,從一點推及到普遍,兩相輝映,不僅擴大了詩的表現容量,也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

  從“長者雖有問”起,詩人又推進一層。“長者”,是征夫對詩人的尊稱。“役夫”是士卒自稱。“縣官”指唐王朝。“長者”二句透露出統治者加給他們的精神桎梏,但是壓是壓不住的,下句就終究引發出訴苦之詞。敢怒而不敢言,而後又終于說出來 ,這樣一阖一開,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懼心理,表現得極爲細膩逼真。這幾句寫的是眼前時事。因爲“未休關西卒”,大量的壯丁才被征發。而“未休關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開邊意未已”所造成。“租稅從何出?”又與前面的“千村萬落生荊杞”相呼應。這樣前後照應,層層推進,對社會現實的揭示越來越深刻。這裏忽然連用了幾個短促的五言句,不僅表達了戍卒們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現出那種

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這樣通過當事人的口述,又從抓兵、逼租兩個方面,揭露了統治者的窮兵黩武加給人民的雙重災難。

  詩人接着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還能嫁給近鄰,男孩子隻能喪命沙場。這是發自肺腑的血淚控訴。重男輕女,是封建社會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但是由于連年戰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這一殘酷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卻一反常态,改變了這一社會心理。這個改變,反映出人們心靈上受到多麽嚴重的摧殘啊!最後,詩人用哀痛的筆調,描述了長期以來存在的悲慘現實:青海邊的古戰場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陰風慘慘,鬼哭凄凄。寂冷陰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這裏,凄涼低沉的色調和開頭那種人聲鼎沸的氣氛,悲慘哀怨的鬼泣和開頭那種驚天動地的人哭,形成了強烈的對照。這些都是“開邊未已”所導緻的惡果。至此,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唐王朝窮兵黩武的罪惡也揭露得淋漓盡緻。

  《兵車行》是杜詩名篇,爲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的窮兵黩武,連年征戰,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藝術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這篇叙事詩,無論是前一段的描寫叙述,還是後一段的代人叙言,詩人激切奔越

、濃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彙在全詩的始終,詩人那種焦慮不安、憂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現在讀者面前。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參差錯落前後呼應,舒得開,收得起,變化開阖,井然有序。第一段的人哭馬嘶、塵煙滾滾的喧嚣氣氛,給第二段的傾訴苦衷作了渲染鋪墊;而第二段的長篇叙言,則進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場面描寫的思想内容,前後輝映,互相補充。同時,情節的發展與句型、音韻的變換緊密結合,随着叙述,句型、韻腳不斷變化,三、五、七言,錯雜運用,加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如開頭兩個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後來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個五字句,表現“行人”那種壓抑不住的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傳神。用韻上,全詩八個韻,四平四仄,平仄相間,抑揚起伏,聲情并茂。再次,是在叙述中運用過渡句和習用詞語,如在大段代人叙言中,穿插“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和“君不見”、“君不聞”等語,不僅避免了冗長平板,還不斷提示,驚醒讀者,造成了回腸蕩氣的藝術效果。詩人還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等,這樣蟬聯而下,累累如貫珠,朗讀起來,铿锵

和諧,優美動聽。最後,采用了通俗口語,如“耶娘妻子”、“牽衣頓足攔道哭”、“被驅不異犬與雞”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話,是杜詩中運用口語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評及此,曾這樣說:“語雜歌謠,最易感人,愈淺愈切。”這些民歌手法的運用,給詩增添了明快而親切的感染力。

  (鄭慶笃)

  這是一首反對唐玄宗窮兵黩武的政治諷刺詩,可能作于天寶十載(751)。天寶以後,唐王朝對我國邊疆少數民族的征戰越來越頻繁,戰争的性質,已由天寶以前的制止侵擾,安定邊疆,轉化爲殘酷征伐。連年征戰,給邊疆民族和中原人民都帶來深重的災難。

  《資治通鑒》卷216載:"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讨南诏蠻,大敗于滬南。時仲通将兵八萬,……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叙其戰功。……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诏。人聞雲南多瘴疬,未戰,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禦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

  這首詩大概就是爲此事而作的(沈德潛認爲此詩乃"爲明皇用兵吐蕃而作"(《唐詩别裁》),不确)。全詩分爲兩大段:首段叙事,寫送别的慘狀。"問行人"以下爲第二段,由征夫訴苦,是記言。詩人深刻地揭

露了李唐王朝窮兵黩武給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達了對人民不幸的真摯而深厚的同情。這是杜甫第一首爲人民的苦難而寫作的詩歌。

  這是一首七言歌行,詩中多處使用了民歌的"頂真"手法,誦讀起來,累累如貫珠,音調和諧動聽。另外,還運用了對話方式和一些口語,使讀者有身臨現場的真切感。《唐宋詩醇》雲:"此體創自老杜,諷刺時事而托爲征夫問答之詞。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爲戒,《小雅》遺音也。篇首寫得行色匆匆,筆勢洶湧,如風潮驟至,不可逼視。以下出點行之頻,出開邊之非,然後正說時事,末以慘語結之。詞意沉郁,音節悲壯,此天地商聲,不可強爲也。"

鑒賞

  1.章法嚴密  先說形式。這首詩的結構方式古稱“一頭兩腳體”。全詩共三段:第一段(即“頭”)共6句(按樂句計算,下同),一韻到底;第二、三段(即“兩腳”)各14句,并四次換韻。從整體看,節奏整齊而又略有變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結,析之則三,合則爲一。

  再說内容。其特點有二:一是前後呼應,例如第一段以“牽衣頓足攔道哭”寫戰士家屬,頗有生離死别之意,下面就用“邊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沒随百草”來證明“行人”此去決難生還;又如第二段以“千村萬落生荊杞”“禾生隴畝無東西”寫農村生産凋敝,

第三段再說“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二是層層遞進,這在“行人”答話裏表現極爲鮮明。這篇答話由“點行頻”三字領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營田”爲例加以證明,又以“武皇開邊意未已”說明頻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質,使意境加深一層。循此繼進,先以“君不聞”翻出一層新意,揭露“開邊”戰争給農業生産造成極大危害,土地無人耕種,荊杞遍野;後說本地區人民無以爲生而朝廷依舊催索租稅,意境又深。再順勢說到戰争怎樣改變了傳統的社會心理,以半寬慰半哀歎的方式将怨憤之情暫時隐藏起來。經過如此層層蓄勢,最後更以“君不見”翻出又一層新意,描繪了古戰場的陰森景象,将滿腔的怨憤一齊宣洩出來,也表達了人民強烈的反戰願望。

  2.生動的場景描寫  詩的開頭寫士兵家屬前來送别的場面。前兩句爲“賓”,寫出征士兵。“辚辚”“蕭蕭”是聽覺形象,令人有人馬雜沓之感,可以想見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視覺形象,表明一切準備就緒,隻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後四句爲“主”,寫士兵家屬,突出地描寫了他們的動作細節。“走”,表明這些人聞訊後立即跑了來,心情萬分急切。他們料定,很可能這是生離死别,所以一見面就“牽衣

”而泣,“頓足”而呼;待到隊伍出發了,他們攔在道上,不讓自己的子弟離去,而且哭得更厲害了,千萬人的哭聲彙成了震天巨響,仿佛吞沒了一切……詩人用這些細節給這個場面渲染了極其凄慘的氣氛,借此表達了人民對無休止的“開邊”戰争的怨憤,使這首詩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結尾寫青海戰場的景象,好像是用攝影機拍下的一個全景鏡頭:漫山遍野,白骨縱橫,在陰沉的天色和蒙蒙細雨中,不時地閃出磷火,傳來凄厲的鬼哭聲。如此陰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詩人這樣來描繪古戰場,其意仍在諷今──揭露“開邊”政策的罪惡,頗能發人深思。

  3.名句賞析  (1)“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這是對前兩句“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所作的形象說明,讀罷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長發,15歲開始用頭巾束發。如今,一個剛到束發年齡還不怎麽會束發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遠離父母的北方去“防河”,這是何等可憐啊!所以,連裏正也動了心,替他束發。人過40,頭發漸白,又剛從前線回來,理當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線去。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統治者的殘酷簡直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2)“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随百草。”

  這兩句寫社會心理的變化。在

封建社會裏,人們重男輕女,生男則喜,生女則悲;可是現在不同了,反以生男爲“惡”,生女爲“好”。這種變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負擔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實造成的,反映了人們心靈受傷害之深。這兩句主賓分明:上句是自我寬慰之辭,爲“賓”;下句是哀歎之辭,爲“主”。以自我寬慰烘托哀歎,更顯出哀歎之深。這樣的心理變化也是對統治者窮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訴。

  場景、内容解讀

  一、場景:

  1、送别場面—訣别  詩歌以重墨鋪染的雄渾筆法,在讀者眼前突兀展現出一幅扣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圖:兵車隆隆,戰馬嘶鳴,一隊隊被抓來的窮苦百姓,換上了戎裝,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開往前線。征夫的爺娘妻子亂紛紛地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自己的親人,扯着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咛邊呼號。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鹹陽西北橫跨渭水的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彙成震天的巨響在雲際回蕩。“耶娘妻子走相送”,一個家庭支柱、主要勞動力被抓走了,剩下來的盡是些老弱婦幼,對一個家庭來說不啻是一個塌天大禍,怎麽不扶老攜幼,奔走相送呢?一個普通的“走”字,寄寓了詩人多麽濃厚的感情色彩!親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屬們追奔呼號,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

離别,是何等倉促,何等悲憤!“牽衣頓足攔道哭”,一句之中連續四個動作,又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怆、憤恨、絕望的動作神态,表現得細膩入微。詩人筆下,灰塵彌漫,車馬人流,令人目眩;哭聲遍野,直沖雲天,震耳欲聾!這樣的描寫,給讀者以聽覺視覺上的強烈感受,集中展現了成千上萬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令人觸目驚心!

  2、征夫訴苦—抓兵  接着,從“道旁過者問行人”開始,詩人通過設問的方法,讓當事者,即被征發的士卒作了直接傾訴。

  “道旁過者”即過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言辭,又是詩人親耳所聞。這就增強了詩的真實感。“點行頻”,意思是頻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詩眼”。它一針見血地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萬民無辜犧牲,全國田畝荒蕪的根源。接着以一個15歲出征,40歲還在戍邊的“行人”作例,具體陳述“點行頻”,以示情況的真實可靠。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武皇”,是以漢喻唐,實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膽地把矛頭直接指向了最高統治者,這是從心底迸發出來的激烈抗議,充分表達了詩人怒不可遏的悲憤之情。

  詩人寫到這裏,筆鋒陡轉,開拓出另一個驚心動魄的境界。詩人用“君不聞”三字領起,

以談話的口氣提醒讀者,把視線從流血成海的邊庭轉移到廣闊的内地。詩中的“漢家”,也是影射唐朝。華山以東的原田沃野千村萬落,變得人煙蕭條,田園荒廢,荊棘橫生,滿目凋殘。詩人馳騁想像,從眼前的聞見,聯想到全國的景象,從一點推及到普遍,兩相輝映,不僅擴大了詩的表現容量,也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

  3、征夫訴苦—逼租  從“長者雖有問”起,詩人又推進一層。“長者”,是征夫對詩人的尊稱。“役夫”是士卒自稱。“縣官”指唐王朝。“長者”二句透露出統治者加給他們的精神桎梏,但是壓是壓不住的,下句就終究引發出訴苦之詞。敢怒而不敢言,而後又終于說出來,這樣一阖一開,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懼心理,表現得極爲細膩逼真。

  這幾句寫的是眼前時事。因爲“未休關西卒”,大量的壯丁才被征發。而“未休關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開邊意未已”所造成。“租稅從何出?”又與前面的“千村萬落生荊杞”相呼應。這樣前後照應,層層推進,對社會現實的揭示越來越深刻。這裏忽然連用了幾個短促的五言句,不僅表達了戍卒們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現出那種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這樣通過當事人的口述,又從抓兵、逼租兩個方面,揭露了統治者的窮兵黩武加給人民的雙重災難。

  二、人民苦難及其根源  詩人接着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還能嫁給近鄰,男孩子隻能喪命沙場。這是發自肺腑的血淚控訴。重男輕女,是封建社會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但是由于連年戰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這一殘酷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卻一反常态,改變了這一社會心理。這個改變,反映出人們心靈上受到多麽嚴重的摧殘啊!

  最後,詩人用哀痛的筆調,描述了長期以來存在的悲慘現實:青海邊的古戰場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陰風慘慘,鬼哭凄凄。寂冷陰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這裏,凄涼低沉的色調和開頭那種人聲鼎沸的氣氛,悲慘哀怨的鬼泣和開頭那種驚天動地的人哭,形成了強烈的對照。這些都是“開邊未已”所導緻的惡果。至此,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唐王朝窮兵黩武的罪惡也揭露得淋漓盡緻。

  三、思想内容  詩人把這個曆史鏡頭捕捉到自己的詩中來,不過是拿它作爲一出社會悲劇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圖是揭露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因此,緊接着這個序幕,就通過“行人”答問逐層深入地展示這出悲劇的内容:“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這是說丁壯們無限期地超期服役;“邊庭流血成海水”——這是千百萬戰士戰死沙

場;“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這是說全國農村生産凋敝;“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這是說人民連生計都無法維持,而朝廷依舊逼索租稅。可見,這種藝術概括方式的基本點是,由點到面、由現象到本質地勾畫出安史之亂前的一個曆史時期裏社會的真實狀況。讀完這首詩,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難,而且能觸摸到詩人那顆同情人民的火熱的心。

  這首詩的意義還不止于此,更爲重要的是,它表現了詩人反對“開邊”戰争的堅定立場。“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說明他認識到這種不義的戰争是一切苦難的根源;他敢于把戰争的責任加在最高統治者身上,這樣的勇氣是當時衆多的詩人所不具有的。詩人的這種立場是一貫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寫道:“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這正是杜詩人民性之所在。

  四、結尾寫古戰場的含義  詩人描寫青海古戰場的陰森景象,不是爲了宣揚戰争的恐怖,而是爲說明必須停止對邊疆少數民族的戰争,即“列國自有疆”(《前出塞》)之意。關于“新鬼舊鬼”的描寫,則是當時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段,跟杜甫同期的散文家李華在《吊古戰場文》中也有類似的寫法,如“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

哭,天陰則聞”“魂魄結兮天沉沉,鬼神聚兮雲”“天地爲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等。

創作背景

  《兵車行》是曆史生活的真實記錄。唐玄宗天寶年間,朝廷對邊疆少數民族頻繁發動進攻。戰争中喪師巨萬,朝廷乃大舉征兵,民不聊生。《兵車行》這首詩,很可能就是詩人見到這樣圖景的當時或其後不久寫的。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出自唐代杜甫的《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 一作:“爷”)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译文注释

译文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纵然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到里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

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诉怨恨?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凄厉地发出啾啾的哭叫声。

注释兵车行:选自《杜诗详注》。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当时唐王朝对西南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天宝八年(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西安北部)一役,死数万人。十年(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进攻南诏(辖境主要在今云南),军大败,死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行者哭声震野。这首诗就是据上述情况写的这是一首乐府诗。题目是诗人自拟的。辚(lín)辚:车轮声。《诗经·秦风·车辚》:“有车辚辚”。萧萧:马嘶叫声。《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行(xíng)人:指被征出发的士兵。耶

:通假字,同“爷”,父亲。走:奔跑。咸阳桥:指便桥,汉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唐代称咸阳桥,唐时为长安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干(gān):冲。过者:过路的人,这里是杜甫自称。但云:只说点行( xíng )频:频繁地点名征调壮丁。或:不定指代词,有的、有的人。防河:当时常与吐蕃发生战争,曾征召陇右、关中、朔方诸军集结河西一带防御。因其地在长安以北,所以说"北防河"。西营田:古时实行屯田制,军队无战事即种田,有战事即作战。"西营田"也是防备吐蕃的。里正:唐制,每百户设一里正,负责管理户口检查民事、催促赋役等。裹头:男子成丁,就裹头巾,犹古之加冠。古时以皂罗(黑绸)三尺裹头,曰头巾。新兵因为年纪小,所以需要里正给他裹头。还(huán)边庭:边疆。武皇:汉武帝刘彻。唐诗中常有以汉指唐的委婉避讳方式。这里借武皇代指唐玄宗。唐人诗歌中好以“汉”代“唐”,下文“汉家”也是指唐王朝。开边:用武力开拓边疆。汉家: 汉朝。这里借指唐。山东:崤山或华山以东。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统称山东。荆杞(qǐ ):荆棘与杞柳,都是野生灌木。陇(lǒng)亩:田地。陇,通“垄”,在耕地上培成一行的土埂,田埂,中间种植农作物。无东西:不分东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齐。

况复:更何况。秦兵:指关中一带的士兵。耐苦战--能顽强苦战。这句说关中的士兵能顽强苦战,像鸡狗一样被赶上战场卖命。长者:即上文的"道旁过者",也指有名望的人,即杜甫。征人敬称他为"长者"。"役夫敢申恨":征人自言不敢诉说心中的冤屈愤恨。这是反诘语气,表现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态。役夫:行役的人。敢:岂敢,怎么敢。且如:就如。关西:当时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这两句说,因为对吐蕃的战争还未结束,所以关西的士兵都未能罢遣还家。县官:官府。比邻:近邻。青海头:即青海边。这里是自汉代以来,汉族经常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地方。唐初也曾在这一带与突厥、吐蕃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烦冤:愁烦冤屈。啾啾:象声词,形容凄厉的哭叫声。

赏析

  全诗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它所带来的痛苦。地方官吏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横征暴敛,百姓更加痛苦不堪。这是诗人深切地了解民间疾苦和寄予深刻同情的名篇之一。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

,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怎

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一个普通“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接着,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接着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作例,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

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长者”,是征夫对诗人的尊称。“役夫”是士卒自称。“县官”指唐王朝。“长者”二句透露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桎梏,但是压是压不住的,下句就终究引发出诉苦之词。敢怒而不敢言,而后又终于说出来 ,这样一阖一开,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这几句写的是眼前时事。因为“未休关西卒”,大量的壮丁才被征发。而“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

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诗人接着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是“开边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这篇叙事诗,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

、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第一段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渲染铺垫;而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则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辉映,互相补充。同时,情节的发展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随着叙述,句型、韵脚不断变化,三、五、七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用韵上,全诗八个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起伏,声情并茂。再次是在叙述中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如在大段代人叙言中,穿插“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和“君不见”、“君不闻”等语,不仅避免了冗长平板,还不断提示,惊醒读者,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还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

和谐,优美动听。最后,采用了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是杜诗中运用口语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这些民歌手法的运用,给诗增添了明快而亲切的感染力。

  (郑庆笃)

  这是一首反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治讽刺诗,可能作于天宝十载(751)。天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战争的性质,已由天宝以前的制止侵扰,安定边疆,转化为残酷征伐。连年征战,给边疆民族和中原人民都带来深重的灾难。

  《资治通鉴》卷216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沪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疬,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这首诗大概就是为此事而作的(沈德潜认为此诗乃"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唐诗别裁》),不确)。全诗分为两大段:首段叙事,写送别的惨状。"问行人"以下为第二段,由征夫诉苦,是记言。诗人深刻地揭

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这是杜甫第一首为人民的苦难而写作的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诗中多处使用了民歌的"顶真"手法,诵读起来,累累如贯珠,音调和谐动听。另外,还运用了对话方式和一些口语,使读者有身临现场的真切感。《唐宋诗醇》云:"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潮骤至,不可逼视。以下出点行之频,出开边之非,然后正说时事,末以惨语结之。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为也。"

鉴赏

  1.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

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2.生动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

”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3.名句赏析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

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场景、内容解读

  一、场景:

  1、送别场面—诀别  诗歌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扣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一个普通的“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

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2、征夫诉苦—抓兵  接着,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接着以一个15岁出征,40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作例,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

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像,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3、征夫诉苦—逼租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长者”,是征夫对诗人的尊称。“役夫”是士卒自称。“县官”指唐王朝。“长者”二句透露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桎梏,但是压是压不住的,下句就终究引发出诉苦之词。敢怒而不敢言,而后又终于说出来,这样一阖一开,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

  这几句写的是眼前时事。因为“未休关西卒”,大量的壮丁才被征发。而“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二、人民苦难及其根源  诗人接着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

  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是“开边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三、思想内容  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

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写道:“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四、结尾写古战场的含义  诗人描写青海古战场的阴森景象,不是为了宣扬战争的恐怖,而是为说明必须停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即“列国自有疆”(《前出塞》)之意。关于“新鬼旧鬼”的描写,则是当时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跟杜甫同期的散文家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也有类似的写法,如“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

哭,天阴则闻”“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等。

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民不聊生。《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78620.html

上一篇:听艳歌、郎意先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