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3 10:47:26
出自宋代秦觀的《長相思·鐵甕城高》
鐵甕城高,蒜山渡闊,幹雲十二層樓。開尊待月,掩箔披風,依然燈火揚州。绮陌南頭,記歌名宛轉,鄉號溫柔。曲檻俯清流。想花陰,誰系蘭舟?念凄絕秦弦,感深荊賦,相望幾許凝愁。勤勤裁尺素,奈雙魚難渡瓜洲。曉鑒堪羞,潘鬓點、吳霜漸稠。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同是悲秋。譯文及注釋譯文在鎮江城樓頭、西津渡口,樓有十二層高入雲霄。在樓上的閣房裏,品着酒以待賞月,夜寒了,就放下簾子擋擋風。居高臨下,看着黃昏時鎮江城的萬家燈火,就像看到了揚州城。于是想起了以前在揚州的一段歡娛生活。歌妓唱着《宛轉歌》,很溫柔,惬和人意。那座妓樓依河流而居,我曾乘着蘭舟尋訪美色。我估量着,自分别以後,你一定每每彈着凄涼的曲調,思念着我;而我呢,也每每吟哦着哀怨的詞句,思念着你;山山相隔,我們相望了多少次都看不見,隻能把愁恨凝聚在樂曲裏和詞章裏。我屢屢想給你寫情書,無奈山高路遠,到不了你那邊。清晨臨鏡,白發日漸見多,老态堪羞。有幸的是,你尚未見老,不應像我這樣,爲衰老而悲傷。秋,寓有衰老意。
注釋(1)長相思:《疆郵叢書》本《賀方回詞》此調作《望揚州》,“掩箔”作“卷箔”、“绮陌”作“繡陌”。唐圭璋《
《宋詞四考·宋詞互見考》雲:“此首秦觀詞,見《淮海詞》,用賀方回韻。”甚是。(2)鐵甕(wèng):鎮江(今屬江蘇)古城名,三國時孫權所築。《鎮江府志》:“子城,吳大帝所築,内外甃(zhòu 用磚砌)以甓(pì 磚),號鐵甕城。《圖經》言:古號鐵甕城者,以其堅固如金城也。”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三:“潤州城古號鐵甕,人但知其取喻以堅而已,然甕形深狹,取以喻城,似爲非類。乾道辛卯,予過潤,蔡子平置宴于江亭,亭據郡治前山絕頂,而顧子城,雉堞綠岡,彎環四合。其中州治諸廨在焉。圓深之形,正如卓甕。予始知喻以爲甕者,指子城也。”子城,指附屬于大城的内城。(3)蒜山渡:蒜山渡口。《一統志》:“蒜山在鎮江府治西三裏西津渡口,北臨大江,無峰嶺,山多澤蒜,故名。或謂周瑜、孔明會此計破曹操,人謂其多算,因亦名算山。”《讀史方輿紀要》:“宋慶曆中,疏蒜山漕渠達江。舊志雲:山寬廣可容萬人,宋元間淪入于江,今西津渡口水中孤峰是也。”(4)幹雲十二層樓:鎮江城樓有十二層高,故曰幹雲。幹雲:沖雲。幹,沖。“上觸雲霄言高。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山則交錯糾紛,上幹青雲。’”(5)開尊待月:斟上酒等待月亮升起。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6)掩箔
(bó)披風:放下竹簾,當風而立。箔,竹簾子。披風,擋風。披,本指分散,此處引申爲遮擋。(7)绮(qǐ)陌:縱橫交錯的道路,梁簡文帝《登烽火摟》詩:“萬邑王畿曠,三條绮陌平。”唐元稹《羨醉》詩:“绮陌高樓竟醉眠,共期憔悴不相憐。”本句似從元詩化出。(8)歌名宛轉:指《宛轉歌》,一名《神女宛轉歌》。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六十《琴曲歌辭》載晉劉妙容《宛轉歌》二首,序稱當時王敬伯見之于吳地,妙容命婢彈箜篌而自唱此歌,并脫頭上金钗pP琴弦而和之,意韻繁諧。其一有句雲:“歌宛轉,宛轉凄以哀。願爲星與漢,光影共徘徊。”(9)鄉號溫柔:即溫柔鄉。舊題漢伶玄《飛燕外傳》:“是夜,後進合德,帝(漢成帝)大悅,以輔屬體,無所不靡,謂爲溫柔鄉。謂樊嫕曰:‘吾老是鄉矣,不能效武皇帝更求白雲鄉也。”’(10)蘭舟:即木蘭舟。任坊《述異記》卷下:“木蘭川在浔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阖闾植木蘭于此,用構宮殿也。七裏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爲舟,舟至今在洲中。詩家雲‘木蘭舟’出于此。”唐馬戴《楚江懷古》詩:“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宋晏幾道《鹧鸪天》:“守得蓮開結伴遊,約開萍葉上蘭舟。”(11)秦弦:即秦筝,古代弦樂器,音調凄苦。相傳爲秦時蒙恬所
造。秦李斯《谏逐客書》:“夫擊甕叩缶,彈筝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五十五:“齊瑟彈東吟,秦弦弄西音。”(12)荊賦:指《楚辭》。楚,古稱爲荊。聯系結句,知此指宋玉《九辯》。(13)凝愁:《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五:“凝,爲一往情深專注不已之義,猶今所雲‘發癡’、‘發怔’、“出神’、‘失魂’也,……柳永《八聲甘州》詞:‘争知我,憑闌幹處,正恁凝愁。’凝愁,愁之不已,猶雲‘深愁’也。”(14)勤勤二句:尺素,指書信,古代以生絹作書,故名。雙魚,指魚形信函。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典出于此。(15)瓜洲,在今江蘇揚州南四十裏長江邊,隔岸與鎮江相對,亦作“瓜州”。唐張祜《題金陵渡》詩:“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州。”(16)曉鑒:早起臨鏡。唐李商隐《無題》詩:“曉鏡但愁雲鬓改,夜吟應覺月光寒。”(17)潘鬓(bìn)句:《文選》潘嶽《秋興賦·序》:“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李善注:“二毛,頭白有二色也。”其賦日:“斑鬓發以承弁兮。”後因以潘鬓指頭發斑白。唐趙嘏《春盡獨遊慈恩寺南池》詩:“秦城馬上半年客,潘鬓水邊今日愁。”(18)吳
霜,唐李賀《還自會稽歌》:“吳霜點歸鬓,身與塘蒲晚。”(19)幸:幸虧之意。(20)于飛:指夫婦好合。于飛,比翼而飛,喻夫婦好合。《詩·大雅·卷阿》:“鳳凰于飛,刿刿其羽。”《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初,懿氏蔔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锵锵,有妫(guī)之後,将蔔于姜。”鴛鴦,指情侶或夫婦。(21)悲秋:秋氣蕭森,令人傷感,故稱。宋玉《九辨》:“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杜甫《登高》詩:“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賞析詞人故裏高郵,南距鎮江僅不足二百裏。他在宋元豐七年(1083年)前,曾數次到鎮江,因此具有較豐厚的生活積累,寫來十分真切。可與前面的《望海潮》“揚州懷古”、“越州懷古”相比,詞之意境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詞上阕涉及往昔歡娛,記憶猶新;下阕“感深荊賦”,托諷《九辨》。而《九辨》中有“坎凜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而無友生”之句,似與詞人之坎坷遭遇相合。考少遊生平,宋元豐元午(1078年)、五年(1082年)考進士,皆不中。六年(1083年)作《精騎集序》,曰:“比數年來,頗發憤自懲艾,悔前所爲;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詞雲“感深荊賦”,又曰“潘鬓點、吳霜漸稠”
。衰老之感,不遇之情,隐然而見。
詞之特點,是在雄偉壯麗的背景中寓有潇灑之緻,柔婉之情,可謂豪放中有婉約,沉郁頓拙,感慨萬千。起首三句,寫鎮江形勢,備極壯麗。鎮江北瀕長江,中貫運河,周圍有山,在曆史上,除金、焦、北固外,以蒜山爲著名。詞雲“鐵甕城高,蒜山渡闊”,以雄渾之筆,勾勒了這座古城的風貌。“幹雲十二層樓”,以誇張語氣,描寫了城内高樓直插雲霄的氣勢。“開尊”二句謂斟滿芳酒,等待月上東山;放下湘簾,迎風而立,充滿了豪情勝慨。蘇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黃庭堅《念奴嬌》“萬裏青天,垣娥何處,駕此一輪玉”?皆寫待月,方之此詞,可謂異曲而同工。蘇黃之詞超曠豪邁,秦觀此詞,則潇灑出塵。接着一句,由潤州待月,而及揚州燈火,乍看有些突兀,實亦自然宛轉。揚州在長江之北,距潤州僅四十餘裏,唐宋時甚爲繁華,詞人故裏,在其屬下。此時他在潤州“開尊待月”,忽見不遠處燈火闌珊,于是情不自禁地憶起在揚州時的冶遊。可見此句頗似今日電影之“暗轉”,有承上啓下的作用。自此以下,乃回憶揚州時的豔遇。所謂“绮陌”,實乃“春風十裏揚州路”。所謂“宛轉歌”、“溫柔鄉”,實乃指在揚州青樓聽歌賞舞之事。何以見
得?試以《夢揚州》一詞下阕印證:“長記曾陪宴遊,酬妙舞清歌,麗錦纏頭。滞灑困花,十載因誰淹留?”與此詞所寫,何其相似乃爾!歇拍三句,又寫到在鎮江時情景:他憑欄俯瞰長江,想象揚州舊遊之地,此刻花陰之下,不知是誰系着蘭舟。語意含蓄,充滿惆怅迷惘之情。
過片三句,以一“念”字領格,于凝想舊情之中,打并人“身世之感”。當時他在青樓聽着凄涼怨慕的筝聲,引起“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感慨。所謂“感深荊賦”,乃以宋玉自況。宋詞中往往寓有《騷》《辯》之意。清代詞論家張惠言《詞選·序》說詞是“極命風謠裏巷、男女哀樂,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就是指的這一點。少遊此詞,足以當之。所謂勤裁尺素,雙魚難渡,表面上是說他修了許多情書,卻難以寄到所思者的手中。鎮江揚州不過一江之隔,傳書送信斷不會如詞中寫得困難。這不過是一種遁辭而已,實際上是說他的一腔理想,無由上達。因而進出“曉鑒堪羞,潘鬓點、吳霜漸稠”二句。當時秦觀年約三十五、六,卻發出歎老嗟卑之詞,實乃抒不遇之情也。
下阕歇拍,惆怅自憐,對未來猶未喪失信心。鴛鴦未老,反襯“潘鬓吳霜”,是一大轉折,蓋喻遇合有時。不應悲秋,說明詞人欲拂去籠罩心頭的陰雲,
重新振作起來,去争取美好的前程。自慰亦複自勵,詞情一波三折,令人撫繹不盡,一本結句僅作“綢缪”二字,可謂差之毫厘,失之千裏了。
創作背景秦觀曾于熙甯九年訪湖州李公擇歸來,經鎮江;宋元豐七年(1084年)八月十九日與滕元發等會蘇轼于金山,十月複來,作《宿金山》《金山晚眺》二詩,可見對鎮江形勝甚爲熟悉。此詞至遲作于宋元豐七年(1083年)之秋。
作者簡介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别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遊祠,麗水的秦少遊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遊台。
出自宋代秦观的《长相思·铁瓮城高》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绮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译文及注释译文在镇江城楼头、西津渡口,楼有十二层高入云霄。在楼上的阁房里,品着酒以待赏月,夜寒了,就放下帘子挡挡风。居高临下,看着黄昏时镇江城的万家灯火,就像看到了扬州城。于是想起了以前在扬州的一段欢娱生活。歌妓唱着《宛转歌》,很温柔,惬和人意。那座妓楼依河流而居,我曾乘着兰舟寻访美色。我估量着,自分别以后,你一定每每弹着凄凉的曲调,思念着我;而我呢,也每每吟哦着哀怨的词句,思念着你;山山相隔,我们相望了多少次都看不见,只能把愁恨凝聚在乐曲里和词章里。我屡屡想给你写情书,无奈山高路远,到不了你那边。清晨临镜,白发日渐见多,老态堪羞。有幸的是,你尚未见老,不应像我这样,为衰老而悲伤。秋,寓有衰老意。
注释(1)长相思:《疆邮丛书》本《贺方回词》此调作《望扬州》,“掩箔”作“卷箔”、“绮陌”作“绣陌”。唐圭璋《
《宋词四考·宋词互见考》云:“此首秦观词,见《淮海词》,用贺方回韵。”甚是。(2)铁瓮(wèng):镇江(今属江苏)古城名,三国时孙权所筑。《镇江府志》:“子城,吴大帝所筑,内外甃(zhòu 用砖砌)以甓(pì 砖),号铁瓮城。《图经》言:古号铁瓮城者,以其坚固如金城也。”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三:“润州城古号铁瓮,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喻城,似为非类。乾道辛卯,予过润,蔡子平置宴于江亭,亭据郡治前山绝顶,而顾子城,雉堞绿冈,弯环四合。其中州治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子城,指附属于大城的内城。(3)蒜山渡:蒜山渡口。《一统志》:“蒜山在镇江府治西三里西津渡口,北临大江,无峰岭,山多泽蒜,故名。或谓周瑜、孔明会此计破曹操,人谓其多算,因亦名算山。”《读史方舆纪要》:“宋庆历中,疏蒜山漕渠达江。旧志云:山宽广可容万人,宋元间沦入于江,今西津渡口水中孤峰是也。”(4)干云十二层楼:镇江城楼有十二层高,故曰干云。干云:冲云。干,冲。“上触云霄言高。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山则交错纠纷,上干青云。’”(5)开尊待月:斟上酒等待月亮升起。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6)掩箔
(bó)披风:放下竹帘,当风而立。箔,竹帘子。披风,挡风。披,本指分散,此处引申为遮挡。(7)绮(qǐ)陌:纵横交错的道路,梁简文帝《登烽火搂》诗:“万邑王畿旷,三条绮陌平。”唐元稹《羡醉》诗:“绮陌高楼竟醉眠,共期憔悴不相怜。”本句似从元诗化出。(8)歌名宛转:指《宛转歌》,一名《神女宛转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琴曲歌辞》载晋刘妙容《宛转歌》二首,序称当时王敬伯见之于吴地,妙容命婢弹箜篌而自唱此歌,并脱头上金钗pP琴弦而和之,意韵繁谐。其一有句云:“歌宛转,宛转凄以哀。愿为星与汉,光影共徘徊。”(9)乡号温柔:即温柔乡。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是夜,后进合德,帝(汉成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谓樊嫕曰:‘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更求白云乡也。”’(10)兰舟:即木兰舟。任坊《述异记》卷下:“木兰川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唐马戴《楚江怀古》诗:“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11)秦弦:即秦筝,古代弦乐器,音调凄苦。相传为秦时蒙恬所
造。秦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五十五:“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12)荆赋:指《楚辞》。楚,古称为荆。联系结句,知此指宋玉《九辩》。(13)凝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凝,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之义,犹今所云‘发痴’、‘发怔’、“出神’、‘失魂’也,……柳永《八声甘州》词:‘争知我,凭阑干处,正恁凝愁。’凝愁,愁之不已,犹云‘深愁’也。”(14)勤勤二句:尺素,指书信,古代以生绢作书,故名。双鱼,指鱼形信函。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典出于此。(15)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南四十里长江边,隔岸与镇江相对,亦作“瓜州”。唐张祜《题金陵渡》诗:“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16)晓鉴:早起临镜。唐李商隐《无题》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17)潘鬓(bìn)句:《文选》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李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也。”其赋日:“斑鬓发以承弁兮。”后因以潘鬓指头发斑白。唐赵嘏《春尽独游慈恩寺南池》诗:“秦城马上半年客,潘鬓水边今日愁。”(18)吴
霜,唐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19)幸:幸亏之意。(20)于飞:指夫妇好合。于飞,比翼而飞,喻夫妇好合。《诗·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guī)之后,将卜于姜。”鸳鸯,指情侣或夫妇。(21)悲秋:秋气萧森,令人伤感,故称。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赏析词人故里高邮,南距镇江仅不足二百里。他在宋元丰七年(1083年)前,曾数次到镇江,因此具有较丰厚的生活积累,写来十分真切。可与前面的《望海潮》“扬州怀古”、“越州怀古”相比,词之意境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词上阕涉及往昔欢娱,记忆犹新;下阕“感深荆赋”,托讽《九辨》。而《九辨》中有“坎凛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而无友生”之句,似与词人之坎坷遭遇相合。考少游生平,宋元丰元午(1078年)、五年(1082年)考进士,皆不中。六年(1083年)作《精骑集序》,曰:“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词云“感深荆赋”,又曰“潘鬓点、吴霜渐稠”
。衰老之感,不遇之情,隐然而见。
词之特点,是在雄伟壮丽的背景中寓有潇洒之致,柔婉之情,可谓豪放中有婉约,沉郁顿拙,感慨万千。起首三句,写镇江形势,备极壮丽。镇江北濒长江,中贯运河,周围有山,在历史上,除金、焦、北固外,以蒜山为著名。词云“铁瓮城高,蒜山渡阔”,以雄浑之笔,勾勒了这座古城的风貌。“干云十二层楼”,以夸张语气,描写了城内高楼直插云霄的气势。“开尊”二句谓斟满芳酒,等待月上东山;放下湘帘,迎风而立,充满了豪情胜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黄庭坚《念奴娇》“万里青天,垣娥何处,驾此一轮玉”?皆写待月,方之此词,可谓异曲而同工。苏黄之词超旷豪迈,秦观此词,则潇洒出尘。接着一句,由润州待月,而及扬州灯火,乍看有些突兀,实亦自然宛转。扬州在长江之北,距润州仅四十余里,唐宋时甚为繁华,词人故里,在其属下。此时他在润州“开尊待月”,忽见不远处灯火阑珊,于是情不自禁地忆起在扬州时的冶游。可见此句颇似今日电影之“暗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自此以下,乃回忆扬州时的艳遇。所谓“绮陌”,实乃“春风十里扬州路”。所谓“宛转歌”、“温柔乡”,实乃指在扬州青楼听歌赏舞之事。何以见
得?试以《梦扬州》一词下阕印证:“长记曾陪宴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滞洒困花,十载因谁淹留?”与此词所写,何其相似乃尔!歇拍三句,又写到在镇江时情景:他凭栏俯瞰长江,想象扬州旧游之地,此刻花阴之下,不知是谁系着兰舟。语意含蓄,充满惆怅迷惘之情。
过片三句,以一“念”字领格,于凝想旧情之中,打并人“身世之感”。当时他在青楼听着凄凉怨慕的筝声,引起“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所谓“感深荆赋”,乃以宋玉自况。宋词中往往寓有《骚》《辩》之意。清代词论家张惠言《词选·序》说词是“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就是指的这一点。少游此词,足以当之。所谓勤裁尺素,双鱼难渡,表面上是说他修了许多情书,却难以寄到所思者的手中。镇江扬州不过一江之隔,传书送信断不会如词中写得困难。这不过是一种遁辞而已,实际上是说他的一腔理想,无由上达。因而进出“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二句。当时秦观年约三十五、六,却发出叹老嗟卑之词,实乃抒不遇之情也。
下阕歇拍,惆怅自怜,对未来犹未丧失信心。鸳鸯未老,反衬“潘鬓吴霜”,是一大转折,盖喻遇合有时。不应悲秋,说明词人欲拂去笼罩心头的阴云,
重新振作起来,去争取美好的前程。自慰亦复自励,词情一波三折,令人抚绎不尽,一本结句仅作“绸缪”二字,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创作背景秦观曾于熙宁九年访湖州李公择归来,经镇江;宋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十九日与滕元发等会苏轼于金山,十月复来,作《宿金山》《金山晚眺》二诗,可见对镇江形胜甚为熟悉。此词至迟作于宋元丰七年(1083年)之秋。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