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朱轮走钿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1 12:19:00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争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钿車。 遊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鑒賞這首詞是寫清明時節西湖遊春的熱鬧繁華景象,從側面來寫西湖之美,着意描繪遊春的歡樂氣氛。古時以農曆三月上旬巳日爲“上巳”,這一天曆來有到水濱踏青的習俗。《夢梁錄》卷二載:“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東京夢華錄》也記載:“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這就可以看出是郊外人們遊春的盛況。西湖景色迷人,是遊人的最佳去處。看綠柳叢中,車如流水馬如龍,争相搶道,西湖岸上,遊人如織,各色人等都在享受欣賞着大好春光。詞人自己也乘着朱輪钿車加入了這歡樂春遊的隊伍。
詞上片描繪的是一幅白天西湖春遊圖。下片寫遊人返歸的景象。日暮時分,酒醒了的、還在醉着的,前後相将歸家。從西湖彎斜的堤岸一直到城頭,一路之上,花頭攢動。“直到城頭總是花”,這裏既指從西湖到颍州城下的路邊鮮花盛開,又當指一路上遊人皆頭上簪花而歸。唐宋時,人們有采花簪頭之俗
俗,無論男女。如杜牧《九日齊安登高》中即寫道:“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蘇轼《次韻蘇伯固主簿重九》說道:“髻重不嫌黃菊滿,手香新喜綠橙搓。”劉克莊《上巳》也有句雲:“暮歸尚有清狂态,亂插山花滿角巾。”可見,“直到城頭總是花”,寫的是人們春遊而歸,頭上簪花絡繹回城的情景。
清明上巳時節,是古人往水邊遊玩的時侯。以這樣一個遊覽的時節,再加上西湖這樣一個遊覽勝地,真可謂良辰美景,兩者鑄備,熱鬧景象自是非同尋常。本詞所表現的正是一派盛景,“滿目繁華”即爲全詞的核心。
滿目繁華的特點,首先體現在對遊者的描寫上,這也是作品表現的重點。遊者一是多,二是歡。遊者之多,在詞中寫道:“争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锢車”。這一句寫了兩種不同的遊者,一種是乘車者,一種是徒步者。車多,才會引起人們的争相指點;行者多,也才可能出現“争道”的景狀。最後這兩句用寥寥數字,展示出了一個毂擊肩摩的遊覽盛況。另外,下片“喧嘩”一詞,又從音響的角度突出了遊者之多,以西湖這樣的敝廓之地,竟有人聲鼎沸之感,那行人熙來攘往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了。何以見出遊者之歡?從上述行人“争道誰家”車的描寫中,已傳出一片歡快活躍的氣氛,接着
寫遊人日暮歸返時的“醒醉”二字,更是道盡了遊者各各相異的神态。這令人想起明代文學家張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對各種賞月人的生動描寫:他們有的“淺斟低唱”,有的“喝呼嘈雜,裝假醉”,也有的“呼客縱飲”、“縱舟酣睡”。本詞中“醒醉”二字所激起的正是類似這些景象的聯想,從遊人歸返之态中,似可想見他們有的專意遊覽,飽享春景;有的就景歡飲,一醉方休,他們各以自己的方式縱情遊樂,盡興而歸。總之,遊者雲集,笑語連天。
滿目繁華,還體現在對西湖自身景色特點的描繪上。這雖然不是作品的表現重點,但卻是組成繁華景象不可缺少的部分。清明上巳已是暮春時節,但作品中絕無花衰紅消的悲涼之意,卻呈現出色彩濃豔的一派盛景。在“綠柳朱輪走钿車”一句中,詞人以綠柳和朱輪相對,既寫了钿車的豪華,也襯托出柳樹的茂盛,色彩鮮明,春意濃郁。詞的結句順承“遊人日暮相将去”的語意,寫歸途所見的景色,路轉堤斜,一路是花。這是枝上花還是落于地上的花?詞人沒有明寫,他僅給人留下一個印緣,隻覺得滿目姹紫嫣紅,春花充盈着整個空間。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滿地遍野的鮮花彙成一體,氣氛是很熱烈的。這使我們想起歐陽修在另一首《采桑子》中所寫的詞句:“笙歌散
盡遊人去,始覺春空。”這一個“空”字,正是從對立的角度表明了詞人對本詞中所顯示的盛況無比深切的感受,也說明了詞人和春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系。所以,本詞即抓住這兩方面内容共同表現了颍州西湖的繁盛。此詞從開始到結束都貫穿着“繁華”、“喧嘩”的節日氣氛,把讀者也卷入這氣氛之中,領受節日的歡樂。讀完這首詞,再回頭看看第一句:“清明上已西湖好。”就不難看出,作者是借節日的繁華來贊美西湖好的。詞中每一句都有豐富的内涵,全詞構成一幅生動壯美的遊春圖。
整首詞通過朱輪钿車争道、遊人簪花而歸的特寫鏡頭,形象描繪了一幅颍州西湖清明上巳時期的風情畫。這首《采桑子》寫得人歡景豔,别具一格,不乏動人之處。
創作背景北宋皇祐三年(1049年),歐陽修赴颍州任職。颍州的西湖是當時的遊覽名勝,歐陽修被那裏的旖旎風光陶醉了,他把颍州選爲晚年居住之所,多次來往其地,并一連寫下十首《采桑子》吟詠西湖勝景。這十首詞意境優美,風采各異。這首《采桑子》是其中的一篇。
作者簡介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谥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
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轼、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将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轼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这首词是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这一天历来有到水滨踏青的习俗。《梦梁录》卷二载:“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东京梦华录》也记载:“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这就可以看出是郊外人们游春的盛况。西湖景色迷人,是游人的最佳去处。看绿柳丛中,车如流水马如龙,争相抢道,西湖岸上,游人如织,各色人等都在享受欣赏着大好春光。词人自己也乘着朱轮钿车加入了这欢乐春游的队伍。
词上片描绘的是一幅白天西湖春游图。下片写游人返归的景象。日暮时分,酒醒了的、还在醉着的,前后相将归家。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一路之上,花头攒动。“直到城头总是花”,这里既指从西湖到颍州城下的路边鲜花盛开,又当指一路上游人皆头上簪花而归。唐宋时,人们有采花簪头之俗
俗,无论男女。如杜牧《九日齐安登高》中即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说道:“髻重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绿橙搓。”刘克庄《上巳》也有句云:“暮归尚有清狂态,乱插山花满角巾。”可见,“直到城头总是花”,写的是人们春游而归,头上簪花络绎回城的情景。
清明上巳时节,是古人往水边游玩的时侯。以这样一个游览的时节,再加上西湖这样一个游览胜地,真可谓良辰美景,两者铸备,热闹景象自是非同寻常。本词所表现的正是一派盛景,“满目繁华”即为全词的核心。
满目繁华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对游者的描写上,这也是作品表现的重点。游者一是多,二是欢。游者之多,在词中写道:“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锢车”。这一句写了两种不同的游者,一种是乘车者,一种是徒步者。车多,才会引起人们的争相指点;行者多,也才可能出现“争道”的景状。最后这两句用寥寥数字,展示出了一个毂击肩摩的游览盛况。另外,下片“喧哗”一词,又从音响的角度突出了游者之多,以西湖这样的敝廓之地,竟有人声鼎沸之感,那行人熙来攘往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了。何以见出游者之欢?从上述行人“争道谁家”车的描写中,已传出一片欢快活跃的气氛,接着
写游人日暮归返时的“醒醉”二字,更是道尽了游者各各相异的神态。这令人想起明代文学家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对各种赏月人的生动描写:他们有的“浅斟低唱”,有的“喝呼嘈杂,装假醉”,也有的“呼客纵饮”、“纵舟酣睡”。本词中“醒醉”二字所激起的正是类似这些景象的联想,从游人归返之态中,似可想见他们有的专意游览,饱享春景;有的就景欢饮,一醉方休,他们各以自己的方式纵情游乐,尽兴而归。总之,游者云集,笑语连天。
满目繁华,还体现在对西湖自身景色特点的描绘上。这虽然不是作品的表现重点,但却是组成繁华景象不可缺少的部分。清明上巳已是暮春时节,但作品中绝无花衰红消的悲凉之意,却呈现出色彩浓艳的一派盛景。在“绿柳朱轮走钿车”一句中,词人以绿柳和朱轮相对,既写了钿车的豪华,也衬托出柳树的茂盛,色彩鲜明,春意浓郁。词的结句顺承“游人日暮相将去”的语意,写归途所见的景色,路转堤斜,一路是花。这是枝上花还是落于地上的花?词人没有明写,他仅给人留下一个印缘,只觉得满目姹紫嫣红,春花充盈着整个空间。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满地遍野的鲜花汇成一体,气氛是很热烈的。这使我们想起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中所写的词句:“笙歌散
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这一个“空”字,正是从对立的角度表明了词人对本词中所显示的盛况无比深切的感受,也说明了词人和春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本词即抓住这两方面内容共同表现了颍州西湖的繁盛。此词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读完这首词,再回头看看第一句:“清明上已西湖好。”就不难看出,作者是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好的。词中每一句都有丰富的内涵,全词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整首词通过朱轮钿车争道、游人簪花而归的特写镜头,形象描绘了一幅颍州西湖清明上巳时期的风情画。这首《采桑子》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创作背景北宋皇祐三年(1049年),欧阳修赴颍州任职。颍州的西湖是当时的游览名胜,欧阳修被那里的旖旎风光陶醉了,他把颍州选为晚年居住之所,多次来往其地,并一连写下十首《采桑子》吟咏西湖胜景。这十首词意境优美,风采各异。这首《采桑子》是其中的一篇。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绿柳朱轮走钿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