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2 06:22:43
出自宋代蘇轼的《和董傳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随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诏黃新濕字如鴉。譯文及注釋譯文生活當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着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随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口袋裏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缭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誇耀,诏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着俺的名字。
注釋董傳:字至和,洛陽(今屬河南)人。曾在鳳翔與蘇轼交遊。宋神宗熙甯二年(1069)卒。麤(cū)缯:粗制的絲織品。麤:同“粗”。大布:古指麻制粗布。《左傳·闵公二年》:“衛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杜預注:“大布,粗布。”裹:經曆。生涯:人生的境遇過程。語本《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腹有:胸有,比喻學業有成。詩書:原指《詩經》和《尚書》。此泛指書籍。氣:表于外的精神氣色。華:豐盈而實美。老儒:舊謂年老的學人。唐牟融《寄周韶州》詩:“十年學道困窮廬,空有長才重老儒。”瓠葉:《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瓠葉,大夫刺幽王也。或以爲燕飲之詩
詩。首章二句爲:幡幡瓠葉,采之亨之。舉子:指被推薦參加考試的讀書人。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幹燥花及花蕾。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采收,及時幹燥,除去枝、梗及雜質。前者習稱“槐花”,後者習稱“槐米”。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黃,舉子忙”俗語,槐花落時,也就是舉子應試的時間了,後因稱參加科舉考試爲“踏槐花”。囊空不辦:引自《南史?虞玩之傳》:“玩之爲少府,猶蹑屐造席。高帝取屐親視之,訛黑斜銳,瓒斷以芒接之。問曰:‘卿此屐已幾載?’玩之曰:‘初釋褐拜征北行佐買之,著已三十年,貧士竟不辦易。’”引用孟郊詩而不直接引用其詩語,隻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詩意轉化爲“尋春馬”;引用虞玩之因貧困而舊屐著三十年不辦易的事典,而轉化爲“囊空不辦”,引用二個典故融合爲一句,語多轉折。囊空:口袋裏空空的,比喻沒有錢。唐杜甫《空囊》詩:“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尋春馬:引用孟郊《登科後》詩:“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擇婿車:此指官賈家之千金美女所座之馬車,遊街以示擇佳婿。唐代進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設宴。其日,公卿家傾城縱觀,高車寶馬,于此選取佳婿。見五代王定保《唐摭
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得意:即“春風得意”,意謂黃榜得中。唐趙氏《聞夫杜羔登第》詩:“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處樓。”世俗:社會上流傳的風俗習慣。《文子·道原》:“矜僞以惑世,畸行以迷衆,聖人不以爲世俗。”诏黃:即诏書,诏書用黃紙書寫,故稱。《南史·王韶之傳》:“恭帝即位,遷黃門侍郎,領著作,西省如故。凡諸诏黃皆其辭也。”字如鴉:诏書寫的黑字。語出唐人盧仝《示添丁》“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
賞析蘇轼的這首《和董傳留别》可能不爲普通讀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卻廣爲傳誦,原因就在于它經典地闡述了讀書與人的修養的關系。中國的讀書人向來把讀書視爲積累知識、增長學問的有效途徑。讀書的作用不僅在于占有知識,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讀書,日積月累就會使人脫離低級趣味,養成高雅、脫俗的氣質。清代學者梁章钜說:“人無書氣,即爲粗俗氣,市井氣,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實證明,讀書與不讀書,讀書多與讀書少的人,所表現出的内在氣質與素質是絕不相同的。“腹有詩書”指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氣”可以理解爲“氣質”或“精神風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強調了華美的
氣質是飽讀詩書的必然結果。
就蘇轼送别的這位朋友董傳而言,“氣”不應簡單地指讀書所帶給人的儒雅之氣,更指古代讀書人所推崇的在面對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時的樂觀豁達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顔回“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而能“不改其樂”。王勃在人生落魄時高唱“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董傳身處貧窮,卻始終保持着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這可以從“囊空不辦尋春馬”一句看出。顯然,蘇轼對董傳的人生态度還是非常欣賞的。在臨别時送給朋友這一句,既是贊美,也是安慰。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闡明了讀書與高雅氣質的必然聯系,凝練概括,深得讀者喜愛。今天人們引用它來說明讀書求知可以培養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氣質。也用來贊美别人學問淵博、氣度不凡。
賞析二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兩句寫董傳粗絲綁發,粗布披身。“裹生涯”詞語搭配新穎巧妙。本應是“生涯裹麤缯大布”,但詞序一颠倒變成“麤缯大布裹生涯”,就有了畫面感,而且表示這種生活已是常态。這兩句詩贊揚董傳雖然貧窮,但勤于讀書,因此精神氣質非同常人。“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随舉子踏槐花。”這兩句是說董傳的志向,不甘心過貧苦的日子,希望通過
科舉出人頭地。老儒是指年老的學人。“烹瓠葉”是用典。《詩經·小雅·瓠葉》,首章二句爲“幡幡瓠葉,采之亨之”。瓠葉味苦,詩中以瓠葉言其宴席上菜肴的粗陋和簡約,但主人并沒有以其微薄而廢禮,而是情真意摯地“采之亨之”(“亨”同“烹”)。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尋春馬”是暗用孟郊《登科後》的典故。這裏蘇轼是說董傳即便登科也沒錢置辦馬匹,像孟郊那樣“一日看盡長安花”。“擇婿車”是用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所載唐進士放榜日公卿家傾城選取佳婿,“钿車珠鞍,栉比而至”的典故。蘇轼的意思是說,董傳雖不能像孟郊那樣騎馬看花,但卻有機會被那“選婿車”包圍,讓自己眼花缭亂。這兩句詩是蘇轼鼓勵董傳的話,有錢沒錢不是問題,考中才是硬道理,那時什麽都會有。
“得意猶堪誇世俗,诏黃新濕字如鴉。”這兩句詩是承接上兩句,繼續對董傳給予鼓勵,希冀董傳能夠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題名,揚眉吐氣,以誇世俗。蘇轼寫到這裏,似乎完全忘記了此詩開頭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剩下的就隻有對一個不得意書生的一點祝福了。
這首詩的特點是巧于用典,蘊藉含蓄。其中“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至今讓人傳誦于口的名句。“詩書
”在這裏泛指書籍;“氣”是指氣質風度;“華”指有光彩,與衆不同。脫開詩中贊揚董傳的語境,單獨來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意思就是:那些勤于讀書的人身上總會一種儒雅之氣自然地流露出來,使他們看起來與衆不同。正因爲它概括出了讀書人當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所以才成爲了有關讀書學習方面的詩詞名句,被廣泛引用。
創作背景《和董傳留别》是蘇轼寫給朋友董傳的一首留别詩,作于蘇轼從鳳翔回到長安時。蘇轼在鳳翔,董傳曾與蘇轼相從。董傳當時生活貧困,衣衫樸素,但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平凡的衣着掩蓋不住他樂觀向上的精神風骨。
作者簡介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
和《東坡樂府》等。
出自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译文及注释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注释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卒。麤(cū)缯:粗制的丝织品。麤:同“粗”。大布:古指麻制粗布。《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杜预注:“大布,粗布。”裹:经历。生涯:人生的境遇过程。语本《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腹有:胸有,比喻学业有成。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此泛指书籍。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华:丰盈而实美。老儒:旧谓年老的学人。唐牟融《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瓠叶:《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瓠叶,大夫刺幽王也。或以为燕饮之诗
诗。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举子:指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囊空不办:引自《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瓒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引用孟郊诗而不直接引用其诗语,只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诗意转化为“寻春马”;引用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的事典,而转化为“囊空不办”,引用二个典故融合为一句,语多转折。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唐杜甫《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所座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见五代王定保《唐摭
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唐赵氏《闻夫杜羔登第》诗:“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文子·道原》:“矜伪以惑世,畸行以迷众,圣人不以为世俗。”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南史·王韶之传》:“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西省如故。凡诸诏黄皆其辞也。”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语出唐人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赏析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
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赏析二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两句写董传粗丝绑发,粗布披身。“裹生涯”词语搭配新颖巧妙。本应是“生涯裹麤缯大布”,但词序一颠倒变成“麤缯大布裹生涯”,就有了画面感,而且表示这种生活已是常态。这两句诗赞扬董传虽然贫穷,但勤于读书,因此精神气质非同常人。“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这两句是说董传的志向,不甘心过贫苦的日子,希望通过
科举出人头地。老儒是指年老的学人。“烹瓠叶”是用典。《诗经·小雅·瓠叶》,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瓠叶味苦,诗中以瓠叶言其宴席上菜肴的粗陋和简约,但主人并没有以其微薄而废礼,而是情真意挚地“采之亨之”(“亨”同“烹”)。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寻春马”是暗用孟郊《登科后》的典故。这里苏轼是说董传即便登科也没钱置办马匹,像孟郊那样“一日看尽长安花”。“择婿车”是用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所载唐进士放榜日公卿家倾城选取佳婿,“钿车珠鞍,栉比而至”的典故。苏轼的意思是说,董传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这两句诗是苏轼鼓励董传的话,有钱没钱不是问题,考中才是硬道理,那时什么都会有。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这两句诗是承接上两句,继续对董传给予鼓励,希冀董传能够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以夸世俗。苏轼写到这里,似乎完全忘记了此诗开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剩下的就只有对一个不得意书生的一点祝福了。
这首诗的特点是巧于用典,蕴藉含蓄。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至今让人传诵于口的名句。“诗书
”在这里泛指书籍;“气”是指气质风度;“华”指有光彩,与众不同。脱开诗中赞扬董传的语境,单独来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就是:那些勤于读书的人身上总会一种儒雅之气自然地流露出来,使他们看起来与众不同。正因为它概括出了读书人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所以才成为了有关读书学习方面的诗词名句,被广泛引用。
创作背景《和董传留别》是苏轼写给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作于苏轼从凤翔回到长安时。苏轼在凤翔,董传曾与苏轼相从。董传当时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
和《东坡乐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