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2 22:37:58

出自唐代王建的《賞牡丹》

此花名價别,開豔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紅燒踯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绛蘇。 好和薰禦服,堪畫入宮圖。晚态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鑒賞

  中唐時期牡丹詩佳篇叠出,王建此篇不寫牡丹一時之态,而是從牡丹之貴寫到牡丹之美,再寫牡丹凋零,用變化的角度去賞牡丹,道盡惜牡丹之情。

  詩作開篇言牡丹之貴,“名價别”三字直接道出牡丹的尊貴淩駕于諸花之上。随後作者用一個益字,生動的描寫了長安城内牡丹花開的盛況,諾大的長安城處處是牡丹盛開,那繁盛的景象就好似要溢出來一般。此“益”引申爲“滿”,如同韓昌黎“絕色煙柳滿皇都”,兩詩皆非單講數量之多,而是從更深層的去講,韓詩更多的是寫春滿長安,而王建此句是講牡丹的氣質風采風靡了長安。用筆誇張大膽,用字生動準确,令人深切感受到牡丹之盛。

  後句用反襯的寫法進一步說牡丹之美,苓蔆是傳說中的香草,卻被牡丹的花香比的羞愧欲死;山踯躅是顔色紅豔的花,遇到牡丹的豔色卻顯得黯然失色幾如枯萎。這樣的描寫下,即使沒見過牡丹的人也能感受到牡丹超絕的鮮豔和芳香。緊接着,作者描寫牡丹的氣韻。枝幹爲柔光

光所籠,而花朵被妖豔的色彩暈染了嬌嫩的肌膚。前句描寫牡丹纖細的枝幹姿态和氣質,後句則以美女嫩膚爲比喻寫牡丹的花朵的質感,分别從不同角度生動描述牡丹花的嬌美。随後,作者用大量比喻,描寫牡丹花的細節。用金粉來比牡丹花的黃蕊,而滿字也生動的寫出牡丹花蕊之繁;用縷縷紅流蘇來比牡丹翻卷的花瓣,寫出了牡丹花瓣色澤和形态。“好和”句,以襯托筆法寫牡丹之貴。香氣可以熏染禦衣,姿态可以描畫入宮圖,都是用皇家所用來襯托牡丹氣質的高貴。

  随後作者突然筆鋒一轉,開始寫牡丹的晚态和凋零,用哀愁的新婦,望着病夫的女子,分别寫牡丹的将謝和凋零。用拟人的筆法,寫出了牡丹的晚态,惹人憐惜。從寫牡丹之盛到牡丹之貴再到牡丹之美轉而寫牡丹将謝,再寫牡丹凋零,作者一步步引導大家從贊歎到喜愛再到憐惜。這時作者發出感慨,請大家珍惜花時,客人能多賞一會兒就多賞一會兒吧。這時的感慨已經是水到渠成,通過前面的描寫,讀者此時對牡丹的憐惜應也感同身受,仿佛作者是道出了我們心中之所想。

  最末,作者用一夜清風起,千金買亦無,道出了花時難久的怅然。開篇之盛豔,末尾之冷清,強烈的對比讓末尾仿佛一副大留白的畫卷,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清風吹過,花亦

凋零,這其中是不舍,是憐惜,是冷清,種種情感由人品讀。

  借凋零寫惜花非王建獨有,白居易就有《惜牡丹花》開一時之風氣:“惆怅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此後李商隐的效仿作《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蘇轼亦作:“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而盡管王建的牡丹詩同樣是寫凋零寫惜花,卻是從花開寫到花落,借對情感的把握的細緻入微,用精心的鋪墊将讀者引入到那種怅然若失的情景當中。詩作描寫過渡自然,惋惜怅然之情水到渠成。王建的牡丹詩從單純的賞牡丹落筆,惜牡丹入情,不寄托政治抱負個人得失,就是寫一個“賞”字,且賞出了獨特的風格,乃唐代賞牡丹詩作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創作背景

  王建生活的中唐時期,京城長安盛行賞牡丹之風俗,“家家習爲俗,人人迷不悟。”文人墨客也多以牡丹爲詩料吟詠,此詩便是其中一篇。此詩約略作于憲宗元和七年(813年)歸京之後,而細不可考。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年—約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許昌),唐朝詩人。其著作,《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出自唐代王建的《赏牡丹》

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鉴赏

  中唐时期牡丹诗佳篇迭出,王建此篇不写牡丹一时之态,而是从牡丹之贵写到牡丹之美,再写牡丹凋零,用变化角度去赏牡丹,道尽惜牡丹之情。

  诗作开篇言牡丹之贵,“名价别”三字直接道出牡丹的尊贵凌驾于诸花之上。随后作者用一个益字,生动描写了长安城内牡丹花开的盛况,诺大的长安城处处是牡丹盛开,那繁盛的景象就好似要溢出来一般。此“益”引申为“满”,如同韩昌黎“绝色烟柳满皇都”,两诗皆非单讲数量之多,而是从更深层的去讲,韩诗更多的是写春满长安,而王建此句是讲牡丹的气质风采风靡了长安。用笔夸张大胆,用字生动准确,令人深切感受到牡丹之盛。

  后句用反衬的写法进一步说牡丹之美,苓蔆是传说中的香草,却被牡丹的花香比的羞愧欲死;山踯躅是颜色红艳的花,遇到牡丹的艳色却显得黯然失色几如枯萎。这样的描写下,即使没见过牡丹的人也能感受到牡丹超绝的鲜艳和芳香。紧接着,作者描写牡丹的气韵。枝干为柔光

光所笼,而花朵被妖艳的色彩晕染了娇嫩的肌肤。前句描写牡丹纤细的枝干姿态和气质,后句则以美女嫩肤为比喻写牡丹的花朵的质感,分别从不同角度生动描述牡丹花的娇美。随后,作者用大量比喻,描写牡丹花的细节。用金粉来比牡丹花的黄蕊,而满字也生动的写出牡丹花蕊之繁;用缕缕红流苏来比牡丹翻卷的花瓣,写出了牡丹花瓣色泽和形态。“好和”句,以衬托笔法写牡丹之贵。香气可以熏染御衣,姿态可以描画入宫图,都是用皇家所用来衬托牡丹气质的高贵。

  随后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开始写牡丹的晚态和凋零,用哀愁的新妇,望着病夫的女子,分别写牡丹的将谢和凋零。用拟人的笔法,写出了牡丹的晚态,惹人怜惜。从写牡丹之盛到牡丹之贵再到牡丹之美转而写牡丹将谢,再写牡丹凋零,作者一步步引导大家从赞叹到喜爱再到怜惜。这时作者发出感慨,请大家珍惜花时,客人能多赏一会儿就多赏一会儿吧。这时的感慨已经是水到渠成,通过面的描写,读者此时对牡丹的怜惜应也感同身受,仿佛作者是道出了我们心中之所想。

  最末,作者用一夜清风起,千金买亦无,道出了花时难久的怅然。开篇之盛艳,末尾之冷清,强烈对比让末尾仿佛一副大留白的画卷,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清风吹过,花亦

凋零,这其中是不舍,是怜惜,是冷清,种种情感由人品读。

  借凋零写惜花非王建独有,白居易就有《惜牡丹花》开一时之风气:“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此后李商隐的效仿作《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苏轼亦作:“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而尽管王建的牡丹诗同样是写凋零写惜花,却是从花开写到花落,借对情感的把握的细致入微,用精心的铺垫将读者引入到那种怅然若失的情景当中。诗作描写过渡自然,惋惜怅然之情水到渠成。王建的牡丹诗从单纯的赏牡丹落笔,惜牡丹入情,不寄托政治抱负个人得失,就是写一个“赏”字,且赏出了独特的风格,乃唐代赏牡丹诗作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创作背景

  王建生活的中唐时期,京城长安盛行赏牡丹之风俗,“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文人墨客也多以牡丹为诗料吟咏,此诗便是其中一篇。此诗约略作于宪宗元和七年(813年)归京之后,而细不可考。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89484.html

上一篇: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