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5 20:39:19
出自宋代劉辰翁的《摸魚兒·酒邊留同年徐雲屋》
怎知他、春歸何處?相逢且盡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長結西湖煙柳。休回首,但細雨斷橋,憔悴人歸後。東風似舊。問前度桃花,劉郎能記,花複認郎否?君且住,草草留君翦韭。前宵更恁時候。深杯欲共歌聲滑,翻濕春衫半袖。空眉皺,看白發尊前,已似人人有。臨分把手。歎一笑論文,清狂顧曲,此會幾時又?賞析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詞作,作者送别的對象是與自己同榜中進士的友人徐雲屋。該詞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詞,除抒寫離愁别緒以外,還将當時的世事與境遇融入其中,因而内容更爲深廣。
上片寫自己客中送客的愁思。“怎知他、春歸何處”爲首句,點明餞别時在暮春,同時渲染出的春光不再的惜春惆怅之感,爲抒寫離情作鋪墊。此句與作者的名作《蘭陵王·丙子送春》開端“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一句相類。“相逢”句言餞别,而“相逢”兩字,暗示兩人同在客地邂逅,然而不久又要離去,不妨金樽流轉,以遣離愁。“少年袅袅天涯恨,長結西湖煙柳”兩句入回憶。劉辰翁于理宗景定三年至臨安赴進士試,因以結識同年徐雲屋,當時正值而立之年,與今相較,可謂“少年”。“天涯恨”即是飄泊他鄉之恨。自初識“西湖煙柳”至今,不覺已過
過多年,不料仍是飄泊天涯,仍逢西湖煙柳,故雲天涯恨“長結”于“西湖煙柳”之上。兩句關合雙方前後情事,由一“長”字表時間跨度又轉回目前。“休回首”三字,文情頓挫,令人嗟歎不已。二人共謂不要去觀看那迷朦的煙柳,擺脫掉盤郁于懷的天涯淪落之感;接下又謂但又不能不看細雨迷迷中的斷橋,憔悴之人卻又舊地重歸。“憔悴”反襯上文“少年”,昔日的“少年”而今已至于“憔悴”,補足“天涯恨”之深。“東風”四句,用劉禹錫詩語。劉禹錫《再遊玄都觀》說:“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下片寫依依送客之情,同時又兼及自己。“君且住”兩句,表明挽留惜别之意。“剪韭”,源出杜詩,寫衛八處士用鄉間家常飯菜招待杜甫,這裏寫劉辰翁沒有珍馐以待客,但茶飯雖粗劣,但兩人的關系卻更顯親密。杜甫此詩主要抒發“别易會難”之慨,自然能引發起劉辰翁此時的共鳴同感。“前宵”三句,是追叙昨晚宴别的情景:豪飲放歌,酒濕春衫,狂放,慷慨中得見與友人情誼之深厚。既刻畫出兩人性格的豪放,又表現出心情的悲苦。言昨晚同一時間已曾餞别,今朝依舊痛飲,足見兩人友誼的深厚。“空眉皺”三句又轉到今日酒宴:筵席上兩人都已生白發,徒然浩歎傷懷。空,是說明知歎息
無濟于事仍不由得歎息年華的易逝。“白發”承前“少年”和“憔悴”,但一爲反襯,一爲正襯,如此筆法在于強調主客雙方都已年華不再,而都又事業不成,讓人扼腕浩歎。“臨分”四句,寫宴散作别。這句說握手作别而又戀戀不舍,又道情誼之重。“論文”、“顧曲”用兩個典故。“論文”,這幾句一方面寫臨别時的感歎,重逢何期,道出分别的珍重;另一方面又補寫宴會的内容,論文、聽曲,出生本色盡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歎”字以下是一個領字句,十三個字都是“歎”的内容。用這樣長句煞尾,氣脈通貫,情感上感慨不已,思緒起伏。
此詞寫别情,但并不僅僅停留在抒寫友情之深,而是融注着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飄泊異鄉的“天涯恨”,又有功業無成、年華易逝,感傷。凡此種種怎能不讓人慨歎哀愁。清末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說:“須溪(劉辰翁)詞風格遒上似稼軒,情辭跌宕似遺山。”遒勁有力的風格和曲折頓挫的筆勢與豐富複雜的内容融鑄一體,相得益彰,此詞即是一例。此外,善用典故也是此詞的一個特點,這又與辛棄疾詞風格相近。
作者簡介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别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
他一生一生緻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爲後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産,遺著由子劉将孫編爲《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爲一百卷,已佚。
出自宋代刘辰翁的《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君且住,草草留君翦韭。前宵更恁时候。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赏析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词作,作者送别的对象是与自己同榜中进士的友人徐云屋。该词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词,除抒写离愁别绪以外,还将当时的世事与境遇融入其中,因而内容更为深广。
上片写自己客中送客的愁思。“怎知他、春归何处”为首句,点明饯别时在暮春,同时渲染出的春光不再的惜春惆怅之感,为抒写离情作铺垫。此句与作者的名作《兰陵王·丙子送春》开端“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一句相类。“相逢”句言饯别,而“相逢”两字,暗示两人同在客地邂逅,然而不久又要离去,不妨金樽流转,以遣离愁。“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两句入回忆。刘辰翁于理宗景定三年至临安赴进士试,因以结识同年徐云屋,当时正值而立之年,与今相较,可谓“少年”。“天涯恨”即是飘泊他乡之恨。自初识“西湖烟柳”至今,不觉已过
过多年,不料仍是飘泊天涯,仍逢西湖烟柳,故云天涯恨“长结”于“西湖烟柳”之上。两句关合双方前后情事,由一“长”字表时间跨度又转回目前。“休回首”三字,文情顿挫,令人嗟叹不已。二人共谓不要去观看那迷朦的烟柳,摆脱掉盘郁于怀的天涯沦落之感;接下又谓但又不能不看细雨迷迷中的断桥,憔悴之人却又旧地重归。“憔悴”反衬上文“少年”,昔日的“少年”而今已至于“憔悴”,补足“天涯恨”之深。“东风”四句,用刘禹锡诗语。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说:“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下片写依依送客之情,同时又兼及自己。“君且住”两句,表明挽留惜别之意。“剪韭”,源出杜诗,写卫八处士用乡间家常饭菜招待杜甫,这里写刘辰翁没有珍馐以待客,但茶饭虽粗劣,但两人的关系却更显亲密。杜甫此诗主要抒发“别易会难”之慨,自然能引发起刘辰翁此时的共鸣同感。“前宵”三句,是追叙昨晚宴别的情景:豪饮放歌,酒湿春衫,狂放,慷慨中得见与友人情谊之深厚。既刻画出两人性格的豪放,又表现出心情的悲苦。言昨晚同一时间已曾饯别,今朝依旧痛饮,足见两人友谊的深厚。“空眉皱”三句又转到今日酒宴:筵席上两人都已生白发,徒然浩叹伤怀。空,是说明知叹息
无济于事仍不由得叹息年华的易逝。“白发”承前“少年”和“憔悴”,但一为反衬,一为正衬,如此笔法在于强调主客双方都已年华不再,而都又事业不成,让人扼腕浩叹。“临分”四句,写宴散作别。这句说握手作别而又恋恋不舍,又道情谊之重。“论文”、“顾曲”用两个典故。“论文”,这几句一方面写临别时的感叹,重逢何期,道出分别的珍重;另一方面又补写宴会的内容,论文、听曲,出生本色尽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叹”字以下是一个领字句,十三个字都是“叹”的内容。用这样长句煞尾,气脉通贯,情感上感慨不已,思绪起伏。
此词写别情,但并不仅仅停留在抒写友情之深,而是融注着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飘泊异乡的“天涯恨”,又有功业无成、年华易逝,感伤。凡此种种怎能不让人慨叹哀愁。清末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说:“须溪(刘辰翁)词风格遒上似稼轩,情辞跌宕似遗山。”遒劲有力的风格和曲折顿挫的笔势与丰富复杂的内容融铸一体,相得益彰,此词即是一例。此外,善用典故也是此词的一个特点,这又与辛弃疾词风格相近。
作者简介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