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日记>随笔日记

小姨

发布时间:2019-03-06 11:00:30

奶奶(姥姥)膝下無子,就母親和小姨倆閨女,依仗早逝的爺爺留下的微薄家底,小姨勉強讀完小學,母親做了犧牲成了文盲。 就是這小學的文化基礎,改變了小姨的人生。那時候,社會主義建設起步沒幾年,急需識文斷字的人才。小姨很幸運的當了公家人,走出了貧瘠的大山,先後輾轉于多個地方,幹過不同的職業。 我記事時,小姨在縣城百貨大樓做營業員。那年奶奶帶我在小姨家玩,不巧的是我出水痘、高燒不退,這可急壞了小姨和奶奶,四處求醫問藥,一周後才見好。 後來小姨又調到市區20多裏外鐵路單位,暑假時和奶奶去過。每天跟随大我幾歲的兩個表哥到周邊的農村釣魚,第一次看到了火車。沒事時就忍不住少年的活潑好動,把家裏的五屜櫃和穿衣櫃翻了個底朝天,小姨中午回家看到滿地的衣物很無奈地責備我幾句,但我哪裏記得住,依然故我。 奶奶健在的時候,小姨隔幾年就會回故鄉一次。這時就是我家的節日,也是村莊的節日,左鄰右舍的鄉親都來看望。小姨拿出糖果和水果招待大家,我和小夥伴們高興得蹦進蹦出。封閉的大山隻有一條通往縣城的土路,小姨就成了傳遞外面世界和城市信息的使者。有年臨走時還解下皮帶給我,滿足了我期盼許久的虛榮。 三、四年級時,給小姨寫信的任務就落在我的頭上,母親講述我記錄。大意就是訴苦,奶奶的多病、日子的艱難,目的是讓小姨多多寄錢回來接濟。一封信往往要寫很久,母親不識字,思路沒有紋理,想到哪我寫到哪,有時已經結尾了,母親又冒出一句,盯着我補上。 姨夫是軍人,每年隻有一次探親假,照顧兩個表哥和小我三歲的表妹就全靠小姨。我記憶裏小姨一直身體不好,長年吃藥,成人後我猜應該是月子病。奶奶在家照顧我們姊妹,自然無暇去伺候小姨生産。那個年代,幹工作高于一切,小姨自然不會例外。她本就體質不如母親,鄉親都叫她“斯文幺姑”,遺傳了奶奶的身材和容貌:纖巧清秀。多年不風吹日曬,膚白細嫩,和每天在地裏勞作的母親形成鮮明對比。 七十年代末,姨夫轉業到一家市區大型藥廠做後勤科長,結束了兩地分居的生活。可好景不長,幾年後姨夫腦溢血,搶救三天依然沒有留住性命,從此家道衰落。一身正氣的姨夫雖然管房子卻沒給自家搞特權,住一室一廳而且是一樓,陰暗潮濕,大白天進門洞也要開燈。兩個表哥雖然有了工作,依然不安心做事時時幻想做生意發财;表妹從小嬌生慣養,集萬千寵愛,不愛讀書早早辍了學。小姨托人給她謀得一個紡織工,表妹嫌夜班辛苦,幹了三月就再不去了。小姨爲此心力交瘁,身體每況愈下,右眼不知怎麽隻能半睜着。 這時我和姐姐已畢業工作,小姨不用再省吃儉用貼補我家。雖然和小姨同在市内,我們卻很少去打擾。多年來資助我們,表哥表妹早有怨恨 ,視我們如洪水猛獸。我結婚時本不想告訴小姨免得她破費,但她是我市内唯一的長輩,于情于理都不能。那時候三株口服液在全國宣傳得如火如荼,似乎有包醫百病的神奇療效,我買了兩瓶和妻子去報喜,吃完飯就立即告辭迅速離開,出門多遠後小姨一路蹒跚追了出來,硬塞我100元錢,我推辭不過隻得收下。望着小姨轉身的背影我暗自唏噓。那個挺拔矯健、笑容燦爛給我慈愛的小姨已然被歲月風幹、萎縮出十足的老态。 1996年6月底,體弱多病的小姨熬不過折磨去世,終年57歲。臨走之際,她最不放心的就是沒有工作沒有結婚已近30的表妹,央求探看的領導給表妹内招一份固定工作,領導答應後才安靜離世。 回顧小姨的一生,應該說她比母親幸運,讀了書有一份山裏人羨慕的鐵飯碗,但對子女的溺愛和長年工作落下的疾病卻給晚年生活帶來無盡的煩惱和疼痛。這是她的失敗。 在家屬樓門前搭起的靈棚裏守孝,我給小姨點了一首《父老鄉親》。"我生在一個小山村,那裏有我的父老鄉親......."歌詞描繪了從大山走出來的小姨情懷,希望她在天堂能聽到我的悲傷和祈福。 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兒是大年三十,願我天堂裏親人安好。
奶奶(姥姥)膝下无子,就母亲和小姨俩闺女,依仗早逝的爷爷留下的微薄家底,小姨勉强读完小学,母亲做了牺牲成了文盲。 就是这小学的文化基础,改变了小姨的人生。那时候,社会主义建设起步几年,急需识文断字的人才。小姨很幸运的当了公家人,走出了贫瘠的大山,先后辗转于多个地方,干过不同的职业。 我记事时,小姨在县城百货大楼做营业员。那年奶奶带我在小姨家玩,不巧的是我出水痘、高烧不退,这可急坏了小姨和奶奶,四处求医问药,一周后才见好。 后来小姨又调到市区20多里外铁路单位,暑假时和奶奶去过。每天跟随大我几岁的两个表哥到周边的农村钓鱼,第一次看到了火车。没事时就忍不住年的活泼好动,把家里的五屉柜和穿衣柜翻了个底朝天,小姨中午回家看到满地的衣物很无奈地责备我几句,但我哪里记得住,依然故我。 奶奶健在的时候,小姨隔几年就会回故乡一次。这时就是我家的节日,也是村庄的节日,左邻右舍的乡亲都来看望。小姨拿出糖果和水果招待大家,我和小伙伴们高兴得蹦进蹦出。封闭的大山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土路,小姨就成了传递外面世界和城市信息的使者。有年临走时还解下皮带给我,满足了我期盼许久的虚荣。 三、四年级时,给小姨写信的任务就落在我的头上,母亲讲述我记录。大意就是诉苦,奶奶的多病、日子的艰难,目的是让小姨多多寄钱回来接济。一封信往往要写很久,母亲不识字,思路没有纹理,想到哪我写到哪,有时已经结尾了,母亲又冒出一句,盯着我补上。 姨夫是军人,每年只有一次探亲假,照顾两个表哥和小我三岁表妹就全靠小姨。我记忆里小姨一直身体不好,长年吃药成人后我猜应该是月子病。奶奶在家照顾我们姊妹,自然无暇去伺候小姨生产。那个年代,干工作高于一切,小姨自然不会例外。她本就体质不如母亲,乡亲都叫她“斯文幺姑”,遗传了奶奶的身材和容貌:纤巧清秀。多年不风吹日晒,肤白细嫩,和每天在地里劳作的母亲形成鲜明对比。 七十年代末,姨夫转业到一家市区大型药厂做后勤科长,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可好景不长,几年后姨夫脑溢血,抢救三天依然没有留住性命,从此家道衰落。一身正气的姨夫虽然房子却没给自家搞特权,住一室一厅而且是一楼,阴暗潮湿,大白天进门洞也要开灯。两个表哥虽然有了工作,依然不安心做事时时幻想做生意发财;表妹从小娇生惯养,集万千宠爱,不爱读书早早辍了学。小姨托人给她谋得一个纺织工,表妹嫌夜班辛苦,干了三月就再不去了。小姨为此心力交瘁,身体每况愈下,右眼不知怎么只能半睁着。 这时我和姐姐毕业工作,小姨不用再省吃俭用贴补我家。虽然和小姨同在市内,我们却很少去打扰。多年来资助我们,表哥表妹早有怨恨 ,视我们如洪水猛兽。我结婚时本不想告诉小姨免得她破费,但她是我市内唯一长辈,于情于理都不能。那时候三株口服液全国宣传得如火如荼,似乎有包医百病的神奇疗效,我买了两瓶和妻子去报喜,吃完饭就立即告辞迅速离开,出门多远后小姨一路蹒跚追了出来,硬塞我100元钱,我推辞不过只得收下。望着小姨转身的背影我暗自唏嘘。那个挺拔矫健、笑容灿烂给我慈爱的小姨已然被岁月风干、萎缩出十足的老态。 1996年6月底,体弱多病的小姨熬不过折磨去世,终年57岁。临走之际,她最不放心的就是没有工作没有结婚已近30的表妹,央求探看的领导给表妹内招一份固定工作,领导答应后才安静离世。 回顾小姨的一生,应该说她比母亲幸运,读了书有一份山里人羡慕的铁饭碗,但对子女的溺爱和长年工作落下的疾病却给晚年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疼痛这是她的失败。 在家属楼门前搭起的灵棚里守孝,我给小姨点了一首《父老乡亲》。"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歌词描绘了从大山走出来的小姨情怀,希望她在天堂能听到我的悲伤和祈福。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儿是大年三十,愿我天堂里亲人安好。

你给的爱已经不在,所以我哭着离开

你的眼,你的眉,你的身影已随轻轻的风四处分飞,亲爱的我多想把你紧紧的握在手心。 你的眼,你的泪,你的美,在那个忧伤的夜,就象那杯苦咖啡,将我的心深深占据,让我...[全文阅读]

他和她

  那一年,他35岁,整天忙忙碌碌,就知道工作。    那一年,她29岁,开朗豁达的性格里难免一丝忧伤。    命运的车轮总是特别的奇怪,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全文阅读]

学生爱学习,老师能量多

7月12日早上,暖阳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早早地带好电脑来到了课室,准备让学生们早读。去到教室,看到那些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凳子上的学生的脸上溢满了笑容,不知不觉心情...[全文阅读]

精明的老板

  江湾酒店安静地坐落在高档小区的里面,如果没有联网,不知情的人很难找到她。小区里有十几栋高层塔楼建筑,方形的、每个朝向都有住宅的塔式高楼。塔式高层建得早,弯...[全文阅读]

吃完苦中苦,我终于成了人下人

“小地方工厂招人,月薪4000元没人应聘,高档咖啡店月薪3000元就能轻松招到人,是不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吃苦了?” 回答中一片附和:一代不如一代,现在能吃苦...[全文阅读]

他是你老公?

  今天第一次来光顾的男性客户会指着曾偷偷问我:“那是你老公?”    我说是的。    客户会很惊讶的说:不会吧...    我不会去问客户为什么这样问?  ...[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小姨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71275.html

上一篇:假日叨咕

下一篇:即将逝去的一年

随笔日记相关文章
更多随笔日记文章
喜欢随笔日记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