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
发布时间:2021-05-30 08:00:12
登金陵鳳凰台 - 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注釋】:
這首詩的大意是:
「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裏遊憩,而今鳳凰鳥已京飛走了,隻留下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徑自東流不停。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宮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于古墳中,化爲一抔黃土。我站在台上,看着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天上的浮雲随風飄蕩,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我們在李白〈鹦鹉洲〉詩提到,李白讀了崔颢的〈黃鶴樓〉詩後,寫了〈鹦鹉洲〉詩,想與崔颢一較長短。寫完後,李白自己讀了覺得比不上崔颢,便在黃鶴樓上題下一首打油詩:「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上頭。」擲筆而去。因爲詩人看見美麗的風景,總忍不住要寫首詩歌頌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寫了〈鹦鹉洲〉詩,自覺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後,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寫〈登金陵鳳凰台〉詩,才覺滿意。
由于白的作品發表于崔颢之後,兩首詩又都樣是押平聲尤韻的七言律詩,所以後人更認爲李白有意與崔颢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舉那首打油詩的傳說。
事實上根據日本人森大來的考證認爲,那首打油詩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寫〈登金陵鳳凰台〉也是因爲感慨時事而作,無意與崔颢争勝。
唐代安祿山之亂,迫使唐玄宗遷蜀避難,太子即位于靈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輕時豪情萬丈,希望能替國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終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亂,眼見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躏,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寫此詩時首句用:「鳳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詩,因爲傳說中,鳳凰鳥隻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現,因此古代都以鳳凰鳥的出現做爲祥瑞的象征。李白眼看安祿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時鳳凰鳥憩息鳳凰台的傳說,而今鳳凰鳥不再來,隻有江水依舊向東流。
金陵爲三國時孫權建都之地,晉朝永嘉之亂,晉室南渡之後也建都于鳳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東南,李白在台上想象當年吳宮的繁華景象,以及晉代那些達官貴人曾有過的風光事迹,如今都隐于幽徑,成爲古丘。一個朝代弱了、亡了,馬上有另一個朝代興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也成了過去,安史之亂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憂心?站在台上,看到遠處的三山及白鹭洲,而長安城呢?李白最後一句:「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在詩詞裏常以浮雲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雲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圍繞于君王四周,向君王進讒言陷害賢臣,使忠臣沒有機會向皇帝進谏言。下句「長安不見使人愁」,指李白感歎自己被放逐,眼見天上浮雲杳杳,不見長安,憂愁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到長安,或者說,安史之亂,玄宗遷西蜀,太子即位靈武,唐室山河尚未收複,爲長安城憂傷。
這個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相傳晉明帝小時候坐在晉元帝膝上,元帝問他,長安遠還是太陽遠,明帝答說長安近太陽遠,因爲聽說有人從長安來,沒聽說有人從太陽來,元帝爲他的聰明高興,第二天便當着群臣面前再問明帝同樣的問題,沒想到明帝卻答說,太陽近,長安遠,因爲擡起頭來見得到太陽,卻見不到長安。
晉代原都長安,永嘉大亂之後南渡,晉元帝時改都金陵。與唐代因爲安使之亂而迫使太子即位于靈武的情況很類似,因此李白詩末二句「浮雲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寵幸楊貴妃、楊國忠,茺廢朝政,而導緻安史之亂,長安淪入胡人手中。李白寫這首詩純粹是由懷古而引發懷君之思,加以感傷自己因遭小人讒言所害而被貶谪,登上鳳凰台,望不見長安,一時觸景傷情而寫下這首詩,并沒有與崔颢争勝之意,兩人争勝之說全是後人附會的。
而前面所舉打油詩的由來,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過江夏,曾寫過一首〈江夏贈韋南陵冰〉詩說:「我且爲君搥谇黃鶴樓,君亦爲吾倒卻鹦鹉洲。赤壁争雄如夢裏,且須歌舞寬離憂。」李白因心情憂愁郁悶,故意寫這種豪快語,以解心中不平之氣。後來又寫一首〈醉後答了十八〉詩,以對應搥碎黃鶴樓詩說:「黃鶴高樓已搥碎,黃鶴仙人無所依。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爲自己前首詩的狂放自我解嘲,本來隻是文人的遊戲文章,沒想到唐末五代時有位禅僧經過黃鶴樓,便摘取李白這兩首詩的句子寫成這首:「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的打油詩,旁邊有一同來遊玩的僧人也題了一句:「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轉風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藝壓當行。」而使得後人誤以爲李白作〈登金陵鳳凰台〉詩是與崔颢的〈黃鶴樓〉詩争意氣、争長短,并留下這首有趣的打油詩。事實上全是後人穿鑿附會的。
--引自 http://cls.admin.yzu.edu.tw/300/ALL/story/story.htm 羅鳳珠老師撰寫
李白很少寫律詩,而《登金陵鳳凰台》卻是唐代的律詩中脍炙人口的傑作。此詩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一說是作者天寶年間,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
開頭兩句寫鳳凰台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鳳凰台”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築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遊象征着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去台空,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複返了,隻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鳳去台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揮。三國時的吳和後來的東晉都建都于金陵。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那一時的烜赫,在曆史上留下了什麽有價值的東西呢!
詩人沒有讓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對曆史的憑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盡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長江邊上,三峰并列,南北相連。陸遊《入蜀記》雲:“三山,自石頭及鳳凰山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距金陵才五十餘裏。”陸遊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正好注釋“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現、若隐若現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白鹭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所以說“一水中分白鹭洲”。這兩句詩氣象壯麗,對仗工整,是難得的佳句。
李白畢竟是關心現實的,他想看得更遠些,從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長安。但是,“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着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陸賈《新語·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見長安”暗點詩題的“登”字,觸境生愁,意寓言外,饒有餘味。相傳李白很欣賞崔颢《黃鶴樓》詩,欲拟之較勝負,乃作《登金陵鳳凰台》詩。《苕溪漁隐叢話》、《唐詩紀事》都有類似的記載,或許可信。此詩與崔詩工力悉敵,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說:“格律氣勢,未易甲乙。”在用韻上,二詩都是意到其間,天然成韻。語言也流暢自然,不事雕飾,潇灑清麗。作爲登臨吊古之作,李詩更有自己的特點,它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把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爲深遠。
(袁行霈)【作品評述】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注釋】:
這首詩的大意是:
「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裏遊憩,而今鳳凰鳥已京飛走了,隻留下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徑自東流不停。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宮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于古墳中,化爲一抔黃土。我站在台上,看着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天上的浮雲随風飄蕩,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我們在李白〈鹦鹉洲〉詩提到,李白讀了崔颢的〈黃鶴樓〉詩後,寫了〈鹦鹉洲〉詩,想與崔颢一較長短。寫完後,李白自己讀了覺得比不上崔颢,便在黃鶴樓上題下一首打油詩:「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上頭。」擲筆而去。因爲詩人看見美麗的風景,總忍不住要寫首詩歌頌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寫了〈鹦鹉洲〉詩,自覺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後,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寫〈登金陵鳳凰台〉詩,才覺滿意。
由于白的作品發表于崔颢之後,兩首詩又都樣是押平聲尤韻的七言律詩,所以後人更認爲李白有意與崔颢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舉那首打油詩的傳說。
事實上根據日本人森大來的考證認爲,那首打油詩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寫〈登金陵鳳凰台〉也是因爲感慨時事而作,無意與崔颢争勝。
唐代安祿山之亂,迫使唐玄宗遷蜀避難,太子即位于靈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輕時豪情萬丈,希望能替國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終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亂,眼見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躏,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寫此詩時首句用:「鳳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詩,因爲傳說中,鳳凰鳥隻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現,因此古代都以鳳凰鳥的出現做爲祥瑞的象征。李白眼看安祿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時鳳凰鳥憩息鳳凰台的傳說,而今鳳凰鳥不再來,隻有江水依舊向東流。
金陵爲三國時孫權建都之地,晉朝永嘉之亂,晉室南渡之後也建都于鳳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東南,李白在台上想象當年吳宮的繁華景象,以及晉代那些達官貴人曾有過的風光事迹,如今都隐于幽徑,成爲古丘。一個朝代弱了、亡了,馬上有另一個朝代興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也成了過去,安史之亂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憂心?站在台上,看到遠處的三山及白鹭洲,而長安城呢?李白最後一句:「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在詩詞裏常以浮雲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雲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圍繞于君王四周,向君王進讒言陷害賢臣,使忠臣沒有機會向皇帝進谏言。下句「長安不見使人愁」,指李白感歎自己被放逐,眼見天上浮雲杳杳,不見長安,憂愁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到長安,或者說,安史之亂,玄宗遷西蜀,太子即位靈武,唐室山河尚未收複,爲長安城憂傷。
這個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相傳晉明帝小時候坐在晉元帝膝上,元帝問他,長安遠還是太陽遠,明帝答說長安近太陽遠,因爲聽說有人從長安來,沒聽說有人從太陽來,元帝爲他的聰明高興,第二天便當着群臣面前再問明帝同樣的問題,沒想到明帝卻答說,太陽近,長安遠,因爲擡起頭來見得到太陽,卻見不到長安。
晉代原都長安,永嘉大亂之後南渡,晉元帝時改都金陵。與唐代因爲安使之亂而迫使太子即位于靈武的情況很類似,因此李白詩末二句「浮雲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寵幸楊貴妃、楊國忠,茺廢朝政,而導緻安史之亂,長安淪入胡人手中。李白寫這首詩純粹是由懷古而引發懷君之思,加以感傷自己因遭小人讒言所害而被貶谪,登上鳳凰台,望不見長安,一時觸景傷情而寫下這首詩,并沒有與崔颢争勝之意,兩人争勝之說全是後人附會的。
而前面所舉打油詩的由來,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過江夏,曾寫過一首〈江夏贈韋南陵冰〉詩說:「我且爲君搥谇黃鶴樓,君亦爲吾倒卻鹦鹉洲。赤壁争雄如夢裏,且須歌舞寬離憂。」李白因心情憂愁郁悶,故意寫這種豪快語,以解心中不平之氣。後來又寫一首〈醉後答了十八〉詩,以對應搥碎黃鶴樓詩說:「黃鶴高樓已搥碎,黃鶴仙人無所依。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爲自己前首詩的狂放自我解嘲,本來隻是文人的遊戲文章,沒想到唐末五代時有位禅僧經過黃鶴樓,便摘取李白這兩首詩的句子寫成這首:「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的打油詩,旁邊有一同來遊玩的僧人也題了一句:「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轉風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藝壓當行。」而使得後人誤以爲李白作〈登金陵鳳凰台〉詩是與崔颢的〈黃鶴樓〉詩争意氣、争長短,并留下這首有趣的打油詩。事實上全是後人穿鑿附會的。
--引自 http://cls.admin.yzu.edu.tw/300/ALL/story/story.htm 羅鳳珠老師撰寫
李白很少寫律詩,而《登金陵鳳凰台》卻是唐代的律詩中脍炙人口的傑作。此詩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一說是作者天寶年間,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
開頭兩句寫鳳凰台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鳳凰台”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築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遊象征着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去台空,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複返了,隻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鳳去台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揮。三國時的吳和後來的東晉都建都于金陵。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那一時的烜赫,在曆史上留下了什麽有價值的東西呢!
詩人沒有讓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對曆史的憑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盡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長江邊上,三峰并列,南北相連。陸遊《入蜀記》雲:“三山,自石頭及鳳凰山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距金陵才五十餘裏。”陸遊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正好注釋“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現、若隐若現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白鹭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所以說“一水中分白鹭洲”。這兩句詩氣象壯麗,對仗工整,是難得的佳句。
李白畢竟是關心現實的,他想看得更遠些,從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長安。但是,“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着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陸賈《新語·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見長安”暗點詩題的“登”字,觸境生愁,意寓言外,饒有餘味。相傳李白很欣賞崔颢《黃鶴樓》詩,欲拟之較勝負,乃作《登金陵鳳凰台》詩。《苕溪漁隐叢話》、《唐詩紀事》都有類似的記載,或許可信。此詩與崔詩工力悉敵,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說:“格律氣勢,未易甲乙。”在用韻上,二詩都是意到其間,天然成韻。語言也流暢自然,不事雕飾,潇灑清麗。作爲登臨吊古之作,李詩更有自己的特點,它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把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爲深遠。
(袁行霈)【作品評述】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释】:
这首诗的大意是: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我们在李白〈鹦鹉洲〉诗提到,李白读了崔颢的〈黄鹤楼〉诗后,写了〈鹦鹉洲〉诗,想与崔颢一较长短。写完后,李白自己读了觉得比不上崔颢,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上头。」掷笔而去。因为诗人看见美丽的风景,总忍不住要写首诗歌颂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写了〈鹦鹉洲〉诗,自觉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后,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写〈登金陵凤凰台〉诗,才觉满意。
由于白的作品发表于崔颢之后,两首诗又都样是押平声尤韵的七言律诗,所以后人更认为李白有意与崔颢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举那首打油诗的传说。
事实上根据日本人森大来的考证认为,那首打油诗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因为感慨时事而作,无意与崔颢争胜。
唐代安禄山之乱,迫使唐玄宗迁蜀避难,太子即位于灵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轻时豪情万丈,希望能替国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终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乱,眼见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躏,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写此诗时首句用:「凤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诗,因为传说中,凤凰鸟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的出现做为祥瑞的象征。李白眼看安禄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时凤凰鸟憩息凤凰台的传说,而今凤凰鸟不再来,只有江水依旧向东流。
金陵为三国时孙权建都之地,晋朝永嘉之乱,晋室南渡之后也建都于凤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东南,李白在台上想象当年吴宫的繁华景象,以及晋代那些达官贵人曾有过的风光事迹,如今都隐于幽径,成为古丘。一个朝代弱了、亡了,马上有另一个朝代兴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也成了过去,安史之乱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忧心?站在台上,看到远处的三山及白鹭洲,而长安城呢?李白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诗词里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云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言。下句「长安不见使人愁」,指李白感叹自己被放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忧愁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到长安,或者说,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复,为长安城忧伤。
这个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相传晋明帝小时候坐在晋元帝膝上,元帝问他,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答说长安近太阳远,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元帝为他的聪明高兴,第二天便当着群臣面前再问明帝同样的问题,没想到明帝却答说,太阳近,长安远,因为抬起头来见得到太阳,却见不到长安。
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
而前面所举打油诗的由来,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过江夏,曾写过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诗说:「我且为君搥谇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李白因心情忧愁郁闷,故意写这种豪快语,以解心中不平之气。后来又写一首〈醉后答了十八〉诗,以对应搥碎黄鹤楼诗说:「黄鹤高楼已搥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为自己前首诗的狂放自我解嘲,本来只是文人的游戏文章,没想到唐末五代时有位禅僧经过黄鹤楼,便摘取李白这两首诗的句子写成这首:「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打油诗,旁边有一同来游玩的僧人也题了一句:「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转风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艺压当行。」而使得后人误以为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诗是与崔颢的〈黄鹤楼〉诗争意气、争长短,并留下这首有趣的打油诗。事实上全是后人穿凿附会的。
--引自 http://cls.admin.yzu.edu.tw/300/ALL/story/story.htm 羅鳳珠老師撰寫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袁行霈)【作品评述】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释】:
这首诗的大意是: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我们在李白〈鹦鹉洲〉诗提到,李白读了崔颢的〈黄鹤楼〉诗后,写了〈鹦鹉洲〉诗,想与崔颢一较长短。写完后,李白自己读了觉得比不上崔颢,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上头。」掷笔而去。因为诗人看见美丽的风景,总忍不住要写首诗歌颂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写了〈鹦鹉洲〉诗,自觉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后,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写〈登金陵凤凰台〉诗,才觉满意。
由于白的作品发表于崔颢之后,两首诗又都样是押平声尤韵的七言律诗,所以后人更认为李白有意与崔颢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举那首打油诗的传说。
事实上根据日本人森大来的考证认为,那首打油诗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因为感慨时事而作,无意与崔颢争胜。
唐代安禄山之乱,迫使唐玄宗迁蜀避难,太子即位于灵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轻时豪情万丈,希望能替国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终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乱,眼见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躏,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写此诗时首句用:「凤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诗,因为传说中,凤凰鸟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的出现做为祥瑞的象征。李白眼看安禄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时凤凰鸟憩息凤凰台的传说,而今凤凰鸟不再来,只有江水依旧向东流。
金陵为三国时孙权建都之地,晋朝永嘉之乱,晋室南渡之后也建都于凤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东南,李白在台上想象当年吴宫的繁华景象,以及晋代那些达官贵人曾有过的风光事迹,如今都隐于幽径,成为古丘。一个朝代弱了、亡了,马上有另一个朝代兴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也成了过去,安史之乱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忧心?站在台上,看到远处的三山及白鹭洲,而长安城呢?李白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诗词里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云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言。下句「长安不见使人愁」,指李白感叹自己被放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忧愁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到长安,或者说,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复,为长安城忧伤。
这个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相传晋明帝小时候坐在晋元帝膝上,元帝问他,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答说长安近太阳远,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元帝为他的聪明高兴,第二天便当着群臣面前再问明帝同样的问题,没想到明帝却答说,太阳近,长安远,因为抬起头来见得到太阳,却见不到长安。
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
而前面所举打油诗的由来,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过江夏,曾写过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诗说:「我且为君搥谇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李白因心情忧愁郁闷,故意写这种豪快语,以解心中不平之气。后来又写一首〈醉后答了十八〉诗,以对应搥碎黄鹤楼诗说:「黄鹤高楼已搥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为自己前首诗的狂放自我解嘲,本来只是文人的游戏文章,没想到唐末五代时有位禅僧经过黄鹤楼,便摘取李白这两首诗的句子写成这首:「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打油诗,旁边有一同来游玩的僧人也题了一句:「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转风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艺压当行。」而使得后人误以为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诗是与崔颢的〈黄鹤楼〉诗争意气、争长短,并留下这首有趣的打油诗。事实上全是后人穿凿附会的。
--引自 http://cls.admin.yzu.edu.tw/300/ALL/story/story.htm 羅鳳珠老師撰寫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袁行霈)【作品评述】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登金陵凤凰台》
上一篇:客中行 客中行古诗翻译
下一篇:《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