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发布时间:2021-10-12 11:58:14
出自唐代戎昱的《桂州臘夜》
坐到三更盡,歸仍萬裏賒。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
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
二年随骠騎,辛苦向天涯。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除夕守歲一直坐到三更盡,回鄉之路遠隔萬裏長路狹。
雪花飒飒作響偏落竹林旁,凄寒之夜幾番夢回總關家。
破曉的號角替代殘夜漏聲,孤燈将要燃盡掉落碎芯花。
這兩年離家在外跟随骠騎,艱辛勞苦歲暮還滞留天涯。
注釋
⑴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廣西桂林。臘夜:除夕之夜。
⑵賒:遙遠。
⑶傍:靠。這裏指雪花飄落。
⑷角:號角。分:區分。漏:漏壺。古代計時器,銅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計時間。簡稱“漏”。
⑸碎花:喻指燈花。北周庾信《燈賦》:“蛾飄則碎花亂下,風起則流星細落。”
⑹骠(piào)騎:飛騎,也用作古代将軍的名號。這裏指作者的主帥桂管防禦觀察使李昌巙。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離鄉萬裏,臘夜懷鄉思歸之情。尾聯與首聯呼應,點出離家萬裏,歲暮不歸的原因。
開頭兩句寫除夕守歲,直坐到三更已盡。這是詩人在離鄉萬裏,思歸無計的處境中獨坐到半夜的。一個“盡”字,一個“賒”字,對照寫出了鄉思的綿長,故鄉的遙遠。一個“仍”字,又透露出不得已而滞留他鄉的凄涼心境。
三四兩句寫三更以後詩人凄然入睡,可是睡不安穩,進入了一種時夢時醒的朦胧境地。前句說醒,後句說睡。“雪聲偏傍竹”,雪飄落在竹林上,借着風傳進一陣陣飒飒的聲響,在不能成眠的人聽來,就特别感到孤方凄清。這把南寂寒夜的環境氣氛渲染得很足。那個“偏”字,更細緻地刻畫出愁人對這種聲響所特有的心靈感受,似有怨惱而又無可奈何。“寒夢不離家”,在斷斷續續的夢中,總是夢到家裏的情景。在“夢”之前冠一“寒”字,不僅說明是寒夜做的夢,而且反映了詩人心理上的“寒”,就使“夢”帶上了悄怆的感情色彩。
五六句叙時斷時續的夢大醒以後再不能入睡時的情形。“曉角分殘漏”。寫所聞。古代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殘漏指夜将殘盡時的更鼓聲。天亮後號角一響,更鼓聲歇,表明長夜過去,清晨來臨。“分”,是以聽覺上的不同,反映時間上的劃分,透露了詩人夢斷以後聞角聲以前,一直眼睜睜地躺在床上耳聞更聲,其凄苦之情可知。“孤燈落碎花”寫所見,青燈照壁,詩人長時間地望着那盞孤零零的昏暗油燈掉落着斷碎的燈花。“孤”字既表現了詩人環境的冷清,也反映了他主觀感受上的寂寞。此聯通過一聞一見,把作者的鄉思表現得含而不露,情在詞外。
“二年随骠騎,辛苦向天涯。”最後一聯和首聯相呼應,點出離家萬裏,歲暮不歸的原因,收結全詩。骠騎,是骠騎将軍的簡稱,漢代名将霍去病曾官至骠騎将軍,此處借指戎昱的主帥桂管防禦觀察使李昌巙。這首詩寫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夢、由夢至醒的過程,對詩中所表現的鄉愁并沒有說破,可是不點自明。特别是中間兩聯,以渲染環境氣氛,來襯托詩人的心境,藝術效果很強。那雪落竹林的凄清音響,回歸故裏的斷續寒夢,清曉號角的悲涼聲音,以及昏黃孤燈的斷碎餘燼,都暗示出主人公長夜難眠、悲涼落寞、爲思鄉情懷所困的情景,表現了這首詩含蓄隽永、深情綿邈的藝術風格。
- 坐到三更盡,歸仍萬裏賒。 相關内容:
-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雲往不還。
- 醉後莫思家,借取師師宿。
-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
- 記得年時臨上馬,看人眼淚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
- 風暖有人能作伴,日長無事可思量。
- 爲有書來與我期,便從蘭杜惹相思。
- 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
- 君思颍水綠,忽複歸嵩岑。
-
詩詞名句
出自唐代戎昱的《桂州腊夜》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除夕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回乡之路远隔万里长路狭。
雪花飒飒作响偏落竹林旁,凄寒之夜几番梦回总关家。
破晓的号角替代残夜漏声,孤灯将要燃尽掉落碎芯花。
这两年离家在外跟随骠骑,艰辛劳苦岁暮还滞留天涯。
注释
⑴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广西桂林。腊夜:除夕之夜。
⑵赊:遥远。
⑶傍:靠。这里指雪花飘落。
⑷角:号角。分:区分。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
⑸碎花:喻指灯花。北周庾信《灯赋》:“蛾飘则碎花乱下,风起则流星细落。”
⑹骠(piào)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
开头两句写除夕守岁,直坐到三更已尽。这是诗人在离乡万里,思归无计的处境中独坐到半夜的。一个“尽”字,一个“赊”字,对照写出了乡思的绵长,故乡的遥远。一个“仍”字,又透露出不得已而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
三四两句写三更以后诗人凄然入睡,可是睡不安稳,进入了一种时梦时醒的朦胧境地。前句说醒,后句说睡。“雪声偏傍竹”,雪飘落在竹林上,借着风传进一阵阵飒飒的声响,在不能成眠的人听来,就特别感到孤方凄清。这把南寂寒夜的环境气氛渲染得很足。那个“偏”字,更细致地刻画出愁人对这种声响所特有的心灵感受,似有怨恼而又无可奈何。“寒梦不离家”,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是梦到家里的情景。在“梦”之前冠一“寒”字,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心理上的“寒”,就使“梦”带上了悄怆的感情色彩。
五六句叙时断时续的梦大醒以后再不能入睡时的情形。“晓角分残漏”。写所闻。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残漏指夜将残尽时的更鼓声。天亮后号角一响,更鼓声歇,表明长夜过去,清晨来临。“分”,是以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透露了诗人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孤灯落碎花”写所见,青灯照壁,诗人长时间地望着那盏孤零零的昏暗油灯掉落着断碎的灯花。“孤”字既表现了诗人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此联通过一闻一见,把作者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词外。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最后一联和首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收结全诗。骠骑,是骠骑将军的简称,汉代名将霍去病曾官至骠骑将军,此处借指戎昱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这首诗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对诗中所表现的乡愁并没有说破,可是不点自明。特别是中间两联,以渲染环境气氛,来衬托诗人的心境,艺术效果很强。那雪落竹林的凄清音响,回归故里的断续寒梦,清晓号角的悲凉声音,以及昏黄孤灯的断碎余烬,都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表现了这首诗含蓄隽永、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相关内容:
-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 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 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
- 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
-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
-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
-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
诗词名句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上一篇:“怎不思量
下一篇: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
热门名言名句
精选名言名句
- “雨歇梧桐泪乍收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 “月去疏帘才数尺
- 诗句“总是愁媒
- “海燕未来人斗草
-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 中华好诗词|骚人可煞无情思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何事东君
- 蘼芜盈手泣斜晖
-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
- 盈盈一点芳心
- 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
-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
-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
-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 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 自与东君作别
- “可能无意传双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