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
发布时间:2021-12-06 07:02:36
終南山 - 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霭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注釋】:
終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即秦嶺,西起甘肅省天水,東至河南省陝縣,綿亘千餘裏。太乙:終南山的主峰,亦爲終南山别名。分野: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區域聯系起來,地上的某一區域都劃定在星空的某一範圍之内,稱爲分野。中峰:指主峰太乙。這句指以太乙爲标志,東西兩邊就分屬不同星宿的分野了。
【簡析】:
全詩描繪了終南山的巍峨壯麗、白雲青霭的萬千氣象,“隔水問樵夫”特别具有動感,乃點睛之筆。
[譯文]終南山接近京城長安,崇山峻嶺相連一直到海邊。四邊觀望,白雲缭繞,聚合不散;遠處青青的煙雲,接近後又看不見了。地域的分野在主峰成爲分界,向陽背陰的山峰山谷陰晴各不相同。想到有人居住的地方投宿,隔着流水詢問砍柴的樵夫。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别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于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爲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秘,因而能用隻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爲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誇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隻能得之于遙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别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峰的确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連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次聯寫近景,“白雲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爲“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彌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幾步,就可以浮遊于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彙成茫茫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驗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維,又有誰能夠隻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爲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繼續前進,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霭又合攏來,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岩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于茫茫“白雲”、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進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霭”俱“合”,則剛才呈現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裏爲我們留下了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裏。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于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峰變”一句來表現。遊山而有“分野中峰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峰”,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隻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陰晴衆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從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岩萬壑千形萬态。
對于尾聯,曆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有些人認爲它與前三聯不統一、不相稱,從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緻,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别裁》卷九)
這些意見都不錯,然而“玩其語意”,似乎還可以領會到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了的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于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峰”,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麽,他怎麽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裏欣然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點是善于“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于象”的藝術效果。
(霍松林)【作品評述】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霭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霭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注釋】:
終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即秦嶺,西起甘肅省天水,東至河南省陝縣,綿亘千餘裏。太乙:終南山的主峰,亦爲終南山别名。分野: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區域聯系起來,地上的某一區域都劃定在星空的某一範圍之内,稱爲分野。中峰:指主峰太乙。這句指以太乙爲标志,東西兩邊就分屬不同星宿的分野了。
【簡析】:
全詩描繪了終南山的巍峨壯麗、白雲青霭的萬千氣象,“隔水問樵夫”特别具有動感,乃點睛之筆。
[譯文]終南山接近京城長安,崇山峻嶺相連一直到海邊。四邊觀望,白雲缭繞,聚合不散;遠處青青的煙雲,接近後又看不見了。地域的分野在主峰成爲分界,向陽背陰的山峰山谷陰晴各不相同。想到有人居住的地方投宿,隔着流水詢問砍柴的樵夫。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别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于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爲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秘,因而能用隻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爲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誇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隻能得之于遙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别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峰的确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連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次聯寫近景,“白雲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爲“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彌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幾步,就可以浮遊于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彙成茫茫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驗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維,又有誰能夠隻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爲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繼續前進,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霭又合攏來,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岩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于茫茫“白雲”、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進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霭”俱“合”,則剛才呈現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裏爲我們留下了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裏。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于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峰變”一句來表現。遊山而有“分野中峰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峰”,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隻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陰晴衆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從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岩萬壑千形萬态。
對于尾聯,曆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有些人認爲它與前三聯不統一、不相稱,從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緻,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别裁》卷九)
這些意見都不錯,然而“玩其語意”,似乎還可以領會到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了的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于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峰”,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麽,他怎麽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裏欣然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點是善于“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于象”的藝術效果。
(霍松林)【作品評述】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霭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以上就是《終南山》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终南山 -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注释】:
终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即秦岭,西起甘肃省天水,东至河南省陕县,绵亘千余里。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亦为终南山别名。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区域联系起来,地上的某一区域都划定在星空的某一范围之内,称为分野。中峰:指主峰太乙。这句指以太乙为标志,东西两边就分属不同星宿的分野了。
【简析】:
全诗描绘了终南山的巍峨壮丽、白云青霭的万千气象,“隔水问樵夫”特别具有动感,乃点睛之笔。
[译文]终南山接近京城长安,崇山峻岭相连一直到海边。四边观望,白云缭绕,聚合不散;远处青青的烟云,接近后又看不见了。地域的分野在主峰成为分界,向阳背阴的山峰山谷阴晴各不相同。想到有人居住的地方投宿,隔着流水询问砍柴的樵夫。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霍松林)【作品评述】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注释】:
终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即秦岭,西起甘肃省天水,东至河南省陕县,绵亘千余里。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亦为终南山别名。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区域联系起来,地上的某一区域都划定在星空的某一范围之内,称为分野。中峰:指主峰太乙。这句指以太乙为标志,东西两边就分属不同星宿的分野了。
【简析】:
全诗描绘了终南山的巍峨壮丽、白云青霭的万千气象,“隔水问樵夫”特别具有动感,乃点睛之笔。
[译文]终南山接近京城长安,崇山峻岭相连一直到海边。四边观望,白云缭绕,聚合不散;远处青青的烟云,接近后又看不见了。地域的分野在主峰成为分界,向阳背阴的山峰山谷阴晴各不相同。想到有人居住的地方投宿,隔着流水询问砍柴的樵夫。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霍松林)【作品评述】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终南山》
上一篇:送杨氏女
下一篇:渭川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