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发布时间:2021-12-22 07:18:27
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爲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台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将軍佩出明光宮。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随骠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群隻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xīn fēng měi jiǔ dòu shí qiān ,xián yáng yóu xiá duō shǎo nián 。
xiàng féng yì qì wéi jun1 yǐn ,xì mǎ gāo lóu chuí liǔ biān 。
hàn jiā jun1 chén huān yàn zhōng ,gāo yì yún tái lùn zhàn gōng 。
tiān zǐ lín xuān cì hóu yìn ,jiāng jun1 pèi chū míng guāng gōng 。
chū shēn shì hàn yǔ lín láng ,chū suí biāo qí zhàn yú yáng 。
shú zhī bú xiàng biān tíng kǔ ,zòng sǐ yóu wén xiá gǔ xiāng 。
yī shēn néng bò liǎng diāo hú ,lǔ qí qiān qún zhī sì wú 。
piān zuò jīn ān diào bái yǔ ,fēn fēn shè shā wǔ dān yú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這組詩的第一首,寫俠少的歡聚痛飲。詩開頭便以“美酒”領起,因爲豪飲酣醉自來被認爲是英雄本色,所謂“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李白《少年行》)飲酒在當時因能激發意氣而被視作勝事。“鬥十千”語出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按李白也有《将進酒》詩雲:“昔時陳王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谑”,此詩意近李詩,不僅極言酒之珍美,而且還借前人的用語寫出慷慨好客、縱情歡樂的盛況。蓋遊俠之飲原非獨酌遣悶,其倜傥意氣正在大會賓客之際才得以充分的表現。第二句言“鹹陽遊俠”,乃以京都俠少爲其代表。遊俠人物大多出身于都市的闾裏市井之中,故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裏徑直稱之爲“闾裏之俠”,鹹陽爲秦的國都,則京邑爲遊俠的淵薮也不言自明,這裏不過是舉其佼佼者以概全體。詩的前兩句以“新豐美酒”烘染在前,“鹹陽遊俠”出場在後,而“多少年”則爲全篇之綱。詩的後二句更進一層,寫出俠少重友情厚交誼的作風。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間便能成爲意氣相傾的知己,所謂“論交從優孟,買醉入新豐”(李白《結客少年場行》)、“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正表現了他們同聲相應的熱情。因此,在他們開懷暢飲的豪爽風度中,還滲透着爲朋友傾情倒意,肝膽相照的人情美。酒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他們率真坦蕩的人生态度。詩爲人物寫照,最後卻宕開去以景語收束。詩人撇開樓裏的場面,轉而從樓外的景象落筆,其實寫外景還是爲内景服務的。末句中的“高樓”不僅和首句呼應,暗示了人物的豪縱氣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掃鄙陋猥瑣之态;“系馬垂柳”則以駿馬和楊柳的意象,襯托出少年遊俠富有青春氣息的俊爽風緻。有此一筆,使情景曆曆如繪,遂在表現人物豪宕氣概的同時,又顯得蘊藉有緻。全詩用筆的跳蕩靈動,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羁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第二首,寫遊俠的出征邊塞。這首詩裏所說的“仕漢”“骠騎”,以及下面兩首詩裏出現的“五單于”“漢家君臣”等,都是借漢事喻唐,這在唐詩中幾乎是習聞熟見的慣例。這裏說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擔任了羽林郎的職務。由于羽林郎宿仗衛内、親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閑之輩可以入選。《後漢書·地理志》雲:“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由此即可見一斑。骠騎指武帝時的名将霍去病,曾多次統率大軍反擊匈奴侵擾,戰功顯赫。少年報國心切,一心想效功當世,一旦國家有事,便毫不猶豫地随軍出征。邊關是遙遠荒寒的,沙場的搏殺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爲國獻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馬篇》裏“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少年英雄是一脈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詩通篇是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來加以客觀的描述和贊頌,這裏卻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诘的口氣反挑,使文勢陡起波瀾,末句則以斬截之語收束,而“孰”“不”“縱”“猶”等虛詞的連用,又在接二連三的轉折中不斷加強語氣,活脫地傳達出少年從容朱毅的神情和義無返顧的決心。這種借頓挫的用筆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不僅很有力度,而且進一步深化了遊俠“意氣”的内涵。
第三首,寫少年的勇武殺敵。詩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險惡的戰争情勢之中。“虜騎千重”指敵人大軍壓境,形成包圍之勢;“衆敵酋傾巢出動,來勢洶洶,企圖以優勢兵力取勝。而少年以“一身”對“千重”之敵,竟能左右馳突于敵陣之中,如入無人之境,且能擒賊先擒王,将兇蠻剽悍的敵酋“紛紛射殺”,其過人的膽略和武藝已分明可見。這裏把少年寫成孤膽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軍、戰功卓著。詩的一、三兩句,以特寫鏡頭爲少年英武矯健的身姿寫照:“擘兩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開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馬功夫娴熟,能在疾馳的馬背上自如地變換各種姿勢;“調白羽”則是善于在運動中瞄準目标,箭無虛發。二、四兩句,從對方着筆來反襯少年的藝高膽大。敵我雙方的力量愈是懸殊,也就愈能表現主人公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而這種氣概,又正來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獻身精神。這樣,這首詩就和上一首彼此呼應,并爲下一首寫功高不賞張本。詩中所出現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筆略加點染,本來是愛其人而及其物,這裏的物又爲人增色,人與物原不妨是互相輝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詩人每喜表現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稱“彎弓綠弦開,滿月不憚堅。閑騎駿馬獵,一射兩虎穿。”(《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禦》)杜甫自述“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鹙鸧。”(《壯遊》)王維則稱贊他的一位族弟說:“讀書複騎射,帶劍遊淮陰……席帆聊問罪,卉服盡成擒。”(《送從弟蕃遊淮南》)等等。這些都可看作是詩中理想形象的現實依據。
第四首,寫遊俠的功成無賞。上一首詩既已寫到少年遊俠的勇卻群敵,那麽這一首寫朝廷論功行賞,他也理應是受獎的主角了。詩的前三句,極寫慶功儀式的隆重和氣氛的熱烈:君臣歡宴、雲台論功、天子臨軒、封侯賜爵,正當期待中的主角出場時,領賞者卻突然變成了“将軍”。這裏的“将軍”和第二首“初随骠騎戰漁陽”裏的“骠騎”當是一人,指軍中的主帥。“将軍諷出明光宮”,也即李白《塞下曲》其三所雲:“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意謂受皇帝寵信的權貴坐享其成而血戰的勇士反遭冷落。詩以烘雲托月的手法反複渲染,到頭來卻翻作他人;而活躍在前三首詩裏的主角被悄無聲息地推到了局外。這種欲抑故揚的藝術處理,使詩中的不平之鳴得以強有力的表現,這裏再加申說反而是多餘的了。
王維的《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筆調讴歌了豪蕩使氣、舍身報國、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的任俠精神,表現出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他筆下的少年遊俠形象,和盛唐其他詩人創造的形象一樣,實際上是時代理想的人格化寫照。這四首絕句獨自成篇,各有側重,但又蟬聯而下,互相補充和照應。用筆或實或虛,或顯或隐,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成功地譜寫了一支朝氣蓬勃、富有青春旋律的進行曲。
相關賞析
這組詩的第一首,寫俠少的歡聚痛飲。詩開頭便以“美酒”領起,因爲豪飲酣醉自來被認爲是英雄本色,所謂“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李白《少年行》)飲酒在當時因能激發意氣而被視作勝事。“鬥十千”語出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按李白也有《将進酒》詩雲:“昔時陳王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谑”,此詩意近李詩,不僅極言酒之珍美,而且還借前人的用語寫出慷慨好客、縱情歡樂的盛況。蓋遊俠之飲原非獨酌遣悶,其倜傥意氣正在大會賓客之際才得以充分的表現。第二句言“鹹陽遊俠”,乃以京都俠少爲其代表。遊俠人物大多出身于都市的闾裏市井之中,故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裏徑直稱之爲“闾裏之俠”,鹹陽爲秦的國都,則京邑爲遊俠的淵薮也不言自明,這裏不過是舉其佼佼者以概全體。詩的前兩句以“新豐美酒”烘染在前,“鹹陽遊俠”出場在後,而“多少年”則爲全篇之綱。詩的後二句更進一層,寫出俠少重友情厚交誼的作風。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間便能成爲意氣相傾的知己,所謂“論交從優孟,買醉入新豐”(李白《結客少年場行》)、“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正表現了他們同聲相應的熱情。因此,在他們開懷暢飲的豪爽風度中,還滲透着爲朋友傾情倒意,肝膽相照的人情美。酒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他們率真坦蕩的人生态度。詩爲人物寫照,最後卻宕開去以景語收束。詩人撇開樓裏的場面,轉而從樓外的景象落筆,其實寫外景還是爲内景服務的。末句中的“高樓”不僅和首句呼應,暗示了人物的豪縱氣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掃鄙陋猥瑣之态;“系馬垂柳”則以駿馬和楊柳的意象,襯托出少年遊俠富有青春氣息的俊爽風緻。有此一筆,使情景曆曆如繪,遂在表現人物豪宕氣概的同時,又顯得蘊藉有緻。全詩用筆的跳蕩靈動,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羁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第二首,寫遊俠的出征邊塞。這首詩裏所說的“仕漢”“骠騎”,以及下面兩首詩裏出現的“五單于”“漢家君臣”等,都是借漢事喻唐,這在唐詩中幾乎是習聞熟見的慣例。這裏說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擔任了羽林郎的職務。由于羽林郎宿仗衛内、親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閑之輩可以入選。《後漢書·地理志》雲:“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由此即可見一斑。骠騎指武帝時的名将霍去病,曾多次統率大軍反擊匈奴侵擾,戰功顯赫。少年報國心切,一心想效功當世,一旦國家有事,便毫不猶豫地随軍出征。邊關是遙遠荒寒的,沙場的搏殺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爲國獻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馬篇》裏“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少年英雄是一脈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詩通篇是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來加以客觀的描述和贊頌,這裏卻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诘的口氣反挑,使文勢陡起波瀾,末句則以斬截之語收束,而“孰”“不”“縱”“猶”等虛詞的連用,又在接二連三的轉折中不斷加強語氣,活脫地傳達出少年從容朱毅的神情和義無返顧的決心。這種借頓挫的用筆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不僅很有力度,而且進一步深化了遊俠“意氣”的内涵。
第三首,寫少年的勇武殺敵。詩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險惡的戰争情勢之中。“虜騎千重”指敵人大軍壓境,形成包圍之勢;“衆敵酋傾巢出動,來勢洶洶,企圖以優勢兵力取勝。而少年以“一身”對“千重”之敵,竟能左右馳突于敵陣之中,如入無人之境,且能擒賊先擒王,将兇蠻剽悍的敵酋“紛紛射殺”,其過人的膽略和武藝已分明可見。這裏把少年寫成孤膽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軍、戰功卓著。詩的一、三兩句,以特寫鏡頭爲少年英武矯健的身姿寫照:“擘兩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開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馬功夫娴熟,能在疾馳的馬背上自如地變換各種姿勢;“調白羽”則是善于在運動中瞄準目标,箭無虛發。二、四兩句,從對方着筆來反襯少年的藝高膽大。敵我雙方的力量愈是懸殊,也就愈能表現主人公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而這種氣概,又正來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獻身精神。這樣,這首詩就和上一首彼此呼應,并爲下一首寫功高不賞張本。詩中所出現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筆略加點染,本來是愛其人而及其物,這裏的物又爲人增色,人與物原不妨是互相輝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詩人每喜表現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稱“彎弓綠弦開,滿月不憚堅。閑騎駿馬獵,一射兩虎穿。”(《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禦》)杜甫自述“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鹙鸧。”(《壯遊》)王維則稱贊他的一位族弟說:“讀書複騎射,帶劍遊淮陰……席帆聊問罪,卉服盡成擒。”(《送從弟蕃遊淮南》)等等。這些都可看作是詩中理想形象的現實依據。
第四首,寫遊俠的功成無賞。上一首詩既已寫到少年遊俠的勇卻群敵,那麽這一首寫朝廷論功行賞,他也理應是受獎的主角了。詩的前三句,極寫慶功儀式的隆重和氣氛的熱烈:君臣歡宴、雲台論功、天子臨軒、封侯賜爵,正當期待中的主角出場時,領賞者卻突然變成了“将軍”。這裏的“将軍”和第二首“初随骠騎戰漁陽”裏的“骠騎”當是一人,指軍中的主帥。“将軍諷出明光宮”,也即李白《塞下曲》其三所雲:“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意謂受皇帝寵信的權貴坐享其成而血戰的勇士反遭冷落。詩以烘雲托月的手法反複渲染,到頭來卻翻作他人;而活躍在前三首詩裏的主角被悄無聲息地推到了局外。這種欲抑故揚的藝術處理,使詩中的不平之鳴得以強有力的表現,這裏再加申說反而是多餘的了。
王維的《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筆調讴歌了豪蕩使氣、舍身報國、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的任俠精神,表現出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他筆下的少年遊俠形象,和盛唐其他詩人創造的形象一樣,實際上是時代理想的人格化寫照。這四首絕句獨自成篇,各有側重,但又蟬聯而下,互相補充和照應。用筆或實或虛,或顯或隐,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成功地譜寫了一支朝氣蓬勃、富有青春旋律的進行曲。
作者介紹
以上就是相逢意氣爲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xīn fēng měi jiǔ dòu shí qiān ,xián yáng yóu xiá duō shǎo nián 。
xiàng féng yì qì wéi jun1 yǐn ,xì mǎ gāo lóu chuí liǔ biān 。
hàn jiā jun1 chén huān yàn zhōng ,gāo yì yún tái lùn zhàn gōng 。
tiān zǐ lín xuān cì hóu yìn ,jiāng jun1 pèi chū míng guāng gōng 。
chū shēn shì hàn yǔ lín láng ,chū suí biāo qí zhàn yú yáng 。
shú zhī bú xiàng biān tíng kǔ ,zòng sǐ yóu wén xiá gǔ xiāng 。
yī shēn néng bò liǎng diāo hú ,lǔ qí qiān qún zhī sì wú 。
piān zuò jīn ān diào bái yǔ ,fēn fēn shè shā wǔ dān y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这组诗的第一首,写侠少的欢聚痛饮。诗开头便以“美酒”领起,因为豪饮酣醉自来被认为是英雄本色,所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李白《少年行》)饮酒在当时因能激发意气而被视作胜事。“斗十千”语出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按李白也有《将进酒》诗云:“昔时陈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此诗意近李诗,不仅极言酒之珍美,而且还借前人的用语写出慷慨好客、纵情欢乐的盛况。盖游侠之饮原非独酌遣闷,其倜傥意气正在大会宾客之际才得以充分的表现。第二句言“咸阳游侠”,乃以京都侠少为其代表。游侠人物大多出身于都市的闾里市井之中,故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径直称之为“闾里之侠”,咸阳为秦的国都,则京邑为游侠的渊薮也不言自明,这里不过是举其佼佼者以概全体。诗的前两句以“新丰美酒”烘染在前,“咸阳游侠”出场在后,而“多少年”则为全篇之纲。诗的后二句更进一层,写出侠少重友情厚交谊的作风。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间便能成为意气相倾的知己,所谓“论交从优孟,买醉入新丰”(李白《结客少年场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正表现了他们同声相应的热情。因此,在他们开怀畅饮的豪爽风度中,还渗透着为朋友倾情倒意,肝胆相照的人情美。酒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率真坦荡的人生态度。诗为人物写照,最后却宕开去以景语收束。诗人撇开楼里的场面,转而从楼外的景象落笔,其实写外景还是为内景服务的。末句中的“高楼”不仅和首句呼应,暗示了人物的豪纵气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扫鄙陋猥琐之态;“系马垂柳”则以骏马和杨柳的意象,衬托出少年游侠富有青春气息的俊爽风致。有此一笔,使情景历历如绘,遂在表现人物豪宕气概的同时,又显得蕴藉有致。全诗用笔的跳荡灵动,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羁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第二首,写游侠的出征边塞。这首诗里所说的“仕汉”“骠骑”,以及下面两首诗里出现的“五单于”“汉家君臣”等,都是借汉事喻唐,这在唐诗中几乎是习闻熟见的惯例。这里说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担任了羽林郎的职务。由于羽林郎宿仗卫内、亲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闲之辈可以入选。《后汉书·地理志》云:“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由此即可见一斑。骠骑指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曾多次统率大军反击匈奴侵扰,战功显赫。少年报国心切,一心想效功当世,一旦国家有事,便毫不犹豫地随军出征。边关是遥远荒寒的,沙场的搏杀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雄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诗通篇是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加以客观的描述和赞颂,这里却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诘的口气反挑,使文势陡起波澜,末句则以斩截之语收束,而“孰”“不”“纵”“犹”等虚词的连用,又在接二连三的转折中不断加强语气,活脱地传达出少年从容朱毅的神情和义无返顾的决心。这种借顿挫的用笔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不仅很有力度,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游侠“意气”的内涵。
第三首,写少年的勇武杀敌。诗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战争情势之中。“虏骑千重”指敌人大军压境,形成包围之势;“众敌酋倾巢出动,来势汹汹,企图以优势兵力取胜。而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敌,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且能擒贼先擒王,将凶蛮剽悍的敌酋“纷纷射杀”,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这里把少年写成孤胆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军、战功卓著。诗的一、三两句,以特写镜头为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写照:“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调白羽”则是善于在运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二、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反衬少年的艺高胆大。敌我双方的力量愈是悬殊,也就愈能表现主人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正来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这样,这首诗就和上一首彼此呼应,并为下一首写功高不赏张本。诗中所出现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本来是爱其人而及其物,这里的物又为人增色,人与物原不妨是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诗人每喜表现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称“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杜甫自述“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壮游》)王维则称赞他的一位族弟说:“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送从弟蕃游淮南》)等等。这些都可看作是诗中理想形象的现实依据。
第四首,写游侠的功成无赏。上一首诗既已写到少年游侠的勇却群敌,那么这一首写朝廷论功行赏,他也理应是受奖的主角了。诗的前三句,极写庆功仪式的隆重和气氛的热烈:君臣欢宴、云台论功、天子临轩、封侯赐爵,正当期待中的主角出场时,领赏者却突然变成了“将军”。这里的“将军”和第二首“初随骠骑战渔阳”里的“骠骑”当是一人,指军中的主帅。“将军讽出明光宫”,也即李白《塞下曲》其三所云:“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意谓受皇帝宠信的权贵坐享其成而血战的勇士反遭冷落。诗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复渲染,到头来却翻作他人;而活跃在前三首诗里的主角被悄无声息地推到了局外。这种欲抑故扬的艺术处理,使诗中的不平之鸣得以强有力的表现,这里再加申说反而是多余的了。
王维的《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豪荡使气、舍身报国、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的任侠精神,表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他笔下的少年游侠形象,和盛唐其他诗人创造的形象一样,实际上是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这四首绝句独自成篇,各有侧重,但又蝉联而下,互相补充和照应。用笔或实或虚,或显或隐,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成功地谱写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旋律的进行曲。
相关赏析
这组诗的第一首,写侠少的欢聚痛饮。诗开头便以“美酒”领起,因为豪饮酣醉自来被认为是英雄本色,所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李白《少年行》)饮酒在当时因能激发意气而被视作胜事。“斗十千”语出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按李白也有《将进酒》诗云:“昔时陈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此诗意近李诗,不仅极言酒之珍美,而且还借前人的用语写出慷慨好客、纵情欢乐的盛况。盖游侠之饮原非独酌遣闷,其倜傥意气正在大会宾客之际才得以充分的表现。第二句言“咸阳游侠”,乃以京都侠少为其代表。游侠人物大多出身于都市的闾里市井之中,故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径直称之为“闾里之侠”,咸阳为秦的国都,则京邑为游侠的渊薮也不言自明,这里不过是举其佼佼者以概全体。诗的前两句以“新丰美酒”烘染在前,“咸阳游侠”出场在后,而“多少年”则为全篇之纲。诗的后二句更进一层,写出侠少重友情厚交谊的作风。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间便能成为意气相倾的知己,所谓“论交从优孟,买醉入新丰”(李白《结客少年场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正表现了他们同声相应的热情。因此,在他们开怀畅饮的豪爽风度中,还渗透着为朋友倾情倒意,肝胆相照的人情美。酒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率真坦荡的人生态度。诗为人物写照,最后却宕开去以景语收束。诗人撇开楼里的场面,转而从楼外的景象落笔,其实写外景还是为内景服务的。末句中的“高楼”不仅和首句呼应,暗示了人物的豪纵气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扫鄙陋猥琐之态;“系马垂柳”则以骏马和杨柳的意象,衬托出少年游侠富有青春气息的俊爽风致。有此一笔,使情景历历如绘,遂在表现人物豪宕气概的同时,又显得蕴藉有致。全诗用笔的跳荡灵动,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羁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第二首,写游侠的出征边塞。这首诗里所说的“仕汉”“骠骑”,以及下面两首诗里出现的“五单于”“汉家君臣”等,都是借汉事喻唐,这在唐诗中几乎是习闻熟见的惯例。这里说少年委身事君,入仕之初便担任了羽林郎的职务。由于羽林郎宿仗卫内、亲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故非一般等闲之辈可以入选。《后汉书·地理志》云:“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由此即可见一斑。骠骑指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曾多次统率大军反击匈奴侵扰,战功显赫。少年报国心切,一心想效功当世,一旦国家有事,便毫不犹豫地随军出征。边关是遥远荒寒的,沙场的搏杀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雄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诗通篇是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加以客观的描述和赞颂,这里却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诘的口气反挑,使文势陡起波澜,末句则以斩截之语收束,而“孰”“不”“纵”“犹”等虚词的连用,又在接二连三的转折中不断加强语气,活脱地传达出少年从容朱毅的神情和义无返顾的决心。这种借顿挫的用笔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不仅很有力度,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游侠“意气”的内涵。
第三首,写少年的勇武杀敌。诗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战争情势之中。“虏骑千重”指敌人大军压境,形成包围之势;“众敌酋倾巢出动,来势汹汹,企图以优势兵力取胜。而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敌,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且能擒贼先擒王,将凶蛮剽悍的敌酋“纷纷射杀”,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这里把少年写成孤胆英雄,意在突出他的勇冠三军、战功卓著。诗的一、三两句,以特写镜头为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写照:“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调白羽”则是善于在运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二、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反衬少年的艺高胆大。敌我双方的力量愈是悬殊,也就愈能表现主人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正来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这样,这首诗就和上一首彼此呼应,并为下一首写功高不赏张本。诗中所出现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本来是爱其人而及其物,这里的物又为人增色,人与物原不妨是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诗人每喜表现尚武精神,如李白自称“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杜甫自述“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壮游》)王维则称赞他的一位族弟说:“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送从弟蕃游淮南》)等等。这些都可看作是诗中理想形象的现实依据。
第四首,写游侠的功成无赏。上一首诗既已写到少年游侠的勇却群敌,那么这一首写朝廷论功行赏,他也理应是受奖的主角了。诗的前三句,极写庆功仪式的隆重和气氛的热烈:君臣欢宴、云台论功、天子临轩、封侯赐爵,正当期待中的主角出场时,领赏者却突然变成了“将军”。这里的“将军”和第二首“初随骠骑战渔阳”里的“骠骑”当是一人,指军中的主帅。“将军讽出明光宫”,也即李白《塞下曲》其三所云:“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意谓受皇帝宠信的权贵坐享其成而血战的勇士反遭冷落。诗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复渲染,到头来却翻作他人;而活跃在前三首诗里的主角被悄无声息地推到了局外。这种欲抑故扬的艺术处理,使诗中的不平之鸣得以强有力的表现,这里再加申说反而是多余的了。
王维的《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豪荡使气、舍身报国、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的任侠精神,表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他笔下的少年游侠形象,和盛唐其他诗人创造的形象一样,实际上是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这四首绝句独自成篇,各有侧重,但又蝉联而下,互相补充和照应。用笔或实或虚,或显或隐,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成功地谱写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旋律的进行曲。
作者介绍
以上就是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上一篇: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下一篇:古诗文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
热门名言名句
精选名言名句
- “雨歇梧桐泪乍收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 “月去疏帘才数尺
- 诗句“总是愁媒
- “海燕未来人斗草
-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 中华好诗词|骚人可煞无情思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何事东君
- 蘼芜盈手泣斜晖
-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
- 盈盈一点芳心
- 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
-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
-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
-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 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 自与东君作别
- “可能无意传双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