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发布时间:2021-12-28 11:55:55

原文賞析:
雲物凄涼拂曙流,漢家宮阙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鲈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拼音解讀
yún wù qī liáng fú shǔ liú ,hàn jiā gōng què dòng gāo qiū 。
cán xīng jǐ diǎn yàn héng sāi ,zhǎng dí yī shēng rén yǐ lóu
zǐ yàn bàn kāi lí jú jìng ,hóng yī luò jìn zhǔ lián chóu 。
lú yú zhèng měi bú guī qù ,kōng dài nán guàn xué chǔ qiú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注釋(1)雲物:指天空中的雲霧。 拂曙:拂曉。(2)高秋:深秋。(3)橫塞:越過關塞(4)籬菊:籬笆旁的菊花。晉陶淵明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5)紅衣:指紅色的蓮花瓣(6)渚蓮:水中州渚上長的蓮。(7)鲈魚正美:西晉齊王司馬冏執政時,張翰(字季鷹)爲大司馬東曹掾。他預知司馬冏将敗,又因秋風起,想念故鄉蘇州莼菜鲈魚脍的美味,便棄官回家。不久司馬冏果然被殺。事見《晉書·張翰傳》。後來這個故事就被用來表示思鄉之情(8)南冠:楚冠。

譯文  秋天拂曉時,天上的雲霧都帶着曙光将出的寒意,唐朝的宮殿的周圍呈現出深秋的景象。殘星幾點,群雁從塞外飛來,有人倚樓吹着長笛,曲調悠揚婉轉。籬邊半開的菊花呈現出紫豔之色,靜悄悄的,水面的蓮花凋零,紅衣盡卸。家鄉的鲈魚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卻要像鍾儀那樣戴着南冠,學着楚囚的樣兒羁留他鄉。

相關賞析

  這首七律,通過詩人眺望中的見聞,寫深秋拂曉的長安景色和羁旅思歸的心情。

  首聯總攬長安全景。在一個深秋的拂曉,詩人憑高遠望,眼前凄冷清涼的雲霧緩緩飄遊,全城的宮觀樓閣都在腳下浮動 ,景象迷蒙而壯闊。詩中“凄涼” 二字,既屬客觀,亦屬主觀,秋意的清冷,實襯心境的凄涼。正是這兩個字,爲全詩定下了抑郁的基調。

  颔聯寫仰觀 。“殘星幾點”是目見,“長笛一聲” 是耳聞;“雁橫塞”取動勢,“人倚樓”取靜态。景物描寫見聞動靜的安排,頗見匠心。寥落的殘星,南歸的雁陣,這是秋夜将曉時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緻;高樓笛聲又爲之作了饒有情韻的烘托。晨曦初見,西半天上還留有幾點殘餘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飛來一行避寒的秋雁。詩人的注意力正被這景象所迷住,忽聞一聲長笛悠然傳來 ,覓聲望去,在那遠處高高的樓頭, 依稀可見有人背倚欄杆吹奏橫笛。笛聲那樣悠揚,那樣哀怨,是在慨歎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還是因見歸雁而思鄉裏、懷遠人?吹笛人喲,你隻管在抒寫自己内心的衷曲,卻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如此地使聞者黯然神傷嗎?一聯是趙嘏的名句。據《唐詩記事》卷五十六記載,詩人杜牧對此贊歎不已,因稱趙嘏爲“趙倚樓 ”。杜牧如此激賞 ,恐怕就是由于它選景典型、韻味清遠的緣故。

  頸聯寫俯察。夜色褪盡,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曆曆可辨 :竹籬旁邊紫豔的菊花 ,一叢叢似開未開,儀态十分閑雅靜穆;水塘裏面的蓮花,一朵朵紅衣脫落,隻留下枯荷敗葉,愁容滿面。紫菊半開,紅蓮凋零 ,正是深秋時令的花事 ;以“靜”賦菊,以“愁”狀蓮,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僅形象傳神,而且含有濃郁的主觀色彩。目睹眼前這憔悴含愁枯荷,追憶往日那紅豔滿塘的蓮花,使人不禁會生出紅顔易老 、好景無常的傷感 ;而籬畔靜穆閑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風 ,更令人憶起“采菊東籬下” 的陶淵明 ,油然而起歸隐三徑之心——寫菊而冠以 “籬”字,取意就在于此吧?

  上面三聯所寫清晨的長安城中遠遠近近的秋景 , 無不觸發着詩人孤獨怅惘的愁緒 ;末聯則抒寫胸懷, 表示詩人毅然歸去的決心 : 家鄉鲈魚的風味此時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卻囚徒也似的留在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爲何來!“鲈魚正美”,用西晉張翰事,表示故園之情和退隐之思 ;下句用春秋锺儀事,“戴南冠 學楚囚 ”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長安之無謂與 歸隐之不宜遲。

  詩中的景物不僅有廣狹、遠近、高低之分,而且體現了天色随時間流逝由暗而明的變遷。特别是颔頸兩聯的寫景 ,将典型景物與特定的心情結果結合起來, 景語即是情語。雁陣和菊花,本是深秋季節的平常景物,南歸之雁、東籬之菊又和思鄉歸隐的情緒,形影相随 ,詩人将這些形象入詩 ,意在給人以豐富的暗示 ;加之以黎明凄清氣氛的渲染 ,高樓笛韻的烘托,思歸典故的運用,使得全詩意境深遠而和諧,風格峻峭而清新。

作者介紹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遊曆,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幹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後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後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複往長安, 入仕爲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原文赏析: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拼音解读
yún wù qī liáng fú shǔ liú ,hàn jiā gōng què dòng gāo qiū 。
cán xīng jǐ diǎn yàn héng sāi ,zhǎng dí yī shēng rén yǐ lóu
zǐ yàn bàn kāi lí jú jìng ,hóng yī luò jìn zhǔ lián chóu 。
lú yú zhèng měi bú guī qù ,kōng dài nán guàn xué chǔ qi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注释(1)云物:指天空中的云雾。 拂曙:拂晓。(2)高秋:深秋。(3)横塞:越过关塞(4)篱菊:篱笆旁的菊花。晋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5)红衣:指红色的莲花瓣(6)渚莲:水中州渚上长的莲。(7)鲈鱼正美:西晋齐王司马冏执政时,张翰(字季鹰)为大司马东曹掾。他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苏州莼菜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事见《晋书·张翰传》。后来这个故事就被用来表示思乡之情(8)南冠:楚冠。

译文  秋天拂晓时,天上的云雾都带着曙光将出的寒意,唐朝的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曲调悠扬婉转。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相关赏析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远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 ,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凉” 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抑郁的基调。

  颔联写仰观 。“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 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致;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迷住,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 ,觅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 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是在慨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哟,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如此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 ”。杜牧如此激赏 ,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 :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 ,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愁容满面。紫菊半开,红莲凋零 ,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 ;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枯荷,追忆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 、好景无常的伤感 ;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 ,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 的陶渊明 ,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 “篱”字,取意就在于此吧?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景 , 无不触发着诗人孤独怅惘的愁绪 ;末联则抒写胸怀, 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 : 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 ;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 学楚囚 ”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 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流逝由暗而明的变迁。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 ,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果结合起来, 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平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 ,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 ,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 ;加之以黎明凄清气氛的渲染 ,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作者介绍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53880.html

上一篇:紫艳半开篱菊静

下一篇: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