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发布时间:2022-03-03 07:38:33

原文賞析:
接淅報官府,敢違王事程。
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
鄰裏煩追送,杯盤瀉濁清。
袛應瘴鄉老,難答故人情
拼音解讀
jiē xī bào guān fǔ ,gǎn wéi wáng shì chéng 。
xiāo zhēng jiāng xià xiàn ,shuì qǐ hàn yáng chéng 。
lín lǐ fán zhuī sòng ,bēi pán xiè zhuó qīng 。
dī yīng zhàng xiāng lǎo ,nán dá gù rén qíng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黃庭堅在沙市寓居,直到冬天過去。1102年(崇甯元年)春,返回老家分甯。六月赴太平州任職,作了九天的宮,便罷爲管勾洪州玉隆觀。九月,移至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寓居。他命運多舛,到鄂州後的第二年,便被人摘錄他在荊州所作《承天院塔記》中的隻言片語,編造出“幸災謗國”的罪名,構成冤獄,遠谪瘴疠之地的宜州(治所在今廣西宜山),限即刻起程。1103年(崇甯二年)十二月十九日晚,詩人在凜冽的夜風中,以老病之身,乘船赴貶所,寫下了這首律詩。古代的七言詩歌,人們習慣稱長句,五言則爲短句,故詩題說“聊爲短句”。

  貶谪的命令催魂逼命,急如星火,連做飯的工夫也沒有;“王事”在身,不敢有片刻的耽擱。詩的首聯“接淅報官府,敢違王事程”,描寫出一片緊張、急迫的氣氛,詩人的悲憤心情透出紙背。“淅”是淘過的米,“接淅”是說來不及将生米煮熟。《孟子·萬章下》:“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黃庭堅用“接淅”的典故恰當地比喻了官命之急迫。次聯承接上聯之意,通過時間、地點的轉換,具體地描寫出舟行之急。“宵征江夏縣”,是說連夜從武昌出發。“江夏縣”即武昌,鄂州的治所。“睡起漢陽城”,是說待到天亮的時候,已泊舟對岸的漢陽了。這一聯詩意急切,如同《詩經·召南·小星》所狀寫的“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兩個對偶句語氣又極流暢,而且切合水路舟行急速的事實。“王事”緊迫,江流湍急,船行飛快,詩中将那情景和氣氛描寫得十分生動。第三聯寫鄰裏、朋舊趕來送行的情景。“鄰裏煩追送,杯盤瀉濁清”,叙事中透出無限的情意。“追送”和“濁清”都是偏義詞:“追送”就是“送”,殷勤送别,“煩”字透出作者的感激之意;“濁清”實指“清”,清香的好酒。但是,“追送”的“追”字又進一步把前面兩聯的緊迫氣氛渲染出來:詩人走得那樣突然,以至鄰裏、故舊事先都沒有得到消息,而倉促之間追到漢陽爲之餞行。那瀉入杯中的一杯杯餞行酒,包含了很多深情厚意。末聯寫詩人的感慨:“袛應瘴鄉老,難答故人情。”此番谪居邊遠之地,功名前程乃至生命都是不可蔔知的,這一切詩人也不計較,隻是“故人”的友誼和真摯的感情永遠無法報答,這才是終身遺恨的事。作者自這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從武昌出發,經過長途跋涉,方于次年夏天到達宜州貶所,到宜州後僅一年,便懷着冤憤與世長辭了。老死瘴疠之鄉而“難答故人情”,成爲他留給“故人”的訣别之辭。

  這首詩是因親朋故舊餞行,内心感念不已而寫的,因此感情真摯動人,用典較少,語言平易流暢,不像黃庭堅其他的詩那樣刻意雕琢,講求險怪奇麗。但是,詩的章法仍然是謹嚴細密的,四聯之間,起、承、轉、合的關系頗耐尋究。首聯“起”,叙述緊急離開武昌的原因:王事在身,必須“接淅”而行。颔聯“承”,承接上聯之意,具體描寫行程緊急、必須“宵征”的情形。頸聯“轉”,由行程的緊迫轉爲寫鄰裏的追送和置酒餞别。末聯“合”,歸結點題,抒發離别之情。黃庭堅長于律詩,而律詩的章法是頗有訣竅的,其中之一便是“起、承、轉、合”。《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寫到香菱向林黛玉學詩,黛玉說:“什麽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的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讀者可以根據曹雪芹通過林黛玉之口說出的這段話,來揣摩黃庭堅這首律詩藝術上的特點。

相關賞析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黃庭堅在沙市寓居,直到冬天過去。1102年(崇甯元年)春,返回老家分甯。六月赴太平州任職,作了九天的宮,便罷爲管勾洪州玉隆觀。九月,移至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寓居。他命運多舛,到鄂州後的第二年,便被人摘錄他在荊州所作《承天院塔記》中的隻言片語,編造出“幸災謗國”的罪名,構成冤獄,遠谪瘴疠之地的宜州(治所在今廣西宜山),限即刻起程。1103年(崇甯二年)十二月十九日晚,詩人在凜冽的夜風中,以老病之身,乘船赴貶所,寫下了這首律詩。古代的七言詩歌,人們習慣稱長句,五言則爲短句,故詩題說“聊爲短句”。

  貶谪的命令催魂逼命,急如星火,連做飯的工夫也沒有;“王事”在身,不敢有片刻的耽擱。詩的首聯“接淅報官府,敢違王事程”,描寫出一片緊張、急迫的氣氛,詩人的悲憤心情透出紙背。“淅”是淘過的米,“接淅”是說來不及将生米煮熟。《孟子·萬章下》:“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黃庭堅用“接淅”的典故恰當地比喻了官命之急迫。次聯承接上聯之意,通過時間、地點的轉換,具體地描寫出舟行之急。“宵征江夏縣”,是說連夜從武昌出發。“江夏縣”即武昌,鄂州的治所。“睡起漢陽城”,是說待到天亮的時候,已泊舟對岸的漢陽了。這一聯詩意急切,如同《詩經·召南·小星》所狀寫的“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兩個對偶句語氣又極流暢,而且切合水路舟行急速的事實。“王事”緊迫,江流湍急,船行飛快,詩中将那情景和氣氛描寫得十分生動。第三聯寫鄰裏、朋舊趕來送行的情景。“鄰裏煩追送,杯盤瀉濁清”,叙事中透出無限的情意。“追送”和“濁清”都是偏義詞:“追送”就是“送”,殷勤送别,“煩”字透出作者的感激之意;“濁清”實指“清”,清香的好酒。但是,“追送”的“追”字又進一步把前面兩聯的緊迫氣氛渲染出來:詩人走得那樣突然,以至鄰裏、故舊事先都沒有得到消息,而倉促之間追到漢陽爲之餞行。那瀉入杯中的一杯杯餞行酒,包含了很多深情厚意。末聯寫詩人的感慨:“袛應瘴鄉老,難答故人情。”此番谪居邊遠之地,功名前程乃至生命都是不可蔔知的,這一切詩人也不計較,隻是“故人”的友誼和真摯的感情永遠無法報答,這才是終身遺恨的事。作者自這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從武昌出發,經過長途跋涉,方于次年夏天到達宜州貶所,到宜州後僅一年,便懷着冤憤與世長辭了。老死瘴疠之鄉而“難答故人情”,成爲他留給“故人”的訣别之辭。

  這首詩是因親朋故舊餞行,内心感念不已而寫的,因此感情真摯動人,用典較少,語言平易流暢,不像黃庭堅其他的詩那樣刻意雕琢,講求險怪奇麗。但是,詩的章法仍然是謹嚴細密的,四聯之間,起、承、轉、合的關系頗耐尋究。首聯“起”,叙述緊急離開武昌的原因:王事在身,必須“接淅”而行。颔聯“承”,承接上聯之意,具體描寫行程緊急、必須“宵征”的情形。頸聯“轉”,由行程的緊迫轉爲寫鄰裏的追送和置酒餞别。末聯“合”,歸結點題,抒發離别之情。黃庭堅長于律詩,而律詩的章法是頗有訣竅的,其中之一便是“起、承、轉、合”。《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寫到香菱向林黛玉學詩,黛玉說:“什麽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的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讀者可以根據曹雪芹通過林黛玉之口說出的這段話,來揣摩黃庭堅這首律詩藝術上的特點。

作者介紹

袛應瘴鄉老,難答故人情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甯(今江西修水),遂爲分甯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授葉縣尉。熙甯五年(1072)爲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元豐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爲秘書郎。元祐元年(1086)爲《神宗實錄》檢讨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時張耒、秦觀、晁補之俱在京師,與庭堅同遊蘇轼之門,有「蘇門四學士」之稱。《神宗實錄》成,擢爲起居舍人。哲宗親政,以修實錄不實的罪名,被貶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駕、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紹聖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賓)。崇甯元年(1102),内遷知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到任九天,即被罷免,主管洪州玉隆觀。次年複被除名編管宜州(今廣西宜山)。四年,卒于貶所,年六十一,私谥文節先生。《宋史》有傳。尤長于詩,世號「蘇黃」。其詩多寫個人日常生活,在藝術上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工書法,與蘇轼、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編》三卷。《全宋詞》收錄其詞一百九十馀首。《全宋詞補輯》又從《詩淵》輯得二首。黃庭堅詩歌創作影響很大,與蘇轼并稱「蘇黃」,是「江西詩派」的創始人。其詩宗法杜甫,并有「奪胎換骨」「點石成金」「無一字無來處」之論。作詩力求新奇,詩風瘦硬峭拔,也有清新流暢之作,另有詩反映了人民的疾苦。由于他學識淵博,功力深厚,創作态度嚴謹,詩中往往表現出超邁的見識和曠達的襟懷,在宋代詩歌發展史上獨樹一幟。但過多地在字句、技巧上下功夫,不免有晦澀生硬之弊。詞與秦觀齊名,少年時多做豔詞,有的詞寫得疏宕灑脫,清雅明暢。晚年詞風接近蘇轼。今存詞180多首。有《山谷集》,自選其詩文名《山谷精華錄》,詞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詞》)。工書法,兼擅行、草,自成風格。書迹有《華嚴疏》《松風閣詩》及《廉頗蔺相如傳》等。
原文赏析:
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
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
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拼音解读
jiē xī bào guān fǔ ,gǎn wéi wáng shì chéng 。
xiāo zhēng jiāng xià xiàn ,shuì qǐ hàn yáng chéng 。
lín lǐ fán zhuī sòng ,bēi pán xiè zhuó qīng 。
dī yīng zhàng xiāng lǎo ,nán dá gù rén q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黄庭坚在沙市寓居,直到冬天过去。1102年(崇宁元年)春,返回老家分宁。六月赴太平州任职,作了九天的宫,便罢为管勾洪州玉隆观。九月,移至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寓居。他命运多舛,到鄂州后的第二年,便被人摘录他在荆州所作《承天院塔记》中的只言片语,编造出“幸灾谤国”的罪名,构成冤狱,远谪瘴疠之地的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限即刻起程。1103年(崇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晚,诗人在凛冽的夜风中,以老病之身,乘船赴贬所,写下了这首律诗。古代的七言诗歌,人们习惯称长句,五言则为短句,故诗题说“聊为短句”。

  贬谪的命令催魂逼命,急如星火,连做饭的工夫也没有;“王事”在身,不敢有片刻的耽搁。诗的首联“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描写出一片紧张、急迫的气氛,诗人的悲愤心情透出纸背。“淅”是淘过的米,“接淅”是说来不及将生米煮熟。《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黄庭坚用“接淅”的典故恰当地比喻了官命之急迫。次联承接上联之意,通过时间、地点的转换,具体地描写出舟行之急。“宵征江夏县”,是说连夜从武昌出发。“江夏县”即武昌,鄂州的治所。“睡起汉阳城”,是说待到天亮的时候,已泊舟对岸的汉阳了。这一联诗意急切,如同《诗经·召南·小星》所状写的“肃肃宵征,夙夜在公”。两个对偶句语气又极流畅,而且切合水路舟行急速的事实。“王事”紧迫,江流湍急,船行飞快,诗中将那情景和气氛描写得十分生动。第三联写邻里、朋旧赶来送行的情景。“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叙事中透出无限的情意。“追送”和“浊清”都是偏义词:“追送”就是“送”,殷勤送别,“烦”字透出作者的感激之意;“浊清”实指“清”,清香的好酒。但是,“追送”的“追”字又进一步把前面两联的紧迫气氛渲染出来:诗人走得那样突然,以至邻里、故旧事先都没有得到消息,而仓促之间追到汉阳为之饯行。那泻入杯中的一杯杯饯行酒,包含了很多深情厚意。末联写诗人的感慨:“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此番谪居边远之地,功名前程乃至生命都是不可卜知的,这一切诗人也不计较,只是“故人”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永远无法报答,这才是终身遗恨的事。作者自这一年十二月十九日从武昌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方于次年夏天到达宜州贬所,到宜州后仅一年,便怀着冤愤与世长辞了。老死瘴疠之乡而“难答故人情”,成为他留给“故人”的诀别之辞。

  这首诗是因亲朋故旧饯行,内心感念不已而写的,因此感情真挚动人,用典较少,语言平易流畅,不像黄庭坚其他的诗那样刻意雕琢,讲求险怪奇丽。但是,诗的章法仍然是谨严细密的,四联之间,起、承、转、合的关系颇耐寻究。首联“起”,叙述紧急离开武昌的原因:王事在身,必须“接淅”而行。颔联“承”,承接上联之意,具体描写行程紧急、必须“宵征”的情形。颈联“转”,由行程的紧迫转为写邻里的追送和置酒饯别。末联“合”,归结点题,抒发离别之情。黄庭坚长于律诗,而律诗的章法是颇有诀窍的,其中之一便是“起、承、转、合”。《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到香菱向林黛玉学诗,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读者可以根据曹雪芹通过林黛玉之口说出的这段话,来揣摩黄庭坚这首律诗艺术上的特点。

相关赏析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黄庭坚在沙市寓居,直到冬天过去。1102年(崇宁元年)春,返回老家分宁。六月赴太平州任职,作了九天的宫,便罢为管勾洪州玉隆观。九月,移至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寓居。他命运多舛,到鄂州后的第二年,便被人摘录他在荆州所作《承天院塔记》中的只言片语,编造出“幸灾谤国”的罪名,构成冤狱,远谪瘴疠之地的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限即刻起程。1103年(崇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晚,诗人在凛冽的夜风中,以老病之身,乘船赴贬所,写下了这首律诗。古代的七言诗歌,人们习惯称长句,五言则为短句,故诗题说“聊为短句”。

  贬谪的命令催魂逼命,急如星火,连做饭的工夫也没有;“王事”在身,不敢有片刻的耽搁。诗的首联“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描写出一片紧张、急迫的气氛,诗人的悲愤心情透出纸背。“淅”是淘过的米,“接淅”是说来不及将生米煮熟。《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黄庭坚用“接淅”的典故恰当地比喻了官命之急迫。次联承接上联之意,通过时间、地点的转换,具体地描写出舟行之急。“宵征江夏县”,是说连夜从武昌出发。“江夏县”即武昌,鄂州的治所。“睡起汉阳城”,是说待到天亮的时候,已泊舟对岸的汉阳了。这一联诗意急切,如同《诗经·召南·小星》所状写的“肃肃宵征,夙夜在公”。两个对偶句语气又极流畅,而且切合水路舟行急速的事实。“王事”紧迫,江流湍急,船行飞快,诗中将那情景和气氛描写得十分生动。第三联写邻里、朋旧赶来送行的情景。“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叙事中透出无限的情意。“追送”和“浊清”都是偏义词:“追送”就是“送”,殷勤送别,“烦”字透出作者的感激之意;“浊清”实指“清”,清香的好酒。但是,“追送”的“追”字又进一步把前面两联的紧迫气氛渲染出来:诗人走得那样突然,以至邻里、故旧事先都没有得到消息,而仓促之间追到汉阳为之饯行。那泻入杯中的一杯杯饯行酒,包含了很多深情厚意。末联写诗人的感慨:“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此番谪居边远之地,功名前程乃至生命都是不可卜知的,这一切诗人也不计较,只是“故人”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永远无法报答,这才是终身遗恨的事。作者自这一年十二月十九日从武昌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方于次年夏天到达宜州贬所,到宜州后仅一年,便怀着冤愤与世长辞了。老死瘴疠之乡而“难答故人情”,成为他留给“故人”的诀别之辞。

  这首诗是因亲朋故旧饯行,内心感念不已而写的,因此感情真挚动人,用典较少,语言平易流畅,不像黄庭坚其他的诗那样刻意雕琢,讲求险怪奇丽。但是,诗的章法仍然是谨严细密的,四联之间,起、承、转、合的关系颇耐寻究。首联“起”,叙述紧急离开武昌的原因:王事在身,必须“接淅”而行。颔联“承”,承接上联之意,具体描写行程紧急、必须“宵征”的情形。颈联“转”,由行程的紧迫转为写邻里的追送和置酒饯别。末联“合”,归结点题,抒发离别之情。黄庭坚长于律诗,而律诗的章法是颇有诀窍的,其中之一便是“起、承、转、合”。《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到香菱向林黛玉学诗,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读者可以根据曹雪芹通过林黛玉之口说出的这段话,来揣摩黄庭坚这首律诗艺术上的特点。

作者介绍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为秘书郎。元祐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在京师,与庭坚同游苏轼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绍圣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崇宁元年(1102),内迁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到任九天,即被罢免,主管洪州玉隆观。次年复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私谥文节先生。《宋史》有传。尤长于诗,世号「苏黄」。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在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编》三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一百九十馀首。《全宋词补辑》又从《诗渊》辑得二首。黄庭坚诗歌创作影响很大,与苏轼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作诗力求新奇,诗风瘦硬峭拔,也有清新流畅之作,另有诗反映了人民的疾苦。由于他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创作态度严谨,诗中往往表现出超迈的见识和旷达的襟怀,在宋代诗歌发展史上独树一帜。但过多地在字句、技巧上下功夫,不免有晦涩生硬之弊。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有的词写得疏宕洒脱,清雅明畅。晚年词风接近苏轼。今存词180多首。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工书法,兼擅行、草,自成风格。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67039.html

上一篇: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下一篇: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