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发布时间:2022-05-15 21:49:44

原文賞析: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隻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拼音解讀

yòu dào lǜ yáng céng shé chù ,bú yǔ chuí biān ,tà biàn qīng qiū lù 。

shuāi cǎo lián tiān wú yì xù ,yàn shēng yuǎn xiàng xiāo guān qù 。

bú hèn tiān yá háng yì kǔ ,zhī hèn xī fēng ,chuī mèng chéng jīn gǔ 。

míng rì kè chéng hái jǐ xǔ ,zhān yī kuàng shì xīn hán yǔ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又來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騎馬默默垂鞭徐行,心緒沉沉惝恍迷離,在無望的秋思之途踏行。衰草無邊已了無生趣。大雁遠去關塞遙遠;
天涯羁旅之苦卻也無妨,隻可恨那西風  吹散吹滅了多少穿越古今的美夢?明天,行程還在延續,乍寒的新雨打濕衣衫 更覺凄冷孤單。

相關賞析

一如納蘭性德大多數作品,情深意長,迷惘感傷——但這還不足以使這首詞成爲同類作品中的佳構。細細咂摸,這首詞裏最讓人心動、也最讓人難忘的特質,是那穿越時空的的思念。在古詩裏,所有的思念,其實都與時空的隔絕有關。地域遼遠,路途坎坷,加上交通不便,遙遠的想念便更讓思客刻骨銘心;而人生無常,盛時難再,加上紅顔易老,時間的無情便更使離人驚心動魄。時空的阻隔也就催生出許多衰感頑豔、絕望痛切的相思。 先看首句,“又到綠楊曾折處”,詩人不直陳痛楚,而将其深隐于“綠楊”依依之中,這種隐忍使情意又深了一層。更重要的是,一個“又”一個“曾”,完成了時空上的移位與重疊。故地重遊,綠楊依舊,一如當初折柳相望、依依不舍之時(因“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别時有折柳相送的習俗)——誰料如今物是人非,竟隻剩下自己孤獨漫遊。昨天——今天,兩個既同又異,亦幻亦真的片斷,彼此交疊,詩句便多了一層深婉迷離的意趣。這種不經意(這種不經意的寫法必定經過詩人精妙的提煉才不露斧痕)營造的時空上的錯亂,近乎幻覺,也接近了思念的極緻。試想一下,若不是最深沉最痛切的思念又怎麽令人如此恍惚、迷惘? 承接首句,“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看似平鋪而下,其實布局精巧。“不語”承接首句的惝恍迷離的狀态,而“垂鞭”已将詩人的思緒引回到現實之中。“垂鞭”意指詩人心緒沉重,縱馬緩行。馬足所及,又輕輕勾連“踏遍”一句。從時間上看,這兩句完成了從“昨”到“今”的交接,回憶轉瞬即逝,隻剩下冰冷的現實、意念成灰的自己;而從空間上看,這兩句将思緒由“折柳處”引向了“衰草連天”更爲廣褒的空間。于是詩人在現實中痛感自己的孤單無依,也不得不面對無邊無際的“清秋”“衰草”,無力地抵擋着秋意凄涼的侵蝕。意猶未盡,“雁聲”又将秋意帶到“蕭關”(在古代爲西北的一處要塞)更遙遠的地域;一個“遠”字,令愁情綿延不盡。 下片的“天涯”收結了上文,也極言“行役”之遙遠之漫長。分明苦不堪言,偏偏還說“不恨”,翻出新意,更爲後文“隻恨西風”伏筆——原來還有可恨之事甚于“天涯行役”之苦。 “隻恨西風,吹夢成今古”,出語新巧、奇警,含意蘊藉、深長。“吹夢”之說不是首創,較早見于南朝民歌《西洲曲》:“南風吹我意,吹夢到西洲”。但兩者各盡其妙,并不雷同。風吹夢,本來給人以無限迷朦、無盡怅惘的意味,由典故中的熏暖的“南風”變爲可恨的“西風”,卻陡增了幾分淩厲、殘酷的意味。如果說南風是傳遞愛情的浪漫信使,爲何西風卻要一下子将美夢吹散吹滅?隻因詩人所要抒發是天涯羁旅、人各一方的怨恨,而不是《西洲曲》中少年春心萌動、欲訴相思的閑愁。把夢吹成了“今古”應屬詩人首創,妙就妙在:它在前面對空間極力拓寬的基礎上,進而完成了對時間的無限延伸——于是,詩歌的時空結構便變得更加遼闊、蒼茫了。試想一下,詩人踟蹰于無邊秋色之中,正夢沉沉地懷想曾有的美好時光,忽然一陣無情的西風将一切剪碎、摧毀,記憶中的那個人、那些事随風而逝,頓時變遙不可及;與伫立于西風中的孤單凄然的自己,更是隔着無盡歲月的重重阻隔——就像一個在今日、一個在古代,隔着無可逾越的鴻溝。這種無望的相思,讓人想不起,又放不下,記不清,又忘不了,這是怎樣的一種痛楚啊!相比之下,詩人才說天涯行役的苦又算什麽呢?再一細想,改變我們記憶與人生的,難道隻是西風嗎?詩人用的是移情手法而已。人世間,多少海枯石爛,變成了一回眸的滄海桑田;多少刻骨銘心,變成了一轉身的珍重再見——誰又找出真正的主犯?而“西風”隻是恰好具有無情、殘酷的特征,便成了詩人發洩怨恨的對象。 最後以“明日客程”收結,“明日”,意味着時間在綿延,“客程”,意味着空間還在擴大,“新寒”更使詩人驚覺時間流逝與生命匆促。一片“雨”色裏,全詩籠罩在朦胧凄冷的情調之中。總而言之,在這首短小的詞裏,詩人着意拓展了詩歌的時空,遂令天之悠悠、地之茫茫,無時不懷想,無處不相思,寫出了思念之極緻。這份穿越時空的思念,才是真正的“地久天長”。

作者介紹

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納蘭性德(1655-1685):爲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于騎射。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均有一定造詣。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诰贈一品夫人,婚後三年,妻子亡故,吳江葉元禮親爲之撰墓志銘,繼娶官氏,賜淑人。妾顔氏,後納江南沈宛,著有《選夢詞》“風韻不減夫婿”,亡佚。納蘭性德死時,年僅三十一歲,“文人祚薄,哀動天地”葬于京西皂莢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與骁将年羹堯。納蘭性德與朱彜尊、陳維崧、顧貞觀、姜宸英、嚴繩孫等漢族名士交遊,從一定程度上爲清廷籠絡住一批漢族知識分子。一生著作頗豐:《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書,筆力驚人。 納蘭性德以詞聞,現存349首,哀感頑豔,有南唐後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王國維有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朱祖謀雲:"八百年來無此作者" ,潭獻雲"以成容若之貴……,而作詞皆幽豔哀斷,所謂别有懷抱者也",當時盛傳,“家家争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納蘭詞》傳至國外,朝鮮人謂“誰料曉風殘月後,而今重見柳屯田”。納蘭詞初名《側帽》,後名《飲水》,現統稱納蘭詞。
原文赏析: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拼音解读

yòu dào lǜ yáng céng shé chù ,bú yǔ chuí biān ,tà biàn qīng qiū lù 。

shuāi cǎo lián tiān wú yì xù ,yàn shēng yuǎn xiàng xiāo guān qù 。

bú hèn tiān yá háng yì kǔ ,zhī hèn xī fēng ,chuī mèng chéng jīn gǔ 。

míng rì kè chéng hái jǐ xǔ ,zhān yī kuàng shì xīn hán yǔ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又来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骑马默默垂鞭徐行,心绪沉沉惝恍迷离,在无望的秋思之途踏行。衰草无边已了无生趣。大雁远去关塞遥远;
天涯羁旅之苦却也无妨,只可恨那西风  吹散吹灭了多少穿越古今的美梦?明天,行程还在延续,乍寒的新雨打湿衣衫 更觉凄冷孤单。

相关赏析

一如纳兰性德大多数作品,情深意长,迷惘感伤——但这还不足以使这首词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佳构。细细咂摸,这首词里最让人心动、也最让人难忘的特质,是那穿越时空的的思念。在古诗里,所有的思念,其实都与时空的隔绝有关。地域辽远,路途坎坷,加上交通不便,遥远的想念便更让思客刻骨铭心;而人生无常,盛时难再,加上红颜易老,时间的无情便更使离人惊心动魄。时空的阻隔也就催生出许多衰感顽艳、绝望痛切的相思。 先看首句,“又到绿杨曾折处”,诗人不直陈痛楚,而将其深隐于“绿杨”依依之中,这种隐忍使情意又深了一层。更重要的是,一个“又”一个“曾”,完成了时空上的移位与重叠。故地重游,绿杨依旧,一如当初折柳相望、依依不舍之时(因“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谁料如今物是人非,竟只剩下自己孤独漫游。昨天——今天,两个既同又异,亦幻亦真的片断,彼此交叠,诗句便多了一层深婉迷离的意趣。这种不经意(这种不经意的写法必定经过诗人精妙的提炼才不露斧痕)营造的时空上的错乱,近乎幻觉,也接近了思念的极致。试想一下,若不是最深沉最痛切的思念又怎么令人如此恍惚、迷惘? 承接首句,“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看似平铺而下,其实布局精巧。“不语”承接首句的惝恍迷离的状态,而“垂鞭”已将诗人的思绪引回到现实之中。“垂鞭”意指诗人心绪沉重,纵马缓行。马足所及,又轻轻勾连“踏遍”一句。从时间上看,这两句完成了从“昨”到“今”的交接,回忆转瞬即逝,只剩下冰冷的现实、意念成灰的自己;而从空间上看,这两句将思绪由“折柳处”引向了“衰草连天”更为广褒的空间。于是诗人在现实中痛感自己的孤单无依,也不得不面对无边无际的“清秋”“衰草”,无力地抵挡着秋意凄凉的侵蚀。意犹未尽,“雁声”又将秋意带到“萧关”(在古代为西北的一处要塞)更遥远的地域;一个“远”字,令愁情绵延不尽。 下片的“天涯”收结了上文,也极言“行役”之遥远之漫长。分明苦不堪言,偏偏还说“不恨”,翻出新意,更为后文“只恨西风”伏笔——原来还有可恨之事甚于“天涯行役”之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出语新巧、奇警,含意蕴藉、深长。“吹梦”之说不是首创,较早见于南朝民歌《西洲曲》:“南风吹我意,吹梦到西洲”。但两者各尽其妙,并不雷同。风吹梦,本来给人以无限迷朦、无尽怅惘的意味,由典故中的熏暖的“南风”变为可恨的“西风”,却陡增了几分凌厉、残酷的意味。如果说南风是传递爱情的浪漫信使,为何西风却要一下子将美梦吹散吹灭?只因诗人所要抒发是天涯羁旅、人各一方的怨恨,而不是《西洲曲》中少年春心萌动、欲诉相思的闲愁。把梦吹成了“今古”应属诗人首创,妙就妙在:它在前面对空间极力拓宽的基础上,进而完成了对时间的无限延伸——于是,诗歌的时空结构便变得更加辽阔、苍茫了。试想一下,诗人踟蹰于无边秋色之中,正梦沉沉地怀想曾有的美好时光,忽然一阵无情的西风将一切剪碎、摧毁,记忆中的那个人、那些事随风而逝,顿时变遥不可及;与伫立于西风中的孤单凄然的自己,更是隔着无尽岁月的重重阻隔——就像一个在今日、一个在古代,隔着无可逾越的鸿沟。这种无望的相思,让人想不起,又放不下,记不清,又忘不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痛楚啊!相比之下,诗人才说天涯行役的苦又算什么呢?再一细想,改变我们记忆与人生的,难道只是西风吗?诗人用的是移情手法而已。人世间,多少海枯石烂,变成了一回眸沧海桑田;多少刻骨铭心,变成了一转身的珍重再见——谁又找出真正的主犯?而“西风”只是恰好具有无情、残酷的特征,便成了诗人发泄怨恨的对象。 最后以“明日客程”收结,“明日”,意味着时间在绵延,“客程”,意味着空间还在扩大,“新寒”更使诗人惊觉时间流逝与生命匆促。一片“雨”色里,全诗笼罩在朦胧凄冷的情调之中。总而言之,在这首短小的词里,诗人着意拓展了诗歌的时空,遂令天之悠悠、地之茫茫,无时不怀想,无处不相思,写出了思念之极致。这份穿越时空的思念,才是真正的“地久天长”。

作者介绍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10744.html

上一篇: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下一篇: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