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国亡诗》
发布时间:2022-08-15 23:16:25
述國亡詩 -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豎降旗,
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
更無一個是男兒!【注釋】:
作者“...(後蜀)國亡,入備後宮”,身份實際屬于“高級俘虜”之列。太祖有聞此女詩名,特召見、命她展示自己的詩作。花蕊夫人便誦讀了這首《國亡詩》。
詩句本身沒有什麽晦澀難懂的地方:投降、亡國是何等大事,然而竟又倉促草率到連寵妃都“哪得知”的地步!後蜀兵力不弱(號稱有“十四萬人”之衆),卻“齊解甲”(“微言”,顯然是指不戰而降):這樣的“君王”還夠得上“是男兒”嗎!就詩論詩,這裏表達的首先是對亡國昏君孟昶的鄙視;但此情、此景而選此詩來誦讀,隐約令人感到尚有弦外之音:這敗,是蜀自敗;赢家并沒什麽可驕人之處...。
“孤臣孽子”們懷念故國是很招疑忌的。這裏,讀者所看見的情景則是: 身爲俘虜的一介弱女能做到不卑、不媚,竟敢面對征服者而指斥故國君王的不戰而降是“無男兒血性”! 不過,據記載:太祖聽詩後的反應卻出一般人意料。也許是“見仁見智”罷,太祖在詩中感覺到的首先是自己“以少勝多”的武略之偉大:“...太祖悅,蓋蜀兵十四萬,而王師數萬爾。”。
(按:引文取自陳師道:《後山詩話》)
徐氏,青城(今四川灌縣西)人,因才貌雙全,得幸于後蜀主孟昶,拜貴妃,别號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宮詞百首,爲時人稱許。孟蜀亡國後,被擄入宋。宋太祖久聞其詩名,召她陳詩。徐氏就誦了這首「述亡國之由」的詩。詩潑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從題材到風格,都與作者所擅長的「宮詞」大不相同,當時就獲得宋太祖的贊賞(事據《十六國春秋·蜀志》)。後世詩評家也每每樂道。
此詩破題就直述國亡之事:「君王城上豎降旗」。史載後蜀君臣極爲奢侈,荒淫誤國,宋軍壓境時,孟昶一籌莫展,屈辱投降。詩句隻說「豎降旗」,遣詞含蓄。下語隻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宮那得知」,純用口語,而意蘊微妙。大緻有兩重含義:首先,曆代追咎國亡的詩文多持「女禍亡國」論,如把商亡歸咎于妲己,把吳亡歸咎于西施等等。而這句詩則象是針對「女禍亡國」而作的自我申辯。語似輕聲歎息,然措詞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說,「妾」及時得知投降的事又怎樣?還不照樣于事無補!一個弱女子哪有回天之力!不過,「那得知」雲雲畢竟還表示了一種廉恥之心,比起甘心作階下囚的「男兒」們終究不可同日而語。這就爲下面的怒斥預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應首句「豎降旗」,描繪出蜀軍「十四萬人齊解甲」的投降場面。史載當時破蜀宋軍僅數萬人,而後蜀則有「十四萬人」之衆。以數倍于敵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臨強敵,當無亡國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樂的孟蜀君臣毫無鬥志,聞風喪膽,終于演出衆降于寡的醜劇。「十四萬人」沒有一個死國的志士,沒有一星半點丈夫氣概,當然是語帶誇張,卻有力寫出了一個女子的羞憤:可恥在于不戰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憤痛切之情已醞釀充分,于是爆發出一句熱罵:「更無一個是男兒!」「更無一個」與「十四萬人」對比,「男兒」與前面「妾」對照,可謂痛快淋漓。「詩可以怨」,其實豈但可怨而已,這裏已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了。
此詩寫得很有激情,表現出亡國的沉痛和對誤國者的痛切之情;更寫得有個性,活現出一個活潑潑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詩人以女子身份罵人枉爲男兒,就比一般有力,個性色彩鮮明。就全詩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鋪墊,雖潑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發露、缺乏情韻之作可比。
據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花蕊夫人作此詩則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後唐,王承旨作詩雲:『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二十萬人齊拱手,更無一個是男兒。』」對照二詩,徐氏對王詩幾處改動都很好。原詩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稱「妾」的口氣來寫,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頓添神采。這樣的改作實有再造之功。就詩人陳詩一事而論,不但表現了廉恥之心,而且有幾分膽氣。這行爲本身就足爲孟蜀「男兒」羞。所以,此詩得到一代雄主趙匡胤的賞識,不是偶然的。【作品評述】述國亡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
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
更無一個是男兒!
君王城上豎降旗,
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
更無一個是男兒!【注釋】:
作者“...(後蜀)國亡,入備後宮”,身份實際屬于“高級俘虜”之列。太祖有聞此女詩名,特召見、命她展示自己的詩作。花蕊夫人便誦讀了這首《國亡詩》。
詩句本身沒有什麽晦澀難懂的地方:投降、亡國是何等大事,然而竟又倉促草率到連寵妃都“哪得知”的地步!後蜀兵力不弱(號稱有“十四萬人”之衆),卻“齊解甲”(“微言”,顯然是指不戰而降):這樣的“君王”還夠得上“是男兒”嗎!就詩論詩,這裏表達的首先是對亡國昏君孟昶的鄙視;但此情、此景而選此詩來誦讀,隐約令人感到尚有弦外之音:這敗,是蜀自敗;赢家并沒什麽可驕人之處...。
“孤臣孽子”們懷念故國是很招疑忌的。這裏,讀者所看見的情景則是: 身爲俘虜的一介弱女能做到不卑、不媚,竟敢面對征服者而指斥故國君王的不戰而降是“無男兒血性”! 不過,據記載:太祖聽詩後的反應卻出一般人意料。也許是“見仁見智”罷,太祖在詩中感覺到的首先是自己“以少勝多”的武略之偉大:“...太祖悅,蓋蜀兵十四萬,而王師數萬爾。”。
(按:引文取自陳師道:《後山詩話》)
徐氏,青城(今四川灌縣西)人,因才貌雙全,得幸于後蜀主孟昶,拜貴妃,别號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宮詞百首,爲時人稱許。孟蜀亡國後,被擄入宋。宋太祖久聞其詩名,召她陳詩。徐氏就誦了這首「述亡國之由」的詩。詩潑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從題材到風格,都與作者所擅長的「宮詞」大不相同,當時就獲得宋太祖的贊賞(事據《十六國春秋·蜀志》)。後世詩評家也每每樂道。
此詩破題就直述國亡之事:「君王城上豎降旗」。史載後蜀君臣極爲奢侈,荒淫誤國,宋軍壓境時,孟昶一籌莫展,屈辱投降。詩句隻說「豎降旗」,遣詞含蓄。下語隻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宮那得知」,純用口語,而意蘊微妙。大緻有兩重含義:首先,曆代追咎國亡的詩文多持「女禍亡國」論,如把商亡歸咎于妲己,把吳亡歸咎于西施等等。而這句詩則象是針對「女禍亡國」而作的自我申辯。語似輕聲歎息,然措詞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說,「妾」及時得知投降的事又怎樣?還不照樣于事無補!一個弱女子哪有回天之力!不過,「那得知」雲雲畢竟還表示了一種廉恥之心,比起甘心作階下囚的「男兒」們終究不可同日而語。這就爲下面的怒斥預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應首句「豎降旗」,描繪出蜀軍「十四萬人齊解甲」的投降場面。史載當時破蜀宋軍僅數萬人,而後蜀則有「十四萬人」之衆。以數倍于敵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臨強敵,當無亡國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樂的孟蜀君臣毫無鬥志,聞風喪膽,終于演出衆降于寡的醜劇。「十四萬人」沒有一個死國的志士,沒有一星半點丈夫氣概,當然是語帶誇張,卻有力寫出了一個女子的羞憤:可恥在于不戰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憤痛切之情已醞釀充分,于是爆發出一句熱罵:「更無一個是男兒!」「更無一個」與「十四萬人」對比,「男兒」與前面「妾」對照,可謂痛快淋漓。「詩可以怨」,其實豈但可怨而已,這裏已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了。
此詩寫得很有激情,表現出亡國的沉痛和對誤國者的痛切之情;更寫得有個性,活現出一個活潑潑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詩人以女子身份罵人枉爲男兒,就比一般有力,個性色彩鮮明。就全詩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鋪墊,雖潑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發露、缺乏情韻之作可比。
據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花蕊夫人作此詩則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後唐,王承旨作詩雲:『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二十萬人齊拱手,更無一個是男兒。』」對照二詩,徐氏對王詩幾處改動都很好。原詩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稱「妾」的口氣來寫,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頓添神采。這樣的改作實有再造之功。就詩人陳詩一事而論,不但表現了廉恥之心,而且有幾分膽氣。這行爲本身就足爲孟蜀「男兒」羞。所以,此詩得到一代雄主趙匡胤的賞識,不是偶然的。【作品評述】述國亡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
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
更無一個是男兒!
以上就是《述國亡詩》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述国亡诗 -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注释】:
作者“...(后蜀)国亡,入备后宫”,身份实际属于“高级俘虏”之列。太祖有闻此女诗名,特召见、命她展示自己的诗作。花蕊夫人便诵读了这首《国亡诗》。
诗句本身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地方:投降、亡国是何等大事,然而竟又仓促草率到连宠妃都“哪得知”的地步!后蜀兵力不弱(号称有“十四万人”之众),却“齐解甲”(“微言”,显然是指不战而降):这样的“君王”还够得上“是男儿”吗!就诗论诗,这里表达的首先是对亡国昏君孟昶的鄙视;但此情、此景而选此诗来诵读,隐约令人感到尚有弦外之音:这败,是蜀自败;赢家并没什么可骄人之处...。
“孤臣孽子”们怀念故国是很招疑忌的。这里,读者所看见的情景则是: 身为俘虏的一介弱女能做到不卑、不媚,竟敢面对征服者而指斥故国君王的不战而降是“无男儿血性”! 不过,据记载:太祖听诗后的反应却出一般人意料。也许是“见仁见智”罢,太祖在诗中感觉到的首先是自己“以少胜多”的武略之伟大:“...太祖悦,盖蜀兵十四万,而王师数万尔。”。
(按:引文取自陈师道:《后山诗话》)
徐氏,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后世诗评家也每每乐道。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而这句诗则象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说,「妾」及时得知投降的事又怎样?还不照样于事无补!一个弱女子哪有回天之力!不过,「那得知」云云毕竟还表示了一种廉耻之心,比起甘心作阶下囚的「男儿」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愤痛切之情已酝酿充分,于是爆发出一句热骂:「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可谓痛快淋漓。「诗可以怨」,其实岂但可怨而已,这里已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
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虽泼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发露、缺乏情韵之作可比。
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花蕊夫人作此诗则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对照二诗,徐氏对王诗几处改动都很好。原诗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妾」的口气来写,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顿添神采。这样的改作实有再造之功。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男儿」羞。所以,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不是偶然的。【作品评述】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注释】:
作者“...(后蜀)国亡,入备后宫”,身份实际属于“高级俘虏”之列。太祖有闻此女诗名,特召见、命她展示自己的诗作。花蕊夫人便诵读了这首《国亡诗》。
诗句本身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地方:投降、亡国是何等大事,然而竟又仓促草率到连宠妃都“哪得知”的地步!后蜀兵力不弱(号称有“十四万人”之众),却“齐解甲”(“微言”,显然是指不战而降):这样的“君王”还够得上“是男儿”吗!就诗论诗,这里表达的首先是对亡国昏君孟昶的鄙视;但此情、此景而选此诗来诵读,隐约令人感到尚有弦外之音:这败,是蜀自败;赢家并没什么可骄人之处...。
“孤臣孽子”们怀念故国是很招疑忌的。这里,读者所看见的情景则是: 身为俘虏的一介弱女能做到不卑、不媚,竟敢面对征服者而指斥故国君王的不战而降是“无男儿血性”! 不过,据记载:太祖听诗后的反应却出一般人意料。也许是“见仁见智”罢,太祖在诗中感觉到的首先是自己“以少胜多”的武略之伟大:“...太祖悦,盖蜀兵十四万,而王师数万尔。”。
(按:引文取自陈师道:《后山诗话》)
徐氏,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后世诗评家也每每乐道。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而这句诗则象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说,「妾」及时得知投降的事又怎样?还不照样于事无补!一个弱女子哪有回天之力!不过,「那得知」云云毕竟还表示了一种廉耻之心,比起甘心作阶下囚的「男儿」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愤痛切之情已酝酿充分,于是爆发出一句热骂:「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可谓痛快淋漓。「诗可以怨」,其实岂但可怨而已,这里已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
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虽泼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发露、缺乏情韵之作可比。
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花蕊夫人作此诗则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对照二诗,徐氏对王诗几处改动都很好。原诗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妾」的口气来写,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顿添神采。这样的改作实有再造之功。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男儿」羞。所以,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不是偶然的。【作品评述】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述国亡诗》
上一篇:《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
下一篇:更多古诗文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
热门古诗文
- 1国风·周南·桃夭
- 2谢叔子阳丈惠诗
- 3《长恨歌》
- 4《观刈麦》
- 5《寻隐者不遇》
- 6登二妃庙
- 7《春江花月夜》
- 8《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 9《送张中丞归使幕》
- 10游子吟原文 游子吟配乐朗诵轻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