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发布时间:2023-08-27 10:57:50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 杜甫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爲看去亂鄉愁。
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 裴迪,關中(今陝西省)人,早年隐居終南山,與王維交誼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與杜甫頻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慶縣。裴迪寄了一首題爲“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的詩給杜甫,表示了對杜甫的懷念;杜甫深受感動,便寫詩作答。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二句贊美裴迪詠早梅詩:你在蜀州東亭看到梅花淩冬盛開,詩興勃發,寫出了如此動人的詩篇,倒象當年何遜在揚州詠梅那般高雅。何遜是杜甫所服膺的南朝梁代的詩人,杜甫《解悶十二首》之七,有“頗學陰(铿)何(遜)苦用心”的詩句,這裏把裴迪與何遜相比,是表示對裴迪和他來詩的推崇。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二句上承“動詩興”,說在這樣的時候,單是看到飛雪就會想起故人,思念不已,何況你去東亭送客,更何況又遭遇到那惱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麽可能?這樣遙領故人對自己的相憶,表達了對故人的深深謝忱和心心相印的情誼。“此時”,即肅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軍氣焰嚣張、大唐帝國萬方多難之際,裴杜二人又都來蜀中萬裏作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憶之情,彌足珍重。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爲看去亂鄉愁。”早梅開花在歲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歲月無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鄉,渴望與親人團聚。大概裴詩有歎惜不能折梅相贈之意吧,詩人說:幸而你未折梅寄來勾起我歲暮的傷感,要不然,我面對折梅一定會鄉愁撩亂、感慨萬千的。詩人慶幸未蒙以梅相寄,懇切地告訴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在我草堂門前的浣花溪上,也有一株梅樹呢。“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這一樹梅花啊,目前也在漸漸地開放,好象朝朝暮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發滿頭了。倘蒙您再把那裏的梅花寄來,讓它們一起來折磨我,我可怎麽承受得了!催人白頭的不是梅,而是愁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鄉之愁,憶友之愁,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憂國憂民、傷時感世之愁,千愁百感,攢聚一身,此頭安得不白?與梅花梅樹又有什麽相幹!可憐這“江邊一樹”,也實在晦氣,自家無端挨罵不算,還牽連得百裏之外的東亭梅花,也被宣布爲不受歡迎者。
本詩通篇都以早梅傷愁立意,前兩聯就着“憶”字感謝故人對自己的思念,後兩聯圍繞“愁”字抒寫詩人自己的情懷,構思重點在于抒情,不在詠物,但此詩曆來被推爲詠梅詩的上品,明代王世貞更有“古今詠梅第一”的說法(見仇兆鳌《杜少陵集詳注》卷九引)。原來,詩歌大抵以寫情爲第一要義,詠物詩也須物中見情,而且越真摯越深切越好,王世貞立論的出發點,應該也是一個“情”字。這首詩感情深摯,語言淺白,始終出以談話的口吻,推心置腹,蕩氣回腸,“直而實曲,樸而實秀”(清人黃生語),在杜詩七律中,别具一種風格。
(趙慶培)【作品評述】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爲看去亂鄉愁。
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爲看去亂鄉愁。
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 裴迪,關中(今陝西省)人,早年隐居終南山,與王維交誼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與杜甫頻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慶縣。裴迪寄了一首題爲“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的詩給杜甫,表示了對杜甫的懷念;杜甫深受感動,便寫詩作答。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二句贊美裴迪詠早梅詩:你在蜀州東亭看到梅花淩冬盛開,詩興勃發,寫出了如此動人的詩篇,倒象當年何遜在揚州詠梅那般高雅。何遜是杜甫所服膺的南朝梁代的詩人,杜甫《解悶十二首》之七,有“頗學陰(铿)何(遜)苦用心”的詩句,這裏把裴迪與何遜相比,是表示對裴迪和他來詩的推崇。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二句上承“動詩興”,說在這樣的時候,單是看到飛雪就會想起故人,思念不已,何況你去東亭送客,更何況又遭遇到那惱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麽可能?這樣遙領故人對自己的相憶,表達了對故人的深深謝忱和心心相印的情誼。“此時”,即肅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軍氣焰嚣張、大唐帝國萬方多難之際,裴杜二人又都來蜀中萬裏作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憶之情,彌足珍重。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爲看去亂鄉愁。”早梅開花在歲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歲月無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鄉,渴望與親人團聚。大概裴詩有歎惜不能折梅相贈之意吧,詩人說:幸而你未折梅寄來勾起我歲暮的傷感,要不然,我面對折梅一定會鄉愁撩亂、感慨萬千的。詩人慶幸未蒙以梅相寄,懇切地告訴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在我草堂門前的浣花溪上,也有一株梅樹呢。“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這一樹梅花啊,目前也在漸漸地開放,好象朝朝暮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發滿頭了。倘蒙您再把那裏的梅花寄來,讓它們一起來折磨我,我可怎麽承受得了!催人白頭的不是梅,而是愁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鄉之愁,憶友之愁,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憂國憂民、傷時感世之愁,千愁百感,攢聚一身,此頭安得不白?與梅花梅樹又有什麽相幹!可憐這“江邊一樹”,也實在晦氣,自家無端挨罵不算,還牽連得百裏之外的東亭梅花,也被宣布爲不受歡迎者。
本詩通篇都以早梅傷愁立意,前兩聯就着“憶”字感謝故人對自己的思念,後兩聯圍繞“愁”字抒寫詩人自己的情懷,構思重點在于抒情,不在詠物,但此詩曆來被推爲詠梅詩的上品,明代王世貞更有“古今詠梅第一”的說法(見仇兆鳌《杜少陵集詳注》卷九引)。原來,詩歌大抵以寫情爲第一要義,詠物詩也須物中見情,而且越真摯越深切越好,王世貞立論的出發點,應該也是一個“情”字。這首詩感情深摯,語言淺白,始終出以談話的口吻,推心置腹,蕩氣回腸,“直而實曲,樸而實秀”(清人黃生語),在杜詩七律中,别具一種風格。
(趙慶培)【作品評述】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爲看去亂鄉愁。
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
以上就是《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二句赞美裴迪咏早梅诗: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倒象当年何逊在扬州咏梅那般高雅。何逊是杜甫所服膺的南朝梁代的诗人,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七,有“颇学阴(铿)何(逊)苦用心”的诗句,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和他来诗的推崇。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二句上承“动诗兴”,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思念不已,何况你去东亭送客,更何况又遭遇到那恼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么可能?这样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谢忱和心心相印的情谊。“此时”,即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万里作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忆之情,弥足珍重。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大概裴诗有叹惜不能折梅相赠之意吧,诗人说:幸而你未折梅寄来勾起我岁暮的伤感,要不然,我面对折梅一定会乡愁撩乱、感慨万千的。诗人庆幸未蒙以梅相寄,恳切地告诉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在我草堂门前的浣花溪上,也有一株梅树呢。“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这一树梅花啊,目前也在渐渐地开放,好象朝朝暮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发满头了。倘蒙您再把那里的梅花寄来,让它们一起来折磨我,我可怎么承受得了!催人白头的不是梅,而是愁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千愁百感,攒聚一身,此头安得不白?与梅花梅树又有什么相干!可怜这“江边一树”,也实在晦气,自家无端挨骂不算,还牵连得百里之外的东亭梅花,也被宣布为不受欢迎者。
本诗通篇都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构思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此诗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的说法(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九引)。原来,诗歌大抵以写情为第一要义,咏物诗也须物中见情,而且越真挚越深切越好,王世贞立论的出发点,应该也是一个“情”字。这首诗感情深挚,语言浅白,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推心置腹,荡气回肠,“直而实曲,朴而实秀”(清人黄生语),在杜诗七律中,别具一种风格。
(赵庆培)【作品评述】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二句赞美裴迪咏早梅诗: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倒象当年何逊在扬州咏梅那般高雅。何逊是杜甫所服膺的南朝梁代的诗人,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七,有“颇学阴(铿)何(逊)苦用心”的诗句,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和他来诗的推崇。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二句上承“动诗兴”,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思念不已,何况你去东亭送客,更何况又遭遇到那恼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么可能?这样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谢忱和心心相印的情谊。“此时”,即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万里作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忆之情,弥足珍重。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大概裴诗有叹惜不能折梅相赠之意吧,诗人说:幸而你未折梅寄来勾起我岁暮的伤感,要不然,我面对折梅一定会乡愁撩乱、感慨万千的。诗人庆幸未蒙以梅相寄,恳切地告诉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在我草堂门前的浣花溪上,也有一株梅树呢。“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这一树梅花啊,目前也在渐渐地开放,好象朝朝暮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发满头了。倘蒙您再把那里的梅花寄来,让它们一起来折磨我,我可怎么承受得了!催人白头的不是梅,而是愁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千愁百感,攒聚一身,此头安得不白?与梅花梅树又有什么相干!可怜这“江边一树”,也实在晦气,自家无端挨骂不算,还牵连得百里之外的东亭梅花,也被宣布为不受欢迎者。
本诗通篇都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构思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此诗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的说法(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九引)。原来,诗歌大抵以写情为第一要义,咏物诗也须物中见情,而且越真挚越深切越好,王世贞立论的出发点,应该也是一个“情”字。这首诗感情深挚,语言浅白,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推心置腹,荡气回肠,“直而实曲,朴而实秀”(清人黄生语),在杜诗七律中,别具一种风格。
(赵庆培)【作品评述】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以上就是《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
热门古风词韵
网友推荐
- 1采采芣苢,薄言捋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2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3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4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5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6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7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8他日再相逢,清风动天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9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10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